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善业因缘,得光明威德,如帝释天 =================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四地处。名曰探水。众生何业生于彼处。彼以闻慧。见此众生。修行善业。信心悲心。润益之心。见病困者。其命临终。咽喉之中。啒啒出声。余命未尽。施其浆饮。或施其财。以续彼命。是人以此善业因缘。命终生于三箜篌天探水之地。受天快乐。光明威德。如帝释王。诸天女众。周匝围绕。常受快乐。受自业报。过无量时。见无量林。无量河流。诸天女众。相随入林。林名摩利。无量河水。莲华浴池。以为庄严。天诸音乐。出妙音声。多有天女。欢喜娱乐。于其林中。多有华果。乾闼婆音。众鸟之音。其林宝树。曼陀罗林。俱舍耶林。不破坏林。常欢喜林。正欢喜林。如意香林。如是华香。普熏一切。诸天女众。随天所念。于摩利林。既游戏已。向五华林。互相娱乐。其林众鸟。名曰宿命。见诸天众。而说颂曰。
福德可爱乐 能得胜果报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船筏 福德藏无尽 福德亲无上 福德如明灯 亦如慈父母 福德至天中 福能至善道 人能修福故 天上受福乐 若人修胜福 常得生乐处 是故应修福 无及福德乐 利益于二世 爱敬及财物 常观此二因 是名福德乐 福德恒随身 如影常不离 福为第一乐 无福无乐报 若天福德尽 退已随业生 世间善恶果 是故应修福 我于天世间 今受畜生身 无福因缘故 自业之所欺 若无福调伏 常行于恶道 其人无安乐 如沙不出油 愚人为心欺 远离于福德 其人不得乐 众苦常不断 是人数数生 数数还退没 以天行放逸 彼天乐无常 业网系众生 痴爱之所诳 无始生死来 流转如水轮 诸天退没时 具受大苦恼 地狱众苦毒 不得以为比 天乐必有退 如何不觉悟 不见死灭故 贪着世间乐 诸世间生灭 不可以数知 而人莫能厌 为爱之所欺 ——《正法念处经》
因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而非受多光 ================== 问曰:佛何以故光常一丈而不多? 答曰:一切诸佛常光无量,常照十方世界。释迦牟尼佛神通身光无量,或一丈、百丈、千丈、万亿乃至满三千大千世界,乃至十方,如诸佛常法。 但于五浊世,为众生少德、少智故,受一丈光明。若受多光,今众生薄福钝根,目不堪其明。如人见天身,眼则失明,以光盛眼微故,若众生利根福重,佛则为之现无量光明。《大智度论》
以善业因缘,得千光明 ================= “日天子身出千光,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由宿业功德,故有此千光,是故日天子名为千光。宿业功德云何?或有一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济诸穷乏,施以饮食、衣服、汤药、象马、车乘、房舍、灯烛,分布时与,随其所须,不逆人意,供养持戒诸贤圣人,由彼种种无数法喜光明因缘,善心欢喜。如刹利王水浇头种初登王位,善心欢喜,亦复如是。以此因缘,身坏命终,为日天子,得日宫殿,有千光明,故言善业得千光明。 “复以何等故,名为宿业光明?或有人不杀生,不盗,不邪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取,不瞋恚、邪见,以此因缘,善心欢喜。犹如四衢道头有大浴池,清净无秽,有人远行,疲极热渴,来入此池,澡浴清凉,欢喜爱乐;彼十善者,善心欢喜,亦复如是。其人身坏命终,为日天子,居日宮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业光明。《佛说长阿含经卷》 ▼▼▼ “月天子身出千光明,五百光下照,五百光傍照,斯由宿业功德故有此光明,是故月天子名曰千光。宿业功德云何?世间人供养沙门、婆罗门,施诸穷乏饮食、衣服、汤药、象马、车乘、房舍、灯烛,分布时与,随意所须,不逆人意,供养持戒诸贤圣人,由是种种无数法喜,善心光明。如刹利王水浇头种初登王位,善心欢喜,亦复如是。以是因缘,身坏命终,为月天子,月宫殿有千光明,故言善业得千光明。 “复以何业得千光明?世间有人不杀,不盗,不邪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不贪取、瞋恚、邪见,以此因缘,善心欢喜。犹如四衢道头有大浴池,清净无秽,有人远行,疲极热渴,来入此池,澡浴清凉,欢喜快乐;彼行十善者,善心欢喜,亦复如是。其人身坏命终,为月天子,居月宫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业千光。 “复以何因缘得千光明?世间人不杀、不盗、不淫、不欺、不饮酒,以此因缘,善心欢喜;身坏命终,为月天子,居月宫殿,有千光明,以是因缘故,名善业千光。六十念顷名一罗耶,三十罗耶名摩睺多,百摩睺多名优婆摩。若日宫殿六月南行,日行三十里,极南不过阎浮提。是时,月宫殿半岁南行,不过阎浮提,月北行亦复如是。《佛说长阿含经卷》
心自性清净明亮。而不容受客尘烦恼。法性常住本自光明。 ============== 尔时世尊。复告海意菩萨摩诃萨言。海意。以是缘故。若诸菩萨欲得如是自说净印三摩地法门。及自说无垢慧者。当住二种之心。一者无浊乱心。二者无滓秽心。无浊乱心者。谓心自性清净明亮。而不容受客尘烦恼。法性常住本自光明。一切作意无所积集。无尘故离贪。无分别故离嗔。无我故离痴。清净遍净。毕竟无垢。自在光明如所解脱。一切法亦然。随住真如平等故。如所解脱一切法亦然。随住法界平等故。如所解脱一切法亦然。随住实际平等故。如所解脱一切法亦然。随住空平等。随住无相无愿无造无作无生无起诸平等故。如所解脱有为法亦然。随住无为法平等故。即此随住平等之法。无集无散。非智所知。此说名为无浊乱心。即以此法为他众生。及余补特伽罗。显明开示。于自他法不起动乱之想。此即是为无滓秽心。海意。具是无浊乱心。无滓秽心者。即能获得自说净印三摩地门。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