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200307FJSH000000受国之垢,谓社稷主;受国之福,亦社稷主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8 18:4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200307FJSH000000受国之垢,谓社稷主;受国之福,亦社稷主
  ==========================
  《道德经》云: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
  吉祥果解:《道德经》云,上文乃圣人所云,然吉祥不知,古籍中哪位比老子更有地位的圣人,曾如此云?我未知也!然,阅读佛经,却发现《心地观经》经义中存在国民造福造罪,国主均沾罪福七分之二之圣言量。这不但完全印证《道德经》之“受国之垢,谓社稷主”的观点,而且较之《道德经》义,《心地观经》还包括“受国之福,名社稷主”的另一面含义。因此,《心地观经》的见地超越了《道德经》的认知水准,因为其见地包括而不局限于《道德经》的认知层面。二者的区别在于,《道德经》只看到了受国之垢一面,未曾看到受国之福另一面,而《心地观经》则两面都全面看到。
  个人认为,《道德经》的注解版本极多,但是单就这两句的深刻真义而言,可能本文的注解之义,是各种注解版本中,最得老子三昧者,没有之一。可以说,不通达佛教此教义者,是不可能正确注解《道德经》这两句经文真义的。
  从合理性解释,也许老子所谓“圣人云”,其实就是释迦牟尼所说。因为就老子这个层次而言,老子心目中能称之为圣人者,恐怕非释迦牟尼莫属。
  佛经依据如下:
  《心地观经》如是说:所以者何?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国内田地园林所生之物,皆为七分亦复如是。
  从上面的依据来看,每一位国民只要老老实实修福报,其实自动就帮助了国主,因为国主自动就沾福七分之二,反之,如果国民造作各种恶业,自动就拖累了国主,因为国主也会沾罪七分之二。所以,如果佛弟子想让国主受国之福,就应该断恶修善,就应该广修一切广大福德,而更加不应该拆毁佛寺塔庙和阻碍佛教教法传播,更加不应该造作其他五逆十恶一切罪业。除非你想让国主受国之垢,受国不祥。这是《心地观经》经义合理性分析的必然结论。
  所以,我们每位佛教徒,只需要按照佛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的教诲执行,精进广修福慧两种资粮,自动就会在利益自身和家眷的同时,就会兼顾到利益国家,利益国主。
  一个人造作恶业,不但拖累父母亲属七分之一,也拖累国主和国家。反之,一个人修福,不但利益父母亲属,也利益国主和国家七分之二。因此,社稷兴衰,权在断恶修善导致的罪福增损之间。
  我喜欢做一些不同宗教的对比性研究,本文也算是其中的结论之一。仅供参考。
  ====
  答问:
  ====
  请问:果师兄,请问:为什么先天的病不好治(比如胎记、傻子等等),而后天的病却都能治?甚至是癌症也能治呢?回答:只是说很难,比较难,但也不是绝对不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沙发
发表于 2023-4-20 11: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已阅。无修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8:59 , Processed in 0.1301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