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回复
楼主: 吉祥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破戒僧人能不能供养?》

[复制链接]

40

主题

80

帖子

946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46
11#
发表于 2022-11-17 18:10 | 只看该作者
“阿难!有十四种较量布施。何等十四?一者、于病苦人而行布施;二者、于破戒人而行布施;三者、于持戒人而行布施;四者、于离染人而行布施;五者、于须陀洹向而行布施;六者、于须陀洹果而行布施;七者、于斯陀含向而行布施;八者、于斯陀含果而行布施;九者、于阿那含向而行布施;十者、于阿那含果而行布施;十一者、于阿罗汉向而行布施;十二者、于阿罗汉果而行布施;十三者、于诸缘觉而行布施;十四者、于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而行布施。阿难!汝今当知:施病苦人获二倍福;施破戒人获百倍福;施持戒人获千倍福;施离染人获百千倍福;施须陀洹向获无量福,何况须陀洹果;施斯陀含向获无量福,何况斯陀含果;施阿那含向获无量福,何况阿那含果;施阿罗汉向获无量福,何况阿罗汉果;施诸缘觉获无量福,何况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如是名为较量十四种布施功德。
——《佛说分别布施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237

帖子

647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478
12#
发表于 2022-11-26 08:54 | 只看该作者
  尔时纯陀复白佛言:“世尊!所言破戒,其义云何?”


  答言:“纯陀!若犯四重及五逆罪、诽谤正法,如是等人名为破戒。”


  纯陀复问:“如是破戒,可拔济不?”


  答言:“纯陀!有因缘故,则可拔济。若被法服犹未舍远,其心常怀惭愧恐怖,而自考责:‘咄哉,何为犯斯重罪?何期怪哉,造斯苦业?’其心改悔,生护法心,欲建正法。‘有护法者,我当供养。若有读诵大乘典者,我当咨问,受持读诵,既通利已,复当为他,分别广说。’我说是人不为破戒。何以故?善男子!譬如日出,能除一切尘翳、闇冥。是大涅槃微妙经典出兴于世,亦复如是,能除众生无量劫中所作众罪,是故此经,说护正法得大果报,拔济破戒。若有毁谤是正法者,能自改悔还归于法,自念所作一切不善,如人自害,心生恐怖,惊惧惭愧,除此正法,更无救护,是故应当还归正法,若能如是如说归依,布施是人得福无量,亦名世间应受供养。若犯如上恶业之罪,若经一月或十五日,不生归依发露之心,若施是人果报甚少。犯五逆者亦复如是,能生悔心,内怀惭愧;‘今我所作不善之业,甚为大苦。我当建立、护持正法。’是则不名五逆罪也,若施是人得福无量。犯逆罪已,不生护法归依之心,有施是者福不足言。又善男子!犯重罪者,汝今谛听,我当为汝分别广说,应生是心。谓正法者,即是如来微密之藏,是故我当护持建立,施是人者得胜果报。善男子!譬如女人,怀妊垂产,值国荒乱,逃至他土,在一天庙即便生产。闻其旧邦安隐丰熟,携将其子欲还本土,中路值河水涨暴急,荷负是儿不能得渡,即自念言:‘我今宁与一处并命,终不舍弃而独渡也。’念已母子俱共没命。命终之后寻生天中,以慈念子欲令得渡。而是女人本性弊恶,以爱子故,得生天中。犯四重禁、五无间罪,生护法心亦复如是,虽复先为不善之业,以护法故,得为世间无上福田,是护法者有如是等无量果报。


——《大般涅槃经》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主题

1412

帖子

885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8853
13#
发表于 2022-12-2 20:03 | 只看该作者
若人供养说法法师,当知是人即为供养现在世尊。其人如是随所供养,所愿成就,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能供养说法师故。何以故?以闻法故,心得调伏;以调伏故,能断无知流转之闇。若离闻法,无有一法能调伏心。

——《正法念处经》

“诸苾刍!我念过去久远世时,有佛出世,号无能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普于世间作佛事已,乃至最后于一国中入无余依大涅槃界,如薪尽火灭。而彼国王收其舍利,造立宝塔广大供养。其后诸苾刍众,鸣于犍椎击鼓发螺,普告大众,时苾刍等无数百千人集会一处,彼大法师于吉祥日广为诸人宣说法要。是时国中有一博戏者,名曰得胜,深着博弈戏玩等事,妻名广胜,子亦同名。是人先积家财,以博戏故内外财物输于他人,皆悉散荡,唯存所著㲲衣二段并常持盖革屣及五金钱。其人一时忽作是言:‘我不造福,因受斯贫苦。’言已吁叹,持如上物即出其舍,访求博戏次第。行至说法之所,见大法师处师子座,人众围绕合掌听法。是人睹斯胜相生清净心,自念:‘我今亦此听法。’即以诸物置于一处,合掌谛诚听受所说。时彼法师说伽陀曰:

“‘人当修作诸福因,  如彼所作勿间断;
  随其乐欲施作时,  由福藏故获妙乐。’

  “彼人闻是伽陀已,乃思其言:‘由福藏故获妙乐者,我往生中不造福因故受贫苦,我今宜应随力施作少分福事。’即自惟忖:‘我之家财悉已散荡,而今但有随身诸物。是中取五金钱及㲲一假若行施者,又虑贫剧致殒身命;若不布施永坏福因,于他世中而无所托。我今以何方便能离贫苦存活身命,随修福事不坏胜因?然我今者宁受饥贫必营福事,宜以金钱及㲲衣施。’作是念时,而彼法师又说伽陀曰:

“‘善法应当速疾修,  即能息除诸罪业;
  如是宜修胜福因,  一切罪业非所乐。’

  “彼人复闻是伽陀已,审思其言‘善法速修’,斯为决定,由是发起清净施心,以所持盖覆法师顶,取其革屣安师足下,散五金钱布于座侧,举㲲衣段被法师身心大欢喜身毛皆竖,顶礼双足益生净信,发是愿言:‘愿我以此为法布施最上善根,此生已往,生生有大殊胜福力,具大名称,受天人福,威德特尊统王诸国,若有所须应念即现,胜相出生获无尽藏。’其发如是广大愿已,时彼法师即为如应回向功德。是时博戏者出离众会,唯存一衣以覆其身,还复其舍。时妻及子见已惊异,念前所持诸物出外,应为博戏之所散荡。妻故问言:‘仁者!舍中但存我及于子,余无所有,岂非我等将亦坏邪?’彼人由是转增逼迫受贫穷苦,自省斯缘,说伽陀曰:

“‘世间何苦胜贫苦,  而贫苦与死苦同;
  宁当死苦尚甘心,  彼贫穷苦不爱乐。’

  “说是伽陀已,吁叹而住。其后一时,彼妻持瓶诣井以汲,虽复下彻得水,其力不能出之;妻乃召夫令观是事,其夫即时同力而举,亦不能出;又呼其子,三人相与悍勇劳力方能小举;怪而视之,乃见其下有五铁瓮,满盛黄金联接排置。夫先见已惊异思念,岂非先施今获其果?熙怡瞻视,说伽陀曰:

“‘奇哉功德现此处,  一切过失悉蠲除;
  今所得由先种生,  施者果报知如是。’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48

帖子

168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82
14#
发表于 2023-9-28 07: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无修改建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5#
发表于 2023-9-28 07:35 | 只看该作者
随喜如是法施之福,无修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80

帖子

227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74
16#
发表于 2023-9-28 10:15 | 只看该作者
原文:释迦牟尼

修改:释迦牟尼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78

帖子

9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88
17#
发表于 2023-9-28 14:08 | 只看该作者
无修改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52

帖子

22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01
18#
发表于 2023-9-28 18:4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 不应因其出家袈裟因缘
修改: 不应因其出家袈裟因缘
原文:释迦牟尼不会“自语相违”
修改:释迦牟尼佛不会“自语相违”
原文:《地藏十轮经》
修改:《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主题

452

帖子

2201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01
19#
发表于 2023-9-28 18:44 | 只看该作者
原文: 不应因其出家袈裟因缘
修改: 不应因其出家袈裟因缘

原文:释迦牟尼不会“自语相违”
修改:释迦牟尼佛不会“自语相违”

原文:《地藏十轮经
修改:《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92

帖子

700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03
20#
发表于 2023-9-28 21:25 | 只看该作者
   *经佛经对比参考,原文无需更改*
   1.原文:《大般涅槃经》说,遇破戒比丘,若俗眼不辨真破假破,但天眼能知其真破戒者,不应因其出家袈裟因缘,而对其作礼拜供养。

   乾隆大藏经经文参考如下:
   ’迦叶,若声闻僧中,有假名僧、有真实僧、有和合僧,若持戒、破戒,于是众中等应供养恭敬礼拜。是优婆塞以肉眼故不能分别,喻如彼人不能分别雪山甘药。谁是持戒,谁是破戒,谁是真僧,谁是假僧,有天眼者,乃能分别。迦叶,若优婆塞知是比丘是破戒人,不应给施礼拜供养。若知是人受畜八法,亦复不应给施所须礼拜供养。若于僧中有破戒者,不应以袈裟因缘恭敬礼拜。”
——《大般涅槃经》
https://www.osoul.cn/dzj/htmljw/0109-01.htm

——————————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欝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乾隆大藏经●
  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如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如是四类圣凡僧宝,利乐有情恒无暂舍,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https://www.osoul.cn/dzj/htmljw/0950.htm

     ◆CBETA◆
  復有一類名福田僧,於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諸法僧聖所制戒深生敬信,自無邪見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讚歎一乘,深信因果常發善願,隨其過犯悔除業障。當知是人信三寶力,勝諸外道百千萬倍,亦勝四種轉輪聖王,何況餘類一切眾生?如欝金華雖然萎悴,猶勝一切諸雜類華。正見比丘亦復如是,勝餘眾生百千萬倍,雖毀禁戒不壞正見,以是因緣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養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無有窮盡,供養前三真實僧寶,所獲功德正等無異。如是四類聖凡僧寶,利樂有情恒無暫捨,是名僧寶不思議恩。」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
      *经比对原文无需更改*
   ★原文★
或有一類凡夫僧,  戒品不全生正見,
 讚詠一乘微妙法,  隨犯隨悔障銷除。
 為諸眾生成佛因,  如是凡夫亦僧寶。
 如欝金華雖萎悴,  猶勝一切諸妙華,
 正見比丘亦如是,  四種輪王所不及。
 如是四類聖凡僧,  利樂有情無暫歇,
 稱為世間良福田,  是名僧寶大恩德。

     ●乾隆大藏经●
   或有一类凡夫僧, 戒品不全生正见,
   赞咏一乘微妙法, 随犯随悔障销除,
   为诸众生成佛因, 如是凡夫亦僧宝。
   如郁金华虽萎悴, 犹胜一切诸妙华,
   正见比丘亦如是, 四种轮王所不及。
   如是四类圣凡僧, 利乐有情无暂歇,
   称为世间良福田, 是名僧宝大恩德。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
https://www.osoul.cn/dzj/htmljw/0950.htm

      ◆CBETA◆
  或有一類凡夫僧,          戒品不全生正見,
讚詠一乘微妙法,          隨犯隨悔障[1]銷除。
為諸眾生成佛因,          如是凡夫亦僧寶。
如欝金華雖萎悴,          猶勝一切諸妙華,
正見比丘亦如是,          四種輪王所不及。
如是四類聖凡僧,          利樂有情無暫歇,
稱為世間良福田,          是名僧寶大恩德。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1-30 15:52 , Processed in 0.13287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