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0808FLCS000000合解三经,诸位有何见解?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11 20: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0808FLCS000000合解三经,诸位有何见解?




===============  
《道德经》云: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云:何以故。诸佛如来,以大悲心而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譬如旷野沙碛之中,有大树王,若根得水,枝叶华果,悉皆繁茂。生死旷野菩提树王,亦复如是。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菩萨智慧华果。何以故。若诸菩萨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是故菩提属于众生。若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  
《坛经》六祖云: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  

========  

吉祥观点:我昔撰文曾言,六祖所谓之,不离世间得觉悟,及佛所谓之,菩萨不离大悲水饶益众生树根而得佛果,二者本属一义。不通《普贤行愿品》上述经义者,难通六祖“离世觅菩提,犹如觅兔角”之本义。何以故?菩萨不以大悲水饶益世间众生,尚且不得三菩提,三菩提者,无上正等正觉也!况六祖,岂敢教菩萨离世间而取菩提乎?故六祖谓之,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因兔子无角,菩提必不可觅到。因此,六祖语,与《普贤行愿品》所谓菩萨离开利益世间众生而不得菩提,二者完全同为一义。未料,老子也言: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爱其资,虽智大迷。合上述二经,并老子所言,三者本质,更是同为一义一理。  

再者,依照自然科学,世出世间任何一种成果,都必须假借能量做功才能推动实现,若脱离做功所需能量的来源出处,则希望达成的任何做功效果便不能实现。诸位,敢认可老子、六祖、释迦佛、自然科学所述,本一义否?吉祥以为,实属一义,别无二致。  

本质概括,上述三经,并自然科学解之,实质就是一个能量转移来源的问题,离开能量转移来源,一切所求做功效果,均不可实现,而所谓佛果,只是做功效果之一种。所以,六祖语,上述佛语,老子语,本质和自然科学做功需要溯求能量来源是一回事。离开福德能量之来源,必然无法做功并实现做功效能和效果,必然就像找不到兔角一样无法证悟大觉佛果。只不过,这个能量来源于世间众生福田,故而不能离开利益众生福田,并从福田汲取福德能量,而求证菩提。

  若上述所解,合乎诸圣所出微言大义之本质,那么,过去解读《坛经》上述义理者,多有未触及本质者,或错解、谬解者,十分广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22 , Processed in 0.13241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