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1219FLCS000000“不空绢索”为什么不叫做“空性绢索”?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1219FLCS000000“不空绢索”为什么不叫做“空性绢索”?
  ========================
  试问,如果单纯依靠空性就能解释一切,
  那么,不空绢索观世音菩萨,为什么不叫做“空性绢索观世音菩萨”呢?
  不空绢索神咒,为什么不叫做“空性绢索神咒”呢?
  可见,空,不是你以为的那个空,
  可见,不空,也不是你以为的那个不空。
  试问,如果《心经》的“是故空中无色”就能够解释一切,
  那么,为什么《心经》又说“空即是色”呢?
  你的里面没有我,但是,你就是我!
  空的里面没有色,但是,空即是色!
  颠覆你自以为正确的名言逻辑吧?
  可见,空不是你以为的那个空,色也不是你以为的那个色。
  试问,如果《坛经》六祖“本来无一物”就能够解释一切,
  那么,为什么《坛经》六祖又说“自性本具足”呢?
  本来无一物的空性当中,竟然又同时自性本自具足!?
  如果参不透,你会觉得,这是多么变态的、精神分裂的表达?
  所以,“本来无一物”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本来无一物”!
  所以,“自性本具足”也不是你以为的那个“自性本具足”!
  昔年旧文中,我曾多次言及:包括“能量守恒定律”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承认的一切守恒定律,其阐释的本质就是《般若心经》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有人说,不对,因为《心经》所讲的是“绝待空性”下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而守恒定律讲的是能量或者微观粒子层面的守恒,二者根本不是一回事!牵强附会!我当时这样回答:“如果绝待空性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守恒,和色法能量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守恒,如果二者不是一回事,那么,请问,请问,请问,你如何解释《心经》所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空性的守恒,就是色法能量守恒及微观粒子的守恒,二者是一回事,因为:空即是色!如果你连这点《心经》的基本正见都没有搞清楚,那你根本不配谈空性!因为你质疑我的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是在认定“色异于空、空异于色、色不是空、空不是色”的错误前提下,才认为“绝待空性”下的“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之守恒和色法之能量守恒及微观粒子守恒不是一回事!而《心经》的正见和你理解的完全相反,《心经》正见是: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所以《心经》的正见支持并且成立吉祥之见地:色法能量守恒和《心经》空性之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完全是一回事。
  为什么你会有这种质疑呢?因为你没有把“色即是空”搞明白!所以你以为空性的规律和色法的规律是两回事,而实际是一回事,不然“色即是空”就成了邪见!此外,除你没有参透“色不异空”之外,你还没有参透:空与不空的辩证关系、本来无一物与自性本具足的辩证关系。诸位读者请注意,这一段文字非常重要且非常重要,值得大家深入理解。因为这个问题理解透了,佛法理论和自然科学理论对接的工程,又被打通了一个重大的理论通道。
  “空性”与“不空”的矛盾与统一
  “空中无色”与“空即是色”的矛盾与统一
  “本来无一物”与“自性本具足”的矛盾与统一
  当你听多了大乘空宗的开示之后,你就以为空性就代表了一切的真理
  当你听多了大乘有宗的开示之后,你就以为一切有就代表了一切的真理。
  实际上,他们各自代表的都只是宇宙终极真理不同的侧面。
  空性,是逆向探索宇宙万物的本源,在这个角度,空性是终极真理,也是终极真相!不空,是顺向从空性本源建立和生发宇宙万物,在这个角度,不空才是终极真理,也是终极真相。而“一切唯心造”正是特指从自性本空中建立和生发一切万有的这个角度,才说万法唯心,才说一切唯心造。追溯一切缘起法的自性时,发现自性本空,发现自性本来无一物;但是从自性本空中建立和生发一切缘起法时,又发现自性圆满具足一切所有。这才是“缘起性空”不可切割的内在联系。有的人一谈性空,就说性空和缘起法没有关系,但它不知道这个性空就是缘起法的性空,有的人一谈缘起,就说缘起和性空没有关系,但是不知道缘起法的自性是本空的。也就是说,大多数人都在割裂理解“缘起”和“性空”的关系。
  佛经中说,般若空性并非因果缘起法,这是说他们的状态不同,一个生灭,一个不生灭,一个增减,一个不增减,所以,般若空性当然不是因果缘起法。但是,般若空性不是因果缘起法,不等于般若空性和缘起法没有“内在联系”。如果没有联系,佛陀何必阐述“缘起性空”的正见呢?所以,很多人将缘起和性空之“二者性质状态不同”误解成“二者没有联系”,这是汉传佛教不重视“因明逻辑训练”而导致的严重后果,因此经常混淆看似近似但却根本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逻辑概念,包括将“空性非缘起法”误解为“空性和缘起法无关”(你和我不同,不等于你和我无关),于是导致切割理解“缘起性空”,而不知道缘起和性空是有深彻而根本的内在联系的-----------一切缘起法自性本空,自性本空中建立一切缘起!怎能切割?
  空与不空的辩证关系,
  空中无色与空即是色的辩证关系,
  本来无一物与自性本具足的辩证关系,
  大乘空宗和大乘有宗数千年辩论的本质核心,
  都在这里。
  今日教界有一种严重倾向:认为只有空性才是真理!
  张口闭口不说空性,就不能彰显佛子的逼格;
  张口闭口不说空性,就不能显摆自己的修为;
  张口闭口不说空性,就不能张扬自己的自信;
  张口闭口不说空性,就不能炫富自己的智慧;
  我曾戏言今日佛教界------空性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
  什么因为无能而讲不清的道理,都能去拿空性作为遮羞布来忽悠对方。
  讲佛理给人讲不明白,就一句话应付:一切皆空,你执着什么?
  讲精微的因果缘起讲不明白,就一句话应付:一切皆空,你执着什么?
  讲冤亲债主复杂的业力牵缠讲不明白,就一句话应付:冤亲债主本质上空无所有,所以冤亲债主并不存在。
  但是,空性,真得是你理解的那个空性吗?
  我希望啊,无论是声名赫赫的大德,还是普通的佛子,有些道理没有搞清楚,就诚实地承认:“这部分我还没有参透,暂时还不懂!”
  诚实承认自己的无知,并不耻辱,但用空性的遮羞布来掩盖无知并且忽悠大众,其实相当无耻。
  空有关系、色空关系、空与不空的关系、无一物与本具足的关系,
  在你没有参透这一切关系之前,建议不要单独把“空性”拿出来到处忽悠。
  因为忽悠的地方不对,忽悠的机缘不对,对方的根器不对,如果到处忽悠空性,不但自害,可能害人!
  张口闭口必说空性,已经成了很多佛教徒“装叉”之标配,
  但,装叉装的不是地方,却等同于下毒:
  《大乘密严经》云:
  空性随应说
  不应演非处
  若演于非处
  甘露即为毒
  吉祥果
  2020.12.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7:08 , Processed in 0.1391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