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65|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藏历与农历的斋日

[复制链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4-8 06:1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突然发现藏历和农历差着一天。这样不是藏地和农历的斋日也差着一天,比如今天是汉地的斋日初八,明天才是藏地的初八。虽说可能隔了一个时区,但差一天有点奇怪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10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7
沙发
发表于 2022-4-8 06:58:51 | 只看该作者
那有什么奇怪的,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的一天从来就不是二十四小时,所以历来的历法都是通过闰月等方式来隔一段时间就做一次纠正的。我们农历是闰月,而藏历是闰日,你要说哪个绝对准确,其实都是不准确的,因为地球自转一圈根本就不是二十四小时,都是为了大家方便才近似的规定成二十四小时,要说准,其实都不准,只不过大家纠偏的方式不同,纠偏的频率不同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8

帖子

101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017
板凳
发表于 2022-4-8 17:51:16 | 只看该作者
六斋日是佛定的,只要按照历法执行即可,不是按照天文时间执行。你按照当地公认的历法执行,佛就是承认的,就是得到佛经所说功德。而且佛当时肯定说的不是农历是吧因为印度不按农历过日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地板
发表于 2022-4-8 20:1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4-8 20:29 编辑




因六斋日,
诸恶鬼神辄有势力。以持斋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故较于往日,于此日持戒,则有平息恶鬼,令太下得安之功德。是他日持斋所不具有之修福契机。因得时持戒,报
亦增多
故切准时机,应时行善,可增益果报。






日无好恶,随世恶日因缘故,教令持斋,以持斋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
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
问曰:何以故六斋日受八戒、修福德?
  答曰:是日恶鬼逐人,欲夺人命,疾病凶衰,令人不吉。是故劫初圣人教人持斋,修善作福,以避凶衰。是时斋法不受八戒,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语之言:“汝当一日一夜,如诸佛持八戒,过中不食,是功德将人至涅槃。”如四天王经中佛说:月六斋日,使者太子及四天王,自下观察众生。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少者,便上忉利,以启帝释。帝释诸天心皆不悦,说言:“阿修罗种多,诸天种少。”若布施、持戒、孝顺父母多者,诸天帝释心皆欢喜,说言:“增益诸天众,减损阿修罗。”是时,释提婆那民见诸天欢喜,说此偈言:

  “六日神足月,受持清净戒;是人寿终后,功德必如我!”

  佛告诸比丘:“释提桓因,不应说如是偈。所以者何?释提桓因,五衰、三毒未除,云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报必得如我?若受持此戒,必应如佛,是则实说。”诸大尊天欢喜因缘故,得福增多。
  复次,此六斋日,恶鬼害人,恼乱一切。若所在丘聚、郡县、国邑,有持斋受戒善人者,以此因缘,恶鬼远去,住处安隐。以是故,六日持斋受戒,得福增多。
  问曰:何以故诸恶鬼辈,以此六日恼害于人?
  答曰:天地本起经说:劫初成时,有异梵天王子诸鬼神父,修梵志苦行,满天上十二岁,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以是故,诸恶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势力。
  问曰:诸鬼神父,何以于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
  答曰:诸神中摩醯首罗神最大第一,诸神皆有日分。摩醯首罗一月有四日分:八日、二十三日、十四日、二十九日。余神一月有二日分:月一日、十六日,月二日、十七日。其十五日、三十日,属一切神。摩醯首罗为诸神主,又得日多故,数其四日为斋;二日是一切诸神日,亦数以为斋。是故诸鬼神于此六日,辄有力势。
  复次,诸鬼神父,于此六日割肉、出血,以著火中;过十二岁已,天王来下,语其子言:“汝求何愿?”答言:“我求有子!”天王言:“仙人供养法,以烧香、甘果诸清净事;汝云何以血、肉著火中,如罪恶法?汝破善法,乐为恶事,令汝生恶子,啖肉、饮血。”当说是时,火中有八大鬼出,身黑如墨,发黄、眼赤,有大光明。一切鬼神,皆从此八鬼生。以是故,于此六日,割身肉、血以著火中而得势力。如佛法中,日无好恶,随世恶日因缘故,教持斋受戒。《大智度论》





施得时故,报亦增多。
==================
复次,施得时故,报亦增多。如佛说:施远行人、
远来人、
病人、
看病人,
风寒众难时施,是为时施。”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行在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五福时布施。何等为五福。
一者远来布施。
二者为欲去布施。
三者病瘦布施。
四为谷贵时布施。
五为尝新未自食。当为上与持戒者仁者。从后自食为福。从后说绝。黠人时与信行无有悭意。时与贤者净意无有疑。福德无有量。佛说如是。比丘受欢喜。——《佛说七处三观经》
▼▼
佛赞五施得福无量。
所谓施远来者。
施远去者。
施病瘦者。
于饥饿时。施于饮食。
施知法人。
如是五施。现世获福。——《贤愚因缘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38 , Processed in 0.15540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