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1107CJGD000000五戒十善亦增大福,不局限于防非止恶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6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1107CJGD000000五戒十善亦增大福,不局限于防非止恶
  =======================
  我相信经常阅读各种大德开示的行者,应该有一种强烈的印象,那就是绝大多数法师们在讲经的时候,都将五戒十善的主要功能注解为“防非止恶”。似乎五戒十善就是帮助人不干坏事,不造作恶因,将来不受恶果,似乎其功能就局限于此。或者最多加上一句,戒定慧,五戒得人身,十善得升天,于是乎,五戒十善的功能,就被局限于这里了。但是,我们阅读大量佛经之后发现,五戒十善的殊胜功能包括防非止恶而不局限于仅仅只是防非止恶,五戒十善在增福方面的宏大功效,是很多大德法师和大德居士根本不曾侧重注意过的。这是佛教界在理论上大范围的一种理解偏差,我们不能断言所有大德都理解偏差,但是持这种偏差见解者所占比例确实比较大,这从各种相关开示内容的数量可以证明。当我们约定俗成地误认为五戒十善的功能只局限于防非止恶的时候,我们就会用一种比较消极的态度去对待它,但是,当我们知道它还有极其殊胜的增福功用的时候,我们奉持五戒十善的态度就会非常积极,这是人类趋利主义心态驱使的必然结果。本文特别强调此一观点,希望引起佛教界的重视:五戒十善是具有增益福报方面的积极功用的,而绝对不局限于其只是防非止恶的消极功用。佛教界已有的一些约定俗成的偏狭见解,需要我们依照佛经依据,来进行一些斧正和纠偏。我们需要将五戒十善在增福方面的积极意义显发出来,不令消极的偏狭的五戒十善之见解继续误导大众。(吉祥果20201107)
  下面列举极乐花、Carl等诸位师兄援引的佛经依据:
  “人持戒乃孝顺。报父母恩耳。何以故。不杀万物得长生。不盗物皆富。不淫不乱不欺皆信。不饮酒皆净。父母有时堕是中便安隐”。
  -----《佛说骂意经》
  佛言布施持戒。现世得福。
  -----《犍陀国王经》
  “尔时,众生尽怀慈心,不相残害,于是众生色寿转增,其十岁者寿二十岁。二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少修善行,不相残害故,寿命延长至二十岁,今者宁可更增少善。当修何善?已不杀生,当不窃盗。’已修不盗,则寿命延长至四十岁。四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少修善,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邪淫。’于是,其人尽不邪淫,寿命延长至八十岁。
  “八十岁人复作是念:‘我等由少修善,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何修?当不妄语。’于是,其人尽不妄语,寿命延长至百六十。百六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少修善,寿命延长,我今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两舌。’于是,其人尽不两舌,寿命延长至三百二十岁。三百二十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少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恶口。’于是,其人尽不恶口,寿命延长至六百四十。
  “六百四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绮语。’于是,其人尽不绮语,寿命延长至二千岁。二千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悭贪。’于是,其人尽不悭贪而行布施,寿命延长至五千岁。五千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不嫉妒,慈心修善。’于是,其人尽不嫉妒,慈心修善,寿命延长至于万岁。
  “万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行正见,不生颠倒。’于是,其人尽行正见,不起颠倒,寿命延长至二万岁。二万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灭三不善法:一者、非法淫,二者、非法贪,三者、邪见。’于是,其人尽灭三不善法,寿命延长至四万岁。四万岁时人复作是念:‘我等由修善故,寿命延长,今者宁可更增少善。何善可修?当孝养父母,敬事师长。’于是,其人即孝养父母,敬事师长,寿命延长至八万岁。
  “八万岁时人,女年五百岁始出行嫁。时,人当有九种病:一者、寒,二者、热,三者、饥,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时,此大地坦然平整,无有沟坑、丘墟、荆棘,亦无蚊、虻、蛇、蚖、毒虫,瓦石、沙砾变成琉璃,人民炽盛,五谷平贱,丰乐无极。是时,当起八万大城,村城邻比,鸡鸣相闻。
  “当于尔时,有佛出世,名为弥勒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如今如来十号具足。彼于诸天、释、梵、魔、若魔、天、诸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中,自身作证,亦如我今于诸天、释、梵、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诸天、世人中,自身作证。彼当说法,初言亦善,中下亦善,义味具足,净修梵行。如我今日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彼众弟子有无数千万,如我今日弟子数百。彼时,人民称其弟子号曰慈子,如我弟子号曰释子。
  ------《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
  四大洲中满二乘果,尽形供养,乃至起塔,不如男子女人受持五戒,功德不可思议。
  ——《校量功德经》
  若人受五戒,所得果报不可穷尽,如四大宝藏,举国人民七年之中运出不尽,受五戒者其福过彼不可称计。
  ——《佛说善生经》
  又告诸清信士。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
  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
  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
  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
  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
  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
  ——《长阿含经·卷第二》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一弹指顷受持十善,由是因缘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惟受三归所生福德,比此兼修一弹指顷十善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一日一夜受持八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弹指顷十善福德,比一日一夜八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尽其形寿受持五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所说,一日一夜八戒福德,比尽形受五戒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乃至复能尽其形寿受持勤策、勤策尼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尼正学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苾刍尼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复有能尽形受持大苾刍戒,获福转胜。阿难当知,如前福德比此福德,复于百分不及其一,于千分中亦不及一,于百千分、数分、算分、计分、喻分,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尔时,世尊复告阿难:“若善男子或善女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尽未来际受持菩萨三聚净戒,无缺无犯,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不可比喻,最胜最尊,最上最妙。”
  ——《最无比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7:57 , Processed in 0.12845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