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2-3-19 15:10 编辑
加紧忏罪积福,以避疾疫!
福能消众患
=======
修福受乐报 所欲皆自然 超然生死流 上言至涅槃 若人好为福 天神自然护 所愿皆自然 众魔不得坏 薄福多诸恼 福能消众患 生天受快乐 人中亦自在 因此福方便 永离生死苦 得道至涅槃 不灭复不生------《佛说护身救命经》
同携罪恶,以福厚故,而得轻受。以福薄故,而得重受。
===================
若投小器水 咸苦不可饮
如人大积福 而有少罪恶
不堕于恶道 余缘而轻受
又人薄福德 而有少罪恶
心志狭小故 罪令堕恶道
若人火势弱 食少难消食
此人虽不死 其身受大苦
若人身势强 食少难消食
此人终不死 但受轻微苦
善福慧火弱 而有少恶罪
是罪无救者 能令堕地狱
有大福德者 虽有罪恶事
不令堕地狱 现身而轻受
譬如鸯崛魔 多杀于人众
又欲害母佛 得阿罗汉道
-----《十住毗婆沙论》
可负载对抗恶业能力与自我福德弘博程度相应。
==================
“复次,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犹如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云何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谓负债人产业无量,极有势力,彼以是故,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是谓有人虽负百钱,不为主所缚,乃至千万亦不为主所缚。如是,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云何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谓有一人修身、修戒、修心、修慧,寿命极长,是谓有人作不善业,必受苦果现法之报;彼于现法设受善恶业报而轻微也.”
佛说如是,彼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中阿含经》
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同临灾厄,以福增故,而得消减。 ================== 《杂譬喻经》 龙升天喻 (一二) 有龙升天降于大雨。雨落天宫即成七宝。 雨落人中皆为润泽。 落饿鬼身上变成大火举身烧然。 俱是一雨而所堕变异也。此二事明众形无定质。随罪福之所感也
同临种种忧患、灾厄。有善藏者重业轻受,无善藏者轻业重受。 ========================== 《大般涅槃经》:善男子,一切众生不定业多,决定业少。以是义故,有修习道;修习道故,决定重业可使轻受,不定之业非生报受。善男子,有二种人:一者、不定作定报,现报作生报,轻报作重报,应人中受在地狱受;二者、定作不定,应生受者回为现受,重报作轻,应地狱受人中轻受。如是二人,一愚二智,智者为轻,愚者令重。善男子,譬如二人于王有罪,眷属多者其罪则轻,眷属少者应轻更重;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智者善业多故重则轻受,愚者善业少故轻则重受。 善男子,譬如二人,一则肥壮,一则羸瘦,俱没深泥,肥壮能出,羸者则没。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服毒,一有咒力及阿伽陀,一者无有,有咒药者毒不能伤,其无咒药服时即死。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多饮浆,一火力势盛,一则微弱,火势多者则能消化,火势弱者则为其患。 善男子,譬如二人为王所系,一有智慧,一则愚痴,其有智者则能得脱,愚痴之人无有脱期。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涉险路,一则有目,一则盲瞽,有目之人直过无患,盲者坠落堕深坑险。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共饮酒,一则多食,一则少食,其多食者饮则无患,其少食者饮则成患。 善男子,譬如二人俱敌怨阵,一则铠仗具足庄严,一则自身,其有仗者能破怨敌,其自身者不能自勉。 复有二人粪秽污衣,一觉寻浣,一觉不浣,其寻浣者衣则净洁,其不浣者垢秽日增。 复有二人俱共乘车,一有副轴,一无副轴,有副轴者随意而去,无副轴者则不移处。 复有二人俱行旷路,一有资粮,一则空往,有资粮者则得度险,其空往者则不能过。 复有二人为贼所劫,一有宝藏,一则无藏,有宝藏者心无忧戚,其无藏者心则愁恼。 愚智之人亦复如是,有善藏者重业轻受,无善藏者轻业重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