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光大师:关于焚经(与焚烧往生钱)

[复制链接]

44

主题

90

帖子

34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阿泽 于 2022-12-28 10:40 编辑

  焚经一事,虽有功德,吾人不敢提倡。以粗心人多,每每烧于锡箔灰中。锡箔灰,卖于收灰者,将纸灰簸出,而留其锡以卖之,此经灰,不同弃于垃圾中乎?谁肯细心另用器焚之,而以其灰投之于大江大海中乎?光于初出家时,见放蒙山,烧黄表,内加往生钱者(印《往生咒》如钱形,故名往生钱)。点著,随点随著,至手不能执则丢之。每每未烧尽,而每张多有字未烧及。光绪十六年,在北京龙泉寺,晨出寺门,见夜间放焰口送孤魂所烧之纸堆,有往生钱约二寸厚,只烧一半,光拾而纳之于字篓中。倘被仆人打扫,不同归于垃圾中乎?是知无论何法,皆须细心人做。若大派头人做,则益未得,而祸先得矣。前数年,太平寺为苏州隐贫会代售硃书《金刚经》,真达和尚闻光说而止,不为售。如有人送硃书《金刚经》,不必于做佛事烧,恐无有细心人料理,仍蹈前愆。当在家中清净处,具一大锅,或大洋铁盆,下铺箔锭,置经于上,上又加以箔锭,以免飞扬。候其火灭,取其灰,贮于新布袋中。又须内加净沙,或净石,净砖,投于江海深处,庶可无过。若不加沙石于内,则浮而不沉,仍漂之于岸上,终遭秽污。焚经如此用心,必有功德,必无过愆。否则,吾不敢说。彼焚经者,谁不是与锡箔同烧乎?南方锡箔好,人不肯烧之于地。北京锡箔恶劣,诸寺皆不知敬惜字,凡人家做佛事,每每文疏均于门前车路上烧,并不用器盛贮。人畜践蹋,其过非小,而相习成风,大可痛悼。此事在吾人分上,当以缄默自守。


  如南方女人拜佛手方,印有佛菩萨名号,上打各寺之印,铺地拜佛,或用垫坐。此种恶风,遍传远近。光绪二十一年,光在阿育王,见一女人用此布垫坐,因与舍利殿主说。殿主云:“此本地风气。”意谓光多事。故于《普陀志》中说其罪过,不知有人肯留心也否?


  世间不知有多少不可究诘之事,相习成风,人各以为有理。如吃荤之人,以吃素为不吉祥,于子孙不利。若吃长素,当令子孙断绝。竟有信之不许父母吃长素者。此种讹传之话遍周各处。又凡生产,有念佛人概不敢近。又有不见死人者,不见新娶之妇者。以及破地狱、破血湖、还寿生此种无道理之事,庸僧为求利而为人作之,无知者为消罪而出资请人行之。至真得利益之念佛法门,又漠然视之。龙梓修、濮秋丞,十八年,拟以一千六七百圆在宝华山做一堂水陆,为光说。光令以此钱打念佛七,彼便舍不得用,用几百圆念佛耳。使光赞成彼做水陆,则二人均须八百多圆。可见世间人多多是好闹热铺排,不是真实求超荐先亡与普度孤魂也。


  锡箔亦不可废,亦不必一定要烧多少。须知此济孤所用,佛菩萨及往生之人了无所用。亦当以佛力、法力、心力变少成多。若人各得一,纵数千万万,也不能遍及,以孤魂与鬼神遍满虚空故也。若知变少成多之义,则济孤之心亦尽,而且无暴殄之过。是在人各至诚以将,则心力周遍,冥资亦随之而周遍矣。


  印光法师:“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


  问:“有字有佛像之衣服等,可作殓具否?(师旁批云‘不可’)经典可焚化以送亡人否?(师旁批云‘不可妄焚’)”


  答:“如焚当另备化器。不可以经灰归锡箔灰卖。宜另包,用净布作袋,内加净沙,有人过海,投之深处。否则勿焚。不加沙,恐不沉,仍漂岸边。”


  节选自印光大师:“答卓智立居士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2:25 , Processed in 0.1442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