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7409|回复: 5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八关斋戒佛前自受仪轨》及“八关斋戒福德”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06:03:2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仪轨前特别说明:

1、《八关斋戒仪轨》受的是“不淫戒”,而五戒受的是“不邪戒”,不要念错。
2、《八关斋戒仪轨》受的是“一日一夜戒”,而五戒受的是“尽形寿”,不要念错。
3、《八关斋戒仪轨》受的是“净行优婆塞(优婆夷)”,而五戒受的是“优婆塞(优婆夷)”。
4、八关斋戒之不非时食,是指除了正午十二点左右的“日中一食”之外,不吃早饭,不吃晚饭,其他时间不吃任何食物,药物,补品,只能饮用纯水。


《八关斋戒在家自受仪轨》


  (一)唱八支香赞:八支斋体,受持夜朝,关闭诸恶长善苗,心净乐嚣嚣,佛光遥昭,归礼罪蠲消。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二)祷告(跪下一说):伏以三业清净万善克备,为出世之正因,解脱之根本,弟子XX为修无漏之业,乃以一日一夜,秉志虔诚受持八关斋戒,因无戒师可行请受,是故佛前自誓,弟子XX谨白。

(三)请圣(以下各三请三拜)
弟子XX一心奉请: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西方接引阿弥陀佛,当来下生弥勒尊佛,尽虚空遍法界一切诸佛,唯愿不违本誓,降临法坛,证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请:大小二乘,毗尼律藏,五篇三聚,解脱木叉,十二分经权实教典,离欲清静,甚深法宝,谨运一心,归命请礼。
弟子XX一心奉请:观音势至,文殊普贤,清静海众,诸大菩萨,律藏会优波离尊者,西天东土,历代祖师,传南山宗诸大律师,中兴律祖,慧云馨公大和尚,唯愿不违本誓,证明受戒。
弟子XX一心奉请:光明会上,寄位诸天,梵释四王,天龙八部,伽蓝土地,护戒神王,金刚力士,幽显灵祗,唯愿不违本誓,监坛护戒。

(四)忏悔(跪下说三遍,三求忏悔,每说一句一叩首)
弟子XX,今于佛前求哀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今对佛前求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障皆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罪根皆忏悔。

(五)自受三皈依。
弟子XX,至心归依佛,至心归依法,至心归依僧,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女称优婆夷)(跪下三说三拜)。
弟子XX,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一日一夜为净行优婆塞(女的则称优婆夷)(跪下三说三拜)。
我从今时发净信心,乃至坐菩提道场,成正等觉,誓归依佛,两足胜尊,誓归依法,离欲胜尊,誓归依僧,调伏胜尊,如是三宝,是所归趣,唯愿一切佛菩萨众,摄受于我(跪下三祷告)。

(六)自受八戒斋相(跪下自誓)
弟子XX,从今日今时,发起无上菩提道心,乃至过是夜分,迄于明旦,日初出时,于其中间,奉持八戒,于一一戒中,如佛受持。
1、如诸佛尽形寿,不杀生。弟子XX,一日一夜不杀生。
2、如诸佛尽形寿,不偷盗。弟子XX,一日一夜不偷盗。
3、如诸佛尽形寿,不行淫。弟子XX,一日一夜不行淫
4、如诸佛尽形寿,不妄语。弟子XX,一日一夜不妄语。
5、如诸佛尽形寿,不饮酒。弟子XX,一日一夜不饮酒。
6、如诸佛尽形寿,离饰香花香脂璎珞,与作倡歌舞伎乐故往观听。弟子XX,一日一夜不饰香花,香脂璎珞,与作倡歌舞伎乐及故往观听。
7、如诸佛尽形寿,离眠坐华丽高广大床。弟子XX,一日一夜离眠坐华丽高广大床。
8、如诸佛尽形寿,不非时食。弟子XX,一日一夜不非时食。
(以上三宣戒誓,以下一说;)
我今舍离如是等事,誓愿不舍离清净禁戒八种功德。
我今归命胜菩提,最上清净佛法众。我发广大菩提心,自他利益皆成就。
忏除一切不善业,随喜无边众福蕴。先当不食一日中,后修八种长养法。
我持戒行,庄严其心,令心喜悦,广修一切,相应胜行,求成佛果,究竟完满。

(七)发愿回向:参考选择一,志求净土者遵此回向,依《普贤行愿品》
跪下一说:若此斋福另有所愿,可回向所愿,不照下文。)
受戒功德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密。

(八),发愿回向:参考选择二,志愿“小施而变大福者”遵此回向。依据如下经典。

跪下一说:愿以我今日晨朝至明日晨朝之间八关斋戒功德之福,回向愿共十方法界一切众生共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自受仪轨完毕。



回向说明:

明天4.23又是六斋日,比非六斋日斋,福报要大。不过提醒一下:所有汉土八关斋戒仪轨中,后面的那个回向,如果你当时斋戒不是追求净土的,不要念那个“速往无量光佛刹”之类的回向,而是直接回向你的所愿即可。如果用意在净土,那是没问题。很多人说我离经叛道、乱改仪轨,问题是佛经原文斋戒,根本没有这一项,到底是谁乱改还说不定呢。何况,求净土回向净土,求其他回向其他,比如依据《药师经》斋戒求愿,不是追求净土的,你非让人家回向净土,这个也不能说不对,不好,但不是人家所求的目标。举例说明,人家八关斋戒七天求寿命,正危急于祛病延寿,你非让人家回向生净土,不知轻重缓急,胡乱瞎指挥瞎回向,这就不合适。求净土的可另外安排回向。(04.22)

斋福回向之吉祥建议(必读,并请阅读此链接中全部佛经依据,而后决定回向策略):1、唯一志远在净土者,建议以《普贤行愿品》回向支“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那几句回向斋戒福即可。2、如果你不求暂时的急切愿望,不需要用此斋戒福报解决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而是希望把斋戒福报和各种福报储存起来,或者希望将小施之福(斋戒也是一种布施)变成大福果,请按照《金光明最胜王经》《大般若经》《甚深大回向经》,将斋戒福德回向愿共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3、如果你斋戒的福报有现实急用,那就直接回向你急需福德资助的急切目标。然而行者须知,依《地藏经》言,福报回向自身眷属者,只得三生受报。依《大般若经》福德不回向无上菩提者,少施得少福报,福德回向法界一切众生证悟无上菩提者,少布施而得大福果;故而福德救急,不宜成为长久不回向无上菩提之借口,毕竟“愿以自身一切斋戒之福回向愿共法界一切众生证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才是核心重点。4、吉祥个人建议如上,具体如何抉择,行者根据自身情况决定!5、或有行者认为,既然依诸经论,一切福德回向十方众生共证无上菩提才是正论,乃至回向沉溺众生往无量光佛刹才是正论,你又提出福德救急之说,打乱经典回向之公然部署,是不是不合适?吉祥论证结论为:凡事有轻重缓急,平素回向十方法界众生共同证悟无上菩提,或回向法界众生往无量光佛刹,这没有丝毫问题,但深究佛经依据发现:释迦牟尼经常以“谛实语力”调动特定福德,在危急之时去扭转特定的危急灾难。因此,佛陀也经常将福德用于“挽救危急”,这些请读者详细检索阅读我网站“谛实语力”相关全部文字,即知救急时的福德用法,和平时无危急时的福德用法不同。故吉祥提出福德救急时,不必回向无上菩提,而宜用于救急,完全合乎佛教经论对待事物“轻重缓急”之方案不同。因属佛教专业领域之旧论,此处不再重复,读者自行研究我网站“谛实语力”的相关佛经依据和专业论文即可通晓。6、我必是做了极其严密的全面研究,才做出上述不同建议。(04.23)



经典依据:

又,满慈子,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云何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云何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虽经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而不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虽经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而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多福。

若诸菩萨经于少时,施有情类少分财物,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少行布施摄受少福。

若诸菩萨经于殑伽沙数大劫,恒舍无量无数珍财,普施十方诸有情类,复能回向无上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如是菩萨多行布施摄受多福。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欲证无上正等菩提,应以善根与有情共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愿与有情皆同证得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欲能摄受无量福蕴,与诸有情作大饶益,疾能证得一切智智,常应不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若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一切智智相应作意,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便能摄受无量福蕴,疾证无上正等菩提,与诸有情作大饶益。

——出自《大般若般罗蜜经》卷五百七十九

佛告明天。菩萨摩诃萨。于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及于过去当来今现在一切众生所。修慈身行。修慈口行。修慈意行。所有功德果报。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明天。菩萨作如是回向者。是为菩萨少修善本获大果报。多作功德福报无量。

——《佛说甚深大回向经》

复次慈氏菩萨摩诃萨。以施为宝作庄严具。乃至成佛相好庄严。云何少施功德多耶?

以方便力少分布施回向发愿。与一切众生同证无上正等菩提。以是功德无量无边。犹如少云渐遍世界。

若行施时。不能普为一切有情。回向无上正等菩提。设以宝聚如妙高山。而用布施利益甚少。犹如芥子易可穷尽。亦如片云风飘即灭。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卷第四布施波罗蜜多品第五

善男子!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若有人行少分施,能起增上,广为一切众生,最胜善心所获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如是善利无有穷尽;譬如天雨降霔大海,一一水滴数不可知,相续流注无有穷尽。行布施者,善巧回向一切众生,所有功德亦复如是,资诸善法展转增胜,亦复无尽,乃至成佛众善圆满。

——《佛说大方广未曾有经善巧方便品》

“善男子!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给施一切众生。何以故?行方便菩萨以一抟食施与,下至畜生,愿求一切智,以是菩萨与一切众生共之,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二因缘摄取一切众生,所谓求一切智心及愿方便。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佛告智胜菩萨:“善男子!如汝所说。菩萨摩诃萨行于方便,以方便力故虽行少施,所得福德无量无边阿僧祇。”

——《大宝积经》大乘方便会第三十八之一

世尊!若人以一善根回向菩提获大福聚,得寿命八十劫

——《大集会正法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7

帖子

13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9
沙发
发表于 2022-4-15 07:37:12 | 只看该作者
八关斋戒功德

《四天王经》有云:凡是受持此斋戒的地方,恶鬼必然远离,此处必定平安无事。

《十善戒经》云:持此受斋功德,不堕地狱,不堕饿鬼,不堕畜生,不堕阿修罗,常生人中正见出家得涅槃道,若生天上恒生梵天,值佛出世请转法轮。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说护净经》云:此饭一日持斋,得六十万世余粮。

《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之母。

《佛说优婆夷堕舍迦经》云: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

《大般涅盘经》梵行品云:波罗奈国有屠儿,名曰广额,于日日中杀无量羊。见舍利弗,即受八戒,经一日一夜。以是因缘,命终得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

《佛说普达王经》云:先王在世时,有持盖小儿,随先王斋戒一日奉行正法,清净守意。其后过世,魂神还生,为王作子。今致尊贵,皆由宿行斋戒所致。

《犍陀国王经》云:佛言,乃昔拘那含牟尼佛时,王与牛为兄弟,共作优婆塞,持斋戒一日一夜,王守法精进,不敢懈怠,现为国王。

《百喻经》云:佛言,迎叶佛时,有二婆罗门,共受斋法,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已俱还。诸婆罗门,劝与共食,求生天者,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不食者得为国王。

《优婆塞戒经》又云:若能如是清净受持八戒者,是人则得无量果报,至无上乘。又云: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又云:善男子,是八斋戒,即是庄严无上菩提之璎珞也。

《优婆塞戒经》云:受持八关斋戒,除五逆罪,其他一切罪,悉皆消灭。

《无量寿经》云: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

《药师经》云:有能受持八分斋戒,或经一年,或复三月,以此善根,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而未定者,若闻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临命终时有八大菩萨,乘神通来,示其道路,即于彼界种种杂色众宝华中自然化生。

《斋经》云:如是,维耶!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是天下十六大国,是十六国满中众宝不可称数,不如一日受佛法斋。如比其福者,则十六国为一豆耳。

《法句譬喻经》云:斋之福佑明誉广远,譬如天下十六大国满中珍宝持用布施,不如末利夫人一日一夕持佛法斋,如比其福须弥以豆矣。积福学慧可到泥洹。

《中阿含经》云:居士妇!若行如是圣八支斋,若有十六大国,谓一者鸯迦,二者摩竭陀,三者迦尸,四者拘萨罗,五者拘楼,六者般闍罗,七者阿摄贝,八者阿和檀提,九者枝提,十者跋耆,十一者跋蹉,十二跋罗,十三苏摩,十四苏罗吒,十五喻尼,十六剑浮。此诸国中所有钱宝、金、银、摩尼、真珠、琉璃、坏伽、碧玉、珊瑚、留邵、鞞留、鞞勒、马瑙、蝳蝐、赤石、旋珠,设使有人于中作王,随用自在者,彼一切比丘持圣八支斋,不直十六分。


《优陂夷堕舍迦经》云:佛告堕舍迦:「佛正斋法有八戒,使人得度世道,不复堕三恶处,所生常有福佑,亦从八戒本因缘致成佛。佛告优陂夷堕舍迦:「持八戒斋一日一夜不失者,胜持金银珠玑施与比丘僧也。天下有十六大国,一者名鸯迦,二者名摩竭,三者名迦夷,四者名拘薛罗,五者名鸠溜,六者名般闍荼,七者名阿波耶?八者名阿洹提渝,九者名脂提渝,十者名越只渝,十一者名速摩,十二者名速赖吒,十三者名越蹉,十四者名末罗,十五者名渝匿,十六者名剑善提。是十六大国中珍宝物施与比丘僧,不如斋戒一日一夜也。斋戒使人得度世道,以财宝施与,不能使人得道。今我得佛道,本从是八戒起。」佛告堕舍迦:「天下人多忧家事,我用是故,使一月六斋持八戒。若有贤善人,欲急得阿罗汉道者,若欲疾得佛道者,若欲生天上者,能自端其心、一其意者,一月十五日斋亦善,二十日斋亦善;人多忧家事,故与一月六斋。六日斋者,譬如海水不可斛量,其有斋戒一日一夜者,其福不可计。」


《佛说八关斋经》云:如是修行圣八关斋,于是八关斋中功德不可限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福报,如是众多福不可称计。诸比丘!譬如五大流水皆同一处,所谓恒伽、谣婆奴、新头、阿脂耶、婆提摩弃,彼水所流处不可限量,言有尔所水、有尔所瓶水,有尔所千瓶百千瓶水。如是圣八关斋福不可称量,言有尔所福、尔所功德、尔所果报,此大福不可称计。

《增一阿含经》云:是故,诸比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持八关斋离诸苦者,得善处者,欲得尽诸漏入涅槃城者,当求方便,成此八关斋法。所以然者,人中荣位不足为贵,天上快乐不可称计。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无上之福者,当求方便,成此斋法。

我今重告敕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成八关斋者,欲求生四天王上,亦获此愿。持戒之人,所愿者得,我以是故,而说此义耳。人中荣位不足为贵。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身坏命终,生善处天上,亦生艶天、兜术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终不有虚。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

诸比丘!我今重告汝,若有男子、女人持八关斋者,生欲天者,生色天者,亦成其愿。何以故尔?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复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欲得生无色天者,亦果其愿。

比丘当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者,欲生四姓家者,亦复得生。又善男子、善女人,持八关斋人,欲求作一方天子,二方、三方、四方天子,亦获其愿。欲求作转轮圣王者,亦获其愿。所以然者,以其持戒之人所愿者得。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作声闻、缘觉、佛乘者,悉成其愿。吾今成佛,由其持戒,五戒、十善,无愿不获,诸比丘!若欲成其道者,当作是学。


《别译杂阿含经》云:若世间中,有人常能孝顺父母,供养沙门、婆罗门,乃至多能持戒。四天王上启帝释,时诸天等极大欢喜,咸作是言:“世间人中,修行善事,极为贤善,作所应作,增益诸天,损阿修罗。”
帝释欢喜,即说偈言: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得生天,  功德如我身。

佛告诸比丘:帝释所说,不名善说。所以者何?若漏尽阿罗汉,所作已办,应作是偈:

月八十四日,  及以十五日,
并及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斯人获胜利,  功德如我身。

佛与罗汉应说斯偈,名称实说,名为善说。


《大智度论》:
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
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

六日神足月,  受持清净戒;
是人寿终后,  功德必如我!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三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

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行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长爪梵志请问经》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余苾刍苾刍尼。近事男近事女。国王大臣。沙门婆罗门。外道之类。天龙药叉人非人等。瞻仰而住。尔时世尊。为说自证微妙之法。所谓初中后善。文义巧妙。纯一圆满。清净鲜白。梵行之相。尔时有一长爪梵志。来诣佛所。策杖而立。问言乔答摩。汝曾实作如是宣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耶。

  佛告婆罗门。我作是说。世由自业。业为能授。业为生处。业为亲族。业为所依。

       婆罗门曰。若如是者。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金刚不坏坚固之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杀害有情命根。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手指纤长网缦为相。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偷盗他人财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具足色力诸根圆满。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女人欲染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出广长舌自覆其面。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妄语诡诳于人。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威仪庠序如师子行。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诸酒放逸之处。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微妙相好庄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歌舞倡艳之事。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上妙香气芬馥其身。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香花璎珞庄饰。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受用金刚胜妙之座。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高床大床骄恣之物。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四十牙齿鲜白齐平。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远离非时饮啖诸食。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沙门乔答摩。先作何业令汝获得顶上肉髻圆满姝好。佛告婆罗门。我于前生。于三宝二师沙门婆罗门父母尊长。应恭敬处。五轮著地。以无慢心虔诚致礼。由彼业力今获斯果。

  时婆罗门。见佛为说因果不虚。白言。乔答摩此名何福。云何受持。佛言。此名八支净戒。若能一日一夜。或复长时。从师受持。获果如是。

  尔时长爪梵志。既于佛所。闻说八支日夜净戒。由先远离鄙恶业故。便能获得胜妙庄严。深心信受。欢喜踊跃。即于佛前舍高慢心。投杖于地。合掌恭敬。礼佛双足。白言。世尊。我今始知善恶之业感报不虚。我从今日乃至尽形。归依佛陀两足中尊。乃至尽形。归依达磨离欲中尊。乃至尽形。归依僧伽诸众中尊。我受八支近住净戒。始从今时。乃至明旦日出已来于其中间。

  不害一切命  不盗他财物
  不淫不妄语  饮酒放逸处
  花庄及歌舞  高大非时食
  我今悉远离  受持净八支

  第二第三亦如是说。
  佛告婆罗门。善哉善哉。如是应作。如是应持。尔时世尊。说是法已。时婆罗门。及苾刍众。诸人天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杂阿含经》云: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优婆夷子,受八支斋,寻即犯戒,即为鬼神所持。

《撰集百缘经》云: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于其初夜,有五百天子,顶戴天冠,着诸璎珞,庄严其身,赍持香花光明赫奕,照只桓林,来诣佛所。前礼佛足,供养讫已,却坐一面,听佛说法,心开意解,得须陀洹果,绕佛三匝,还诣天宫。于其晨朝,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昨夜光明,照曜只桓,倍逾于常,为是释梵四天大王、二十八部鬼神大将来听法耶?”佛告阿难:“亦非释梵诸神王等来听法也,乃是过去迦叶佛时,有二婆罗门,随从国王,来诣佛所,礼拜问讯。时彼从中,有一优婆塞,劝二婆罗门言:‘汝等今者随从王来,见佛世尊,因可受斋。’婆罗门言:‘受此斋法,有何利益?’优婆塞言:‘受此斋法,随意所求,必得如愿。’时婆罗门,闻是语已,即共受斋,一求生天,二求人王。受斋已竟,俱共还归诸婆罗门聚会之处。诸婆罗门言:‘汝等饥渴,可共饮食。’受斋者言:‘我受佛斋,过时不食。’诸婆罗门言:‘我等自有婆罗门法,何须受彼沙门斋耶?’如是殷勤数数劝请,不勉其意。求生天者,即便饮食,以破斋故,不果所愿,其后命终,生于龙中。第二人者,绝不饮食,以持斋戒故,果其所愿得作国王。以其先身共受斋故,生彼国王园池水中。


《法句譬喻经》云:昔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精舍中,为天人龙鬼说法。东方有国名欝多罗波提,昔有婆罗门等五百人相率欲诣恒水,岸边有三祠神池,沐浴垢秽倮形求仙如尼揵法。道由大泽迷不得过,中道乏粮,遥望见一大树如有神气,想有人居,驰趣树下了无所见。婆罗门等举声大哭,饥渴委厄穷死斯泽。树神人现问诸梵志:“道士那来?今欲何行?”同声答曰:“欲诣神池澡浴望仙,今日饥渴幸哀矜济。”树神即举手,百味饮食从手流溢,给众饭食皆得饱满,其余食饮足供道粮。临当别去,诣神请问:“本行何德致此巍巍?”神答梵志:“吾本所居在舍卫国,时国大臣名曰须达,饭佛众僧诣市买酪,无提酪者,左右顾视倩我提之,往到精舍使我斟酌。讫行澡水俨然听法,一切欢喜称善无量。时我奉斋暮还不飡,妇怪问我: ‘不食何恨?’答曰:‘不恨也。吾行于市,见长者须达于园饭佛,我往持斋,斋名八关。’其妇瞋恚忿然言曰:‘瞿昙乱俗,奚足采纳?君毁遗则祸从此兴。’踧迫不已便共俱食。时我尔夜年寿算尽终于夜半,神来生此。为是愚妇败我斋法,不卒其业;来生斯泽作此树神,提酪之福手出饮食,若终斋法应生天上,封受自然。”



八关斋戒令贫人变富豪

《贤愚经》差摩现报品第三十七

导读说明:
本文为翻译白话令而今人方便理解的缘故,增加了部分经典原文未有的句意,作为润色,但并不违背经典原义。当然,严格意义上,还是请大家查阅佛经原文为准。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在罗阅祇竹林精舍,和无数大弟子在一起。当时国中有一位婆罗门十分贫穷,缺乏钱财粮食,虽然勤奋努力,衰败灾祸却更加严重。该用的方法都用尽了,依然衣食不足。于是他四处向人问:“如今这个世上,做什么事才能使人现世享受福报呢?”
  有人回答说:“你不知道吗?如今如来出世,赐福度化众生,护佑利益一切,众生无不得度。如来又有四位大弟子,他们是摩诃迦叶、大目犍连、舍利弗、阿那律这四位贤士,总是怜悯贫穷人,常做福事利益苦难众生。你现在如果能以信敬心,设食供养这些贤士,则可在现世中满你所愿。”
  婆罗门听完众人所说的这种情况后,心中欢喜。于是就到城中,到处叫卖劳力,役使自身,靠出卖劳力得到少许财物。挑回家后置办饮食,迎请众位贤圣,尽心精勤地供养了一天,希望在现世中得到善报。婆罗门的妻子名叫差摩,差摩的含义是“安稳”的意思,一个很吉祥的名字。僧众用斋已毕,诸位大弟子就劝差摩受八关斋戒。她受斋戒后,他们各自回到精舍。
  当时瓶沙王去野外游玩回城,途中见到一个犯了王法重罪的人,被绑在柱子上,竖在道旁,见到国王时面露悲哀,向王乞求少许吃的东西。国王心怀怜悯伤感,就答应给他一些食物。
  国王离开回城后一整天忙碌,竟忘了这件事。夜里忽然想到:“我先前许诺给那个犯人食物,怎么竟然忘记了?”于是即刻派人前去送食物,可是整个宫内宫外,没有一个想去的。
  他们都这样说:“现在是半夜,道路上恐怕有猛兽恶鬼罗刹,充满灾祸险难,宁愿死在这里也不愿去。”这时国王想到那个犯人的痛苦,身心烦恼,十分怜悯他。于是下令:“国中谁能去送食物,就赏金千两。”然而国中没有一个人接受招募。
  差摩常听人说,如果有人受持八关斋戒,所有邪魔恶鬼毒兽等一切灾难都不能伤害。当时差摩听到这个消息,便想:“我家贫穷,现在又在受持八关斋戒,如今国王所招募的人,想来就是我了,我应该前去接受那笔赏金。”思惟已定,就前去接受国王的招募。这时国王对差摩说:“为我给那个犯人送食物,如果送到后平安回来,我一定给你千两黄金。”于是差摩立即依王所命,担食前往。
  她一路上至心守持斋戒,没有半点疏漏。顺道而行,离城渐远。遇到一个名为蓝婆的罗刹。那个罗刹刚刚生了五百个孩子,极度饥渴。看见差摩走来,就想把她作为自己的食物。但由于差摩持斋戒无有缺失的缘故,罗刹反而生起畏怖心。迫于饥饿难耐,便现身向差摩乞讨她所担的食物:“请布施一点给我吧。”差摩没有拒绝,取出少许布施给她。虽然布施的食物很少,但以鬼神力所持故,也足够能吃饱。

  于是罗刹问差摩道:“你叫什么名字?”女人回答:“我叫差摩。”罗刹心生欢喜,对差摩说:“今天我分娩后能够平安,多亏你救我一命,使我受益颇多。既然蒙你搭救,又听到你吉祥的名字,就用我住所中的一釜金子来报答你,等你回来时记得拿走。”
  又问道:“你要去什么地方?”差摩回答说:“要担着这些食物给那个犯人送去。”蓝婆又说:“我有一个妹妹,在前面居住,叫阿蓝婆。你如果见到她,替我问候她,说我分娩生了五百个孩子,身体平安。把我的情况详细告诉她,使她知道我的消息。”
  差摩答应了,顺路而去,见到阿蓝婆,便上前问候,述说了蓝婆事情的经过:生下五百个孩子并且母子平安。阿蓝婆听了十分欢喜,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她回答:“我叫差摩。”
  阿蓝婆罗刹听后欢喜地说:“我姐姐分娩生子,又得以平安,你的名字又非常好,这是何等的吉祥啊!现在我住处有一坛金子,我把它送给你,等你回来时记得拿走。”又问道:“你要去什么地方?”差摩回答:“我为国王担食去犯人那里。”
  阿蓝婆说:“我有一个弟弟叫分那奇,住在前面。请你替我问候他,并转告姐姐的情况。”随即相互告辞。差摩顺路而行,来到前面顺利见到分那奇。于是告诉他两个姐姐的具体情况,说他大姐生了五百个孩子,身体安稳,没有不祥的事。这时分那奇听到两个姐姐平安的消息,心中欢喜,就问差摩:“你叫什么名字?”妇人回答:“我叫差摩。”那个鬼讲道:“你的名字叫安隐,又传来我姐姐们安稳的消息,让人倍感愉快。”
  就对差摩说:“在我住处有一坛金子,我把它送给你,等你回来时记得拿走。”相互辞别后,上路而去。通过回忆那个地方,最后来到那个犯人前,送给他食物后,沿路返回,并取得三坛金子带到家中。又在国王那里,获得千两赏金,于是其家从此脱贫致富。
  国中百姓看到他家里财宝非常多,人人羡慕,乐意为其做工,纷纷来到他家听从使唤。国王听说这个婆罗门有如此福德,便召到宫中封为大臣。
  其人既享国家俸禄,家里更加富裕,于是信心坚定虔诚,广造福业,迎请佛及僧众,作大布施,佛和众弟子都被请来。饮食完毕,佛为其说法,心意顿时开解,证须陀洹果。这时阿难等众多与会者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佛告曼殊室利:如是如是,如汝所说。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欲供养彼七如来者,应先敬造七佛形像,安在清净上妙之座。散花烧香,以诸幢幡庄严其处。七日七夜受八戒斋,食清净食,澡浴身体,着新净衣。心无垢浊,亦无恚害。于诸有情常起利乐慈悲喜舍平等之心。鼓乐弦歌称赞功德,右绕佛像。念彼如来,所有本愿,读诵此经,思惟其义,演说开示。随其所愿,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一切皆遂。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曼殊室利!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婇女,昼夜六时,殷重至心,恭敬供养彼佛世尊,及称名号,并造形像,香花、音乐、烧香、末香、涂香而为奉献,清净严洁,于七日中,持八戒斋,于诸众生起慈悲意,愿生彼土;彼佛世尊及诸菩萨,护念是人,一切罪业悉皆消灭,无上菩提得不退转,于贪、恚、痴渐得微薄,无诸病苦,增益寿命,随有悕求,悉皆如意,斗诤怨家咸生欢喜,舍此身已,往彼刹土,莲花化生,当生之时,念、定、总持,悉皆明了。曼殊室利!如是当知,彼佛名号无量功德,若得闻者,所愿皆成。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尔时,阿难问救脱菩萨曰:“善男子!应云何恭敬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续命幡灯,复云何造?”救脱菩萨言:“大德!若有病人,欲脱病苦,当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分斋戒,应以饮食及余资具,随力所办,供养苾刍僧;昼夜六时,礼拜供养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读诵此经四十九遍;然四十九灯;造彼如来形像七躯,一一像前各置七灯,一一灯量大如车轮,乃至四十九日,光明不绝;造五色彩幡,长四十九搩手,应放杂类众生至四十九;可得过度危厄之难,不为诸横恶鬼所持。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观世音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诵持此神咒者。发广大菩提心。誓度一切众生。身持斋戒。于诸众生。起平等心。常诵此咒。莫令断绝。住于净室。澡浴清净。着净衣服。悬幡燃灯。香华百味饮食。以用供养。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是时当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与无量神仙。来为作证。益其效验。我时当以千眼照见。千手护持。从是以往。所有世间经书。悉能受持。一切外道法术。韦陀典籍。亦能通达。诵持此神咒者。世间八万四千种病。悉皆治之。无不差者。亦能使令一切鬼神。降诸天魔。制诸外道。若在山野。诵经坐禅。有诸山精杂魅魍魉鬼神。横相恼乱。心不安定者。诵此咒一遍。是诸鬼神。悉皆被缚也。
——《大悲心陀罗尼经》

若诸众生现世求愿者。于三七日。净持斋戒。诵此陀罗尼。必果所愿。从生死际。至生死际。一切恶业。并皆灭尽。三千大千世界内。一切诸佛菩萨。梵释四天王。神仙龙王。悉皆证知。——《大悲心陀罗尼经》


彼若闻此神咒心经。能生悔愧终不更造。若彼复能经一日夜。受持斋戒诵此咒心所作罪业现世轻受。不复当堕无间地狱。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世尊若善男子或善女人。及苾刍苾刍尼。邬波索迦邬波斯迦。或余人辈白月八日受持斋戒专心诵此大神咒心。乃至七遍不杂异语当知是人现世定得二十胜利。云何二十。一者身无众病安隐快乐。二者由先业力虽有病生而速除愈。三者身体细软皮肤光泽面目鲜明。四者众人爱敬。五者密护诸根。六者多获财宝随意受用。七者所得财宝王贼水火不能侵损。八者所作事业皆善成办。九者所有种植不畏恶龙霜雹风雨。十者若有稼穑灾横所侵。以此咒心咒灰或水经七遍已。于其田中八方结界上下散洒。灾横尔时皆即除灭。十一者不为一切暴恶鬼神罗刹斯等吸夺精气。十二者一切有情见闻欢喜。爱乐尊重常无厌足。十三者常不怖畏一切怨仇。十四者设有怨仇速自消灭。十五者人非人等不能侵害。十六者厌魅咒诅蛊道不着。十七者烦恼缠垢不数现行。十八者刀毒水火不能伤害。十九者诸天善神常随卫护。二十者生生不离慈悲喜舍。彼得如是二十胜利。复获八法。何等为八。一者临命终时见观自在菩萨。作苾刍像来现其前欢喜慰喻。二者安隐命终无诸苦痛。三者将舍命时。眼不反戴口无欠呿。手绝纷扰足离舒卷。不泄便秽无颠坠床。四者将舍命时住正忆念意无乱想。五者当命终时不覆面死。六者将舍命时得无尽辩。七者既舍命已随愿往生诸佛净国。八者常与善友不相舍离。
——《不空罥索神咒心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586

帖子

3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
板凳
发表于 2022-4-15 08:3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念佛 于 2022-4-15 08:31 编辑

师兄,文中的“谨运一心,归命请礼。”,这个【请礼】,应该是【顶礼】吧?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别的版本是【顶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65

帖子

20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06
地板
发表于 2022-4-15 15:0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果师兄布施斋戒殊胜仪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5 15:2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念佛 发表于 2022-4-15 08:30
师兄,文中的“谨运一心,归命请礼。”,这个【请礼】,应该是【顶礼】吧?我记得我曾经看过别的版本是【顶 ...

是请礼,这是从南山律的仪轨搬过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71

帖子

91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18
6#
发表于 2022-4-15 15:37:47 | 只看该作者
等来了,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7#
发表于 2022-4-15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四)忏悔(跪下说三遍,三求忏悔,每说一句一扣首)

扣首是否应该改为“叩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25

帖子

10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62
8#
发表于 2022-4-15 17:05: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果师兄法布施!愿果师兄及各位师兄都能顺利持斋,福慧双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55

帖子

40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20
9#
发表于 2022-4-15 18:58:48 | 只看该作者
随喜师兄法布施功德无量
以经为据  以戒为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14

帖子

73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1
10#
发表于 2022-4-15 22:01:04 | 只看该作者
感恩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39 , Processed in 0.21695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