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0507FJSH000000美国超前消费与中国过度储蓄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15: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0507FJSH000000美国超前消费与中国过度储蓄
       =================
  提问:师兄认为,美国的超前消费和中国的储蓄型消费,哪一种更合乎佛教的教理一些?
  ========
  吉祥果:很显然中国的储蓄型消费更合乎佛教的关观念,因为我们按照佛陀所教的理财观念,或者三分法或者四分法理财,不管哪一种分法,都是要有其中一份是储蓄的,而美国人没有这个观念,因此,很显然有储蓄观念的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更符合佛陀的教诲。但是我们也必须强调,过度储蓄型的理财会造成布施不足,因为无论是三分法还是四分法,其中都有一分是要拿出来布施掉的,而我们过度的储蓄挤占了布施的比例,导致我们把应该布施的那一份也给储蓄起来了,这是中国储蓄型消费的弊端。因此,我们的储蓄型消费,有合乎佛陀教诲的地方,但是过度的储蓄挤占了布施比例,或者根本不做布施,这是我们民间存在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的储蓄型消费,是利弊兼有。
  我赞叹过美国的很多方面,但是美国人在消费方面明显不合乎佛陀要求惜福的观念,也不符合佛陀要求收入中要有四分之一储蓄的观念。我过去博文曾经说过,美国人的超前消费是因为充足的福德总量的支持,这只能是福德强大的特定国家之特定时期的居民理财选择,这些理财观念不但不适合中国人模仿,也不适合所有民族模仿。但是,我们也必须要看到美国的消费模式,它也带来一个利益:就是超前消费导致大家对钱不储蓄的同时,也会同时增加了财富的流通,可能这会导致美国人比中国人财布施的比例要高更多。因为,心理上越在乎财富越储蓄财富的同时会自然导致一种“守财”心态,这种心态不利于财布施。反之,心理上越不在乎财富越不储蓄财富的这种“不守财”的心态,更利于做财布施。因为不在乎钱的人更容易做财布施。
  上述是美国超前消费和中国储蓄型消费的一些对比结论,应该说各有利弊。总体而言,如果把中美的消费观念中和一下,好像更接近佛陀的四分法教诲:一份储蓄,一份投资,一份家用,一份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沙发
发表于 2023-4-17 10: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吉祥果:很显然中国的储蓄型消费更合乎佛教的关观念,
修改:吉祥果:很显然《,》中国的储蓄型消费更合乎佛教的《有》关观念,

原文:因此,我们的储蓄型消费,有合乎佛陀教诲的地方,但是过度的储蓄挤占了布施比例,或者根本不做布施,这是我们民间存在这个问题。
修改:这是我们民间存在《的》《一》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板凳
发表于 2023-4-17 1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因为,心理上越在乎财富越储蓄财富的同时会自然导致一种“守财”心态,这种心态不利于财布施。反之,心理上越不在乎财富越不储蓄财富的这种“不守财”的心态,更利于做财布施。因为不在乎钱的人更容易做财布施。
修改:因为,心理上越在乎财富《、》越储蓄财富的《、》同时《也》会自然导致一种"守财"心态,这种心态不利于财布施。反之,心理上越不在乎财富《、》越不储蓄财富的这种"不守财"的心态,更利于做财布施。因为不在乎钱的人更容易做财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36 , Processed in 0.13255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