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HG20181217WSJT00000我们逐个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复制链接]

1661

主题

1686

帖子

5167

积分

审核员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16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3-1-27 2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FHG20181217WSJT00000我们逐个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

  (我暂时打乱所有问题的顺序,等所有问题全部解决完毕之后,我会重新整理一个正常的逻辑顺序,来排列问题。然后大家再转发,现在暂时不转发。)

  ======================

  提问: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如果一定要有把握,必须亲见弥陀,梦中见佛都有些弱。

  回答:这个事情非常容易实现,这都是技术性问题,只是我们原本的净土宗,不太重视这些技术。担心临终心乱,担心临终自己的心念随自己太太走了,有好多方法可以改变。你希望临终见到佛,就有临终令你能见到佛的技术。但是,很多师兄自己不思维经典,不使用经典。我们过去的净土宗也不吸收这些宝贵的技术,这是非常可惜的。因此,我一直认为,现在净土宗发展到今天,需要改良和丰富的内容很多很多。

  比如《施灯功德经》说的很清楚:复次舍利弗!佛塔庙中布施灯明,彼善男子、善女人于临终时,更复得见四种光明。何等为四?一者、于临终时,见于日轮圆满涌出;二者、见净月轮圆满涌出;三者、见诸天众一处而坐;四者、见于如来应正遍知坐菩提树,垂得菩提,自见己身,尊重如来,合十指掌,恭敬而住。这都是令自己临终念佛的技术。为什么净土行者平时不多多到佛寺供灯呢?

  又比如《虚空藏菩萨经》云:复次,善男子,若有众生,闻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名,或造形像,或设供养,是人现世无诸灾患,水不能漂,火不能烧,刀不能伤,毒不能中,人及非人无能为害,亦无囹圄、盗贼怨家、诸恶疾病、饥渴之苦,随寿长短必无夭横,,,,又善男子,若有众生心乐佛法,虚空藏菩萨摩诃萨,于其临终而现佛形,为说偈言:‘佛智真实, 度生死海, 速求佛智,得尽诸苦。’善男子,时彼众生得见佛身,又闻此偈至心观察,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命终之后得生净国,永不更在五浊世界,常获亲近彼佛如来。----看明白吗?生前造虚空藏菩萨像,供养菩萨者,临终有佛来为说偈语,然后接引往生。这都属于技术性问题。很多师兄天天担心临终一念自己思想开小差,,,为什么不经常到佛寺塔庙去供灯呢?为什么不经常造像并供养佛菩萨像呢?

  ======================
  ======================

  提问:问题,既便聚缘足够,临死与死时业力习气作用,见个美女就跟着走了,冤亲债主哭闹引诱就失念了,这种自力不足导致的失败应该不少。苏东坡,欧阳竟无,竟说提不起正念,欧阳改劝人老实念佛。不少大德病中,垂死,虽一生不离三宝,口中圣号仍汲汲不断,不敢轻忽,一念之失,前功尽弃。广结净缘,是往生正因,但如果心量不大,贪爱福乐,很可能会升天。

  回答:临终一念,跟着妻女的哭闹走了去轮回,其实,这也是一种往生,只是因为妻女的哭闹导致自己情感牵缠,往生到六道去了罢了!临死的时候,看看自己的太太很漂亮,还想要亲一口,看到自己的先生很帅气,还想抱一个,那一定被情感牵缠导致轮回。往生这个事情,其实要结合《普贤行愿品》随顺众生来考量,佛菩萨不会强迫一个自己不想往生的人往生,一般都会随顺众生。你念了一辈子佛,临终想和你太太再续前缘,最后你一定去不了。但是这个问题不在佛法,而在你自己。我个人在行持破瓦法的过程中,有时候我会请本尊帮助行持颇瓦法超度一些亡魂神识,但是,只要没有抵触情绪愿意往生的,都会被本尊摄受往生,可是,只要不愿意往生的,本尊也不会勉强。我一开始傻乎乎的找不到原因,我说大批的都超度了,为啥剩下这几个,本尊不超度?后来明白,他们不想走,佛菩萨会尊重他们的意愿。可能你们看藏传颇瓦法强行超度的一些传说,说是不管你愿不愿意去,都会强行迁识超度,在我的境界中,观照到的不完全这样,我关照到的境界,符合《普贤行愿品》恒顺众生的状况,你愿意接受超度,你就会被超度,你心中抗衡,或者另有选择,就不会被本尊强行超度,因为要随顺众生。举例说明:云南玉溪有一位佛友的父亲去世了,我请本尊做颇瓦法超度了好几次,发现没走。我也觉得奇怪,过几天,这位佛友说是连续好几次梦见其父亲说:“不要搞这些东西想把我搞走,我不想去!我只想投胎做人!”我这才明白原因,他不愿意走,佛菩萨也不会强人所难!佛菩萨的随顺众生,是无所不在的。藏传的一些人士怎么讲强迫别人迁识,我也看到过一些讲法,他们怎么讲,那是他们的所见,而我所见的,我只能诚实的按照我所见的事实去讲:并不是佛菩萨全部都强行迁识,而是佛菩萨的破瓦超度完全符合“恒顺众生”的标准,你愿意被超度,才超度,你不愿意,绝对没有一丝一毫勉强。佛菩萨的恒顺众生,和西方皿煮思想一样的。这也就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往生净土,信愿行之一的“愿”非常重要,你一辈子都想往生,临终了,太太一哭一闹,你就想和你太太再续前缘,由于你的愿力这时候发生了改转,就和四十八愿的三昧耶对接不上,佛菩萨也会随顺你的意愿,因此,这时候,你就走不了!这都是自身的问题,这不是佛法的问题。因此,信愿行,强调愿力的重要,是必须的。尤其是临终一念的时候,你的愿力不能发生转变,很多人不知道临终的问题是愿力发生了改变,这是不对的。包括临终尸体被移动,发生嗔恨,也是因为愿力被干扰。所以,临终不是心念大不大的问题,而是看你愿力是不是改变。《无量寿经》愿愿皆说,欲生我国者,摄受如何如何往生,而你临终一念不欲生净土了,想亲太太一口,这时候就和弥陀四十八愿的三昧耶脱钩了,所以,就像钓鱼一样,你就没办法被钓到极乐世界了。这些问题都在自己身上,不在佛陀的教法有误。至于你说是不是升天,也是看愿力,道理都是一样的,没有人能勉强你,也没有人不尊重你的意愿。

  ======================
  ======================

  提问:经上说,二乘不生。自己觉得还是小心谨慎,不亲见弥陀观音来迎之前,都该好好修行。如果看到有随便念几句就成的,谨慎效仿,生死大事,非同儿戏。

  回答:二乘不生,这是对大乘菩萨说的,我们就不要扯这个蛋了。现在有一些人,连佛教的基本道理都没有搞清楚,就特别喜欢卖弄高大上的名词。这是不宜的。真正能如同《法华经》的标准一样,顿悟一佛乘者,寥寥无几,所以,不要动不动用“二乘不生”这种大道理来吓唬净土行者,令其丧失信心,这是不宜的。极乐净土,下四品摄受一切恶业者,五六品摄持持戒求往生者,七八九品摄持至少发起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标准不同,往生品位不同,但是都可以往生,我们不能妄设标准。极乐净土不存在“二乘不生”的条件限制。换言之,既然有的人喜欢讲大道理,说什么二乘不生,那么,我反问:二乘不能生,而一乘又不需生,那要净土何来?

  ======================
  ======================

  提问:若按此理,我已向弥陀供养一花一香,则我是极乐中人矣,我已解脱轮回矣,若如此简单,无量众生何须劳菩萨再行度脱。

  回答:经典所言,汝既不信,又当如何?当然,我有一理,也许别人解不得,此非我狂傲,乃实情也。比如:一香一花供养,依照佛经之理,本该注定汝往生。然,汝过去负欠无量债务,一香一花供养的福报,要和无量债主均摊,未来又欠新债务,一香一花供养的福报,又要均摊,如此本该一个人结缘弥陀,变成无量众生结缘弥陀,自己和弥陀的深厚因缘被稀释摊薄,虽然有利于众生,但是自己和弥陀因缘变浅,这才是关键。若此种因缘浅薄到弥陀的摄受之力,不能抗衡你的业力和烦恼,则这时候往生也是有障碍的。犹如前文所述,贪官修庙造像无量,尚且不能往生,何以故?非自我财富结缘修福故,结缘不在自己所得故!这个道理,我估计你在别处很难听到,但是我这里要讲明。因此,供养弥陀,造像造塔,礼拜弥陀,要多多益善,越多越好,反之,自己欠债,要越少越好。这才是真正加深自身与弥陀因缘的要诀。

  ======================
  ======================

  提问:若以经典云,则凡供养弥陀一香一华者皆往生矣,云何大众却苦苦念佛,舍此捷径?

  回答:净土祖师没有一个说过,说不需要供养弥陀,不需要礼拜弥陀的。更有《阿弥陀经》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导大师也倡导身业专礼、口业专念、意业专忆;印祖也倡导礼拜供养弥陀。由于净土五经一论,侧重倡导念佛往生之法,而非侧重倡导造像供养往生之法,其理法有异,故而五经一论不侧重说供养往生之因缘,是此理也。犹如汝父母只对汝赞美汝太太漂亮,而绝对不对汝赞美其他女性漂亮,实际为汝获得家庭之稳固和睦之成就,故而只能赞美汝太太漂亮,同是一理。此非祖师舍去捷径,乃因诸法各有曲径,同达大道,若对此心者赞彼,复对彼心者赞此,则各净土行者心不专一,见异思迁,念念出轨,终归无一成就。君所见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皆因专一持久之功,而非三心二意所成。故而,实无大德舍弃捷径之说,只有大德教令专一之慈。

  ======================
  ======================

  提问:既然如此简单,那释迦摩尼为何还要苦苦规劝大众,乃至单单净土法门就有净土五经及诸论,历代祖师谁都没有说你只要供养一香一花阿弥陀佛就可往生?此非我质疑诸佛及师兄,只是若如此简单,历代祖师应该多有提及。

  回答:你的意思是,既然一香一花供养弥陀就可以往生,为什么净土五经一论不说这么简单就可以往生?因为:净土五经一论主要倡导的是“念佛往生法”,而其他经论倡导的是“供养结缘往生法”,这是二者的区别。前者是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三昧耶,主要摄受一切念佛求生者,这有点类似于过去我所讲的“超自然之福”,而供养礼拜造塔造像结缘本尊往生,类似接近于我们所讲的自然之福,通过自然施受关系建立的因缘,这是二者的一个重要差异。至于你说,为什么五经一论不讲一香一花供养往生?这就好像你谈对象的时候,不能同时在一个时间段之内给你介绍多个美女,否则你会因为花心而一个也谈不成。祖师偏赞念佛往生一法,而不提及其他诸法,也是此理。更何况,五经一论也并非不提倡供养结缘往生,比如《无量寿经》云:其中辈者,虽不能行作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随己修行,诸善功德,奉持斋戒,起立塔像,饭食沙门,悬缯然灯,散华烧香,以此回向,愿生彼国。其人临终,阿弥陀佛化现其身,光明相好,具如真佛,与诸大众前后围绕,现其人前。摄受导引,即随化佛往生其国。住不退转,无上菩提。功德智慧次如上辈者也。

  ======================
  ======================

  提问:《影尘回忆录》记载:某君重修某隐寺,创修某佛寺,舍茶舍药,广作布施,印送经典,还下地狱!'鬼说:‘听说因为我父亲原先困穷的时候,在北京做官。有一年正值山西年岁不好,闹饥馑,皇上派他到山西办赈济。国家发了六十万两银子的赈济款,我父亲违法贪没,完全入私囊了,因此饿死了成千成万的人。后来朝廷又派专使去调查,我父亲又行了几万两银子的贿赂,把这件事情就掩饰过去了。因此,罪孽太大!所以到阴间没有几天,就转到地狱里去了。'

  回答:莫说《影尘回忆录》,就说当代,我省有一高级官员,其母花两亿元给其在某寺庙造了一尊玉石观音,但是,该官员还是被双规了。类似的事情,在我们现在的高官队伍中也举不胜举!为什么呢?我觉得你的提问,有可能只有我能解释的通透一点,因为我最善知财物的奥秘:由于这些贪污的财富在业力关系上根本不是权属于你的,就算你用这些财物修了福报,这些福报也会自动归属于财富原本的主人,而不是归属于贪没的官员!《地藏经》《大灌顶神咒经》已经非常清晰的阐明过这一观点,要用权属于亡人的财富修福,才会超度亡人,那么,同理,贪官要用权属于自己的财物修福造像,才会导致自己往生。因此,不论是你列举的解放前的官员,还是我列举的解放后的官员,他们都捐了万亿资产修庙造像,可是为啥自己结局不好?因为财富本身就不是你的!就这么简单!更何况还因为贪污公款饿死了成千上万的人!你不堕地狱,谁堕地狱?所以,这没有啥神秘的。一定意义上,这些财富原本的主人,可能反而因缘财富被用于造像,得到解脱。这就好像西藏做擦擦佛像超度亡人,需要使用亡人的骨灰,是一个道理!

  ======================
  ======================

  提问:如果往生有一个量化的标准,比如拜佛3000塑画100张阿弥陀佛或一次性供养100个水果,就决定往生,那就清晰许多,但由于众生因缘不同,所以实际数量会有所差别。

  回答:你需要量化的答案,那么,我们列举两处佛经依据:《陀罗尼集经》之《阿弥陀佛大思维经》云:若四部众将持七宝满世界中。布施十方一切诸佛。不如一钱一华一香。好心布施阿弥陀佛者。若作此功德。一切诸佛菩萨金刚诸天等皆悉欢喜。死生阿弥陀佛国。《大般涅槃经》云:若于佛法僧,供养一香灯,乃至献一花,则生不动国。这都是你所需要的量化的答案。

  ======================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2-7 10:10 , Processed in 0.14351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