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须弥山四天下为一世界(或称小世界),一千个世界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
小世界止于色界初禅天,小千世界止于二禅天,中千世界止于三禅天,大千世界止于四禅天。
我们所处的天下为南赡部洲,小世界为**,小千世界为周利,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为娑婆。
那么,各级世界的主为谁呢。
华严经中有,千世界主大梵天王,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大千世界主摩酰首罗。
大悲经中有,三千世界主大梵天王,即摩酰首罗。
集一切福德三昧经中有,千世界主为那罗延菩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有,堪忍界主为持髻梵王。此处堪忍界应为娑婆世界。
妙法莲花经中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华严疏钞以为尸弃即持髻之意。
我所疑惑的是,都称尸弃大梵为娑婆世界主,而据法华玄赞,其为初禅主,初禅天属于小世界的范围,为大千世界的十亿分之一,为何称其为娑婆世界主呢。
再从科学角度来看,南赡部洲可能对应于地球,小世界可能对应于银河系,比如银河系有4条螺旋臂,对应于小世界的四天下。
也有称小世界对应于地球的,那么地球上的哪座山对应于须弥山呢。
银河系之上的本星系群,包含大约超过50个星系。
再之上为本超星系团,即室女座超星系团,至少有100个星系团与星系群。
再之上为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包含约10万个星系。
如果银河系为小世界,那么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应该为中千世界,或大千世界,也即娑婆。
拉尼亚凯亚(Laniakea)这个词来自于夏威夷语,意为“无尽的天堂”。
超星系团是宇宙中最大的结构之一,并且其边缘难以判断。
往上则聚集成大尺度纤维状结构,它的边界由星系长城(Great Wall)组成。
宇宙往上聚集成大尺度纤维状结构,而生物体内,同样也有纤维状结构。
华严经中云,娑婆世界一劫,为极乐世界一日一夜。
如果极乐世界中,有朝生暮死的蜉蝣,那么其体内蕴藏着一个大千世界。
蜉蝣一日生死,大千世界一日成住坏空。
参考:
大智度论:“问曰:云何为三千大千世界?答曰:佛《杂阿含》中分别说:千日,千月,千阎浮提,千瞿陀尼,千郁怛罗越,千弗婆提;千须弥山,千四天王天处,千三十三天,千夜摩天,千兜率陀天,千化自在天,千他化自在天,千梵世天,千大梵天,是名小千世界,名周利。以周利千世界为一,一数至千,名二千中世界。以二千中世界为一,一数至千,名三千大千世界。初千小,二千中,第三名大千。千千重数,故名大千;二过复千,故言三千;是合集名。百亿日月,乃至百亿大梵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一时生、一时灭”
瑜伽师地论:云何世间成?谓过如是二十中劫已,一切有情业增上力故世间复成…如是百拘胝四大洲。百拘胝苏迷卢。百拘胝六欲天。百拘胝梵世间。三千大千世界俱成俱坏。即此世界有其三种。一小千界。谓千日月乃至梵世总摄为一。二中千界。谓千小千。三大千界。谓千中千。合此名为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四方上下无边无际三千世界正坏正成。犹如天雨注如车轴无间无断。其水连注堕诸方分。如是世界遍诸方分。无边无际正坏正成。即此三千大千世界名一佛土。如来于中现成正觉。于无边世界施作佛事。如是安立。
《妙法莲华经玄赞卷第二》:“此色界天。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逼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初禅大小等于欲界一四天下。一千初禅始等二禅。二禅为火灾顶。一千二禅始等三禅。三禅为水灾顶。一千三禅始等四禅。四禅为风灾顶。乃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也。”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3:「復次,佛子!譬如大雲降雨,大千世界一切眾生無能知數,若欲算計令心狂亂,除大千世界主摩醯首羅天王,乃至一[1]渧無不知者,以本善根果報力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38:佛子!譬如千世界主大梵天王,...佛子!譬如二千世界主大梵天王,...
《大悲經》:摩醯首羅淨居天等亦復如是。爾時,三千大千世界主大梵天王作如是念:
《集一切福德三昧經》卷1:「爾時,千世界主那羅延菩薩從[2]坐而起,整於衣服,右膝著地,合掌向佛白言:」
《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401卷-第600卷)》卷570〈8 現相品〉:「堪忍界主、持髻梵王應時便與六十八萬諸梵天眾,來至佛所頂禮雙足,合掌恭敬右遶七匝,」(CBETA 2021.Q4, T07, no. 220, p. 946a19-21)
《妙法蓮華經》卷1〈1 序品〉:「娑婆世界主[25]梵天王——[26]尸棄大梵」(CBETA 2021.Q4, T09, no. 262, p. 2a18-19)[25]:Brahman.[26]:Śikhin.
華嚴疏鈔十六上曰:「尸棄亦云尸棄那,此云持髻。」
智度論一曰:「三千大千世界主,梵天王名式棄。」
法華玄贊二曰:「尸棄者火災頂,即初禪主,火災之災頂故。」
《大方廣佛華嚴經》壽量品第三十一:此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剎一劫,於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剎為一日一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