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2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众微微与一微微(资料需补充,暂不转载)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9 19:59: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此文值得一读,这是约1600年前,当时的中国官方主办的一场由“鸠摩罗什”和“佛驮跋陀罗”之间的佛理辩论。其辩论的核心,和后来唐朝《楞严经》之七分“邻虚尘”,以“有限分解微观粒子(微尘)”的方式,来证明获得虚空之表达大义相同,至于细微区别是一个讲有限细分,一个讲无限细分。通过细分微尘证明空性的方式,后来也多为藏传汉传论证“中观”所用,但逻辑上存在的问题也不可忽视。吉祥以为,历史上这场辩论中“众微微和一微微”之间的关系,最精确的理解逻辑,必须应该以数学方式来阐述,才是精确符合辩论原义的,即“分数分母”之众微微,促使分数分值之“一微微”,分母越大,分值越小,分母无限大,分数值无限小,乃至分数值无限趋向于“零”,也即无限接近“空性”,这是唯一精确符合古德本意的阐释。但可惜的是,历朝历代,乃至今世,少有人从“数理逻辑”来解析古德“众微微与一微微与空性”之关系,甚至被众微微、一微微搞得不知所云。各位读者可以在我2016年文字中,找到我以此“数理逻辑”解析此公案。但是,这个公案中依然存在问题:如果通过“众微微与一微微”的“分母分值关系”证明空性,逻辑上存在严重问题:即,为了证明分值无限小,必须分母无限大,而分母无限大,本身已经远离空性。所以,鸠摩罗什对辩论对手的质疑,是绝对有道理的,当佛驮跋陀罗说,可以用“众微微空与一微微空”的关系证明空性时,鸠摩罗什问,众微微空又如何证明?也即吉祥以数理逻辑提出的质疑:分母越来越大,分值越来越小越接近空性,但分母无限大,你怎么证明分母的空性呢?这就是罗什大师质疑论敌的要害所在,我以数理逻辑表达出来。这不仅仅只是辩论技巧,而是逻辑确实存在问题。在这场辩论中,我在技巧和逻辑层面坚决拥护鸠摩罗什,但不得不承认,佛驮跋陀罗的观点,后来唐朝《楞严经》认为,邻虚尘七分,即可得虚空。也即,并不需要“分母无限大”,只需要在邻虚尘层面,七次解析,即得虚空,这些研究《楞严》的专家可考据。所以,数理逻辑的分母无限大,追求微尘无限细分,以论证接近空性,其实是被佛陀定为“有限细分”的,而不是无限细分。因此,这似乎又力挺了佛驮跋陀罗的见解。各位,今天我斋戒,但还是说句不谦虚的话:鸠摩罗什和佛陀跋陀罗的辩论,今人和后人要想读懂那个公案的法义,有且只有我2016年文字和今天这段文字提出的“分子分母分值的数理理解模型”,才是唯一最契机、最精妙、最契合当时两位大德辩论本义的“理解模型”。因此,为了今人和后人能正确理解那个公案,和当时两位硕德的论辩逻辑,不至于被“一微微众微微”整迷糊,我不谦虚推荐我的这一解释模型,以帮助后人知道古德当时在说什么。(04.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沙发
发表于 2022-4-19 21:07:01 | 只看该作者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9

帖子

308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87
板凳
发表于 2022-4-19 21:58:1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果师兄法布施智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815

帖子

397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975
地板
发表于 2022-4-20 10:20: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919

帖子

7811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811
5#
发表于 2022-4-21 18:38:38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自信是不会轻易动摇的,因为其中有智慧的力量但傲慢是会动摇的,因为傲慢的产生,常夹杂对自己的许多错误认知,只要被聪明人戳中或不被认可,傲慢的高姿态情绪就可能迅速转化为其他的被动情绪。

佛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那是出自真实心的自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22-10-10 17:02: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1

帖子

6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88
7#
发表于 2022-10-10 21:20: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观世音菩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4

帖子

33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4
8#
发表于 2022-10-11 00:19:4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以当代可接受的逻辑来分析和解释古代对中观及空性的解释,推荐《观待与割裂》一书。写的非常清楚,当然,我指的是书中的逻辑部分,至于书中所说的“中观/空性”,是不是龙树菩萨的本意,不敢确定。作者本科数学,九十年代初(八十年代末?)曾到佛学院教授佛法,后在哥仑比亚大学获得海洋物理学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88

帖子

69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98
9#
发表于 2022-10-11 07:39:01 | 只看该作者
众微微,一微微,邻虚尘七分,它们的定义还不清楚,要去查典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40 , Processed in 0.1649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