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楼主: 吉祥果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活佛和他们的财神法》

[复制链接]

411

主题

1775

帖子

93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73
11#
发表于 2022-11-13 1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11-13 22:35 编辑




地藏菩萨虽可化现无量饮食妙具,而因众生薄福故,不堪受用。(即使求财,你所感求到的财富是菩萨基于你的福德多寡而相应给予的)
========================
《大集须弥藏经》:
尔时,地藏菩萨告功德天言:“清净智,我今能令此佛刹土所有四大普遍无余,悉能令变为天饮食,使诸众生于百千劫食不能尽。
何以故?但此众生薄福德所不能食,于此胜报非其应器。
清净智,我又能令此娑婆佛刹变为天宫及天卧具,庄严衣服香华果树,种种音声众妙伎乐,众宝庄严悉能为作。
此诸众生远离福德,又非其器不堪受用,唯除如来应正遍知,十住菩萨及住首楞严三昧得自在者乃能受用。




观音菩萨虽具足一切财宝,而因众生自恶业障碍缘故,虽施财宝而众生无有果。
===================
《解深密经》:
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穷可得?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失,若不尔者,菩萨常怀饶益他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若诸众生无自恶业能为障碍,何有世间贫穷可得?譬如饿鬼为大热渴逼迫其身。见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过是诸饿鬼自业过耳。
如是菩萨所施财宝。犹如大海无有过失。是诸众生自业过耳犹如饿鬼自恶业力令无有果!




福者常得富盛不坏。
==============
尔时福力太子。熙怡瞻视具智慧者。而谓之言。如是如是。汝言真实。所有色相工巧精进。若无智慧。不能多获义利。故知智慧普能摄持诸如实果。仁者然。此智慧若无福力。诸有所作。亦不得成。是故实知。若人修福。多获义利。何以故。福是纯一果。福为光泽果。福为可意果。福是适悦果。如是福果。我不能尽说其功德。今为汝等。使开觉故。于福门中。说一少分。汝等善听。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胑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福力太子因缘经》




王欲赏彼人,而彼人因薄业故,感得鼻中血出,不得前进。无得受赏。(此人没有这个财富业缘,虽然国王欲赏赐此人,也会阴差阳错的转交到有这个财富业缘人的手中)
====================
二内官共诤道理缘第三十七
昔波斯匿王,于卧眠中,闻二内官共诤道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无所依,自业力活。王闻此已,情可于彼依王活者,而欲赏之。
 即遣直人,语夫人言:我今当使一人往者,重与钱财衣服璎珞。于是寻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饮余残之酒,以与夫人。
 尔时此人,持酒出户,鼻中血出,不得前进。会复值彼自业活者,即倩持酒,往与夫人。夫人见已,忆王之言,赐其钱财衣服璎珞,还于王所。王见此人,深生怪惑,即便唤彼依王活者,而问之言:我遣汝去,云何不去?答言:我出户外,卒得衂[同“衄”字]鼻,竟不堪任,即便倩彼,持王残酒,以与夫人。王时叹言:我今乃知佛语为实,自作其业,自受其报,不可夺也。由是观之,善恶报应,行业所致,非天非王之所能与。《杂宝藏经》





持食往与罗频周比丘,因其薄福罪重故,食变为泥、口自合。
=======================

《大智度论》:
问曰:
若能满一切众生愿者。则众生有边无有受诸饥寒苦者。何以故?一切众生皆满所愿。愿离苦得乐故。
答曰:
满一切者,名字一切。非实一切。
如法句偈说:“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恕己可为譬,勿杀勿行杖”虽言“一切”畏杖痛,如无色众生,无身故则无杖痛;色界众生,虽可有身亦无杖痛;欲界众生亦有不受杖痛。而言“一切”。谓应得杖者,说言“一切”,非实一切。
以是故,菩萨满一切众生所愿,谓应可得者,然菩萨心无齐限,福德果报亦无有量,但众生无量阿僧祇劫罪厚障故,而不能得。
如舍利弗弟子---罗频周比丘,持戒精进,乞食六日而不能得,乃至七日命在不久。有同道者,乞食持与,鸟即持去。
时舍利弗,语目揵连:“汝大神力,守护此食,令彼得之。”
即时目连,持食往与,始欲向口,变成为泥。
又舍利弗,乞食持与,而口自合。

最后佛来,持食与之。以佛福德无量因缘故,令彼得食。
是比丘食已。心生欢喜倍加信敬。
佛告比丘:“有为之法,皆是苦相!”为说四谛。即时比丘漏尽意解。得阿罗汉道。
有薄福众生,罪甚此者,佛不能救。
又知众生,“不可得”故。深达“法性”故。诸佛无有忆想、分别。是可度、是不可度。心常寂灭,意无增减。
以是故,菩萨欲满一切众生愿。彼以罪故而不能得。菩萨无咎。






虽以诸食饷诸饿鬼。因彼饿鬼众宿业力故。悉不能见。
====================
复次福力太子。乃至后时。与彼四兄。出游园苑。而于中路。有无数千针口饿鬼。居山半腹。容貌羸瘦。其犹聚骨。遍身炽焰。鬼众围绕人所不见。唯福力太子。先睹其状。而彼饿鬼。合掌居前。白太子言。汝大福德。有大名称。是悲愍者。我等饥渴。苦恼所逼。愿今饷我。少分饮食。我等宿世。造悭吝因。故此生中。堕饿鬼界。无数千岁。不得水饮。况复于食而可见邪。时福力太子。仰瞻虚空。即起悲念。快哉我今若得天降少分饮食。当用饷此诸饿鬼众。是时忽然有多饮食。自天而降。福力太子。即以此食。饷诸饿鬼。彼饿鬼众。宿业力故。悉不能见。咸作是言。太子我昔闻汝是悲愍者。何故今时不以饮食饷于我等。太子告言。我以天降饮食。前授汝等。云何于今不取食邪。饿鬼白言。太子我等宿业力故。悉不能见。时福力太子。复起是念。愍哉悭吝。是不可爱。乃作是言。若诸福报。有大力能。以我如是。真实语故。令此饿鬼。得见饮食。一切随应。皆能取食。发是言已。彼诸饿鬼。悉能见食。即时各变。面相如人。福力太子。心生欢喜。遂以饮食。恣其所取。彼饿鬼众。既得食已。顿止饥渴。身力完具。壮实充盛。无丑恶形。乃于福力太子。各起清净欢喜之意。即时命终。皆得生于兜率天上。旋处空中。白太子言。太子我等得生兜率天上。皆由汝之威神建立。福力太子。闻此妙善语已。深大庆悦。------《福力太子因缘经》节选




增长智慧需要消耗相应的福德以促成,成就者以有限的福德选择流向智慧的成就而非财富成就上,所以导致财富的显现稍显寡少
======================

世尊真实语 安住于实法
由彼真实故 护持于此经
大悲为甲胄 安住于大慈
由彼慈悲力 护持于此经
福资粮圆满 生起智资粮
由资粮满故 护持于此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为多留世利众故,以己财富之业转化为寿康之业,导致自身寿命增长,而财富减少,
由本流向财富的福力改转流向于寿命延续方向上来。
==============================

依契经说。谓世尊说。若有施主能施他物名施五事。由此还当得五事果。一寿二色三力四乐五辩。彼审观察为施僧众。当获大果为施别人。若见施僧当获大果便施与僧。若施别人当获大果便施别人。是故于僧或别人所以衣以钵。或以随一沙门命缘众具布施。施已发愿即入边际第四静虑。从定起已心念口言。诸我能感富异熟业。愿此转招寿异熟果。时彼能招富异熟业则转能招寿异熟果。
  问理无富异熟果可成寿异熟果。何故乃说富异熟业。则转能招寿异熟果。答无转果体。有转业力。谓由布施边际定力。转富异熟业招寿异熟果。虽俱可转而彼今时不顾富果。祈寿果故。《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




成就者将自己福德选择流向于果位的成就上,导致本可以成就世间荣华富贵的福德归导于出世间果位的成就上来
==================================

尔时有王。名曰灯照。城名提播婆底。其国人民。寿八万岁。安隐丰乐。极为炽盛。所欲自在。犹如诸天。时彼国王。正法治世。不抂人民。无有杀戮楚挞之苦。视诸人民。有如一子。时灯照王。始生太子。端严无比。威德具足。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初生之日。四方皆明。日月珠火。不复为用。王见太子有如此瑞。即召诸臣。共集议言。太子初生。有此奇特。当为太子。作何等名。诸臣答言。应名太子以为普光。又召相师而占相之。相师答言。今观太子。若在家者。为转轮王。统四天下。若出家者。为天人尊。成萨婆若。《过去现在因果经》


尔时诸臣大众之中。别有一臣。而白王言。大王当知。实有斯事。所以者何。去此不远。十由旬外。正在北方云山之下。有一种姓。称为释氏。然彼释氏。有一国界。名曰迦毗罗婆苏都。彼国土中。有一王治。名为净饭。是释种王。彼王生子。字悉达多。既释种生。姓瞿昙氏。其彼太子。初生之日。父王即便召集解相婆罗门等。遣占相之时。诸相师既占看讫。白大王言。大王当知。今此太子。具二种相。若在家者。必当成就转轮圣王。王四天下。守护大地。乃至如法治化世间。若舍王位。必定得成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名遍十方。《佛本行集经》


阿难。其降怨王渐渐传闻。彼埏主城日主王宫。第一大妃月上夫人。生一童子。名曰然灯。端政可喜。世间无双。众相具足。譬如金像。童子生已。将诣相师国内大智婆罗门所。教令占相童子如是相貌云何。彼相师言。此童子者。福德庄严。若在家内为转轮王。化四天下。作大地主。具足七宝。一金轮宝。二神珠宝。三玉女宝。四者象宝。五者马宝。六主兵臣宝。七主藏臣宝。复有千子。悉皆端政。具丈夫相。能摧怨敌。威被大地。四海山林。无不降伏。国土安宁雨泽以时。五谷丰熟。人民安乐。无有苦恼。无有疾病。不用兵戈。如法治化。若舍出家。当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名称远闻《佛本行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0

帖子

102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22
12#
发表于 2022-11-13 12:1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皆大欢喜 发表于 2022-11-13 10:20
我是表述或附和可能多数或部分如我般的“俗”人对财神法的期待或看法,没有针对谁或反对谁喔。 ...

你的话什么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06

帖子

25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517
13#
发表于 2022-11-13 14:13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所有法布施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26

帖子

23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316
14#
发表于 2022-11-13 15:5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48

帖子

18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0
15#
发表于 2022-11-13 17:38 | 只看该作者
又于题名,有五种灵验,何等为五。
第一:受持人能摧破魔军众;
第二:读诵人今世后世得福德无量;
第三:书写供养人今世后世得消灭无量亿劫所犯罪业至阿鼻拔致位;
第四:消除一切病苦,寿命延长;
第五:得此宝珠一阙之分,致供养读诵恭敬者,生生世世,转诸贫苦报,能令得秘藏无尽果。
——《佛说大如意宝珠轮牛王守护神咒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48

帖子

18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0
16#
发表于 2022-11-13 17: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荣盛 于 2022-11-13 21:20 编辑

我是在梦中悭吝,藏匿财物!南摩常住十方佛,忏悔我无始劫来现实梦中的悭吝习气、偷盗罪业、乐己损祂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5

帖子

90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02
17#
发表于 2022-11-13 21: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财富而道亏,道富而财亏,能量守恒。学习记在心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11

主题

1775

帖子

937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373
18#
发表于 2022-11-13 22: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11-13 22:38 编辑
荣盛 发表于 2022-11-13 17:43
我是在梦中悭吝,藏匿财物!南摩常住十方佛,忏悔我无始劫来现实梦中的悭吝习气、偷盗罪业、乐己损祂心!、 ...

众生恶业障碍财富,欲饶财宝者,需忏悔灭除业障


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
一者乐杀。
二者盗。
三者邪淫。
四者妄语。
五者饮酒。《优婆塞戒经》



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




复次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分别善恶报应经》



偷盗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贫穷,二者共财不得自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三十五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少资生报。一者自行偷盗。二者劝他偷盗。三者赞叹偷盗。四者见盗欢喜。五者于父母所。减撤生业。六者于贤圣所。侵夺资财。七者见他得利。心不欢喜。八者障他得利。为作留难。九者见他行施。无随喜心。十者见世饥馑。心不怜愍。而生欢喜。以是十业。得少资生报。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大乘造像功德经》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如来常说善不善业皆不失坏。
若有众生作诸重罪。当生卑贱种姓之家。贫穷疾苦寿命夭促。




《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有五种悭能坏众生。何等为五。
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
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
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
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
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
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悭贪业故,生贫穷家,衣不隐身,食不续命。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佛告比丘:“至心谛听,吾当为汝说其宿缘。灯指比丘,乃往古世生波罗[木奈]国大长者家,为小儿时乘车在外,游戏晚来门户已闭。大唤开门,无人来应。良久母来与儿开门,瞋骂母言:‘举家担死人去耶?贼来劫耶?何以无人与我开门。’以是业缘死堕地狱,地狱余报还生人中受斯贫困。光指因缘、尸宝因缘,为汝更说。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名毗婆尸。彼佛入涅槃后,佛法住世。灯指尔时为大长者,其家大富。往至塔寺,恭敬礼拜。见有泥像一指破落,寻治此指,以金薄补之。修治已讫,寻发愿言:‘我以香华伎乐供养、治像功德因缘,持此功德愿生天上人间,常得尊豪富贵,假令漏失寻还得之,使我于佛法中出家得道。’以治佛指故,得是指光及死尸宝聚。以恶口故,从地狱出,得贫穷果报。
—《灯指因缘经》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斗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分别善恶报应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灭业障品》:
若有愿生富乐之家多饶财宝,复欲发意修习大乘,亦应忏悔灭除业障;
欲生豪贵婆罗门种、刹帝利家,及转轮王七宝具足,亦应忏悔灭除业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

帖子

74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43
19#
发表于 2022-11-13 22:3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对,老师不是把学生教到清华北大,而是学子首先自身具备上清华北大的潜力,老师再推波助澜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9

主题

348

帖子

187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70
20#
发表于 2022-11-13 23:4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极乐花 发表于 2022-11-13 22:29
众生恶业障碍财富,欲饶财宝者,需忏悔灭除业障



感恩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4-11-30 15:55 , Processed in 0.14133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