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0-10-3 14:02 编辑
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
▼▼▼
若欲速满无上正等菩提愿者。当修如是十善业道以自庄严非住十恶不律仪者能满如是无上正等菩提大愿。若求速悟大乘境界速证无上正等菩提速满一切善法愿者。先应护持十善业道。所以者何。十善业道。是能安立一切善法功德根本。是世出世胜果报因。是故应修十善业道。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善业道品
龙王,当知此十善业,乃至能令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圆满,是故汝等应勤修学。
龙王,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一切药草卉木丛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长。此十善道,亦复如是。一切人天,依之而立,一切声闻独觉菩提、诸菩萨行、一切佛法,咸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佛说十善业道经》 |
▼▼▼ 时舍利子复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住何等地能与一切声闻、独觉作真福田?”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住空、无相、无愿之法,乃至安坐妙菩提座,常与一切声闻、独觉作真福田。 何以故?舍利子,以依菩萨摩诃萨故,一切善法出现世间—— 谓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十善业道、五近事戒、八近住戒、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施性福业事、戒性福业事、修性福业事等出现世间; 又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苦集灭道圣谛等出现世间; 又依菩萨摩诃萨故,有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出现世间,有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出现世间,有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出现世间,有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出现世间,有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十地出现世间,有五眼、六神通出现世间,有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出现世间,有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出现世间,有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出现世间,有成熟有情、严净佛土等无量、无数、无边善法出现世间。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刹帝利大族、婆罗门大族、长者大族、居士大族;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四大王众天、三十三天、夜摩天、睹史多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梵众天——梵辅天、梵会天、大梵天,光天——少光天、无量光天、极光净天,净天——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广天——少广天、无量广天、广果天,无想有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空无边处天、识无边处天、无所有处天、非想非非想处天;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独觉; 由有如是诸善法故,世间便有菩萨摩诃萨及诸如来、应、正等觉。” 尔时舍利子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为复须报施主恩不?” 佛告具寿舍利子言:“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不复须报诸施主恩。何以故?已多报故。所以者何?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为大施主,施诸有情无量善法!谓施有情十善业道、五近事戒、八近住戒、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施戒修性、三福业事,又施有情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空无相无愿解脱门、苦集灭道圣谛,又施有情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方便善巧、妙愿、力、智波罗蜜多,又施有情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又施有情一切法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又施有情八解脱、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又施有情陀罗尼门、三摩地门、菩萨十地,又施有情五眼、六神通,又施有情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又施有情无忘失法、恒住舍性,又施有情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又施有情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成熟有情、严净佛土方便善巧,又施有情预流、一来、不还、阿罗汉果、独觉菩提,又施有情一切菩萨摩诃萨行、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施诸有情如是等类无量、无数、无边善法,故说菩萨为大施主。由此已报诸施主恩,是真福田,生长胜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 随喜福德者,不劳身、口业作诸功德,但以心方便,见他修福,随而欢喜,作是念:“一切众生中,能修福行道者,最为殊胜!”若离福德,人与畜生同行三事。三事者:淫欲、饮食、战斗。能修行福德行道之人,一切众生所共尊重爱敬。譬如热时,清凉满月,无不乐仰。亦如大会先集,妓乐肴馔,无不毕备,远近诸人,咸共欣赴。修福之人,亦复如是。福德有二种乐因缘:世间、出世间。出世间者,诸无漏法,虽无福报,能生福德,故名福德。是故有漏、无漏,通名福德。复次,福德,是菩萨摩诃萨根本,能满所愿,一切圣人所赞叹,无智人所毁訾,智人所行处,无智人所远离。是福德因缘故,作人王、转轮圣王、天王;阿罗汉、辟支佛,诸佛世尊大慈大悲、十力、四无所畏、一切种智,自在无碍,皆从福德中生。如是等种种福德,得正见故,随而欢喜。复次,菩萨自念:“我应与一切众生乐。”而众生能自行福德,是故心生欢喜。复次,一切众生行善,与我相似,是我同伴,是故随喜。诸菩萨摩诃萨,于十方三世诸佛,及菩萨、声闻、辟支佛,及一切修福众生,布施、持戒、修定,于此福德中,生随喜福德,是故名随喜。持是随喜福德,共一切众生,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卷六十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