搜索
查看: 2981|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76“重视修福”主题帖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6:30: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请大家将所有有关福报重要性的佛经,全部贴到本帖后面

“重视修福”主题帖“重视修福”主题帖
发布时间:2014-04-13 11:00



汝等善听。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肢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




---------《福力太子因缘经》




无福者堕地狱中  受大苦恼常无间
  或堕饿鬼或畜生  受饥渴苦及负重
  无福之者坏其身  无福为奴重疲极
  无福堕于聋痖中  无福愚钝多邪慧
  无福之者魑魅著  无福之者丑形容
  无福多于下族生  无福心乱人所恶
  无福之者多迷惑  无福为他所轻谤
  无福之者诸所为  虽复勤力不成就
  无福之者身粗涩  悉无威光不可意
  无福之人凡所居  草木青润成枯瘁
  无福人所不随顺  外境触害亦复然
  诸恶鬼神罗刹娑  常时侵娆无福者
  无福者用药治病  返成非药病增剧
  由无福故受贫穷  复为他人所轻慢
  无福之人生子息  其性粗恶众憎嫌
  无福者虽眷属多  常时离散生苦恼
  无福者坏于眼目  而复相续诸苦生
  多病皆由无福因  小生疾病固难差
  无福之人多凶恶  无福常发粗恶声
  手指挛拳体不完  语言人多不信顺
  无福之人诸所有  王官水火盗贼销
  无福唯闻非爱言  触处常生于惊怖
  无福虽居平坦地  随处旋当荆棘生
  设或植种及经商  虽常多作无义利
  无福者于一切时  所有财宝皆散坏
  世间无少顾恋心  实不可爱无善利
  诸无福者如是相  智者当知皆破坏
******************************************
  福者所作善护持  于一切时无散失
  福者所行不懈倦  常起坚固勇悍心
  如盖覆荫广无边  复能制除诸恶雨
  犹犊随母常饲乳  福者如意善欲同
  又如劫树悦意观  常获一切所欲果
  福者能具忍辱力  及得悦意大吉祥
  信行深固可依从  生生皆具妙色相
  福者广布大名称  能具多闻及智慧
  见者咸生爱乐心  又能获得闻持念
  福者临终无疾病  临终亦复欢喜生
  极恶境相不现前  远离惊怖及苦恼
  福者临终受天乐  天宫楼阁现其前
  忉利诸天夜摩天  彼彼天人来引接
  兜率天宫诸天子  化乐天众亦复然
  他化自在欲界天  咸来卫护于福者
  福者犹如大梵王  俱胝天众皆宗奉
  于其一千梵界中  广大尊胜而自在
  福者诸所作皆成  复常处于快乐位
  一切皆生爱乐心  乃至外境无触害


-------《福力太子因缘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沙发
发表于 2020-9-15 20:08: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0-9-15 20:29 编辑

为福虽少,  后受大福,  当获大报,  如种获实。

为福虽少,后受大福者,人之为福唯存在心,不在财物有多有少,设施物多内心悋惜,后获其福亦不足言;施物虽少心意普等,广及一切不自为己,后获其福不可称限。是故说曰,为福虽少,后受大福也。当获大报,如种获实者,后受天人自然之福,颜色从容,恒处中国不在边境,言从语用不伤人意,饶财多宝不怀憎嫉,在家修德宗族和穆,设当出家捐弃恩爱,剃除须发着三法衣,苦形学道除荣冀心,越次取证尽其有漏成无漏行,众德普备功福具满,犹如田夫多种获报,仓库盈满意志欢喜,内自庆贺功不唐举。是故说曰,当获大报,如种获实也。

──《出曜经》卷二十五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畏福报,所以然者,此是受乐之应,什可爱敬。所以名为福者,有此大报。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无有爱乐,此名无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复过七劫不来此世,复于七劫中生光音天,复于七劫生空梵天处为大梵天,无与等者统百千世界,三十六反为天帝释形,无数世为转轮王。是故,诸比丘!作福莫惓。所以然者,此名受乐之应,什可爱敬,是谓名为福。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此名无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快哉福报,  所愿者得,  速至灭尽,
 到无为处。  正使亿数,  天魔波旬,
 亦不能娆,  为福业者。  彼恒自求,
 贤圣之道,  便尽除苦,  后无有忧。

「是故,诸比丘!为福莫厌。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五





若诸众生。信顺佛语。乐作福业。利益安乐一切众生。随其所须。而能给与。于寒冻者与其炎燠。于烦热者为作清凉。于渴乏者汲以清泉。于饥餧者施之饮食。溺河流者济之船筏。无居止者给其舍宅。于贫穷者赐之财帛。于诤讼者劝令和顺。于独行者为作侪侣。于病苦者示之良药服令轻安。为蛇螫者真言加持消除其毒。恃我慢者授以智剑令自调伏。各悉令得安隐快乐。若能如是。利乐众生。现在即得如意福报。于他世中。唯此福业。为其伴侣。为归为救。为所依止。

此经中说。唯自修作正行福业。能招人天富乐胜报。是故比丘。受持此经。为人演说。如说修行。则令自他福盖成就。

──《福盖正行所集经》卷第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板凳
发表于 2020-9-15 20:25: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0-9-15 20:49 编辑

欲成佛度眾生,亦不離福報。


「文殊师利!如一阎浮提所有众生十善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数满百倍,成一转轮圣王王四天下自在福聚,七宝成就、千子具足。何谓七宝?一者金轮宝、二者白象宝、三者绀马宝、四者神珠宝、五者玉女宝、六者主藏宝、七者主兵宝。彼之千子,各各威猛端正勇健能破怨敌。文殊师利!如是名为转轮圣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转轮圣王,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百倍,成一忉利天王帝释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忉利天王,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百倍,成一欲界最第六天教受护持魔王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第六自在天魔,及四天下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满百千倍,成一慈心照察小千世界初禅梵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慈心照察小千世界初禅梵王,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百千倍,成一中千世界二禅梵王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中千世界二禅梵王,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百千倍,成一大千世界慈心照察第四禅内摩醯首罗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是大千主摩醯首罗,非少善根之所成就。何以故?摩醯首罗有大智慧、大威神故,如器世间灾火焚已将更成立,于第四禅天降大雨,经五中劫不断不绝,其水遍彼大千界上至梵世,无缺无减如是雨渧,彼大千主摩醯首罗悉能得知。

「文殊师利!如是摩醯首罗所有福聚,如是福聚名为梵福。

「文殊师利!如是三千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罗,及彼世界一切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无量无边亿百千倍,成一独出大辟支佛所有福聚。

「文殊师利!且置如是一大千界。假使十方诸佛世界,一切众生及辟支佛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至于无量亿百千倍,成一最后生身菩萨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最后生身菩萨福聚,及彼十方尽虚空际所有世界一切众生,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彼诸众生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至于无量亿百千倍,成彼如来身一毛孔所有福聚。文殊师利!如是如来身诸毛孔,其数乃有九万九千,如是毛孔一一皆具如上所说无量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一切毛孔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至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随好之中一好福聚。

. . ....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八十随好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手足等中随相之文一文福聚。

. . ....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八十随相所有福聚,如是福聚挍计筹量,复满无量亿百千倍,成如来身三十二种大人相中一相福聚。

. . ....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三十二种大人福聚,如是福聚校计筹量,复满无量阿僧祇倍,不可量倍不思议倍,始成如来大法圆螺,随类教化一切众生音声福聚。

「文殊师利!如是如来大法圆螺,能随彼彼无量无边阿僧祇等无量世界一切众生所有意乐,如其意乐能悉遍满,随其类音说法教化,利益安乐如是众生。

──《大乘百福庄严相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地板
发表于 2020-9-15 20:38:26 | 只看该作者
修福受乐报 所欲皆自然
  超然生死流 上言至涅槃
  若人好为福 天神自然护
  所愿皆自然 众魔不得坏
  薄福多诸恼 福能消众患
  福德既牢强 速成坚固定
  生天受快乐 人中亦自在
  斯由功德故 所往皆自然
  因此福方便 永离生死苦
  得道至涅槃 不灭复不生------《佛说护身救命经》


欲成佛道,凡有二门:一者、福德,二者、智慧。
行施、戒、忍,是为福德门;
知一切诸法实相,摩诃般若波罗蜜,是为智慧门。
菩萨入福德门,除一切罪,所愿皆得;若不得愿者,以罪垢遮故。
入智慧门,则不厌生死,不乐涅槃,二事一故。《大智度论》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汝诸比丘。不应如是依汝所说。我今方便教示汝等。当作如是。以偈说言。

  布施增长大福德  忍辱一切怨仇无
  善人弃舍于诸非  离欲自然得解脱
  修福常得安隐乐  所求易办多种饶
  现世速得寂定心  然后证彼涅槃处

  尔时世尊略说此偈。教诸比丘。如是受食。咒愿法用。

——《佛本行集经》




何物火不烧  风亦不能碎
  非水所能烂  能扶持世间
  谁能与王贼  勇猛相抗敌
  不为人非人  之所来侵夺
  世尊告曰。
  福非火所烧  风亦不能碎
  福非水所烂  能扶持世间
  福能与王贼  勇猛相抗敌
  不为人非人  之所来侵夺

  天复请曰。
  我今犹有疑  请佛为除断
  今世往后世  谁极自欺诳
  世尊告曰。
  若多有珍财  而不能修福
  今世往后世  彼极自欺诳
  尔时彼天。闻佛世尊说是经已。欢喜踊跃。叹未曾有。顶礼佛足。即于佛前。欻然不现。

——《天请问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承顺一法,不离一法,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来触娆人。云何为一法?谓功德福业。所以然者?自忆往昔在道树下,与诸菩萨集在一处,弊魔波旬将诸兵众数千万亿,种种形貌,兽头人身不可称计,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摩休勒等,皆来云集。
  “时,魔波旬而语我言:‘沙门速投于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诸尘垢消,无有诸秽,便成无上正真道。诸比丘,当观此义,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弊魔波旬不能得其便,坏其功德。”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有福快乐,无福者苦,
   今世后世,为福受乐。

  “是故,诸比丘,为福莫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




世间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为胜,由福成佛道。——《增壹阿含经》







福德可爱乐  能得胜果报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船筏
  福德藏无尽  福德亲无上
  福德如明灯  亦如慈父母
  福德至天中  福能至善道
  人能修福故  天上受福乐
  若人修胜福  常得生乐处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德乐
  利益于二世  爱敬及财物
  常观此二因  是名福德乐
  福德恒随身  如影常不离
  福为第一乐  
无福无乐报
  若天福德尽  退已随业生
  世间善恶果  是故应修福
  我于天世间  今受畜生身
  无福因缘故  自业之所欺
  若无福调伏  常行于恶道
  其人无安乐  如沙不出油
  愚人为心欺  远离于福德
  其人不得乐  众苦常不断
  是人数数生  数数还退没
  以天行放逸  彼天乐无常
  业网系众生  痴爱之所诳
  无始生死来  流转如水轮
  诸天退没时  具受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  不得以为比
  天乐必有退  如何不觉悟
  不见死灭故  贪着世间乐
  诸世间生灭  不可以数知
  而人莫能厌  为爱之所欺
——《正法念处经》

专心向正觉  礼拜无亏盈
渐渐增其福  禄位自来荣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增胜福德人  速疾得悉地
  多分无福人  迟晚乃得成--------《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王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5#
发表于 2020-9-15 20:39:34 | 只看该作者
随喜福德者,不劳身、口业作诸功德,但以心方便,见他修福,随而欢喜,作是念:“一切众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为殊胜!”若离福德,人与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淫欲、饮食、战斗。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众生所共尊重爱敬。譬如热时,清凉满月,无不乐仰。亦如大会先集,妓乐肴馔,无不毕备,远近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复如是。福德有二种乐因缘:世间、出世间。出世间者,诸无漏法,虽无福报,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无漏,通名福德。复次,福德,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无智人所毁訾,智人所行处,无智人所远离。是福德因缘故,作人王、转轮圣王、天王;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如是等种种福德,得正见故,随而欢喜。复次,菩萨自念:“我应与一切众生乐。”而众生能自行福德,是故心生欢喜。复次,一切众生行善,与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随喜。诸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及一切修福众生,布施、持戒、修定,于此福德中,生随喜福德,是故名随喜。持是随喜福德,共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业亦异,由是故有诸趣轮转。龙王,汝见此会及大海中,形色种类,各别不耶?如是一切,靡不由心,造善不善,身业语业意业所致。而心无色,不可见取,但是虚妄,诸法集起,毕竟无主,无我我所。虽各随业,所现不同,而实于中,无有作者,故一切法皆不思议。自性如幻,智者知已,应修善业,以是所生蕴处界等,皆悉端正,见者无厌。龙王,汝观佛身,从百千亿福德所生,诸相庄严,光明显曜,蔽诸大众,设无量亿自在梵王,悉不复现,其有瞻仰如来身者,岂不目眩。汝又观此诸大菩萨,妙色严净,一切皆由修习善业福德而生。又诸天龙八部众等大威势者,亦因善业福德所生。今大海中所有众生,形色粗鄙,或大或小,皆由自心种种想念,作身语意诸不善业,是故随业,各自受报。汝今常应如是修学,亦令众生了达因果,修习善业。汝当于此,正见不动,勿复堕在断常见中,于诸福田,欢喜敬养,是故汝等,亦得人天尊敬供养。------《佛说十善业道经》




《文殊根本续》云:“若是国王及大福德人。建造此坛上求无上菩提决定得成。若有随喜之者亦得菩提。何况别余吉祥之事无不成就。若释迦如来灭度之后。恶世薄福众生。何能见闻如是大福德坛仪之法。”

云何少施之物。若干天众及诸鬼神各得受用。谓由三种义之少供物一切受用。一由三密加持。谓运心法界实相妙供。二由大慈悲。三由彼诸天主福力多。如龙得少水以自福力遍洒诸国。咒于诸天所以满四天下人福。不及四王天一人福财。随持主志有增减。而诸天福多故。得乏少供遍与一切。譬如少火随薪有增减。少供亦尔。天福多故付彼成广。又纵虽色味下劣。由先三义皆成清净微妙醍醐。如耆婆悲一切即万物成药。尼健咒毒毒返成药。世间尚尔。况行者随顺佛教。起大慈悲作三密加持哉。又由天福而彼下劣供物。成清净微妙供如石磨男得石成王。作世女取沙为金。色夫人众不耽世财唯喜顺正。所以不轻少施而悦慈施也。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时,王集三十亿臣,禁守彼人,然后大王自种其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尔时,大王心大恚怒,敕诸臣言:‘汝等速取利斧。彼所种树,仰令斫伐。’尔时,诸臣受王敕令,斫断彼树。一树断已生十二树,斫十二树断生二十四树,茎叶华果皆是七宝。尔时,二十四树变生二十四亿鸡鸟,皆是金嘴,七宝羽翼。尔时,大王复生嗔怒,自执利斧往伐彼树。王斫树时,从树出生甘泉美水。时王惭愧,敕诸臣言:‘放彼二人。’诸臣白言:‘大王,受敕。’诸臣去已,放彼二人,将至王所。王问其人:‘汝种此树,斫汝一树生十二树,斫十二树生二十四树。我所种树,不生芽叶,不生华果。此事云何?’其人答王:‘如我此福德,大王则无如是福德。’尔时,三十亿大臣互跪,白其人言:‘汝可治国而居王位。’

-----《僧伽吒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6#
发表于 2020-9-15 20:4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9-15 20:58 编辑

仁复应知。若有阙此二十一德。但有三德。亦善治化。一能散珍财。赒给一切。二宁舍身命。无虚诳言。三具大勇猛。能制怨敌。

设无此三。但有一德。亦能政化。谓有大福德。如是仁王。最为第一。譬如八万四千法门终归胜义。王亦如是。种种奇谋。终归福德。王若有福。王之国土。休泰和平。无为无事。众生富乐。化及万方。近益身心。远同解脱。由王慈福仁惠所成。广说我王妙行无尽。



-----四十卷版《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十二







闻如是:一时,佛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莫畏福报。所以然者?此是受乐之应,甚可爱敬,所以名为福者,有此大报。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此名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无有爱乐,此名无福。比丘,昔我自念七年行慈心,复过七劫不来此世,复于七劫中生光音天,复于七劫生空处天梵天处为大梵天,无与等者,统百千世界。三十六变天帝释形,无数世为转轮王。是故,诸比丘,作福莫倦。所以然者?此名受乐之应,甚可爱敬,是谓名为福。汝等当畏无福。所以然者?苦之原本,愁忧苦恼不可称记,此名无福。
  尔时,世尊便说此偈:
  快哉福报!所愿者得,
  速至灭尽,到无为处。
  正使亿数,天魔波旬,
  亦不能娆,为福业者。
  彼恒自求,贤圣之道,
  便尽除苦,后无有忧。

  是故,诸比丘,为福莫厌。是故,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四》








若有咒者经一二三度精修此法。不证悉地。倍应勤恳专精修习。乃至七度。各正月五月九月。诣海河潬日日三时。印砂佛塔随力印修。并转大乘诸余经典。观我一切所行之迹。修学斯法。印是塔数满三十万。为灭先世十重业障。复随此一一塔前。以涂香末香诸妙花香而献供养。于一一塔前。坐诵咒一百八遍。智者如是如法修持不成就者。为宿障重。又加日日印一肘塔一千已上。若五逆重罪亦得销灭而证成就。况余微薄诸宿障耶。如斯依法精勤修习。但诵持咒亦得销灭。何况印塔。

  又法诣住江河海岸。采以莲花一咒一掷江河水中满十万个。则得成向。何况倍加可不成就。若非是处作修法者。则不成办。如斯咒法薄鲜福人。使加印塔乃得成就。植福德人但所依教诵持供养。遂期成就。如是成者勤诵持咒以为根本。是故诸善男子。坚固精进身心清净求菩提者毕定成就。密迹主未曾见咒。虚辞说导我题是咒在经自成。要假精进为于菩提师僧父母及苦众生。勤功修习合掌顶礼。依法诵咒翦除垢障。乃得成就。如是顶礼为得成就广大功德。如是顶礼无量果报无量福聚。是故数数合掌顶礼。乃得口善身善意善成就功德。

劫初有情性质纯善福德高胜。随作随成。不等今我释迦牟尼如来。出浊恶世得解脱时。及弟子等证解脱时。是故智者相续除断猜疑网心。具足精进净修福事。则便成证。若有宿殖福德增胜。依法修行速获成就。若无宿殖福德鲜薄。依法修持久乃成就。

------《一字佛顶轮王经》节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20:43:56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以上经文,将收入本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8#
发表于 2020-9-15 20:47:15 | 只看该作者


昔有一国名曰贤提。时有长老比丘。长病委顿羸瘦垢秽。在贤提精舍中卧无瞻视者。佛将五百比丘往至其所。使诸比丘传共视之为作糜粥。而诸比丘闻其臭处皆共贱之。佛使天帝释取汤水。佛以金刚之手。洗病比丘身体。地寻震动[火*霍]然大明莫不惊肃。国王臣民天龙鬼神无央数人。往到佛所稽首作礼白佛言。佛为世尊。三界无比道德已备。云何屈意洗此病瘦垢秽比丘。

佛告国王及众会者。如来所以出现于世。正为此穷厄无护者耳。供养病瘦沙门道士及诸贫穷孤独老人。其福无量所愿如意。譬五河流福来如是。功德渐满会当得道。

王白佛言。今此比丘宿有何罪困病积年疗治不差。

佛告王曰。往昔有王名曰恶行。治政严暴使一多力五百主令鞭人。五百假王威怒私作寒热。若欲鞭人责其价数。得物鞭轻不得鞭重。举国患之。有一贤者为人所诬。应当得鞭。报五百言。吾是佛弟子。素无罪过。为人所抂。愿小垂恕。五百闻是佛弟子。轻手过鞭无著身者。五百寿终堕地狱中。考掠万毒罪灭复出。堕畜生中恒被挝杖五百余世。罪毕为人常婴重病痛不离身。尔时国王者今调达是也。时五百者今此病比丘是也。时贤者者吾身是也。吾以前世为其所恕鞭不着身。是故世尊躬为洗之。人作善恶殃福随身。虽更生死不可得免。于是世尊即说偈言。

 挝杖良善  妄谗无罪  其殃十倍

 灾卒无赦  生受酷痛  形体毁折

 自然恼病  失意恍忽  人所诬者

 或县官厄  财产耗尽  亲戚离别

 舍宅所有  灾火焚烧  死入地狱

 如是为十 

时病比丘闻佛此偈及宿命事。自知本行克心自责。即于佛前所患除愈。身安意定即得罗汉道。贤提国王欢喜信解。寻受五戒为清信士。没命奉行得须陀洹道。


------《法句譬喻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9#
发表于 2020-9-15 20:5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9-15 20:58 编辑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卷第十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明教大师臣天息灾奉 诏译一切法行义品第十五之余

  我今复说善人相貌持诵修行。于真言行得成就义上中下品法。若复有人族望尊高。种姓清净身相殊异。色如真金头如伞盖。发色绀青面如满月。额相广平眉不杂乱。眼长而红?不交杂。鼻如截筒唇色赤好。舌如莲叶牙齿齐白。髭相青密颏圆腭深。顶发右旋耳相垂下。有精神复勇猛爱语无嗔。少贪离欲常好清净。乐着妙衣好食上味。净行自居所言诚谛。归重三宝供养贤圣。孝顺父母悲愍有情。智慧高深复长寿命。修行决志精进不退。乐求菩萨摩诃萨位乃至无上正等觉位。斯等之人决定成就上品之法。必能了解一切仪轨甚深之义。又复有人或刹帝利。及婆罗门诸清净种族。人相具足身紫色或白色。胸臆圆满乳相高起。毛毫右旋大腹深脐。其腰广阔两肩平满。两腋两肋如师子王。手臂?长筋脉不现。上下相称不矬不长。具勇猛心好秘密行。乐于持戒复好布施。言行真实悲愍一切。学法无畏恒乐世间出世间智。发菩提心常供养三宝。亦具大福德勤行精进修持不退。此之相人于中品法决定成就。又复有人种姓清净。身肢具足无缺无减。或紫色或白色。光泽肥好不大肥瘦。偏顺下分而有殊特。腰身广阔腿相圆满。胫膝上下不曲不戾。如鹿王踹。二隐密相具足圆满。足掌之内红色滋润。有吉祥轮相幢相门楼相。鱼相幡相优钵罗花相。如是诸相悉皆严好。又复好乐清净不杂恶人少贪嗔痴。有大福德常行慈愍。好行布施供养三宝。亦复供养三十三天。于世出世法精进修习。斯等相人于第三品法决定成就。又复有人发菩提心修菩提行。总具如上三品妙相。又具种种功德慈悲喜舍。勇猛精进修习大明大陀罗尼。志行不退无怖无畏。决定超越诸修行人。获得最上第一成就之法。

  我前已说。持诵行人以宿福故具诸妙相。而于修行决定成就。又复有吉祥星宿吉祥时分。于一刹那一瞬息间。轮转天际临顾世间。所有众生于此时分生时遇者。有大吉祥获大福德。修诸大法决定成就若有众生无宿善根多恶业故。即于生时遇恶星宿。决定无福诸根缺减人相不具。所修大法决定不能得成就故。若复生时在于晨朝遇于鬼宿奎宿。张宿星宿。亢宿房宿。角宿毕宿昴宿等。及日初出同时临顾。此人所作所修皆得成就。又于晨朝及日中时兼在白月。遇金星木星水星。此等宿曜有大力势。临顾世间一切众生。于此之时人若生者。所修善业及修行持诵大明大陀罗尼。一切事业决定成就。又复此金星木星水星。随有一星与日与月。同居方所临顾生者。此人生后必大富贵寿命长远。得大自在一切见重。又复有人于日中后日没时生。而彼生者于此时分。多遇恶星临顾方所。恶星者所谓土星火星。罗睺星计都星。多啰星及黑暗哩瑟吒等星。如是等星亦非实恶。若是上上品人宿善根力。福慧具足生时遇者。于大福德转增威势。若是中品于善恶事各减其半。若是下品善根微劣及有宿业。如是之人生时遇者。无有福德兼无智慧。不修善业多贪嗔痴。又于此时遇天晦瞑。风雨暴恶电闪晃耀。雷霆大震雨雹俱下。于中云色或变红赤。斯皆大恶。若于生时遇着此者。其人诸根缺减颜貌丑陋。受身屈曲疮癞庄严。无主无依贫穷微贱。或受戒律违犯不守。圣贤悲愍伤其坠堕。如是之人于恶增上于善转退。一切吉祥全无少分。于诸修习真言行业。如盲聋人不见不闻。设遇闻见不能生信。如是之事说不可尽。又复如是众生以少福故。或被一切部多及摩多啰等诸恶鬼神。住于身中而作恼乱。复有众生归向三宝奉重贤圣。乃至于佛十地菩萨辟支声闻等处曾种善本。以贪嗔重故不得解脱。虽复有得生于天上。乃至得生无色界天尽三界际。未免轮回还复堕落。阎浮生聚亦复受身或愚或痴。又被部多及摩多啰等诸恶鬼神。住于身中而作恼乱。诸有智者及彼圣人。见此事已广说行相令彼持诵行人一一解了。彼持诵人以常诵大陀罗尼大明力故。诸鬼神等不能障碍。彼持诵人心不昏迷威德具足于陀罗尼得大自在。于此大地所有部多及哆啰等。住人身中作恼乱者。皆能呼召使来集现。各各令其如实自说。以陀罗尼力离彼人身。又复与彼说深妙法令其调伏。彼部多等去离人已。恒病之人而得解脱。以陀罗尼力调伏恶者增益善者。于善于恶而得自在。又前说阴阳风三种界。合贪嗔痴三种法。由贪嗔痴法不息灭故。令阴阳风而有增盛。又合地为四大。地与水合火与风合。又有虚空而为第五。于上之数人所恒知。彼医病人于四大界心生疑惑。身虽四大病从何生。若不从生病自谁有。于生不生起二种疑。为四大外别有所作。此人天人乃至非人。及诸有情所有增损。唯除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正遍知觉。皆同所说无二无别。如是善恶随因得果。种种苦恼皆自业作。此下品人无福无依。诸非人类乃得其便。若是上品之人善力殊胜生合吉星。唯有奇特祥瑞之应。诸非人类及诸恶事悉皆远离。恒善寂静得大安乐。彼有所求大明大陀罗尼。最上仪轨速得成就。至于过去现在未来诸正遍知。于经法中说于世间最上第一无我之法。真如解脱最寂静句无上句。真言大陀罗尼一切仪轨成就之法。使诸行人得一切智智。我释迦牟尼佛所说。如是大仪轨法诸仪轨中王。若有情等依法修行。当得无病无尽句恒寂静句。无烦恼句菩提涅槃句。乃至一切真言句义三种菩提。一切智智所得因业诸仪轨中不能见闻。乃是佛菩萨等。为利益一切世间诸有情故所说所传。佛说如是广大真言王仪轨时。于三界中所有诸真言王无不降伏。若复牟尼月没世间空时佛教灭尽。此仪轨王乃住不行。妙吉祥童子此大力真言王仪轨佛所宣说。若有众生后时闻已。虔心信重志愿求者。于世间出世间诸所有法皆得成就。诸佛所说无虚妄说。若有行人于真言王。恒持诵者及乐护摩法者。彼同三世一切智智之所传授。安住真言王仪轨法中无疑。所有世间一切众生无有智慧。于善恶事非善恶事吉不吉事。于如是事生疑惑者。当为此等说于如来应正等觉。世出世间最上一切解脱之法。令作种种世间所重真言王法。为于一切众生之聚。妙吉祥童子汝所求。我说彼世间善恶之事及诸法要。但为利益一切众生。过去诸佛亦同所说。可使未来佛种不断。若持诵者于此所说一切智力。深生信重精进无疑。所行之行同一切智智。若持诵人于过去世。曾作诸恶业障未尽。而于今生所作事业不成就者。当依诸佛所说悔法志心忏悔。必得业障除灭。复更依法修行速得成就。或是愚迷之人。轮回业重不能依法忏悔修行。所作所求不能成就。于诸有情无由利乐。又复诸持诵人须修定业。若不修定不能趣入解脱之门。若能修定与法为缘。决定解脱速证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10#
发表于 2020-9-15 21:08:13 | 只看该作者
《地藏菩萨本愿经》:
▼▼▼
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无处
希望福力救拔,当告宿世骨肉,使作方便,愿离恶道。
▼▼▼

此是阎浮提造恶众生,新死之者,经四十九日后,无人继嗣,为作功德,救拔苦难,生时又无善因。当据本业所感地狱,
▼▼▼
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
▼▼▼
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
▼▼▼
若非蒙福,救拔吾难,以是业故,未合解脱。
▼▼▼
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
▼▼▼
缘是眷属为临终人修此圣因,如是众罪,悉皆消灭。
▼▼▼
若能更为身死之后,七七日内,广造众善。能使是诸众生永离恶趣,得生人天,受胜妙乐,现在眷属,利益无量。
▼▼▼
命终之后,眷属小大,为造福利一切圣事,七分之中而乃获一,六分功德,生者自利。
▼▼▼
是命终人,未得受生,在七七日内,念念之间,望诸骨肉眷属,与造福力救拔。是日后,随业受报。
▼▼▼
如是罪业众生,命终之后,眷属骨肉,为修营斋,资助业道。
▼▼▼
如是善缘,能令亡者离诸恶道,诸魔鬼神悉皆退散。
▼▼▼
将是命终人舍宅、财物、宝贝、衣服,塑画地藏形像。或使病人未终之时,眼耳见闻,知道眷属将舍宅、宝贝等为其自身塑画地藏菩萨形像。是人若是业报,合受重病者承斯功德,寻即除愈,寿命增益。是人若是业报命尽,应有一切罪障业障,合堕恶趣者。承斯功德,命终之后,即生人天,受胜妙乐,一切罪障,皆悉消灭。
▼▼▼
是人眷属,假因业故,堕恶趣者,计当劫数,承斯男女兄弟姊妹,塑画地藏形像,瞻礼功德,寻即解脱,生人天中,受胜妙乐。



《佛说大灌顶神咒经》:


▼▼▼
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宇室宅园林浴池以施三宝。此福最多功德力强。可得拔彼地狱之殃。以是因缘便得解脱。忧苦之患长得度脱。往生十方诸佛净土。
▼▼▼
若命未终若已终者。我今当劝修诸福业。得生十方诸佛刹也。
▼▼▼
在中阴中身如小儿。罪福未定应为修福。愿亡者神使生十方无量刹土。承此功德必得往生。
▼▼▼
为亡者修福。如饷远人无不获果。譬如世间犯罪之人。心中思惟望诸亲属。求诸大力救其危厄。
▼▼▼
以福德之力缘是解脱亦复如是。径生十方无愿不得。
▼▼▼
缘此福故不堕恶道解脱厄难。随心所愿皆得往生。
▼▼▼
使获福德离八难苦。得生十方诸佛净土。
▼▼▼
缘此福德拔彼众生悉得休息。

▼▼▼
若命终后。当取亡者新好衣服及以随身受用之物。可分三分。为其亡者。将施佛陀达磨僧伽。由斯亡者业障转尽。获胜功德福利之益。不应与其死尸着好衣等将以送之。何以故。无利益故。
------《佛说无常经》

▼▼▼
无福者堕地狱中  受大苦恼常无间
或堕饿鬼或畜生  受饥渴苦及负重
  ……
福者临终无疾病  临终亦复欢喜生
  极恶境相不现前  远离惊怖及苦恼
  福者临终受天乐  天宫楼阁现其前
  忉利诸天夜摩天  彼彼天人来引接
  兜率天宫诸天子  化乐天众亦复然
  他化自在欲界天  咸来卫护于福者
  福者犹如大梵王  俱胝天众皆宗奉
  于其一千梵界中  广大尊胜而自在
  福者诸所作皆成  复常处于快乐位
  一切皆生爱乐心  乃至外境无触害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6 , Processed in 0.14138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