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61|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每餐饭前念诵供养偈如法么?

[复制链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2:08:1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如果是供养诸佛的,念完供养偈后马上自己吃如法么?如果是在佛堂应该是要先赎回的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2:09: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同样的念诵21遍施食咒做供养如法么?网上说虚老每餐饭前都要念诵,不知道真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207

帖子

36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3
板凳
发表于 2022-7-8 12:16:01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但看过有位年轻师兄写过:
大学期间,吃饭先默想供佛,然后自己吃
好像他也得到了真实利益!
由此延申,末学想,很多是靠自己的发心
发心纯正,纯真,那么自然得到利益
至于说仪式仪轨,也很重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不遵守仪式仪轨,那么本身就有轻慢心在
如果条件不允许,不能遵守仪式仪轨,只有自己欢喜供佛的心
利益是同等的
以上是闲云歪解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1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地板
发表于 2022-7-8 12:51: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吃供品是有不用的看法,至于赎回则不见得需要,作意请佛施与即可,维摩经中请香积佛施饭,原话怎样忘了,大意就是佛菩萨所施饭食吃了有大利益.至于修某些本尊法不让吃供品,个人以为是断学人贪心,以及是为了供品施出去与众生结缘,可增长福德令持咒易成就.情况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9 14:08: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嗯嗯,现在念完供养偈再请佛施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6#
 楼主| 发表于 2022-7-26 07:46: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现在饮食供养后以四句偈颂法供养赎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7#
 楼主| 发表于 2022-7-27 07:35: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早上饮食是否应该供养诸天护法,中午饮食时再供养诸佛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74

帖子

693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3
8#
发表于 2022-7-28 19:44:53 | 只看该作者
《大乘止观法门》节选 [陈]慧思说
             ……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
             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于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疏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
  
  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
  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户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钵上味饮食。于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
           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
           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若为除贪味之时。虽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常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钵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不见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于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919

帖子

7811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811
9#
发表于 2022-8-9 09:52:36 | 只看该作者
寺院斋堂为什么要开始念供才行堂(盛饭)?

在寺院吃过斋饭的人都知道,寺院过堂规矩是大众入座后先念供养,同时开始行堂(专人负责巡回盛饭菜),念供过程中一般就行完第一轮了,每人碗里都有了饭菜;念完供开始吃饭,吃的过程中继续行堂,每个人再决定添或不添。所有寺院日日如此,大家自然跟着做,也就不问为什么了。

在《佛说辩意长者子经》中看到这个规矩是怎么来的,才知道为什么要先念供再行堂,而不是把饭菜盛好放在面前再念供养。

辩意长者设斋供养佛僧,佛和弟子们入座后开始“下饭”(盛饭),这时一个小乞丐跑了进来。因为佛还没有“呪愿”,大家不能给他。小乞丐转了一圈没要到饭,心想:“这些沙门放逸愚惑,哪里有什么道?我来乞食,他们碗里明明有饭但不给我,一点慈悲心都没有!这家长者供养他们,真是迷了心窍,我要是当了国王,就用铁车轮压断他们的头!”

佛呪愿完,又一个小乞丐跑了进来,僧人们都给他饭,他非常高兴,心想:“这些沙门好慈悲,看我贫寒可怜,给我这么多饭,可以管几天了。这家长者供养这些大士,得福无量。要是我当了国王,我就连着供养佛及弟子七天,以报今日之恩。”用斋后,佛为长者说法,还精舍。佛对阿难说:“以后先呪愿再‘下饭’。”这个规矩从此延续至今。

后来两个小乞丐流浪到一个国家,卧于道边深草之中。刚好该国国王去世而没有子嗣,国中相师说,谶书预言“当有贱人应为王者。”于是带着很多人在国内寻找。相师看到道边深草上有云盖,就说:“草中有神人”。大家在草中找到了发善念的小乞丐,要拜他为王,导从前后,回车入国。那个发恶念的小乞丐在深草中熟睡没醒,被车轮压断了头。小乞丐当国王后,阴阳和调,四气隆赫,人民安乐,称王之德。

国王想,我本是个乞丐,怎么能当上国王呢?一定是因为当初发愿,“如果当上国王要供养七日”,佛之恩德令我得为王。于是请佛供养,并为说法。

乞丐跑进斋堂的情况很少,但下面这种情况很容易出现:比如,如果先盛好饭,一个初来寺院不懂规矩的人很可能不等供佛就先吃了。他这一吃,别的饭就都成了残食(他吃剩的饭),用残食供佛及僧,非常损他自己的福报。如果有人去制止他,他很可能不理解,甚至因此生起嗔心。开始念供再行堂,不知者就没有做错的机会了,是一种对他们的保护。

附供养文:

供养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大行普贤菩萨,大悲观世音菩萨,大愿地藏王菩萨,诸尊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

(早斋念)粥有十利饶益行人,果报无边究竟常乐。(午斋念)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附原经文:

明日世尊与诸大众,往到其家就坐俨然。时辩意长者子父母眷属,前礼佛足,各自供侍。辩意起行澡水,敬意奉食。下食未讫,有一乞儿前历座乞,佛未呪愿,无敢与者,遍无所得,瞋恚而出,便生恶念:「此诸沙门放逸愚惑,有何道哉?贫者从乞,无心见与。长者迷惑,用为饭此无慈愍意。吾为王者,以铁辋车轹断其头!」言已便去。

佛达嚫讫,有一乞儿来入乞丐,座中众人各各与之,大得饭食,欢喜而去,即生念言:「此诸沙门皆有慈心,怜吾贫寒,施食充饱,得济数日。善哉!长者乃能供事此等大士,其福无量。吾为王者,当供养佛及众弟子,乃至七日之中,当报今日饥渴之恩。」言已便去。佛食已讫说法,即还精舍之中。佛告阿难:「从今以后嚫讫下食以此为常。」

时二乞儿展转乞丐到他国中,卧于道边深草之中。时彼国王忽然崩亡,无有系嗣。时国相师明知相法,谶书记曰:「当有贱人应为王者。」诸臣百官千乘万骑,案行国界,谁应为王。顾见道边深草之中,上有云盖。相师指曰:「中有神人!」即见乞儿,相应为王。诸臣拜谒,各称曰臣。

乞儿惊愕,自云下贱非是王种。皆言应相,非是强力。沐浴香汤,着王者之服,光相俨然,称善无量,导从前后,回车入国。时恶念者在于深草中卧寐不觉,车轹断其头。王到国中,阴阳和调,四气隆赫,人民安乐,称王之德。

尔时国王自念:「昔者贫穷之人,以何因缘得为国王?昔行乞时,得蒙佛恩,大得饭食,便生善念:『得为王者,供养七日。』佛之恩德今已果之。」即召群臣,遥向舍卫国烧香作礼。即遣使者,往请佛言:「蒙世尊遗恩,得为人王。愿屈尊神,来化此国愚冥之人,得见教训。」于是佛告诸弟子:「当受彼请。」佛与弟子无央数众往到彼国。时王出迎,与诸群臣稽首佛足,烧香散华,伎乐供养。佛入宫中即以就座,王起行水,供设饭食,须臾以讫。

——《佛说辩意长者子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3 07:35: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行者凡持真言者。无故以手断草木。以脚践踏莲花及诸坛地并契印等。亦复礼拜诸药等类。亦勿吃供养及祭祀鬼神之食。或吃所弃着地食。勿共妇人语。及畜生等。于清净处行非为法事。以明及药捉诸蛇类。或乘象。或及生驴欲令走故。以杖打之致于病难。及遭苦难人处不发慈悲念。如是之人念诵真言亦难成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54 , Processed in 0.16565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