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0513WSJT000000重复解说亡人财物结缘本尊意义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0513WSJT000000重复解说亡人财物结缘本尊意义
  ===================
  邮件:果师兄,您好!打扰了,我父亲病入膏肓,危在旦夕,他本人不信佛,往生时有没有什么方法让我祈请阿弥陀佛接引他?感恩果师兄!==================
  吉祥果:
  (1)、我撰写《净土七论》的核心思想,就是净土行者除行持传统行愿持名修法之外,另外要注重和弥陀本尊结缘,舍此无他。亡人若生前无学佛信佛,也宜设法将亡人与弥陀结缘,详细道理下文解说。
  (2)、因此,你应该取你父亲的财物造阿弥陀佛像,在你家中供养阿弥陀佛像,用你父亲的财物每天购买饮食做饭吃,吃饭之前先用饮食供养阿弥陀佛,然后扯下家人食用。也可将你父亲遗留的衣物裁剪成小的阿弥陀佛像,保存相册。总之,用一切方法将你父亲的财物和阿弥陀佛结缘。然后祈请阿弥陀佛去接引你父亲,即可。
  (3)、但是,如果你父亲拒绝接受接引,不想去净土,即便已经结缘阿弥陀佛,弥陀也并不勉强亡魂往生。我所知道的破瓦接引,是诸佛菩萨尊重众生意愿必须“恒顺众生”,所以亡魂不接受接引不想去净土,本尊绝不勉强。只要亡魂想去净土,生前生后又和弥陀结缘,则弥陀就会来接引,自然就可以去。这也是我让你取你父亲财物结缘弥陀的意义所在。我所知道的破瓦,和藏传的一部分说法有差异。我所知道的破瓦,都不是强行的,而是恒顺众生尊重众生意愿的破瓦接引。也就是说,亡魂必须要有求生净土的愿力才行,这也符合净土“信愿行”缺少了行者愿力不可往生的依据。
  (4)、按照上述方法执行,即便最差的效果,你父亲未来的去处不会很惨,《地藏经》用亡人财富修福,也是此理。最好的状况是,因为结缘弥陀感召弥陀接引,而如果你父亲未来又不拒绝去净土的话,净土自然成办。我对任何方法,既不夸大效果,也不贬低效果,都是会把局限性和有效性说清楚,并且把可能出问题的因缘讲清楚,而不是如同别人一样稀里糊涂的忽悠你。
  (5)、虽然藏地常讲“强行破瓦”,就是不管亡魂是不是想去净土,都可以迁识令去净土。但是就我看到许多藏地的传记,也是需要亡魂有求生愿力才可。所以,到底是强行破瓦,还是恒顺众生的破瓦,这个现在很难说清。但是就我个人行持的经验而言,诸佛菩萨代做破瓦,必须是遵守恒顺众生的,如果亡魂拒绝去净土,诸佛菩萨会尊重他们的意愿而绝不勉强。如果亡魂的财物已经和弥陀本尊结缘,弥陀前来接引,亡魂不拒绝并且有愿力想要往生,那么当下就可以往生。去年年底我还遇到一例新疆佛友,她的母亲刚去世,我教给她可行持的破瓦法,其修法不过几天,就连续梦见其母亲往生的瑞相,其中一次是梦见菩萨带她母亲回来看望她和安慰她。但是,另外一位云南佛友的亡父,就比较麻烦。用同样的方法做破瓦,结果云南这位佛友的父亲的亡魂,却来梦中拒绝说:“我不想去净土,你们别折腾我了!我还想投生做人,还想回到生前的家!”所以,你看,亡魂的执着和愿力不同,即便同样的超度方法,去处也不同。就好像开车的方向不同,虽然都耗油,但去处不同。
  (6)、但是,无论是否亡魂拒绝去净土,将亡人财物和佛菩萨结缘,都是极高明的善巧,千万不可轻视此法。退一万步说,即便亡人不去净土,这些修福也将极大改善亡人在六道中轮回的去处之福报,并减轻罪业。尤其是亡人财物造像造塔一类的福德。
  (7)、藏地还有将亡人骨灰塑造成佛像的做法,这都是为了将亡人和佛菩萨结缘,便于亡魂具缘往生。骨灰造像和我本文所讲方法,属于同样的道理,只不过具体变通不同。很多神秘的事情,神秘的做法,道理都不神秘。这都是《地藏经》《大灌顶神咒经》《无常经》取亡人财物修福的方法,在世的人,一定不可以轻视这些方法。
  (8)、如我在《净土七论》中譬喻而言,世俗男女求婚配,若无缘者尚且不得婚配成一家人,神识投胎,若无因缘者则不得投胎成一家人,何况诸君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之家,却不与弥陀乃至观音大势至结缘,如何投生极乐一家?故我广引经教,博证结缘净土本尊之法,急切建议一切净土行者,除信愿持弥陀名号之外,必须首重结缘弥陀乃至西方三圣。具体结缘之法,上文为简说,《七论》有广说。以后修订《七论》文字时,我还将增补更多佛经依据,来证明结缘净土本尊的重要。
  (9)、我之所以有此结缘弥陀之正大提倡,是因为当下净土思想,已经越来越简化为“一句弥陀念到底”的“极简修法”。这个只念一句弥陀的修法,不能说不好,但是最起码绝对比不上一边结缘弥陀一边持念弥陀名号的方法更为稳定可靠,因为单念名号对于临终“一心不乱”的要求极高。而结缘本尊往生之法,并不要求必须一心不乱,经教依据昭昭有证,非吉祥妄想而做发明。详见《七论》。故而:念佛又结缘佛,则更利于往生。念佛不结缘佛,则其因缘薄矣。
  综上,故而我劝师兄遵照为之,必有大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38 , Processed in 0.13057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