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1106FJSH000000关于《反者,道之动也》致曹可凡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5 14: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1106FJSH000000关于《反者,道之动也》致曹可凡
       ====================
  来自头条号“曹可凡(主持人、演员)”:国人有所谓“反者道之动”之说,任何事物都有翻转之可能。有时候虽然看似暂时处于被动,但否极泰来,却往往正迈向可预见之终点。
  *****
  吉祥观点:在马云蚂蚁金服即将上市结果发生大反转、美国大选过程中川普与拜登多次反转的时事背景下,曹可凡发表这段文字,当然应该是有一番用意的。只是,可能可凡兄,对《道德经》之“反者,道之动也”的理解有误。理由如下:(1)、《道德经》之反者,道之动也,是且只能是阐述牛顿第三定律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而不是“局势翻转”的意思。因为很显然,反,是道之动的因,道之动,是反的果。老子这句原文的意思,是有因果关系在里面的,也必须用因果逻辑来解释,这句话才能成立,才符合《道德经》原文之义。但是,如果只是将这句话注解或者理解为是“翻转”,那就失去了原文内在的因果逻辑,反而成为了一种纯状态之描述。因果逻辑描述,被篡改为状态描述,很显然不是老子的意思。(2)、基于牛顿第三定律,如果离开反作用力,一切万物将无法运动,比如火箭离开反作用力将不能发射,比如开车离开反作用力将无法开动,乃至宇宙万物一切运动,都无法离开反作用力而实现运动,乃至实现自我提升。所以,《道德经》这句话,是牛三定律之最中国化注解,这是遍及一切事物基本规律的道理。但是,如果将“反者,道之动也”注解为只是“否极泰来的事物翻转”,就失去了其作为普遍规律的普遍性,更何况,翻转之注解义本身违背道之动也的原文因果逻辑,因为翻转不是道之动的原因,翻转只是一种纯状态描述。因此,无论是老子,还是牛顿,都不可能承认这句话的意思是“否极泰来之翻转”。(3)、或许有人会问,如果抛开上文老子原文的因果逻辑,即便的确曹可凡可能理解错误,但是,否极泰来的翻转,应该也算是一种普遍规律吧?回答:至少依据熵增定律的现有认知,熵增的方向是单向而不可逆转的,所以,否极泰来就翻转的说法,咸鱼翻身的说法,至少在熵增定律面前,是绝对不可能成立的。所以,当我们面对我们的《周易》八卦,玄学术数中的一些传统文化概念的时候,比如类似于“否极泰来”这种认知的时候,我们要看看和现代科学的具体概念,有没有很大的差异?我们不能一味认为传统文化中的所有理念,都是科学的,都是普遍规律。比如,《道德经》所谓反者道之动也,就符合牛顿定律,但是《周易》“否”“泰”二卦之否极泰来,就不符合熵增定律。依据熵增定律,否极没有泰来!(吉祥果20201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沙发
发表于 2023-4-7 11: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已阅。无修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00 , Processed in 0.13631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