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787|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150209DDKS000335慧祥法师:修福与修慧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7:4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150209DDKS000335慧祥法师:修福与修慧

慧祥法师:修福与修慧

今天上课的题目是:修福修慧的重要性及如何观察己有的福慧?在佛教中,经常强调修福及修慧的重要性。但一般人学佛后,常常感觉到智慧提升了,可是生活上并没有改善,不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些人学佛后,修行一段时间后,觉得开悟了,觉得解脱了,可是在人事上,在工作上,好像也没有很顺利,又为什么?又有些人,学佛后,认真的布施修福,慈悲助人,可是有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为什么?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出在于没有“福慧等持”。也就是没有福慧齐修,所造成的不圆满。

  现在先说个比喻:有句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指有慧无福。什么也做不成的。又如:三岁孩童私自初煮饭。虽有米、水、锅子等,那是属有福,但慧不足所以很难煮成功的。但总不会饿死的。因此,从以上两个比喻来看,有慧无福,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福无慧,做事难圆满。因此,修福修慧都很重要,而其中修福更重要。因为福是慧的资粮。现在举经典的例子来证明: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也许有人会问:师父,您举的经证,是证明修慧比修福重要呀!您为什么说修福比修慧重要呢?那是因为您们被一个故事的阿罗汉跟大象的样子,给障碍住了观察。所以才会误解佛陀的意思。为什么呢?您们再看看另一个经证。No. 154 生经 (卷3) T03, p0088c经云:“福德为第一,所在得自然,富乐无有极,生生为福田,福为天帝释,梵天转轮王,亦得成佛道,具足道法王。”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有智慧、或有工巧明、或长得端正,或有精进力,都是从福德门来的,一旦遇到有福德的人,这四类人都成为有福德的人的臣仆。因此,我们就应该知道有福慧的重要性了。而这个故事,请大家去看原来的经文,很精彩的,但很长,所以不说了。当大家有意识到修福修慧的重要性后。也知道了福是慧的资粮,慧是福的圆满后,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福慧。

  第一、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凑不起来,总是少这个,缺那个的,那表示我们的福不足,那就要修福。

  第二、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具足了,再接著做下去后,才发觉这个事先没注意,那个事先没考虑,所以事办不成,或不圆满,那都表示我们的慧不足,所以需要修慧。

  第三、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没有想清楚,但是做了后运气很好,成功了,那是福具足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慧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这时不懂得继续修福修慧,则总有一天福不足时,失败就会来了。

  第四、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有想清楚,搜集了很多人的建议,也学了该学的知识及技能,人也找齐了,也事先准备好了,可是事到临头时,这个人说没办法帮,那个人说东西无法给,这也是属于福不足所造成的。

  第五、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具足时,做了也有问题;想到自认为的好方法时,人事物总是凑不起来,则表示这个人的福慧都不足。

  第六、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不足时,总会想出方法来解决;人事物具足时,总有方法可以让事情办得更好,则表示这个人福慧具足,那么,这个人更要懂得继续修未来福,及修更深的智慧。

  第七、 福慧是修来的,不是天生的。有福,不懂得继续修的人,福是用得光的。

  第八、 有慧,而不懂得继续修的人,原来会的,是忘记的好了!

  现在来说明,如何修慧?

  第一、 修慧,就是要对所要观察的一切人事物等种种的现象,了解它在什么因缘下,会生、住、异、灭。

  第二、因为了解了事物生住异灭的种种因缘后,则我们就能训练自己去具足那些属于会让未来朝向更好,或朝向解脱、成佛发展。

  第三、又了解了一切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后,自然当我们看到不好的事发生时,不会执著那是不好,因为我们会去观察其生住异灭的因缘,会自然去调整因缘来化解它,所以遇到不好的事时,也不会苦恼,也不会伤心,也又会想出方法来改善它。

  第四、又了解了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后,自然对这个事物的生住异灭不会执著,它生也好,住也好,异也好,灭也好;您都会知道如何再次让它生住异灭,所以不会挂碍它的生灭来去的。所以不会有恐怖。

  第五、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原本不持戒者,自然会持圆满的戒;原本不修福者,自然会修圆满的福;原本不修慧者,自然智慧具足;乃至一切善法,一切禅定,一切功德都会慢慢的具足。

  第六、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自然知道,缘起法的道理,了解无自性的道理,了解无我的道理,了解空性的道理,了解诸法不二的道理。

  第七、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自然会起慈悲心,而其慈悲,真正能够拔众生苦,真正能够给予众生快乐,因为他了解众生苦乐的生住异灭的因缘。

  第八、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不会有任何的障碍,也可以说一切障碍都是开他福慧的因缘,因为他们懂得观察障碍的生住异灭的因缘。

  第九、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虽然再凡夫地,也就能发无上的弘愿,等诸佛大愿,因为他了解发愿是如何的因缘力。

  第十、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虽然还在凡夫地未出离生死轮回,其所到之处,都为一切众生之所敬仰,因为他的一切言行都能有效的帮助众生。

  第十一、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如果是初学,虽然说法时,还不能体会很深,也还不能究法源本,可是说法时,不会有什么过失。因为他是如实观而说的。

  第十二、又懂得观察事物的生住异灭的因缘的人,是从凡夫地,直趣佛地,最直的一个法门,没有任何的障碍,如果不懂这个法门,则他将走了很多冤枉路,很久很久也难以成就佛道。

  第十三、这个法门,名为“无量义法门”,是开智慧的法门;是出于“无量义经”。大家应该都要修行这个法门。成就“无量义三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1

帖子

111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13
沙发
发表于 2020-9-16 17:02:03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38

帖子

5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8
板凳
发表于 2020-9-19 00:33: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有慧无福,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福无慧,做事难圆满。因此,修福修慧都很重要,而其中修福更重要。因为福是慧的资粮。    文中很多宝贝,能挖多少就是个人缘分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
地板
发表于 2020-9-25 15:5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EFPSfwx 于 2020-9-25 15:51 编辑

1    No. 154 生经 (卷3) T03, p0088c经云――生经是否修改为《生经》或《佛说生经》
2   
第十三、这个法门,名为“无量义法门”,是开智慧的法门;是出于“无量义经”――是否修改为《 无量义经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5#
发表于 2020-9-26 13:39: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秀秀 于 2020-9-26 13:47 编辑

第一段第一句有一个错别字:
今天上课的题目是:修福修慧的重要性及如何观察有的福慧?

这里应该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6#
发表于 2020-9-26 14:09:42 | 只看该作者
第八、 有慧,而不懂得继续修的人,原来会的,是忘记的好了!

这里看不懂,不知道师父想表达什么,是说,原来会的,也是会忘记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7#
发表于 2020-9-26 14:14:20 | 只看该作者
是出于“无量义经”。大家应该都要修行这个法门。成就“无量义三昧”。

最后一句中《无量义经》,该用书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8#
发表于 2020-9-26 17:46:46 | 只看该作者
原文少了紅字


今天上课的题目是:修福修慧的重要性及如何观察己有的福慧? 佛教中,经常强调修福及修慧的重要性。但一般人学佛后,常常感觉到智慧提升了,可是生活上并没有改善,不知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又有些人学佛后,修行一段时间后,觉得开悟了,觉得解脱了,可是在人事上,在工作上,好像也没有很顺利,又为什么?又有些人,学佛后,认真的布施修福,慈悲助人,可是有时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又为什么?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出在于没有福慧等持。也就是没有福慧齐修,所造成的不圆满。
    现在先说个比喻:有句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指有慧无福。什么也做不成的。又如:三岁孩童私自初煮饭。虽有米、水、锅子等,那是属有福,但慧不足所以很难煮成功的。但总不会饿死的。因此,从以上两个比喻来看,有慧无福,英雄无用武之地。有福无慧,做事难圆满。因此,修福修慧都很重要,而其中修福更重要。因为福是慧的资粮。现在举经典的例子来证明:昔有二人同修行。一人专修福。一人专修慧。经数世后。专修福者因受福而作恶堕于象中。以有余福。人乘之以战。有胜敌之功。国王赐以璎珞。其专修慧者得阿罗汉果。以不曾修福故。为僧而乞食。多不得之。故偈云。修福不修慧。象身挂璎珞。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
    也许有人会问:师父,您举的经证,是证明修慧比修福重要呀!您为什么说修福比修慧重要呢?那是因为您们被一个故事的阿罗汉跟大象的样子,给障碍住了观察。所以才会误解佛陀的意思。为什么呢?您们再看看另一个经证。《生经卷·第三》 云:福德为第一,所在得自然,富乐无有极,生生为福田,福为天帝释,梵天转轮王,亦得成佛道,具足道法王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有智慧、或有工巧明、或长得端正,或有精进力,都是从福德门来的,一旦遇到有福德的人,这四类人都成为有福德的人的臣仆。因此,我们就应该知道有福慧的重要性了。而这个故事,请大家去看原来的经文,很精彩的,但很长,所以不说了。当大家有意识到修福修慧的重要性后。也知道了福是慧的资粮,慧是福的圆满后,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观察自己的福慧。
    第一、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凑不起来,总是少这个,缺那个的,那表示我们的福不足,那就要修福。
    第二、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一切物质,人手,都具足了,再接著做下去后,才发觉这个事先没注意,那个事先没考虑,所以事办不成,或不圆满,那都表示我们的慧不足,所以需要修慧。
    第三、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没有想清楚,但是做了后运气很好,成功了,那是福具足所造成的结果,不是慧所造成的,所以如果这时不懂得继续修福修慧,则总有一天福不足时,失败就会来了。
    第四、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有想清楚,搜集了很多人的建议,也学了该学的知识及技能,人也找齐了,也事先准备好了,可是事到临头时,这个人说没办法帮,那个人说东西无法给,这也是属于福不足所造成的。
    第五、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具足时,做了也有问题;想到自认为的好方法时,人事物总是凑不起来,则表示这个人的福慧都不足。
    第六、 如果有人在做事时,人事物不足时,总会想出方法来解决;人事物具足时,总有方法可以让事情办得更好,则表示这个人福慧具足,那么,这个人更要懂得继续修未来福,及修更深的智慧。
    第七、 福慧是修来的,不是天生的。有福,不懂得继续修的人,福是用得光的。
    第八、 有慧,而不懂得继续修的人,原来会的,是忘记的好了!
   现在就是说明如何修福。修福,就是学习种福田
    第一、 众生及我们自己,都是我们的福田地。我们要学习好好的种福田,才会有好的收成。
    第二、 如果我们认为不用种,就会自己长,那么我们将会一无所成,徒自苦恼的。
    第三、 一切众生的心念及我们自己的心念,就是我们种福田的种子。我们要好好护念众生的心念种子,及我们自己心念的种子。这就是选好的种子。
    也许有人会问:我不太明白,请举例说明。例如:当我们曾帮助某一个人后,这个人,心中很想要帮助我们,只是没有说出来。这就表示,我们第一次的种植成功,好的种子已经种下去了。如果下次再遇到时,当他很感恩的谢谢我们时,如果我们说:您客气了,这也没什么,我相信换成是您,我相信您也会同样帮我的。这时他的心会更起增上心,那就表示我们又种对了,适时的给了水及料。但是,如果本来他想将来帮我们,可是当他再谢谢我们时,我们就自以为了不起的说:是呀!您是要谢谢我的,如果没有我,则您今天也不知会死得多难看了!这时因为我们的自傲,他助我们的心可能就减弱了,那表示我们把种子给弄死了或换成不好的种子了。因此,我才说:护念众生心,让众生的心念会往好的、解脱的、成佛的方向发展,就是种福田。好了!如何种福田,说明完毕。
    现在来说明,如何修慧?
   ......
    第十三、 这个法门,名为无量义法门,是开智慧的法门;是出于无量义经。大家应该都要修行这个法门。成就无量义三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9

帖子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1
9#
发表于 2020-10-3 17:10:29 | 只看该作者
一切物质、人手,都凑不起来        、,去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9

帖子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1
10#
发表于 2020-10-3 17:11:25 | 只看该作者
总是少这个,缺那个的        ,去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7 , Processed in 0.149150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