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190726FLCS000000佛经断句若有误,经义则大谬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2-16 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190726FLCS000000佛经断句若有误,经义则大谬
  ========
  (一)、提问:师兄好,请问《佛说净业障经》中这句"诸法无垢净过空故"当中的净字,应该读成无垢净,还是读成净过空故呢?====
  回答:应该如此断句:诸法无垢净过,空故!无垢净义,即《般若心经》云“不垢不净”,如是也!有垢有净,为分别念,于空性而言,是一种有过失的知见。因此《净业障经》此句经文,译白即为:诸法无垢净分别的过失,因为诸法自性本空。同样一句经文,换成《心经》的表达,是这样的: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语法观察,《净业障经》先说所以,后说因为;而《心经》先说因为,后说所以。虽然二经在此,存在语法倒置,但二经合参,本是一义。如是解,必无错谬。昨日汝问我时,因正在工作,未加详审,随意答复,故以今日作答为准。
  若问:何不断句“诸法无垢,净过空故”?答曰:一者,如此断句,则成无垢有净,垢净分别则立,违《心经》不垢不净无分别义。二者,如此断句,净过于空,违真实理。极净即空,极空即净。净空不二,本同一体,净何得过空?净即是空,空即是净,净不过空,佛不过佛,因自性平等故。因之,如此断句,其义自驳,道理粗浅,故不宜取此断句。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
  ========
  (二)、提问:果哥既然不提倡念咒那为什么又让大家念文殊六字咒?====
  回答:我提倡适合念咒的少部分人以念咒为主修,不提倡不具备条件的大多数以念咒为主修,认为这部分人暂时适宜以集资忏罪为主。你要详细阅读我过去博文观点,不要诽谤我。
  ========
  ========
  (三)、佛经摘抄: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贫贱家。云何为二法。不孝父母.诸尊师长。亦不承事胜己者。是谓。比丘。有此二法。令人生贫贱家。诸比丘。复有二法生豪族家。云何为二。恭敬父母.兄弟.宗族。将至己家。惠施所有。是谓。比丘。有此二法。生豪族家。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增壹阿含经》
  ========
  ========
  (四)、提问:师兄文中您说那位上师赐福给那个病人,指的是把自己的福报给那个病人,还是说用用自己的福报去推动那个病人康复。========
  回答:(1)、在自然施受导致的福德层面,因回向、咒愿对方获得利益的,都属于用福德力推动对方,并不改变福报的权属关系。(2)、超越自然业力层面,因诸佛圣者用特殊的三昧耶建立的利益机制里面,圣者们可以将自己的福德力改变权属给众生。比如《楞严经》说持楞严咒者,十方诸佛之福悉予此人,类似等等。(3)、我关于此类问题论述的博文,都有不同层次、不同前提的不同分类,请阅读的时候注意。(4)、关于你问的这个具体问题,我只能说,这位上师给予弟子的福德,两种可能性都有。因我不能识别对方境界和使用的方法,因此,我只能谈可能性。否则将会存在诽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1

帖子

3894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894
沙发
发表于 2023-5-1 08: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已阅。无修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09:44 , Processed in 0.135916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