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生王以福德力摧伏五百仙人神咒力
【古文】
意中复念。欲升忉利。即与群众。蹈虚登上。时有五百仙人。住在须弥山腹。王之象马屎尿下落。污仙人身。诸仙相问。何缘有此。中有智者。告众人言。吾闻顶生王。欲上三十三天。必是象马失此不净。仙人忿恨。便结神咒。令顶生王及其人众。悉住不转。王复知之。即立誓愿。若我有福。斯诸仙人。悉皆当来承供所为。王德弘博。能有感致五百仙人。尽到王边。扶轮御马。共至天上。未至之顷。遥睹天城。名曰快见。其色皦白。高显殊特。此快见城。有千二百门。诸天惶怖。悉闭诸门。著三重铁关。------《贤愚因缘经》顶生王缘品第四十五
【白话】
他心中又想着要飞升到忉利天上去,当即与手下群臣,凌空而上。当时有五百位仙人居住在须弥山的山腰中,顶生王的坐骑象马遗下屎尿,从空中落下,染污了仙人的身体。众仙人相互询问,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其中有位聪慧的仙人告诉众人:“我听说顶生王想上三十三天去,肯定是他们乘坐的象马落下这些不净物。”仙人心中忿恨,便聚合念诵神咒,使得顶生王及其部众,都停留在途中不能动弹。顶生王知道了是五百仙人所为后,于是当下立誓愿:‘如果我有福德,这些仙人皆应前来,对我承侍供养。’由于顶生王福德弘大广博,使得五百位仙人都来到他身边,扶持金轮,驾御象马,一起到三十三天。将到之时,顶生王远远看见名叫快见的天城,色彩光亮洁白,高大雄伟奇特无比,快见城总共有一千二百扇大门。众天人感到十分恐惧,忙把各扇门都紧紧闭上,并安上三道铁栓。
▼▼▼阿育王以福力胜于龙王而降服龙王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节选)
昔有大国王。字名阿育。统领诸国莫不臣属。大王聪明智慧无量。教问诸臣。天下颇有不属我者不。诸臣对曰。天下尽属大王。无不弭伏。中有一智臣对曰。王界内不属王者。海中有龙王不属大王。初不遣信亦无贡献。是以知不属大王。王可试之。千乘万骑。捶钟鸣鼓。旌旗护怜前后到海边。龙王静然不出。王便呼言。汝在我界内。所由不出。亦寂然不对王。王便问智臣。何由使龙王得出。智臣对曰。可使出耳。龙王福德甚大。以是不肯归服。大王若不信臣语者。等称二斤金铸作二像。一作王像。一作龙王像。复取秤之。龙王像重。大王像轻。是以知龙王福德多。大王福德少。王心甚解。欢喜无量。告天下侍养孤老。周穷济乏。所在郡县兴立天尊祠。及置天尊舍利供养众。三年之中复取龙像王像秤之。龙像便轻。王像便重。智臣白王。龙可伏矣。便设卤簿如前后复到海边。龙王化作年少婆罗门。于王前长跪问讯起居。贡献海中所有珍宝奇好宝。自称臣妾。率土之民无不欢喜。别在经文。以示后世人。天下多力无过福德。人护经法如母护子。岂不可思之
▼▼▼ 龙即还池,声震雷动,暴风拔木,沙石如雨,云雾晦冥,军马惊骇。王乃归命三宝,请求加护,曰:“宿殖多福,得为人王,威慑强敌,统赡部洲,今为龙畜所屈,诚乃我之薄福也。愿诸福力,于今现前。”即于两肩起大烟焰,龙退风静,雾卷云开。王令军众人担一石,用填龙池。龙王还作婆罗门,重请王曰:“我是彼池龙王,惧威归命。惟王悲愍,赦其前过。王以含育,覆焘生灵,如何于我独加恶害?王若杀我,我之与王俱堕恶道,王有断命之罪,我怀怨仇之心。业报皎然,善恶明矣。”王遂与龙明设要契,后更有犯,必不相赦。龙曰:“我以恶业,受身为龙,龙性猛恶,不能自持,瞋心或起,当忘所制。王今更立伽蓝,不敢摧毁。每遣一人候望山岭,黑云若起,急击犍槌,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其王于是更修伽蓝,建窣堵波,候望云气,于今不绝。 ------大唐西域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