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9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G20140529FJSH000300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影响佛教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5 17:19: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G20140529FJSH000300辩证看待传统文化影响佛教

既要肯定传统文化对佛法的助益作用,也必须警惕传统文化对佛法的破坏
发布时间:2014-05-29 09:46



既要肯定传统文化对佛法的助益作用,也必须警惕传统文化对佛法的破坏
1、从古今大德的言论来看,大多数都在合适的层面,肯定了传统文化对佛法的助益作用
2、从古今大德的言论看,对于传统文化“越位”“与佛法混为一谈”“喧宾夺主”等问题,是严加驳斥,毫不客气。仅仅以印祖为例,即肯定中国传统儒道,对于佛法的辅助作用,但是又对于“三教合一”等思想,痛加驳斥。所以,在佛教圈弘扬传统文化,尺度问题,分寸问题,是极其重要。
(本来想专门花一个月时间,就这个话题,专著论述,实在没有时间,只能提个大标题)

3、在佛教徒的身份,来弘扬传统文化,必须高度智慧,既要有合适的尺度,合适的对象,合适的方法,否则极有可能不成其功,反召其祸(我列举几条):
A、有在佛寺弘扬传统文化,以煽情之手段,最终令某位出家比丘尼,因为听了传统文化孝道,感觉自己出家前不孝顺,还俗回家行孝道去的;此为传统文化弘扬者,令人舍大孝而屈小孝,实非应当;佛子出家,宜以鼓励精进修道,以此为报父母恩之大孝,以此鼓励,安定其道心,才是应当。
B、若有一人,本来打算诵念《法华经》,或者去某处听讲《法华经》,你却劝他,先别听这些,和你去学习传统文化,仅此一劝,自成大罪。不可不慎。某些地方弘扬传统文化,甚至刻意拉拢佛弟子不去听经闻法受戒,在必须二选一的情况下,舍弃闻佛法,而去学传统文化的,这些在华北一些城市,很严重。
C、又若一人,本欲捐资,资助佛寺,印刷佛经,你若劝她,不做此功德,以此资财,转印传统文化书籍。仅此一劝,自他俱害,相互失利,因果极重,不可不慎。
D、又在华北地区,弘扬《弟子规》团体,常有“《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放在天平上,一样重””以及“不学《弟子规》不能往生净土”等“严重跑偏”“严重越位”“严重失却分寸”的说法,而且说法极广,不可不慎。五年前,我也曾就传统文化和佛法之间,目前抉择不清的这些问题,请教东林大安法师,法师的回答大意,也是肯定传统文化的作用,但是对于失去分寸的见解和做法,斥之为“奇谈怪论”,对于“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的说法,大安法师直接说“戒律唯佛能制”,对于往生标准是不是关乎《弟子规》,大安法师说“往生与否,在于信愿持名,不在其他”。
E、对于初入佛门者,或者未入门者,讲一讲传统文化,利益较大,逐渐引摄其接近佛法;对于闻思多年,已经有一定知见,但是知见,以及道心不坚固者,不宜多讲此类,令其转向传统文化,失却先前道心,这不是传统文化应该对佛法发挥的作用。
F、传统文化在佛法之功用,宜在“摄俗入佛”,而非“摄佛入俗”,如果功用倒置,则不成其功,反成其罪;而后者,恰恰是目前传统文化弘扬,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既是方向性的问题,也是技巧性的问题,稍有不慎,期间利弊,尚且难定。这和弘扬传统文化者,本身的智慧,能力,知见,有极大之关系。
G、传统文化在佛法之功用,宜在不损伤破坏三宝事业,而助益于三宝事业的前提下进行,而不是相反,而现在,某些地区,某些团体,出现很多相反的现象,需要反思改进。

暂列举这些,供有志之士,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0

帖子

253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53
沙发
发表于 2020-9-20 18:14:5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F、传统文化在佛法之功用,宜在“摄俗入佛”,而非“摄佛入俗”,如果功用倒置,则不成其功,反成其罪;而后者,恰恰是目前传统文化弘扬,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既是方向性的问题,也是技巧性的问题,稍有不慎,期间利弊,尚且难定→→→其间利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板凳
发表于 2020-9-22 17:34: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秀秀 于 2020-9-22 17:46 编辑

1、从古今大德的言论来看,大多数都在合适的层面,肯定了传统文化对佛法的助益作用

缺句号:
2、从古今大德的言论看,对于传统文化“越位”“与佛法混为一谈”“喧宾夺主”等问题,是严加驳斥,毫不客气。


缺两个顿号:


暂列举这些,供有志之士,参考


结尾加句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地板
发表于 2020-9-22 17:37:44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在佛教圈弘扬传统文化,尺度问题,分寸问题,是极其重要

加个“的”更通顺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5#
发表于 2020-9-22 17:38:52 | 只看该作者
3、佛教徒的身份,来弘扬传统文化,必须高度智慧,

在--换成“以”是不是更好一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6#
发表于 2020-9-22 17:42:56 | 只看该作者
常有“《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放在天平上,一样重””以及“不学《弟子规》不能往生净土”等“严重跑偏”“严重越位”“严重失却分寸”的说法,


多了一个反引号,少了两个顿号,建议修订:
常有“《弟子规》就是佛的戒律,放在天平上,一样重”,以及“不学《弟子规》不能往生净土”等“严重跑偏”、“严重越位”、“严重失却分寸”的说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7#
发表于 2020-9-22 17:44:21 | 只看该作者
大安法师说“往生与否,在于信愿持名,不在其他”。

加个冒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9

帖子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1
8#
发表于 2020-9-23 11:21:59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尺度问题分寸问题的把握,是极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9

帖子

81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11
9#
发表于 2020-9-23 11:28:3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抉择不清的这些问题,请教东林寺的大安法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7

帖子

152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2
10#
发表于 2020-9-24 17:10:47 | 只看该作者
稍有不慎,期间利弊,尚且难定————可否换成“稍有不慎,可能就会不成其利,反成其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6 , Processed in 0.14130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