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330|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G20130802FLCS000206反对这位法师这样讲《地藏经》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5:0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G20130802FLCS000206反对这位法师这样讲《地藏经》

建议学佛者,选用公认大德、无争议大德所讲版本。
以下辩驳,只为佛理,只对见解,不针对人。

某法师开示: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萨形像、辟支佛形像、转轮王形像,布施供养,得无量福,常在人天,受胜妙乐。若能回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为喻。”这个地方讲到回向法界,大概大家都把它解释成,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叫画蛇添足。回向法界跟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不一样。你知道回向法界叫什么吗,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叫什么吗,你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你有没有能力呢?这是利他的工作,回向法界是自利的工作,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利他的工作。要知道这两个是不同的,因为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你知道吗?学佛的目的是要入法界,不是要往生极乐,你要弄清楚。因为极乐是什么?极乐就像高速公路上面的休息站,你到那边休息一下,伸个懒腰,上个厕所,加个油,吃个东西,你还要再走,你不是就在那边定居了,因为你还没回到家,法界才是你的家。所以回向法界就是,我所做的这些功德通通是要回家用的,到达最终极的目标,所以我们叫做生命的呼唤。要你回到生命的故乡,而不是回到休息站就算了,那你就麻烦了,你到休息站下了车,不上车,那你就知道要走路回家了。所以这个地方你要留意到,那假如说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那是要给众生利益的,因为回向法界是你的终极目标,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那要看你所做的功德,是什么样的功德,你要留意到,不要布施十块钱就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了,那么多众生除一除,你不知道剩下多少了,怎么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呢。不是,通常讲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的人都属于贪功德的部分,不是真正要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因为我把所做的功德回向给我爸爸,功德比较小,我把它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这个功德比较大,我再拿这个大功德给我爸爸,你到最后还是回到你爸爸这里来,哪有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真的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没有目标的,就是撒出去就不见了,那你是这样做吗?是在什么时候才算回向法界一切众生?你不为自己,不为家人,不为任何什么。


我们常讲,进庙三支香供佛,你知道吗,第一支香求什么,我念给你听,你把它记起来就好。第一柱香,皈依佛,祈愿堂上父母高寿无忧无病,祝你爸爸妈妈高寿无忧无病,可不可以,好像没人教你这样,第一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长命百岁,八万四千岁更好,不是,这是第一个;第二支香,回向社会祥和,无诸暴力,家宅永安,你家里永安;第三支香,回向国泰民安,邦基永固,风调雨顺。这很踏实的你做得到,你不要第一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第二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第三支香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干嘛,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个你内心是不着边的。你这第一个是你的父母,你想好,第二个是你的家庭,第三个是你的社会,国家,一步一步来,你的人生会很踏实,你不要以为这个很势力、很功利,这是真实的人生。你想要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是可以,是在很平静的时候,我家里无忧无恼,父母也健康长寿,子女也乖巧,事业也顺利,自己也红光满面,是不是这样?身体健康,活泼蹦跳的,爬山就好像跑平路一百米一样的,你是这样的状况,而这个时候,你毫无忧恼,这个时候,所做功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这才有可能。所以不是你轻易地想说,我做这样子功德比较大,那个大的功德再拿过来给我儿子考上大学,你的目的还是给你儿子考上大学,那你回向法界一切众生,就变成欺骗佛菩萨。学佛人是踏实的,一步一步做得很真诚,不要用这一种情况来讲,这不对,你要自立,可以,你自立一步一步来,这里讲回向法界,不是回向法界一切众生。


所以它这个回向法界的意思,回过头来,我跟各位谈的,它的意思就是,这个理论我是没跟各位讲,你是不知道,法界就是法身。在你的观念里,法界归法界,是世界的全方位,法身是法身,但我告诉你,进入到法界以后,真的法身就是法界,法界就是法身。我用一句话讲就是,全法界是一法身,全法身是一法界,法界等于法身,法身等于法界,这个理论就不是简单地跟你能讲的。那么我们在这个地方讲进入法界,就是我要回向,让我成就法界,让我成就法身的意思,所以它是成就智正觉世间跟成就器世间,你要留意到,他回向是在这个地方。那智正觉世间成就,器世间成就,你的眷属世间必然成就!所以我们在做回向的时候,我就不这样讲了,叫做回向实际,回向真如,就是回向真理,是指这个部分。

-----摘自该法师在马来西亚槟城《地藏经》开示


======
吉祥观点:

======

先说我赞同这位法师的部分观点:比如法师认为,法身即法界,法界即法身,这个观点,吉祥完全赞同,并认为法师对这个问题参悟的非常通透。接下来,我讲我不赞同这位法师的部分观点,如下:

(一)、此位讲法者,未明大乘回向甚深奥义,一边讲着《地藏经》,一边却以自己的一己私解,来违背《地藏经》公然倡导的回向之理,而且是极其明确的和《地藏经》提倡之回向唱反调。这是很罕见的。《地藏经》倡导一切功德回向法界,可以百千生受报,而回向自家眷属,唯三生受报。但是这位法师不倡导《地藏经》倡导的回向法界,反而偏偏倡导回向自家眷属,乃至国家,违逆《地藏经》倡导的回向法界。他的理由是,回向法界的人是为了多得福报,贪功德。行者这么依照《地藏经》回向法界,是不是贪功德,这是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这里单就依据经典依据而言,很显然回向法界是符合《地藏经》倡导的回向趋向的,而回向眷属家国,并非《地藏经》认为的圆满回向。

(二)、法师以为,应该回向自己眷属家国。可是,没有任何一部佛经依据说过,修了福德应该要回向自己家眷和国家。经典依据都是倡导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佛经中公认的核心回向之法,即便净土最殊胜回向之《普贤行愿品》之“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也不过是回向三菩提的另一说法而已;所以,回向法界,回向法界众生证悟无上菩提,回向法界众生生无量光佛刹,这本是佛教最核心的回向;到这位法师这里,舍弃回向的核心,将回向改为三炷香,一炷香回向什么,二柱香回向什么,这两柱香回向的内容,都和无上菩提无关,可谓自以为是;甚至第二柱香,回向家里永安,这是《地藏经》委婉反对过的回向法:回向眷属,三生受乐,回向法界,百千生受上妙乐。所以,回向眷属,这是经典委婉反对过的回向法,这样回向会减少福德,可是他还在倡导经典反对的回向。

(三)、至于法师倡导第三炷香回向什么法界一切众生,虽然回向一切众生,却不说回向一切众生干什么?难道是回向一切众生都成强盗?还是回向一切众生都生二胎?还是回向一切众生都多娶几个老婆?什么回向的目标都不具体指明,偏偏自我发明一套回向,将佛经提倡的回向放弃,这是胆大包天到极点了。佛经说回向法界一切众生,是有明确目标的,是回向共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具体目标的。或者回向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都是有具体目标的。而到法师这个第三柱香回向,只说是回向法界众生,却没有具体趋向菩提的目标,如此稀里糊涂,怎可讲经?比如依据《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回向一切众生,就是有非常具体的指向目标的,怎么可能只回向对方而没有具体目标指向?譬如《普贤行愿品》云:复次善男子,言普皆回向者,从初礼拜,乃至随顺,所有功德,悉皆回向尽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愿令众生常得安乐,无诸病苦,欲行恶法,皆悉不成,所修善业,皆速成就,关闭一切诸恶趣门,开示人天涅槃正路,若诸众生,因其积集诸恶业故,所感一切极重苦果,我皆代受,令彼众生,悉得解脱,究竟成就无上菩提。

(四)、关于净土,这位讲法者领悟也很浅薄,说什么“学佛的目的是要入法界,不是要往生极乐,你要弄清楚。因为极乐是什么?极乐就像高速公路上面的休息站,你到那边休息一下”。这里最关键的错误在于,这位法师将入法界和往生极乐对立起来了,而其实二者不对立,本质上是一回事。详细解释如下


(1)、从究竟的意义上看,入法界就是生极乐,往生极乐就是入法界,而且是入佛法界。虽然极乐也有九品三辈,但最终是要趋向佛法界,是要证悟法身,所以,往生极乐和入法界,从终极目标来看,是一回事,不是两回事,不能分裂对立的来理解。

(2)、往生净土,并不仅仅是休息站,凡夫从初发心求生净土,乃至发大菩提心,修六度万行,一直到究竟成佛,以大乘实义论之,成佛之前的全过程,你都在往生的途中。文殊普贤,示现求生净土,即是此义。即便一生补处菩萨,亦在往生途中,此为往生之究竟说。所以,入法界和生极乐二者之间不但不矛盾,而且实质是一回事。这位法师将“入法界”和“往生净土”割裂来看,对立来看,这是很荒唐的。

(3)、而且,他对于“法界”和“净土”的概念,都是恍恍惚惚。以世俗论,任何一个众生,不管你修行不修行,都在法界之中,不存在入法界和不入法界的问题,因为你入也罢,不入也罢,你都是法界的一份子。只不过看你在十法界中,具体哪一法界而已。你是人,你本身就在人法界,你是畜生,本身就在畜生法界,你入或者不入,你都在你所在的法界之中,这是以世俗分别义论入法界。至于若以胜义论“法界”,则“法界”单单只是特指获得究竟觉悟的不生不灭的“佛法界”,这才是大多数佛经说的“入法界”的究竟真义。换一种说法,入法界就是证悟法身的意思。入法界,也可以说就是你证悟究竟觉悟、成就三菩提,这是根本实义。即便以此来论,这位讲法者,也未能穷透其义,所以他才会说,极乐只是休息站,入法界才是目标。其实,二者的终极目标是一回事,不矛盾。

(4)、再者,关于回向的自利和利他的关系,这位法师,更是割裂理解二者,法师根本不通达所谓“利他即自利,自利为利他”之理。所以,他才割裂先回向家庭,再回向国土,再回向社会,最后回向法界的一系列分别回向,并用三炷香来标准分别。并且法师说什么先回向眷属,让眷属健康长寿,子女事业有成,红光满面,然后才有可能回向法界。这就是法师将利他和自利割裂开了,不知道利他就是自利,不知道自利是为了利他,其实二者是同步的。所以,后学回向,一定要严格按照佛经依据去回向,不要听信这一类懵懵懂懂的开示。


(5)、该法师文中,更有多处不圆满处:比如什么“小小福报回向法界众生够不够分”。这都是莫名其妙的说法。君不见《金光明最胜王经》回向之“普施饿鬼一抟之食,或为众生调解争讼,所有善根,悉皆回向共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么小小的善根,都要回向和众生证悟无上菩提,岂能说什么够分不够分?真是莫名其妙!你以为这是斗地主、分田地?还够分不够分?回向,只是一个发心利他的训练,本身不等同于分配财物,而且回向的福德,在自然状态下,回向对方实际对方是无所得的,并不是你回向对方,就等于均分给对方,根本不存在对方够分不够分的问题,只存在你回向发心是否究竟圆满。


(6)、关于如何回向才是正确回向,建议这位法师还是读一读下面的佛经依据:


又,满慈子,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虽经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而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经于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经于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欲能摄受无量福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疾能证得一切智智,常应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便能摄受无量福蕴,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出自《大般若般罗蜜经》卷五百七十九

佛告明天。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一切众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以施为宝作庄严具。乃至成佛相好庄严。云何少施功德多耶?

以方便力少分布施回向发愿。与一切众生同证无上正等菩提。以是功德无量无边。犹如少云渐遍世界。
若行施时。不能普为一切有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设以宝聚如妙高山。而用布施利益甚少。犹如芥子易可穷尽。亦如片云风飘即灭。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

吉祥果

2013.08.02

以下经典,为2020年9月11日补充录入:

善男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有人行少分施,能起增上,广为一切众生,最胜善心所获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如是善利无有穷尽;譬如天雨降霔大海,一一水滴数不可知,相续流注无有穷尽。行布施者,善巧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亦复如是,资诸善法展转增胜,亦复无尽,乃至成佛众善圆满。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善男子!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给施一切众生。何以故?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施与,下至畜生,愿求一切智,以是菩萨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二因缘摄取一切众生,所谓求一切智心及愿方便。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以方便力故虽行少施,所得福德无量无边阿僧祇。”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一

世尊!若人以一善根回向菩提获大福聚,得寿命八十劫

-----《大集会正法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089

帖子

70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20
沙发
发表于 2020-9-5 17:4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师兄,5的最后一段中【一直到究竟陈佛】的【陈】字,应改为【成】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15

主题

1089

帖子

70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20
板凳
发表于 2020-9-5 17:48:3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还有,是否在开始部分的【复次地藏】前,加上【以下是某位法师的讲法原文】?这样方便读者可以分清楚:从哪里开始才是该法师讲法原文。师兄在开头说【黑色字体部分】,在博客中是可以区分的,这里还无法区分字体颜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地板
发表于 2020-9-9 02:58: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反对理由下面的1,2,3等序号后面的标点不一致,有的是点,有的是冒号,建议统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5#
发表于 2020-9-9 03:01:4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理由2中:这是佛教公认的核心回向之法,。。这里的佛教二字妥否?是不是想表达“佛经”?因为现在的佛教界好像都提昌回向给自家想办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6#
发表于 2020-9-9 03:07: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百千生受上秒乐,错别字,应是“妙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7#
发表于 2020-9-9 03:1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理由6,君不见佛经回向之“普施饿鬼一揣之食,揣字错误,应是“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8#
发表于 2020-9-9 03:18:5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里可以加上经名《金光明最胜王经》:君不见佛经回向之“普施饿鬼一揣之食,或为众生调解争讼,所有善根,悉皆回向共十方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9#
 楼主| 发表于 2020-9-11 08:49:15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各楼诸位的建议,我都已经按照建议修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10#
发表于 2020-9-11 09:18: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从中级目标来看,——中->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1 , Processed in 0.1436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