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9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307斋僧功德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7:2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杂譬喻经》卷二:供养僧人饮食,生生世世安稳快乐,财富丰饶
发布时间:2014-06-17 15:51



《杂譬喻经》卷二:供养僧人饮食,生生世世安稳快乐,财富丰饶


佛陀在世时,有一户大富人家,一家六口不仅和乐融融,而且家财万贯,奴婢随从众多,不可胜数。一天,佛陀与阿难到城里托钵,行至这户人家时,全家人都非常欢喜,于是乞请佛陀能接受供养。

富丽堂皇的屋内,铺设了上等的地毯;使用的食器,皆以金银琉璃打造而成,精致细巧,庄严无比。

阿难看到这户人家的果报如此殊胜,感到非常好奇,于是请示佛陀:“他们以何因缘,今世能享有如此的荣华富贵?”

佛陀告诉阿难:“过去世时,这位屋主非常贫穷。有一年,村子发生饥荒,因为粮食短缺,所以百姓只能采撷水边的植物充当粮食。这天,屋主采了一些水草做成羹汤,全家人正要食用时,恰巧有沙门来托钵乞食,屋主的父母说:‘把我们的那一份拿去供养沙门吧!’

儿孙们看到自己的父母没有食物可用,纷纷将自己的羹汤供养父母,而屋主的父母又将所得供养沙门,所以最后这家人当天的食物通通都供养给托钵比丘。而他们并没有因为生活的拮据而感到难过,唯一的遗憾就是没能以上等饮食供养三宝。

因为这样真诚清净的布施,所以他们全家人命终后,得以不断受生人天享福,世世安隐快乐,财富丰饶。也因为这样的关系,他们世世共结眷属,同享福乐。”

全家人聆听了佛陀的开示,一起发心受持五戒。这家人命终之后即生天上,受福无量。




典故摘自:《杂譬喻经.卷二》





省思


--------------------------------------------------------------------------------

《杂宝藏经》云:“若有人能信心清净,以一掬水,施于佛、僧及以父母、困厄病人,以此功德,数千万劫,受福无穷。”公案中的这户人家以至诚供养心,将其所仅有的微薄食物供养三宝,所以能世世共享福乐,共结法缘。佛法讲:“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把握当下的因缘,勤行布施,广积福德,必能为自己开创光明如意的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
沙发
发表于 2020-9-22 17:17:17 | 只看该作者

1    省思后面――是否加:冒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板凳
发表于 2020-9-22 18:25:52 | 只看该作者
306和307是不是可以合并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地板
发表于 2020-9-26 12:13:29 | 只看该作者
補上原文


佛在世时有大富家,食口六人,奴婢金银珍宝不可称数。佛与阿难街里分卫,过宿因缘家。佛到其门,父母、儿子、妻妇、孙息,踊跃欢喜请佛入坐。室中但氍氀,布施食器皆以金银琉璃。阿难长跪白佛:“此人本有何功德自致大富?”佛语阿难:“此人上世时,值饥饿之世,家中贫穷,草木枯旱唯诣水遍采取用系命,作羹适熟,外有道人分卫,出见沙门,父母便言:‘以我分与之。’儿子、孙息各自以分让父母令食。六人一时发意各一日食,唯恨家莫无以上道人者。缘此之福,得生天上人中,常得安隐丰饶财物,以其发心同等故,世世共作因缘,今重相值,父母儿子大小一时悉受五戒,命终即生天上受福无量。

——《杂譬喻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5#
发表于 2020-9-26 12:36:23 | 只看该作者
增補依據



有一猕猴,来从阿难,求索其钵,阿难恐破,不欲与之。佛告阿难:“速与勿忧。”奉教便与。猕猴得钵,持至蜜树,盛满钵来,奉上世尊。世尊告曰:“去中不净。”猕猴即时,拾去蜂虫,极令洁净。佛便告言:“以水和之。”如语着水,和调已竟,奉授世尊。世尊受已,分布与僧,咸共饮之,皆悉周遍。猕猴欢喜,腾跃起舞,堕大坑中,即便命终,魂识受胎于师质家。时师质妇,便觉有娠,日月已足,生一男儿,面首端正,世之少双。当生之时,家内器物,自然满蜜,师质夫妇,喜不自胜。请诸相师,占其吉凶。相师占讫,而告之言:“此儿有德,甚善无比。”因为作字,字摩头罗瑟质,晋言蜜胜,以其初生之日蜜为瑞应,故因名焉。儿年已大,求索出家,父母恋惜不肯放之,儿复殷勤白其父母:“若必违遮不从我愿,当取命终,不能处俗。”父母议言:“昔日世尊,已豫记之,云当出家。今若固留,或能取死,就当听之。”共议已决,而告儿言:“随汝所志。”儿大欣踊往到佛所,稽首作礼求索出家,世尊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堕,法衣在身,便成沙门,因为广说四谛妙法种种诸理,心开结尽,得阿罗汉。每与诸比丘,人间游化,若渴乏时,掷钵空中,自然满蜜,众人共饮,咸蒙充足。
  是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摩头罗瑟质,积何功德,出家未久,获得应真,意有所须,随意而得?”佛告阿难:“汝忆往日受师质请不?”答言:“忆之。”佛言:“阿难!于彼食还,至空泽中,时有猕猴从汝索钵,盛蜜施佛,佛为受之,欣悦起舞,堕坑即死,汝复忆不?”答言:“忆之。”佛语阿难:“彼猕猴者,今摩头罗瑟质是,由其见佛欢喜施蜜,得生彼家,姿貌端正,出家学道,速成无漏。”

——《贤愚经卷第十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6 , Processed in 0.15047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