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吉祥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050716CJGD000011八关斋戒功德

[复制链接]

2251

主题

440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399
11#
 楼主| 发表于 2020-9-9 07:26 | 只看该作者
carl104 发表于 2020-8-30 10:45
還有很多經典依據

师兄此贴举荐经典已经全部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412

帖子

88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3
12#
发表于 2020-9-9 21:12 | 只看该作者
吉祥果 发表于 2020-9-9 07:26
师兄此贴举荐经典已经全部录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412

帖子

88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3
13#
发表于 2020-9-9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0-9-10 01:11 编辑

犯齋戒結果的內容,我建議先在正文中標明"犯齋戒有以下結果/過患:",會更好。


師兄可以在《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那項加上以下依據,更全面。


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佑,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

佛告优陂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只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佛告堕舍迦:「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优陂夷堕舍迦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1

主题

4409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399
14#
 楼主| 发表于 2022-10-5 00:30 | 只看该作者
carl104 发表于 2020-9-9 22:09
犯齋戒結果的內容,我建議先在正文中標明"犯齋戒有以下結果/過患:",會更好。

谢谢,已经加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2

帖子

7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3
15#
发表于 2023-4-9 13:05 | 只看该作者
  修正建议:
      1.原文:《十善戒经》
         更改:《佛说受十善戒经》

     ★原文★
  《十善戒经》云: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乾隆大藏经●
  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受十善戒经》

      ◆CBETA◆
  「持此受齋功德,不墮地獄,不墮餓鬼,不墮畜生,不墮阿修羅,常生人中,正見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請轉法輪,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5]受十善戒[6]經》
    【5】批注:受【大】,佛說受【元】【明】
      【6】批注:經【大】,經十【宋】
——————————————
          ★原文★
   《佛说护净经》云: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乾隆大藏经●
   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佛说护净经》
          ◆CBETA◆
   此飯一日持齋,得六十萬世餘糧;
——《佛說護淨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2

帖子

7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3
16#
发表于 2023-4-9 15:38 | 只看该作者
  *原文为楼主阐述内容,并非佛经原文
     ★原文★
  《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
       ●乾隆大藏经●
八关斋者诸佛父母。
——《菩萨处胎经》
       ◆CBETA◆
没找到此经文
————————————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云: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乾隆大藏经●
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
       ◆CBETA◆
今我得佛道,本從是八戒起。」
——《[3]優[4]陂夷墮舍迦經》
批注:【3】:優【大】*,佛說優【明】*
         【4】:陂【大】*,波【宋】【元】,婆【明】*
————————————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乾隆大藏经●
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大般涅槃经》
       ◆CBETA◆
波羅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一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毘沙門子。
——《大般涅槃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30

帖子

3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9
17#
发表于 2023-4-9 21: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eng 于 2023-4-9 21:46 编辑

1、经题有差异,请见红色字。另外,在经文中没有找到与原文完全相同的句子。
原文:《四天王经》有云: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

龙藏:
佛说四天王经》:
斋日责心慎身守口。诸天斋日伺人善恶。须弥山上即第二忉利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镇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龙鬼蜎蜚蚑行蠕动之类心念口言身行善恶。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天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复下。二十九日太子复下。三十日四王复自下。四王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其中诸天佥然俱下。四王命曰。勤伺众生施行吉凶。若于斯日归佛归法归比丘僧。清心守斋布施贫乏。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玩经散说开化盲冥。孝顺二亲奉事三尊。稽首受法行四等心。慈育众生者。具分别之以启帝释。若多修德精进不怠。释及辅臣三十三人。佥然俱喜。
  释敕伺命增寿益算。遣诸善神营护其身。随戒多少。若持一戒令五神护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营卫门户。殃疫众邪阴谋消灭夜无恶梦。县官盗贼水火灾变终而不害。禳祸灭怪。唯斯四等五戒六斋犹如大水而灭小火。岂有不灭者乎。临其寿终。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宝宫殿。无愿不得。


CBETA:
佛說四天王經》:「「齋日責心、慎身、守口,諸天齋日伺人善惡。須彌山上即第二[9]忉利天,天帝名因,福德巍巍,典主四天。四天神王即因四鎮王也,各理一方,常以月八日遣使者下,案行天下,伺察帝王、臣民、龍鬼、蜎[10]蜚、蚑行、蠕動之類心念、口言、身行善惡;十四日遣太子下;十五日四[11]天王自下;二十三日使者復下;二十九日太子復下;三十日四王復自下。「四王下者,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其中諸天僉然俱下。四王命曰:『勤伺眾生,施行吉凶。若於斯日[12]歸佛、歸法、歸比丘僧;[13]清心守齋,布施貧乏;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翫經散說,開化盲冥;孝順二親,奉事三尊;稽首受法,行四等心,慈育眾生者,具分別之以啟帝釋。』若多修德,精進不怠,釋及輔臣三十[14]三人,僉然俱喜。「釋勅伺命,增壽益算;遣諸善神,營護其身。隨戒多少,若持一戒,令五神護之;五戒具者,令二十五神營衛門戶,[15]殃疫、眾邪、陰謀消滅,夜無惡夢;縣官、盜賊、水火、災變終而不害;[16]禳禍滅怪。唯斯四等、五戒、六[17]齋猶如大水而滅小火,豈有不滅者乎?臨其壽終,迎其魂神上生天上七寶宮殿,無願不得。」(CBETA 2023.Q1, T15, no. 590, p. 118b1-23)[9] 忉利【大】,〔-〕【宋】【元】【明】【宮】 [10] 蜚【大】,飛【宋】【元】【明】【宮】 [11] 天【大】,〔-〕【宋】【元】【明】【宮】 [12] 歸【大】,有歸【宋】【元】【明】【宮】 [13] 清【大】,淨【宋】【元】【明】【宮】 [14] 三【大】,二【宋】【元】【明】【宮】 [15] 殃【大】,凶【宋】【元】【明】【宮】 [16] 禳【大】,攘【宋】【宮】 [17] 齋【大】,齋耳【宋】【元】【明】【宮】 

--------------------------------------------------
2、经题、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佛说普达王经》云:先王在世时,有持盖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龙藏:
佛说普达王经》:
本是先王时。执盖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不犯诸恶。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CBETA:
《普達王經》:「本是先王時[6]執蓋小兒,隨先王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淨守意,不犯諸惡。其後過世,魂神還生,為王作子。今致尊貴,皆由宿行齋戒所致。」(CBETA 2023.Q1, T14, no. 522, p. 795a25-28)[6] 執【大】,善【宮】 


------------------------------------
3、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犍陀国王经》云: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共作优婆塞,持斋戒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不敢懈怠,现为国王
龙藏:《犍陀国王经》: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优婆塞。俱持斋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懈怠。寿终升天上。寿尽下为国王
CBETA:《犍陀國王經》:「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時,王與牛為兄弟,優婆塞,俱持齋一日一夜。王守[10]法精進懈怠,壽終昇天上,壽盡下為國王;」(CBETA 2023.Q1, T14, no. 506, p. 774b10-13)[10] 法【大】,〔-〕【宮】 


----------------------------------------
4、经题有差异,另外,原文所引文字不是佛经原文。
原文:
百喻经》云:佛言,迎叶佛时,有二婆罗门,共受斋法,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已俱还。诸婆罗门,劝与共食,求生天者,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不食者得为国王。


龙藏:
撰集百缘经》:
佛告阿难。亦非释梵诸神王等来听法也。乃是过去迦叶佛时。有二婆罗门。随从国王。来诣佛所。礼拜问讯。时彼城中。有一优婆塞。劝二婆罗门言。汝等今者。随从王来。见佛世尊。因可受斋。婆罗门言。受此斋法。有何利益。优婆塞言。受此斋法。随意所求。必得如愿。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共受斋。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斋已竟俱共还归诸婆罗门聚会之处。诸婆罗门言。汝等饥渴。可共饮食。受斋者言。我受佛斋。过时不食。诸婆罗门言。我等自有婆罗门法。何须受彼沙门斋耶。如是殷勤数数劝请。不勉其意。求生天者。即便饮食。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后命终。生于龙中。第二人者。绝不饮食。以持斋戒故。果其所愿得作国王。以其先身共受斋故。生彼国王园池水中。


CBETA:
撰集百緣經》卷6:「佛告[2]阿難:「亦非釋梵諸神王等來聽法也,乃是過去迦葉佛時,有二婆羅門,隨從國王,來詣佛所,禮拜問訊。時彼[3]從中,有一優婆塞,勸二[4]婆羅門言:『汝等今者隨從王來,見佛世尊,因可受齋。』[*]婆羅門言:『受此齋法,有何利益?』[5]優婆塞言:『受此齋法,隨[6]意所求,必得如願。』時[*]婆羅門,聞是語已,即共受齋,一求生天,[7]二求人王。受齋已竟,俱共還歸[8]諸婆羅門聚會之處。諸婆羅門言:『汝等[*]飢渴,可共飲食。』受齋者言:『我受佛齋,過時不食。』[9]諸婆羅門[10]言:『我等自有婆羅門法,何須受彼沙門齋耶?』[11]如是慇懃數數勸請,[12]不勉其意。求生天者,即便飲食,以破齋故,不果所願,其後命終,生於龍中。第二人者,[13]絕不[14]飲食,以持[15]齋戒故,果其所願得作國王。[16a]以其先身共受齋故,生彼國王園池水中。」(CBETA 2023.Q1, T04, no. 200, p. 233a3-19)[2] (阿難…法)十三字【大】,非【聖】 [3] 從【CB】【麗-CB】【磧-CB】【北藏-CB】,城【大】,眾【聖】(cf. K29n0981_p0724c07; Q27_p0593a12) [4] 婆羅門【大】*,梵志【聖】* [*4-1] 婆羅門【大】*,梵志【聖】* [5] 優婆塞【大】,勸人【聖】 [6] 意【大】,言【聖】 [*4-2] 婆羅門【大】*,梵志【聖】* [7] 二【大】,一【聖】 [8] 諸婆…處【大】,〔-〕【聖】 [9] 諸【大】,時諸【聖】 [10] 言【大】,云【聖】 [11] (如是…數)五字【大】,〔-〕【聖】 [12] 不勉其意【大】,〔-〕【聖】 [13] 絕【大】,終【宋】【元】【明】【聖】 [14] 飲食【大】,破齋【聖】 [15] 齋【大】,〔-〕【聖】 [16a] (以其…園)十六字【大】,時彼國王字園池【聖】 
-----------------------------------------
5、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优婆塞戒经》又云: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又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龙藏:
《优婆塞戒经》:
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斋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滓故。是故我为鹿子母说善女若娑罗树能受八斋。是亦得受人天之乐至无上乐。善男子。是八戒斋。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CBETA:
《優婆塞戒經》卷5〈21 八戒齋品〉:「若能如是清淨受持八戒齋者,是人則得無量果報至無上。「彌勒出時百年受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時眾生具五[6]滓故。是故我為鹿子母說:『善女!若娑羅樹能受八齋,是亦得受人、天之樂至無上樂。』善男子!是八戒齋,即是莊嚴無上菩提之瓔珞也!」(CBETA 2023.Q1, T24, no. 1488, p. 1063b14-20)[6] 滓【大】,濁【宋】【元】【明】【宮】 
------------------------------------
6、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灭。
龙藏:《优婆塞戒经》:若能如是清净归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一切罪悉皆消灭。
CBETA:《優婆塞戒經》卷5〈21 八戒齋品〉:「若能如是清淨歸依受八戒者,除五逆罪,一切罪悉皆消滅。」(CBETA 2023.Q1, T24, no. 1488, p. 1063b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630

帖子

309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99
18#
发表于 2023-4-10 20:26 | 只看该作者
1、经题有差异,经文核对无误。
原文:《无量寿经》云: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龙藏:《佛说无量寿经》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CBETA:《佛說無量壽經》卷2:「齋戒清淨一日一夜,勝在無量壽國為善百歲。」(CBETA 2023.Q1, T12, no. 360, p. 277c3-4)

------------------------------------
2、经题、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药师经》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以此善根,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龙藏: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有能受持八分斋戒,一年、或复三月受持学处;以此善根,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佛所听闻正法而未定者,若闻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CBETA: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有能受持八分齋戒,[9]或經一年,或復三月,受持學處,以此善根,生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佛所,聽聞正法,而未定者。若聞世尊藥師琉璃光如來名號,臨命終時,有[10]菩薩,[11]乘神通來,示其道路,即於彼界種種雜色眾寶華中,自然化生。」(CBETA 2023.Q1, T14, no. 450, p. 406b8-13)[9] 或【大】,〔-〕【宋】【元】【明】【宮】,戒【敦】 [10] 菩【大】,大菩【縮】 [11] 乘神通=其名曰文殊師利菩薩,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無盡意菩薩,寶檀華菩薩,藥王菩薩,藥上菩薩,彌勒菩薩,是八大菩薩乘空而【敦】 


-------------------------------------
3、经题、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斋经》云:如是,维耶!斋之福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


龙藏:
佛说斋经》:如是维耶。斋之福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


CBETA:
齋經》:「如是,維耶!齋之福明譽廣遠,譬是天下十六大國,是十六國滿中眾寶不可稱數,不如一日受佛法齋。如[A1]其福者,則十六國為一豆耳。」(CBETA 2023.Q1, T01, no. 87, p. 911c18-21)[A1] 比【CB】【麗-CB】,此【大】(cf. K19n0721_p0637c01) 


------------------------------------
4、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法句譬喻经》云:斋之福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大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斋,如比其福须弥以豆矣。积福学慧可到泥洹。


龙藏:
《法句譬喻经》:斋之福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大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斋。如比其福须弥以豆矣。积福学慧可到泥洹。


CBETA:
《法句譬喻經》卷2:「齋之福明譽廣遠,譬如天下十六大國滿中珍寶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37]夕持佛法齋,如比其福須彌以豆[38]矣。積福學慧可[39]到泥洹。」(CBETA 2023.Q1, T04, no. 211, p. 585c8-11)[37] 夕【大】,夜【聖】 [38] 矣【大】,〔-〕【聖】 [39] 到【大】,致【聖】 


--------------------------------------------
5、经文有差异,请见红色字。
原文:
《中阿含经》云: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瑙、蝳蝐、赤石、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比丘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龙藏:
《中阿含经》:
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瑙、蝳蝐、赤石、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CBETA:
《中阿含經》卷55:「居士婦!若行如是聖八支齋,若有十六大國,謂一者[5]鴦[6]迦,二者[7]摩竭陀,三者[8]迦尸,四者[9]拘薩羅,五者[10]拘樓,六者[11]般羅,七者[12]阿攝[13]貝,八者[14]阿和檀提,九者[15]枝提,十者[16]耆,十一者[17]跋蹉,十二跋羅,十三蘇摩,十四[18]蘇羅吒,十五[19]喻尼,十六[20]劍浮。此諸國中所有錢寶、金、銀、摩尼、真珠、琉璃、[21][22]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23]鞞勒、瑙、蝳[A4]蝐、赤石、[24]珠,設使有人於中作王,隨用自在者,彼一切[25]比丘持聖八支齋,不直十六分。」(CBETA 2023.Q1, T01, no. 26, p. 772b12-22)[5] 鴦迦【大】,~Aṅga. [6] 迦【大】*,伽【宋】*【元】*【明】* [7] 摩竭陀【大】,~Magadha. [8] 迦尸【大】,~Kāsi. [9] 拘薩羅【大】,~Kosala. [10] 拘樓【大】,~Kuru. [11] 般闍羅【大】,~Pañcāla. [12] 阿攝貝【大】,~Assaka. [13] 貝【大】,見【宋】,月【元】【明】 [14] 阿和檀提【大】,~Avanti. [15] 枝提【大】,~Ceti. [16] 跋耆【大】,~Vajji. [17] 跋蹉【大】,~Vaṃsa. [18] 蘇羅吒【大】,~Sūrasena. [19] 喻【大】,喻【宋】【元】【明】 [20] 劍浮【大】,~Kamboja. [21] 壞【大】,儴【宋】,蠰【元】【明】 [22] 伽【大】,佉【宋】 [23] 鞞【大】,〔-〕【宋】【元】【明】 [A4] 蝐【CB】【麗-CB】,蜎【大】(cf. K18n0648_p0259b16) [24] 旋【大】,琁【宋】【元】【明】 [25] 比丘【大】,比【宋】,皆【元】【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2

帖子

7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3
19#
发表于 2023-4-11 12:59 | 只看该作者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优陂夷堕舍迦经》云: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佛告优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佛告堕舍迦:「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乾隆大藏经●
   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
   *上下文为两段经文,请做分段处理*
  佛告优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佛告堕舍迦。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

     ◆CBETA◆
  佛告墮舍迦:「佛正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復墮三惡處,所生常有福,亦從八戒本因緣致成佛。

     佛告優夷墮舍迦:「持八戒齋一日一夜不失者,勝持金銀珠璣施與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國,一者名鴦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羅,五者名鳩溜,六者名般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賴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羅,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劍善提。是十六大國中珍寶物施與比丘僧,不如齋戒一日一夜也。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財寶施與,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從是八戒起。」
佛告墮舍迦:「天下人多憂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齋持八戒。若有賢善人,欲急得阿羅漢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齋亦善,二十日齋亦善;人多憂家事,故與一月六齋。六日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計。
——《[3]優[4]陂夷墮舍迦經》
  ☞批注:
【3】:優【大】*,佛說優【明】*
【4】:陂【大】*,波【宋】【元】,婆      【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2

帖子

7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3
20#
发表于 2023-4-11 13:11 | 只看该作者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佛说八关斋经》云:如是修行圣八关斋,于是八关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福报,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所谓恒伽、谣婆奴、新头、阿脂耶、婆提摩弃,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言有尔所水、有尔所瓶水,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果报,此大福不可称计。
      ●乾隆大藏经●
  如是修行圣八关斋。于是八关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福报。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所谓恒伽谣婆奴新头阿脂耶婆提摩弃。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言有尔所水有尔所瓶水。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果报。此大福不可称计。
——《八关斋经》
      ◆CBETA◆
  「如是修行聖八關齋,於是八關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爾所福、爾所功德、爾所福報,如是眾多福不可稱計。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處,所謂恒伽、謠婆奴、新頭、阿脂耶、婆提摩棄,彼水所流處不可限量,言有爾所水、有爾所瓶水,有爾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聖八關齋福不可稱量,言有爾所福、爾所功德、爾所果報,此大福不可稱計。」
——《[3]佛說八關齋經》
  ☞批注:【3】佛說【大】*,〔-〕【宋】*【元】*【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1-30 10:46 , Processed in 0.1397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