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1006FLCS00000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4 16: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1006FLCS000000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来自天涯论坛之玄奥庄子:南传佛教,释迦牟尼说无情不能成佛,有情能成佛,来的北传大乘佛教,说无情能成佛,有情不能成佛。因此北传大乘是杜撰的外道,并非佛教。
  ========
  吉祥观点:(1)、佛一时说,有情成佛,无情不成,一时又说,有情无情,俱成佛道。而并非你所说“无情能成佛,而有情不能”,也就是说,你批判的见地在佛教根本就不存在,是你妄造所得。犹如你批判隔壁老王和你有夺妻之恨,但事实上你家邻居根本就没有姓王的,这叫什么批判?各处经据明确,足够证明你在瞎编乱造。建议你就算要批判佛教,也要对佛教学问下点功夫,然后再批判才靠谱吧?
  (2)、关于佛在不同因缘下,其说法不同,吉祥譬喻如是:如子幼时,父母说刀斧危险,教令幼子不得触碰,于子长成后,父母又教授以刀切斧伐之法。故父母一时说不许用刀斧,一时又教授用刀斧技巧。佛陀化人,也复如是,于智昧者说无情不成佛,于智明者说有情无情俱成佛道。此非佛妄语,也非佛自相矛盾,也非佛理彼此抵牾,乃应不同之机,适不同逻辑前提,故说不同之理也。何况,庄子于夏虫,尚且不语冰,释佛岂于弱智,而语无情成佛?又譬如牛顿力学,其在低速运动范畴成立,但却于爱氏相对论之接近光速前提下不成立,这就是前提不同故而结论不同,但并非哪一个一定是对,或者哪一个结论一定是错。其结论之正误对错只在特定前提条件下和特定逻辑范畴内成立。愚昧之人,不顾佛于同一问题之不同说法的利弊因缘不同,不顾佛说法之机宜变化不同,不顾佛不同说法的逻辑前提不同,就开始凭借凡夫妄想,出诸经佛语彼此相违,并谓之佛语彼此抵牾,并说什么此正彼邪此对彼错,此是佛说彼非佛说,,,这是古今以来佛教恶诤乃至划分部派,也是后世恶诤恶辩佛理的终极源头所在。但有一点逻辑常识,也会发现诸多争议实际毫无争议,诸多矛盾抵牾实际毫无矛盾抵牾,因为逻辑前提不同,角度不同。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苏轼名篇《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若清晰了知吉祥所述上述之理,则佛教之恶诤恶辩,彼此攻击,可以休矣。
  (3)、井底之蛙,以为井外边的天地是不存在的,所以说井外边的天地是外道所见,只有井里面才是正道。世间庸碌佛子和佛学家,大多属于井底之蛙,蹲在小乘的水井中,诽谤井外大乘的广阔天地是外道。这让人想起曾经的井底之蛙托勒密,他将地心说奉持为真理,乃至后来在一个更大水井中的哥白尼和他的拥趸布鲁洛,其奉持日心说是真理,当然,我们还想起井底之蛙中的极端愚昧之蛙:罗马教廷。佛教面临的也是这样的问题,小乘之蛙在最小的水井中,诽谤井外的大乘,大乘在更大的水井中,诽谤井外的密乘,其理也复如是。
  吉祥果
  2020.10.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03 , Processed in 0.12620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