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观察结果受观察者与被观察者双方的业力影响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11-7 23:58: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11-8 15:00 编辑



观察结果受被观察者自身业力影响





本文主要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就是有一位阿罗汉名叫阿越,被一位丢失牛的牛主人诽谤,说偷走了他的牛,因此阿越阿罗汉被押送进了监狱,去干些喂马除粪的事,那么是什么因果造成的呢?在文末所说,因为阿越阿罗汉在往昔曾诬陷辟支佛偷走了他走失的牛,经过一日一夜。那么因此业缘,阿越则堕入三途,受尽了苦毒,而余殃不尽,在得至阿罗汉时,也由此余业故,被诬谤进了监狱。这是事情的大致前提。在文中说,阿越受狱十二年后,离越的弟子们在观寻其师,却不知处所,在文中是这样介绍弟子的:“离越弟子。得罗汉者。有五百人。”,说明弟子们已经到达的阿罗汉的水平,那么其弟子们的神通观察水平也自然是阿罗汉级别的,也就是说即使是阿罗汉级别的神通观察能力,在其师的业力的遮障阻碍的作用下,也观察不到其师现在处所,因为一旦观察到其师所在处所,会妨碍其师正在经受诬谤业力的果报,所以导致其师的业力去阻碍遮障弟子们的神通观察。这说明什么?说明被观察者自身的业力会阻碍障碍神通观察结果。那么接着说,在后文说道:“业缘欲尽。有一弟子。见师乃在罽宾狱中。”,就是说在被观察者自身业力将尽之时,也就是遮障阻碍神通观察的作用力减弱之时,方才有一位弟子,观察到了其师在监狱中,于是向国王请柬,放了阿罗汉师傅,这便是后话了。我们在通观本文后,发现:神通观察结果会随着被观察者自身业力的更变而相应更变,一旦被观察者自身恶业力将尽之时,会对被观察者自身有益的神通观察结果才会出现,方才出现脱离狱苦的契机观察结果,说明什么,说明业力才是根本,自身的处境是随着自身业力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的,即使是阿罗汉的神通观察也起不到丝毫的救赎作用,当自身恶业忏尽之时,福德充盛之时,才会更改自身的处境。同时也告诫我们,如果漠视忏业积福,即使寻遍大仙,也不会改变自身的处境一丝一毫,即使是阿罗汉级别神通观察也无能为力。
=====================
离越被谤缘第十九
昔罽宾国。有离越阿罗汉。山中坐禅。有一人失牛。追逐踪迹。径至其所。尔时离越煮草染衣。衣自然变作牛皮。染汁变成为血。所煮染草变成牛肉。所持钵盂变成牛头。牛主见已。即捉收缚。将诣于王。王即付狱中。经十二年。恒为狱监。饲马除粪。离越弟子。得罗汉者。有五百人。观觅其师。不知所在。业缘欲尽。有一弟子。见师乃在罽宾狱中。即来告王。我师离越。在王狱中。愿为断理。王即遣人。就狱检校。王人至狱。唯见有人。威色憔悴。须发极长。而为狱监。饲马除粪。还白王言。狱中都无沙门道士。唯有狱卒比丘。弟子。复白王言。愿但设教。诸有比丘。悉听出狱。王即宣令诸有道人。悉皆出狱。尊者离越。于其狱中。须发自落。袈裟着身。踊在虚空。作十八变。王见是事。叹未曾有。五体投地。白尊者言。愿受我忏悔即时来下。受王忏悔。王即问言。以何业缘。在于狱中。受苦经年。尊者答言。我于往昔。亦曾失牛。随逐踪迹。经一山中。见辟支佛独处坐禅。即便诬谤。至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堕落三涂。苦毒无量。余殃不尽。至得罗汉。犹被诽谤。《杂宝藏经》





观察结果受观察者自身的业力影响





本段通讲了,因各各众生罪障不同故,故虽同见佛身,而见佛色身有种种的差别,却不见如来端严妙色身。那么以此节段所讲述五百释子的故事为例。话说,有五百位释子见众人见佛皆现黄金色,而此五百位释子见佛身却犹如炭人,或者是羸瘦婆罗门形象。于是此五百释子很是悲伤,又是啼哭,又是拔头发,又是举身投地以至流鼻血,悲伤痛苦的不能自已。这五百释子于是问佛,到时是做了什么孽,以何罪咎得至于此呀,于是佛便讲述了这其间的往昔因缘。在很久以前,就是在毗婆尸如来涅槃后,像法之时,有一位长者,非常敬信佛法,于是常对其五百个孩子宣说佛心、或是甚深十二因缘等佛法,但是这五百子很是疑惑不信的,还诽谤其父是被沙门所诳骗了,还说我看的书都没有你这样说的,你从哪来的这些书。其父也是怜悯孩子们造业,就此打住,便不再为其们宣说佛法了。但是在孩子们临终之时,也是担心孩子在无常中没有依怙,于是告诫孩子们要称念毗婆尸佛、三宝圣名。其后,此五百子因为邪见恶业故,堕入地狱经受苦痛时,忆念起父亲的告诫,于是称念佛名,乘其佛名之力而脱离地狱,虽脱其苦,可余业犹在,在值遇尸弃佛时,由于其业力故,虽闻佛名不睹佛形,在先后值遇六佛出世后,在相继诵念六佛之名后,业力于是渐薄,由称念圣名力故,得以值遇释迦佛,不过由于五百释子业力依然未尽,虽见佛身却犹如炭人。于是佛教授此五百释子要称念礼敬三世诸佛,要于僧前发露忏悔诸罪,此五百释子在经过此通忏罪后,得以业障消朗,于是终才于得见佛的三十二相端严色身。这就是五百释子的故事,在其起初业障尤深的时候,是连佛形都看不见的,而在先后称念六佛名后,业障便消减了一些,于是终于得见佛身,不过由自身业障犹在故,所见佛身是缺陋的、是不圆满的,这也是自身业力的映照。在最终的大勤精进忏罪后,方才得见佛的三十二相微妙端严身。这说明什么,说明观察结果是受观察者自身的业力影响的,随者观察者自身业力的变化,其观察结果也随之相应的变化。也告诫我们,一些人乐于找一些大仙神通观察,岂不知,这些大仙的观察水平也是受他自身的业力所影响所局限的,观察结果也是这些大仙自身的业力映照。也告诫我们,只要殷勤忏罪,则实相自现!
===============================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
若生垢恶不善心者。若有毁犯佛禁戒者。见像纯黑犹如炭人。
释子众中五百释子。见佛色身犹如炭人。
比丘众中有一千人。见佛色身如赤土人。
优婆塞众中有十六人。见佛色身如黑象脚。
优婆夷众中二十四人。见佛身色犹如聚墨。
如是四众各各异见。
比丘尼众中有比丘尼。见佛色身如白银色。
优婆夷众中有优婆夷。见佛色身如蓝染青色。
是四众观佛色身所见不同。时诸四众闻佛是语。啼哭雨泪合掌白佛。我等今者不见妙色。五百释子自拔头发。举身投地鼻中血出。佛生我家。佛初生时。众人皆见纯黄金色。唯有我等。恒见佛身犹如炭人。亦如羸瘦诸婆罗门。我等宿世有何罪咎惟愿佛日。为我解说。说是语已。自拔头发。号哭如前婉转自扑。尔时慈父出梵音声。安慰诸释及诸四众。善男子等。如来佛日出现世间。正为除灭汝等罪咎。汝等还起。佛自知时当为汝说。尔时大众从地起已。绕佛三匝礼世尊足。五百释子诣阿难所。敬礼阿难白言。尊者。我之与汝俱生释家。汝独聪明总持佛语。犹如泻水置于异器。我宿罪故不见佛身。何况闻法。说是语已对阿难哭。尔时如来以梵音声告诸释子。及敕大众。诸兄弟等。勿复号哭。过去有佛。名毗婆尸如来应供正遍知。出现于世教化众生。度人周讫般涅槃后。于像法中有一长者。名日月德。有五百子。聪明多智。广知世间一切文艺。星宿历数无不贯练。其父长者信敬佛法。常为诸子说观佛心。亦说甚深十二因缘。诸子闻已疑惑不信。言父老耄。为诸沙门之所诳惑。我诸书籍都无是义。父今何处求觅得此。时父长者愍诸子故。隐匿佛法不为宣说。是时诸子同遇重病。父观诸子命不支久。到诸子所。一一儿前泣泪合掌。语言。汝等邪见不信正法。今无常刀割切汝身。汝心烦闷为何所怙。有佛世尊名毗婆尸。汝可称之。诸子闻已敬其父故。称南无佛。父复告言。汝可称法。汝可称僧。未及三称其子命终。以称佛故得生天上四天王处。天上寿尽。前邪见业堕大地狱。地狱受苦。狱卒罗刹。以热铁叉刺坏其眼。受是苦时忆父长者所教诲事。以念佛故从地狱出。还生人中贫穷下贱。尸弃佛出亦得值遇。但闻佛名不睹佛形。毗舍佛出亦闻佛名。拘楼孙佛出亦闻其名。拘那含牟尼佛出亦闻其名。迦葉佛出亦闻其名。以闻六佛名因缘故。与我同生。虽生此处。我今身相端严乃尔。汝见我身如羸婆罗门。我身金色。阎浮檀金色不得比。汝见我色犹如炭人。佛告诸释子。汝今可称过去佛名。为佛作礼。并称汝父。礼过去佛。亦称我名敬礼于我。未来有佛号曰弥勒。亦当敬礼。说汝先世邪见之罪。今佛现世沙门大众一切云集。汝当向诸大德众僧发露悔过。随顺佛语忏悔诸罪。佛法众中。五体投地如太山崩。向佛忏悔心眼得开。见佛色身端严微妙。如须弥山光显大海。既见佛已心大欢喜。白佛言。世尊。我今见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身黄金色。一一相好无量光明。作是语已寻时得道。成须陀洹。白父王言。我等今者。欲于佛法出家学道。父王告言。汝自白佛。佛听汝不。即往佛所。白言。世尊。我欲出家。佛告释子。善来比丘须发自落即成沙门。身所著衣化成法服。合掌礼佛称南无佛。未举头顷成阿罗汉。三明六通皆悉具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586

帖子

3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
沙发
发表于 2022-11-8 07: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念佛 于 2022-11-8 07:22 编辑

有一鬼王,名曰无毒,稽首来迎,白圣女曰:‘善哉!菩萨何缘来此?’时婆罗门女问鬼王曰:‘此是何处?’无毒答曰:‘此是大铁围山西面第一重海。’圣女问曰:‘我闻铁围之内,地狱在中,是事实不?’无毒答曰:‘实有地狱。’圣女问曰:‘我今云何,得到狱所?’无毒答曰:‘若非威神,即须业力,非此二事,终不能到。’

——《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上




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若诸菩萨具足一切无尽财宝成就大悲,何缘世间现有众生贫穷可得?”

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是诸众生自业过失!若不尔者,菩萨常怀饶益他心,又常具足无尽财宝,若诸众生无自恶业能为障碍,何有世间贫穷可得?譬如饿鬼为大热渴逼迫其身,见大海水悉皆涸竭;非大海过,是诸饿鬼自业过耳。如是菩萨所施财宝犹如大海无有过失,是诸众生自业过耳,犹如饿鬼自恶业力令无有果。”

——《解深密经》卷第四




佛告婆罗门:“我作是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

——《长爪梵志请问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

帖子

45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54
板凳
发表于 2022-11-8 09:37:2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9

帖子

308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87
地板
发表于 2022-11-8 14:35: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极乐花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41

帖子

22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23
5#
发表于 2022-11-8 14:40: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一人失牛。追逐踪迹。径至其所。尔时离越煮草染衣。衣自然变作牛皮。染汁变成为血。所煮染草变成牛肉。所持钵盂变成牛头。牛主见已。即捉收缚。。。这一段说明业力甚至可以直接当下转变物质(化学成分外观分子结构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两种物质),真是不可思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6#
 楼主| 发表于 2022-11-8 14:41: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11-8 14:49 编辑
qgq74 发表于 2022-11-8 14:40
有一人失牛。追逐踪迹。径至其所。尔时离越煮草染衣。衣自然变作牛皮。染汁变成为血。所煮染草变成牛肉。所 ...


《杂譬喻经》
龙升天喻
(一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
雨落天宫即成七宝。
雨落人中皆为润泽。
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
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云何少施之物。若干天众及诸鬼神各得受用。谓由三种义之少供物一切受用。一由三密加持。谓运心法界实相妙供。二由大慈悲。三由彼诸天主福力多。如龙得少水以自福力遍洒诸国。咒于诸天所以满四天下人福。不及四王天一人福财。随持主志有增减。而诸天福多故。得乏少供遍与一切。譬如少火随薪有增减。少供亦尔。天福多故付彼成广。又纵虽色味下劣。由先三义皆成清净微妙醍醐。如耆婆悲一切即万物成药。尼健咒毒毒返成药。世间尚尔。况行者随顺佛教。起大慈悲作三密加持哉。又由天福而彼下劣供物。成清净微妙供如石磨男得石成王。作世女取沙为金。色夫人众不耽世财唯喜顺正。所以不轻少施而悦慈施也。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2

帖子

96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68
7#
发表于 2022-11-8 21:00: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14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80
8#
发表于 2022-11-8 23:3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97

帖子

50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8
9#
发表于 2022-11-21 11:19: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365

帖子

119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99
10#
发表于 2022-11-21 11:5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fibo 于 2022-11-21 11:57 编辑

阿弥陀佛,《占察善恶业报经》中说,“一切诸法,皆从妄想生。依妄心为本。”“当知一切诸法,悉名为心。”“心外相者。如梦所见,种种境界。唯心想作,无实外事。一切境界,悉亦如是。以皆依无明识梦所见,妄想作故。”“心灭,故种种法灭。”“痴闇因缘熏习力故现妄境界。以依妄境界熏习因缘故。起妄想相应心,计我我所。造集诸业,受生死苦。”受苦和忏悔就是消恶业和灭妄心,所以对应看到、感受到的法相也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2:14 , Processed in 0.16688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