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190826FLCS000000净染相资,善恶相利,佛魔相成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20 15: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190826FLCS000000净染相资,善恶相利,佛魔相成
  ===================
  (一)、我说资本家盘剥剩余价值、贪官污吏盘剥百姓,于社会均有利益。乃因世人只知善之为善,不知恶之为善,只知恶之为恶,不知善之为恶。恶人于不知其善中,成就其善。善人于不知其恶中,成就其恶。此天下常势,唯不觉者不知。莲花虽洁,实不憎于污泥,离污泥而不能自养。人身虽贵,实不离于粪尿,离粪尿而不能自生。地平而不厌山川坎坷,无坎坷则江河不流。光明实不憎于黑夜,离黑夜则万物不得休息。以此理譬喻,世人或谓我抑善扬恶,实未必然。以物理思之,能量有差才可转移。以事理思之,万物有别才能互养。以人体察之,阴阳相滋才能健康。以宇宙观之,黑洞摄能而白洞释能,少其一而不能运转。故阴阳相生,黑白相形,善恶相资,佛魔相成。资本家也罢,贪官污吏也罢,盗贼劫夺也罢,其取人利而资人福;犹如污泥,纳藕种而益莲花,亦复如是。俗人智短,不知其妙,愤愤不平者因此。三宝摄取供养,于明其理中损自福而益大众,是慈悲也!财阀贪官劫夺民财,于昧其理中损自福而益大众,非慈悲也!然无论是慈非慈是明是昧,大众之福成焉。造物遗天下一莲藕,若不欲其死,必遗一淤泥,以淤泥助养之。天地遗人间一善人,若不废其善,必遗一恶人,以恶人成就之。释迦牟尼遗佛教一贤者,若不欲其退,必遗一天魔,以魔障成就之。《说无垢称经》云: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即是此理。故蕅益智旭说:究心不求无碍,立行不求无魔,交情不求益我,此明达之言也。《无量寿经》竟言,无恶之极乐成就慢于有恶之娑婆,其理如斯。《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竟言,他方净土二十亿百千那由他劫种诸善根,不如娑婆恶土以一食倾教一众生,其理也如斯。乃至娑婆秽土行者成就之迅速,竟被归因于娑婆多秽恶,犹娑婆莲花之壮丽清雅成长迅捷,归功于娑婆污泥之肥厚广大。读斯经而明斯理:岂恨资本家乎?岂恨贪官污吏乎?岂恨魔王波旬乎?岂恨一切盗贼乎?
  (二)、业障,对特定慧根者,也是好东西。
  集资忏罪是佛子本事。然于特定根器者,业障也能令人觉悟。岂不见诸多佛子,乃业障导致人生之不顺,欲脱其苦,方才步入佛教,或者寻求答案,或者寻求解脱。故而,业障虽恶,果报虽烈,其能迫人舍迷就觉,其也利益。此非倡导大众多造恶业多求恶报,唯独就理论理是也。恐无智之士谬解我理,又致自害,故说如是。
  (三)、恶障所加成就快,乐福所加成就慢
  《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
  《无量寿经》云:(娑婆世界)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为自然。皆积众善无毛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为善者多为恶者少。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唯此间多恶无有自然。
  《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云:所以者何。若于此土二十亿百千那由他劫种诸善根。不如彼佛世界(娑婆世界)。以一食顷。说诸波罗蜜。教一众生。受三自归。奉持五戒。远离声闻心。如是菩萨所行甚难。何况以出家正法发菩提心而作饶益。如是菩萨倍为甚难功德无量。所以者何。娑婆世界多秽恶故。时二菩萨白佛言。娑婆世界有何秽恶。佛告美音妙音。娑婆世界秽恶之事。以我神口尽汝寿量说不可尽。所以者何。彼土众生烦恼厚重。多行贪欲嗔恚愚痴。无量无边诸不善法。我以佛智乃能具知。
  (四)、无苦不灭罪、无苦不成佛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云: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不空罥索咒经》:彼人若能一日一夜断食诵此心咒。彼人重罪现世轻受。或一日间得寒热病。或复二日或复三日或复四日。或复七日得寒热病。或复眼痛或得耳痛。或唇齿疼痛或舌腭疼痛。或复心痛或复腹痛。或膝痛或胁痛腰脊肋痛。或患支节疼痛或得痔病。或大小便利不通或下痢。或患手足或头。痛或患疮癣或患白癞大癞甘疮疱疮反华疮恶毒疮月食疮。或得羊癫诸鬼病等。或值咒咀野道种种言说。或为他作而反着之。或为已作而更着之。或被枷禁系在牢狱或被他打或被他杀。或他期克骂詈毁辱或被诽谤。世尊我今略说。或值身口意业逼切。或夜得恶梦。以现受故彼等恶业悉得除灭。
  (五)、无魔障而不成佛。
  《维摩诘所说经》:尔时,维摩诘语大迦叶:“仁者,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
  (六)、蕅益智旭真开悟者,明其事理如斯,所谓善恶相协,佛魔相觉,均可助道。
  藕益大师《佛前十不求》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欲生必破戒退道。知病性空不能恼。以病苦为良药。
  二、处世不求无难。世无难则骄奢必起。骄奢起必欺压一切。体难本妄难亦奚伤。以患难为解脱。
  三、究心不求无碍。心无碍则所学遢等。学遢等必未得谓得。解障无根障既自寂。以障碍为逍遥。
  四、立行不求无魔。行无魔则誓愿不坚。愿不坚未证谓证。究魔无根何能娆。以群魔为法侣。
  五、谋事不求易成。事易成则志轻慢。志轻慢必称我有能。成事随业事不由能。以事难为安乐。
  六、交情不求益我。情益我则亏失道义。亏道义必见人之非。察情因情乃依缘。以弊交为资粮。
  七、于人不求顺适。人顺适则内必自矜。内自矜必执我之是。悟人处世但酬报。以逆人为园林。
  八、施德不望求报。德望报则意有所图。意有图必华名欲扬。明德无性亦非实。以市德为弃屣。
  九、见利不求沾分。利沾分则痴心必动。痴心动则恶利毁己。世利本空利莫妄求。以疏利富贵。
  十、被抑不求申明。抑申明则人我未忘。存人我怨恨滋生。忍抑为谦抑我何伤。以受抑为行门。
  (七)、《说无垢称经》:堪忍世界略有十种修集善法,余十方界清净佛土之所无有。何等为十?
  一以惠施摄诸贫穷。
  二以净戒摄诸毁禁。
  三以忍辱摄诸嗔恚。
  四以精进摄诸懈怠。
  五以静虑摄诸乱意。
  六以胜慧摄诸愚痴。
  七以说除八无暇法普摄一切无暇有情。
  八以宣说大乘正法普摄一切乐小法者。
  九以种种殊胜善根普摄未种诸善根者。
  十以无上四种摄法恒常成熟一切有情。
  是为十种修集善法。此堪忍界悉皆具足。余十方界清净佛土之所无有。
  -----《说无垢称经》卷第五香台佛品第十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
  ==============
  ==============
  ==============
  ==============
  ==============
  又每日造一百塔。乃至六月日日持诵者。于其国土一切灾难消灭。
  -----《阿唎多罗陀罗尼阿噜力经》
  吉祥点评:各位喜欢野外造塔的师兄,其实已经在护国,已经在帮助郭嘉减少灾难了。不管别人拆不拆佛寺塔庙和佛像,因果是他们的,我们做好我们该做的,我们能造的,就野外造一造塔。这也是护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沙发
发表于 2023-4-28 15: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文:(一)、资本家也罢,贪官污吏也罢,盗贼劫夺也罢,其取人利而资人福;犹如污泥,纳藕种而益莲花,亦复如是。俗人智短,不知其妙,愤愤不平者因此。
修改:俗人智短,不知其妙,愤愤不平者《皆》因《如》此。

原文:(一)、释迦牟尼遗佛教一贤者,若不欲其退,必遗一天魔,以魔障成就之。
修改:(一)、释迦牟尼《佛》遗佛教一贤者,若不欲其退,必遗一天魔,以魔障成就之。

原文:(一)、《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竟言,他方净土二十亿百千那由他劫种诸善根,不如娑婆恶土以一食倾教一众生,其理也如斯。
修改:不如娑婆恶土以一食《顷》教一众生,其理也如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板凳
发表于 2023-4-28 15: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文:(二)、集资忏罪是佛子本事。然于特定根器者,业障也能令人觉悟。岂不见诸多佛子,乃业障导致人生之不顺,欲脱其苦,方才步入佛教,或者寻求答案,或者寻求解脱。
修改:(二)、集资忏罪《乃》佛子《份内之》事《,》然于特定根器者,业障也能令人觉悟。《君》不见诸多佛子,《因》业障导致人生之不顺,欲脱其苦,方才步入佛教,或者寻求答案,或者寻求解脱。

原文:吉祥点评:各位喜欢野外造塔的师兄,其实已经在护国,已经在帮助郭嘉减少灾难了。
修改:已经在帮助《国家》减少灾难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9:40 , Processed in 0.135535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