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422|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050716CJGD000011八关斋戒功德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08:26: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050716CJGD000011八关斋戒功德

《四天王经》有云: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

《十善戒经》云: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护净经》云: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云: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佛说普达王经》云:先王在世时,有持盖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犍陀国王经》云: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共作优婆塞,持斋戒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不敢懈怠,现为国王。

《百喻经》云:佛言,迎叶佛时,有二婆罗门,共受斋法,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已俱还。诸婆罗门,劝与共食,求生天者,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不食者得为国王。

《优婆塞戒经》又云: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乘。又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灭。

《无量寿经》云: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药师经》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以此善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斋经》云:如是,维耶!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比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

《法句譬喻经》云: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大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斋,如比其福须弥以豆矣。积福学慧可到泥洹。

《中阿含经》云: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闍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坏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马瑙、蝳蝐、赤石、旋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比丘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优陂夷堕舍迦经》云: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佑,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佛告优陂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只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佛告堕舍迦:「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佛说八关斋经》云:如是修行圣八关斋,于是八关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福报,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所谓恒伽、谣婆奴、新头、阿脂耶、婆提摩弃,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言有尔所水、有尔所瓶水,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果报,此大福不可称计。

《增一阿含经》云:是故,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八关斋离诸苦者,得善处者,欲得尽诸漏入涅槃城者,当求方便,成此八关斋法。所以然者,人中荣位不足为贵,天上快乐不可称计。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上之福者,当求方便,成此斋法。

我今重告敕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关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获此愿。持戒之人,所愿者得,我以是故,而说此义耳。人中荣位不足为贵。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亦生艶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终不有虚。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

诸比丘!我今重告汝,若有男子、女人持八关斋者,生欲天者,生色天者,亦成其愿。何以故尔?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欲得生无色天者,亦果其愿。

比丘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欲生四姓家者,亦复得生。又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人,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获其愿。欲求作转轮圣王者,亦获其愿。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


《别译杂阿含经》云:若世间中,有人常能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乃至多能持戒。四天王上启帝释,时诸天等极大欢喜,咸作是言:“世间人中,修行善事,极为贤善,作所应作,增益诸天,损阿修罗。”
帝释欢喜,即说偈言: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得生天,  功德如我身。

佛告诸比丘:帝释所说,不名善说。所以者何?若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应作是偈: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斯人获胜利,  功德如我身。

佛与罗汉应说斯偈,名称实说,名为善说。


《大智度论》:
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
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

六日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寿终后,  功德必如我!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

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长爪梵志请问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外道之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瞻仰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尔时有一长爪梵志。来诣佛所。策杖而立。问言乔答摩。汝曾实作如是宣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耶。

  佛告婆罗门。我作是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

       婆罗门曰。若如是者。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杀害有情命根。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偷盗他人财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女人欲染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妄语诡诳于人。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威仪庠序如师子行。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诸酒放逸之处。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歌舞倡艳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香花璎珞庄饰。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高床大床骄恣之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非时饮啖诸食。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顶上肉髻圆满姝好。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于三宝二师沙门婆罗门父母尊长。应恭敬处。五轮著地。以无慢心虔诚致礼。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时婆罗门。见佛为说因果不虚。白言。乔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佛言。此名八支净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复长时。从师受持。获果如是。

  尔时长爪梵志。既于佛所。闻说八支日夜净戒。由先远离鄙恶业故。便能获得胜妙庄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即于佛前舍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恶之业感报不虚。我从今日乃至尽形。归依佛陀两足中尊。乃至尽形。归依达磨离欲中尊。乃至尽形。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我受八支近住净戒。始从今时。乃至明旦日出已来于其中间。

  不害一切命  不盗他财物
  不淫不妄语  饮酒放逸处
  花庄及歌舞  高大非时食
  我今悉远离  受持净八支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佛告婆罗门。善哉善哉。如是应作。如是应持。尔时世尊。说是法已。时婆罗门。及苾刍众。诸人天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杂阿含经》云: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撰集百缘经》云: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于其初夜,有五百天子,顶戴天冠,着诸璎珞,庄严其身,赍持香花光明赫奕,照只桓林,来诣佛所。前礼佛足,供养讫已,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还诣天宫。于其晨朝,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昨夜光明,照曜只桓,倍逾于常,为是释梵四天大王、二十八部鬼神大将来听法耶?”佛告阿难:“亦非释梵诸神王等来听法也,乃是过去迦叶佛时,有二婆罗门,随从国王,来诣佛所,礼拜问讯。时彼从中,有一优婆塞,劝二婆罗门言:‘汝等今者随从王来,见佛世尊,因可受斋。’婆罗门言:‘受此斋法,有何利益?’优婆塞言:‘受此斋法,随意所求,必得如愿。’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共受斋,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斋已竟,俱共还归诸婆罗门聚会之处。诸婆罗门言:‘汝等饥渴,可共饮食。’受斋者言:‘我受佛斋,过时不食。’诸婆罗门言:‘我等自有婆罗门法,何须受彼沙门斋耶?’如是殷勤数数劝请,不勉其意。求生天者,即便饮食,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后命终,生于龙中。第二人者,绝不饮食,以持斋戒故,果其所愿得作国王。以其先身共受斋故,生彼国王园池水中。


《法句譬喻经》云: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精舍中,为天人龙鬼说法。东方有国名欝多罗波提,昔有婆罗门等五百人相率欲诣恒水,岸边有三祠神池,沐浴垢秽倮形求仙如尼揵法。道由大泽迷不得过,中道乏粮,遥望见一大树如有神气,想有人居,驰趣树下了无所见。婆罗门等举声大哭,饥渴委厄穷死斯泽。树神人现问诸梵志:“道士那来?今欲何行?”同声答曰:“欲诣神池澡浴望仙,今日饥渴幸哀矜济。”树神即举手,百味饮食从手流溢,给众饭食皆得饱满,其余食饮足供道粮。临当别去,诣神请问:“本行何德致此巍巍?”神答梵志:“吾本所居在舍卫国,时国大臣名曰须达,饭佛众僧诣市买酪,无提酪者,左右顾视倩我提之,往到精舍使我斟酌。讫行澡水俨然听法,一切欢喜称善无量。时我奉斋暮还不飡,妇怪问我: ‘不食何恨?’答曰:‘不恨也。吾行于市,见长者须达于园饭佛,我往持斋,斋名八关。’其妇瞋恚忿然言曰:‘瞿昙乱俗,奚足采纳?君毁遗则祸从此兴。’踧迫不已便共俱食。时我尔夜年寿算尽终于夜半,神来生此。为是愚妇败我斋法,不卒其业;来生斯泽作此树神,提酪之福手出饮食,若终斋法应生天上,封受自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1
沙发
发表于 2020-8-30 10:45:32 | 只看该作者
還有很多經典依據


如是,维耶!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比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

——《斋经》

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大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斋,如比其福须弥以豆矣。积福学慧可到泥洹。

——《法句譬喻经》

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闍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坏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马瑙、蝳蝐、赤石、旋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比丘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中阿含经》

如是修行圣八关斋,于是八关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福报,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所谓恒伽、谣婆奴、新头、阿脂耶、婆提摩弃,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言有尔所水、有尔所瓶水,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果报,此大福不可称计。

——《佛说八关斋经》

「是故,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八关斋离诸苦者,得善处者,欲得尽诸漏入涅槃城者,当求方便,成此八关斋法。所以然者,人中荣位不足为贵,天上快乐不可称计。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上之福者,当求方便,成此斋法。

「我今重告敕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关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获此愿。持戒之人,所愿者得,我以是故,而说此义耳。人中荣位不足为贵。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亦生艶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终不有虚。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

「诸比丘!我今重告汝,若有男子、女人持八关斋者,生欲天者,生色天者,亦成其愿。何以故尔?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欲得生无色天者,亦果其愿。

「比丘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欲生四姓家者,亦复得生。又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人,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获其愿。欲求作转轮圣王者,亦获其愿。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

——《增壹阿含经》

若世间中,有人常能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乃至多能持戒。四天王上启帝释,时诸天等极大欢喜,咸作是言:『世间人中,修行善事,极为贤善,作所应作,增益诸天,损阿修罗。 』帝释欢喜,即说偈言: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得生天,  功德如我身。 』」

佛告诸比丘:「帝释所说,不名善说。所以者何?若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应作是偈: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斯人获胜利,  功德如我身。 』

「佛与罗汉应说斯偈,名称实说,名为善说。」

——《别译杂阿含经》

问曰:

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

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

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

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

 「六日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寿终后,  功德必如我! 」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

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

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大智度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1
板凳
发表于 2020-8-30 10:5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0-8-30 11:09 编辑

也可以加上犯齋戒的後果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杂阿含经》


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于其初夜,有五百天子,顶戴天冠,着诸璎珞,庄严其身,赍持香花光明赫奕,照只桓林,来诣佛所。前礼佛足,供养讫已,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还诣天宫。于其晨朝,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昨夜光明,照曜只桓,倍逾于常,为是释梵四天大王、二十八部鬼神大将来听法耶?」佛告阿难:「亦非释梵诸神王等来听法也,乃是过去迦叶佛时,有二婆罗门,随从国王,来诣佛所,礼拜问讯。时彼从中,有一优婆塞,劝二婆罗门言:『汝等今者随从王来,见佛世尊,因可受斋。』婆罗门言:『受此斋法,有何利益?』优婆塞言:『受此斋法,随意所求,必得如愿。』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共受斋,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斋已竟,俱共还归诸婆罗门聚会之处。诸婆罗门言:『汝等饥渴,可共饮食。』受斋者言:『我受佛斋,过时不食。』诸婆罗门言:『我等自有婆罗门法,何须受彼沙门斋耶?』如是殷勤数数劝请,不勉其意。求生天者,即便饮食,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后命终,生于龙中。第二人者,绝不饮食,以持斋戒故,果其所愿得作国王。以其先身共受斋故,生彼国王园池水中。


——《撰集百缘经》

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精舍中,为天人龙鬼说法。东方有国名欝多罗波提,昔有婆罗门等五百人相率欲诣恒水,岸边有三祠神池,沐浴垢秽倮形求仙如尼揵法。道由大泽迷不得过,中道乏粮,遥望见一大树如有神气,想有人居,驰趣树下了无所见。婆罗门等举声大哭,饥渴委厄穷死斯泽。树神人现问诸梵志:「道士那来?今欲何行?」同声答曰:「欲诣神池澡浴望仙,今日饥渴幸哀矜济。」树神即举手,百味饮食从手流溢,给众饭食皆得饱满,其余食饮足供道粮。临当别去,诣神请问:「本行何德致此巍巍?」神答梵志:「吾本所居在舍卫国,时国大臣名曰须达,饭佛众僧诣市买酪,无提酪者,左右顾视倩我提之,往到精舍使我斟酌。讫行澡水俨然听法,一切欢喜称善无量。时我奉斋暮还不飡,妇怪问我: 『不食何恨?』答曰:『不恨也。吾行于市,见长者须达于园饭佛,我往持斋,斋名八关。』其妇瞋恚忿然言曰:『瞿昙乱俗,奚足采纳?君毁遗则祸从此兴。』踧迫不已便共俱食。时我尔夜年寿算尽终于夜半,神来生此。为是愚妇败我斋法,不卒其业;来生斯泽作此树神,提酪之福手出饮食,若终斋法应生天上,封受自然。」

——《法句譬喻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0-8-30 11:30:34 | 只看该作者
carl104 发表于 2020-8-30 10:57
也可以加上犯齋戒的後果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5#
发表于 2020-9-2 19:23: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大般涅盘经结尾的引号错了,是前引号,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6#
发表于 2020-9-8 19:50:04 | 只看该作者
上述经文中的 云 说 后面缺少冒号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7#
发表于 2020-9-8 19:51:14 | 只看该作者
世尊受持八关斋戒而获得的果报(长爪梵志请问经)
摘自佛门网http://www.fomen123.com/fo/lyjl/bgzj/bgzj/901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8#
发表于 2020-9-8 19:52:46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可以在这个里面添加自受八关斋戒的仪轨,比较好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9#
发表于 2020-9-8 19:55:34 | 只看该作者
可以把过午不食的功德利益,也添加进来

非时食者,是破戒人是犯盗人—《舍利弗问经》
摘自佛门网http://www.fomen123.com/fo/lyjl/rzys/rzys/8655.html

佛说处处经一卷
后汉沙门安世高译


    佛言。日中后不食有五福。

    一者少淫。二者少卧。三者得一心。四者无有下风。五者身安隐亦不作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07:04:59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27 , Processed in 0.15602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