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3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志文:以貌似哲理的华丽台词来弥补内涵短板的演员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2:34: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王志文:以貌似哲理的华丽台词来弥补内涵短板的演员

菩提心:王志文的表演总有些神经质,他演内外性格差别较大的角色很合适,有一种表面冷静沉默之下似乎总要爆炸起来的戏剧张力。不知为什么,他演成熟的男性角色,会给人一种缺乏稳重感的感觉,可能是我个人原因觉得,少了一些厚实,多了一些虚飘。

吉祥果:他经常驾驭一些超出他阅历和人生体悟的角色,展现出内涵跟不上表现力的某种虚浮,这也许就是你说的“张力”。我说王志文阅历和人生体悟跟不上,并不是认为他没有阅历和人生体悟,而是说他的这些内涵跟不上角色应该匹配的那种阅历和体悟:比如《黑冰》之郭小鹏和《遥远的救世主》之丁元英,由于内涵和阅历跟不上相关角色,于是他的表演经常会使用各种“近似哲理的大段华丽台词”来补充这个短板,刻意锻造一种“貌似沧桑的深刻感”,以此来赋予角色内涵,但这种东西很多时候比较脱离生活,庸俗比喻就是给人一种“脱离生活的装逼感”,只是人生体悟较浅的人不觉得这些,而或者有一类拥有装逼嗜好的同类反而更容易接受他的某些角色。比如,《黑冰》和《遥远的救世主》都留下大段所谓的“经典台词”,至今为网友热捧,但真正有人生体悟的人,只是觉得那些台词是一种虚浮的营造。举例说明:《遥远的救世主》中丁元英在寺庙与高僧论道的那一大段“台词”,极尽装逼之能事,但你如果问王志文:“哥,这段台词是啥意思?竟然把高僧都说蒙圈了?”估计王志文会说他也不知道。总体而言,我不太喜欢一些演员去驾驭超出自己内涵之外的东西,超出了,就会产生你说的缺乏厚实的感觉和“虚飘感”。你能对王志文有这种感觉,说明你的观察力相当了得。个人认为,王志文演艺事业的最高成就,还是他年轻时期和江珊合演的《过把瘾》,那不但是王志文的经典,也是江珊的经典,他二位把青年夫妻复杂的情感变化表现得那么真实和细腻,这样的好戏还真不多,这些角色没有超出他和江珊的驾驭能力,因此那些角色怎么看怎么真实,即便时间过去二十多年,《过把瘾》依然是经典。一言以蔽之:如果王志文以后不使用哲理化的大段华丽台词,还能够演绎出深刻的角色内涵,他就比较完善了。相对应的参考是:唐国强版《三国演义》和陆毅版《三国演义》中,火烧上方谷被大雨浇灭后,陆毅絮絮叨叨说了很多,不懂得“艺术留白”,令人觉得演技幼稚,而唐国强只是仰天静默、闭目流泪、一言不发,任由泪水和雨水顺势浇灌而下,给观众造成强烈的“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审美冲击力,两版诸葛亮到底哪一个更有内涵,大家都能够分辨清楚。所以,很多时候,并不是必须需要使用台词,也不是每句台词都“越趋向哲理感”就越好,或者台词越华丽越好。华丽的台词容易营造“舞台剧”的错觉,容易和现实生活拉出体验上的距离感,这个大家都有共鸣,比如九十年代末《大明宫词》就是这种感觉,但古典剧剧情尤其是宫廷剧剧情,本身在现实普通人生活之外或者之上,所以使用舞台剧的华丽台词并不太违和,甚至给《大明宫词》增色不少,反而是那些反应现代现实社会的剧情,如果大量使用“哲理化的华丽台词”,就非常容易令观众产生违和感和装逼感,似出于生活之外,因为每个阶层和群体的观众也都在感悟当下的现实生活,他很容易发现剧情台词和生活表达的差距,即便我们无法否认现实中也存在每句话都带点哲理表达的个体,但那毕竟不是普遍的常态。(2022.03.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3-17 22:35:35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板凳
发表于 2022-3-18 16:45: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26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66
地板
发表于 2022-3-18 16:46:5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爱师兄师兄辛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帖子

156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156
5#
发表于 2022-3-18 18:19:4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高僧没蒙圈。二人各有因果。丁如实观照求个明白,并且已经准备好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是一种强势文化的体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6#
发表于 2022-3-18 19:11: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果师兄在世俗生活中正知正念保持的很好,即便是看电影电视也没有心随戏转,而是保持观察者的角色。一般人很难做到,即便刻意保持也会因为身体问题丢失觉知。难以连续保持不紧盯不走神。让人敬佩,请问是天生的么?还是长期修持所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86

主题

601

帖子

201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16
7#
发表于 2022-3-18 19:14:4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这种能力能长时间的用眼观赏和阅读而不会迷掉,也不会觉得太累,包括长时间用第六意识进行逻辑思维。神之足让人叹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8#
 楼主| 发表于 2022-3-18 20:16:51 | 只看该作者
Darmin 发表于 2022-3-18 19:14
这种能力能长时间的用眼观赏和阅读而不会迷掉,也不会觉得太累,包括长时间用第六意识进行逻辑思维。神之足 ...

过奖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35 , Processed in 0.14890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