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942|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050715CJGD000010念咒“灵验”和“不灵验”的原因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08:2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050715CJGD000010念咒“灵验”和“不灵验”的原因

1、大慧。诸善男女。冢间树下阿兰若处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
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
2.、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
-----《楞伽经》

菩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咒。故有五法不得为。
一不食肉。二不饮酒。三不食五辛。四不淫。五不净之家不在中食。
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恶毒病无不能治。
-----《菩萨善戒经》

诵持大悲神咒者,于现在生中,一切所求,若不果遂者,不得为大悲心陀罗尼也。
惟除不善。除不至诚。
-----《大悲心陀罗尼经》
生少疑心者,必不得果遂也。
-----《大悲心陀罗尼经》

惟除一事,于咒生疑者,乃至小罪轻业,亦不得灭。
-----《大悲心陀罗尼经》


述曰。夫咒是三世诸佛所说。若能至心受持。无不灵验。
比见道俗。虽有诵持无多功效。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有文字伪替。
或有音韵不典。或饮噉酒肉。或杂食荤辛。
或室宇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
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

若欲忏悔先立道场。悬缯幡盖烧众名香。
四门护净禁止杂人。随其出入每须澡浴。
多觅和香口内常含。至诚殷重自责己躬。
愧谢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普为四生六趣。
心心相续剎那匪懈。如是恳已定验不疑。

-----《法苑珠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沙发
发表于 2020-9-2 19:21: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楞伽经第一句只有前面的半个引号,结尾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板凳
发表于 2020-9-4 20:25: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俊凯2010 于 2020-9-8 19:57 编辑

《法苑珠林》中的“述曰”,后面应该是冒号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主题

115

帖子

43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30
地板
发表于 2020-9-9 20:10: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留爪(`_´)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5#
发表于 2020-9-10 14:12:46 | 只看该作者
  1、大慧,诸善男女,冢间、树下、阿兰若处寂静修行,或住慈心,或持咒术,或求解脱,或趣大乘,以食肉故,一切障碍不得成就。
                 ——《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73部《大乘入楞伽經》·《断肉食品第八》
  2、令诸咒术不成就故,不应食肉。
                 ——《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171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一切佛语心品之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6#
发表于 2020-9-10 14:22:44 | 只看该作者
  菩萨摩诃萨为破众生种种恶故。受持神咒读诵通利利益众生。为咒术故受持五法。一者不食肉。二者不饮酒。三者不食五辛。四者不淫。五者不净之家不在中食。菩萨具足如是五法。能大利益无量众生。诸恶鬼神诸毒诸病无不能治。
                     ——《乾隆大藏经》大乘律·第1080部《菩萨善戒经》·《菩萨地助菩提数法余品第十九》

  《大正藏》 No. 1582 《菩萨善戒经》的相关经文内容,与此相同。

  师兄,要么引用原文,要么直接写白话译文。
  请尽量确保内容准确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7#
发表于 2020-9-10 14:30:57 | 只看该作者
  《大悲心陀罗尼经》引用内容无误。
  详细信息是:《乾隆大藏经》大乘五大部外重译经·第0316部《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是否引用完整经题等详细信息,师兄做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8#
发表于 2020-9-10 15:19: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纳兰·明 于 2020-9-10 15:35 编辑

述曰。夫咒是三世诸佛所说。若能至心受持。无不灵验。
比见道俗。虽有诵持无多功效。自无志诚谤言无征。或有文字譌㬱
或有音韵不典。或饮噉酒肉。或杂食荤辛。
或室宇污秽。或浪谈俗语。或衣服不净。或处所不严。
致令鬼神得便。翻受其殃。

若欲忏悔先立道场。悬缯幡盖烧众名香。
四门护净禁止杂人。随其出入每须澡浴。
多觅和香口内常含。至诚殷重自责己躬。
愧谢十方一切贤圣。然后普为四生六趣。
心心相续剎那匪懈。如是恳已定验不疑。
              ——《乾隆大藏经》此土著述·1532部《法苑珠林》卷第六十《咒术篇第六十八》·《忏悔部第二》

譌:读音:é。鲜见于现代文字书写,其义同
㬱:《說文》:替或作㬱。
——————————————————————————————————————————————————
  我总觉得“述曰”到“翻受其殃”的排版很不顺畅,比如“或有文字譌㬱” “或有音韵不典。”内容对称,按照文言文的写作习惯,怎么着都应该排在同一行。
  此思路供师兄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27 , Processed in 0.14686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