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47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050707GBMY000002定业命运也可扭转佛经依据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8-28 08:12: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050707GBMY000002定业命运也可扭转佛经依据

吉祥果注:佛子多为命运定数所缚,若请教智者改命之法,又常教以定业不可转之理。于是佛子便浑浑噩噩堕于消极,不复积极进取,不复为个人家庭社会三宝奉献责任。吉祥以为如此教诲不妥,也非佛教究竟道理。菩萨行者,修持得法,佛果尚且可以成就,何有世间命运不可扭转之理?犹如《大悲心陀罗尼经》云:十地果位尚且克获不难,何况世间小小福报。因之,吉祥摘抄如下佛经圣言,资励有志者积极进取,于世间命运精进提升,于佛法精进修持,于众生精进利益。

一、至心发露忏悔可以不受恶果:

《分别善恶报应经》佛言:复云何业而不得果?所修恶业回心发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厌。心念口言作意专注重重忏悔。此业虽作而不受果。善业亦然。
-----吉祥注:从这段经文看,至心发露忏悔可以不受恶果。


二、塑造佛像可以不受恶果:

《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言: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报皆悉不受。若寇贼侵扰城邑破坏。恶星变怪饥馑疾疫。如是之处不生其中。若言生者斯则妄说。

《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言:佛言。弥勒。如汝所言。当知此人亦复如是。由造像故。彼诸恶业永尽无余。所应受报皆不复受。弥勒。业有三种。一者现受。二者生受。三者后受。此三种业中一一皆有定与不定。若人信心造佛形像。唯现定业少分容受余皆不受。

《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言:佛告波斯匿王言:“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当为大王分别解说。大王。我于往世为求菩提。以众宝栴檀彩画等事而作佛像。过此会中人天之数。以斯福故虽在生死未尽诸惑。然所受身坚如金刚不可损坏。大王。我念过去于无量劫生死之中。造佛形像。尔时尚有贪嗔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然未曾于一念之间以罪业故有四大不调及恶鬼神诸少病苦。所须之物莫不充备。况我于今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有如是不如意事?

《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言:诸佛功德一切声闻辟支佛。于其名字亦不能知。是故若有净信之心造佛形像。一切业障莫不除灭。所获功德无量无边乃至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拔众生一切苦恼。



三、修持“大随求陀罗尼”,可以不受恶果,即便定业恶果,也不受报

由称陀罗尼,诸魅悉坏灭,娑謇嗢未那,毕舍拏吉儞,
猛恶吸精气,常害有情类,彼皆悉殄灭,由随求灭德,
他敌皆灭坏,所作剧厌祷,咒诅法无效,定业不受报!
-----出自《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日日诵持者。得大聪慧威力大勤勇辩才成就。一切罪障定受业报悉皆消灭。
-----出自《普遍光明清净炽盛如意宝印心无能胜大明王大随求陀罗尼经》


论据一切悔不悔业定不定业。非胜心闻大乘法至诚恳励。如来生怨等。故瑜伽说。不业定中悔所损转业。名为不定。故未悔前别名定业。若已悔者名不定业。以经为正。以经就论。论说四业。定不定报。法门定故。所言悔损名不定者。不定业中有此悔故。由此处处皆言作业受果决定。诸佛神力所不能转。三乘通义。经说总灭唯大乘用。理亦无违。然依前说。但言作业受果决定。自不悔者神力不排。不说自悔而定受报。任意通取。涅槃经云。智者重业名不定故。若入圣已。及闻正法而自悔心业报不转。一切众生无得圣者。后师说言。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定业甚少。故得入圣。非排定业。令其不定方得入圣。若定业成不定。
-----《金刚般若论会释》卷二

善男子。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不定作定报。现报作生报。轻报作重报。应人中受在地狱受。二者。定作不定。应生受者回为现受。重报作轻。应地狱受人中轻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为轻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于王有罪。眷属多者其罪则轻。眷属少者应轻更重。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大般涅槃经》卷三十一  

善男子。业有二种。定以不定。定业有二。一者报定。二者时定。或有报定而时不定缘合则受。或三时受。所谓现受生受后受。善男子。若定心作善恶等业。作已深生信心欢喜。若发誓愿供养三宝。是名定业。善男子。智者善根深固难动。是故能令重业为轻。愚痴之人不善深厚。能令轻业而作重报。以是义故。一切诸业不名决定。
-----《大般涅槃经》卷二十九

何因缘故名果报定。常作无悔故。专心作故。乐喜作故。立誓愿故。作已欢喜故。是故是业得果报定。除是之外悉名不定。众生行业有轻有重有远有近。随其因缘先后受之。如有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定知善恶当有果报。是人能转重业为轻。轻者不受。若遭福田遇善知识。修道修善。是人能转后世重罪。现世轻受。若人具有欲界诸业。得阿那含果能转后业现在受之。阿罗汉果亦复如是。善男子。智者若能修身修戒修心修慧。是人能坏极重之业。如阿伽陀咒及除毒宝破坏恶毒。若作小罪初方便轻后成已重。是人不修身戒心慧令轻作重。众生若作一种二种乃至种种。有作不具足有作具足。先念后作名作具足。先不生念直造作者。名作不具足。复有作已不具足者。谓作业已果报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谓作业已定当得报。复有作已不具足者。果报虽定时节不定。复有作已亦具足者。时报俱定。
-----《优婆塞戒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沙发
发表于 2020-8-29 23:47:0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里是否该加个双引号?“复云何业而不得果?所修恶业回心发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厌。心念口言作意专注重重忏悔。此业虽作而不受果。善业亦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板凳
发表于 2020-8-29 23:50: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从这段经文看,至心发露忏悔可以不受恶果。这句另起一段,统一用一个属于师兄的标签,比如:吉详简读,吉详说等等来代替---这个符号。这样是不是更整齐划一点儿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地板
发表于 2020-8-29 23:51: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佛言的话都加上双引号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9

帖子

33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36
5#
发表于 2020-9-4 12:00:25 | 只看该作者
秀秀 发表于 2020-8-29 23:51
建议,佛言的话都加上双引号吧“”

这样,工作量太大了。其实能看明白哪些是佛言,是没问题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3

主题

575

帖子

1397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97
6#
发表于 2020-9-4 20:09:04 | 只看该作者
sxxxrzbh 发表于 2020-9-4 12:00
这样,工作量太大了。其实能看明白哪些是佛言,是没问题的!

您说得对,只放论坛,大家能看明白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以后汇总成电子书,还是要在校对修订,这第一次修订就全部修改过来,以后能轻松一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

帖子

30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30
7#
发表于 2020-9-5 08:36:5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果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8#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2:30:24 | 只看该作者
秀秀 发表于 2020-8-29 23:50
建议:---从这段经文看,至心发露忏悔可以不受恶果。这句另起一段,统一用一个属于师兄的标签,比如:吉详 ...

谢谢,接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9#
 楼主| 发表于 2020-9-6 22:31:02 | 只看该作者
秀秀 发表于 2020-8-29 23:47
这里是否该加个双引号?“复云何业而不得果?所修恶业回心发露。省悟前非思惟嫌厌。心念口言作意专注重重忏 ...

确实工作量太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

帖子

514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14
10#
发表于 2020-9-7 08:51: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纳兰·明 于 2020-9-7 08:55 编辑

  1、第一段第二句“于是佛子便浑浑噩噩堕于消极,不复积极进取,不复为个人家庭社会三宝奉献责任。”   
  “奉献责任”说法不通。  
  建议要么删掉“责任”;要么改为“不复以为个人家庭社会三宝奉献为己任”,或改为“不复担起为个人家庭社会三宝奉献的责任”。后两种方法略显啰嗦,个人认为删掉“责任”最简洁。

  2、“二、塑造佛像可以不受恶果”的次段首句“《大乘造像功德经》佛言: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
  “弥勒”与“若有众生宿造恶业”之间,建议加一个标点,表示断句。
  经文原文没有句读(若有相反的说法、例证,欢迎指出/给出),如何加标点,自行判断。即使有断句有标点的《大正藏》,其标点也未必完全正确完全符合原意,何况其他各种版本。
  为了表意清晰,便于阅读和理解,建议在“弥勒”与“若有众生宿造恶业”之间,加一个标点。


  原本对引用的《大乘造像功德经》里的“尔时尚有贪嗔等无量烦恼而共想应”用字有疑惑,在龙藏里面搜索了一下,还真的是“想应”。
  对此无异议。———————————————————————————————————————————————————————————————————————— 
  周末来看了一下,待阅读待修订的内容真的很多,工作量很大。
  前天注册了ID,今天开始参与修订。众人拾柴火焰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27 , Processed in 0.529252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