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03|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唱经典流行歌曲供养佛可以吗?

[复制链接]

5

主题

7

帖子

69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2-7 22:16: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歌咏音乐可以供养佛这个我知道,唱MP3随身听时代的流行乐能供养佛吗?毕竟流行乐多数都是情歌,但也有一句话“念佛如念情,成道久矣”,总比打游戏看视频强吧?现在纠结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沙发
发表于 2021-12-7 22:26: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智光耀 于 2021-12-7 23:01 编辑

若复有人以妙音乐供养佛塔。获于十种胜妙功德。何等为十。一身相端严。二见者欢喜。三音声微妙。四言辞和顺。五肢体适悦。六离瞋恚。七庆喜多闻。八崇贵自在。九命终生天。十速证圆寂。如是功德。以妙音乐供养佛塔获如斯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


   初事不空见  值坚固花佛
 以一念清净  见毗卢舍那
 又遇栴檀佛  以草炬供养
 又佛入城时  以金末散地
 逢法自在佛  说法赞善哉
 值普光如来  一称南无佛
 见大聚光佛  供养以金花
 值光幢如来  奉献以掬豆
 又见智幢佛  无忧花如来
 持粥以供养  于彼发弘愿
 又值宝发佛  供养以明灯
 见花光如来  供养以良药
 又值无畏佛  施以宝璎珞
 婆胝伽罗佛  施波头摩宝
 见娑罗王佛  供养以纯乳
 施名称如来  奉以师子座
 又见真实佛  及高智如来
 曾顶礼围绕  又见龙施佛
 供养以衣服  见增上行佛
 施以栴檀香  又见致沙佛
 供养以妙钵  又见大严佛
 施优钵罗花  又值光王佛
 以妙宝供养  又见释迦佛
 施以金莲华  又值宿王佛
 赞叹如来德  又见日面佛
 施以庄耳花  又值妙意佛
 散以真头花  又见降龙佛
 施以摩尼宝  又值增益佛
 奉上众宝盖  又见药师佛
 奉以胜妙座  值师子幢佛
 奉以众宝网  又见持德佛
 以音乐供养  又值迦叶佛
 奉以众末香  又见放光佛
 以妙花供养  又值阿鞞佛
 奉以妙胜台  又见世供佛
 奉以妙花鬘  又值多伽佛
 曾舍天王位  又见难降佛
 施以众妙香  又值大光佛
 舍身而供养  又见尚花佛
 献宝庄严具  又值法幢佛
 散以众妙华  又见作光佛
 奉优钵罗花  尽心而供养
——《方广大庄严经》

尔时诸大国王阿阇世等。并先于佛心怀渴慕。闻王造像功已获成。皆生喜庆共至王所。各以无量花香音乐供养佛像。复以种种诸珍宝物赠奉于王。咸作是言。大王所作甚为希有。能拔我等愁忧毒箭。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是时佛神力故。此娑婆界及十方佛土一切众生入佛身内。如是神通诸佛境界三摩提力。彼诸众生见佛身光。出过十方一切诸佛世界。普皆充满照曜殊特能蔽余光。于自坐处作如是说。释迦如来不可思议未曾闻见。彼诸菩萨如是说已。各以种种华香宝衣袈裟缨络种种音乐供养如来。供养毕已无量百千右绕礼拜悉皆退坐。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四十一》


   若使人作乐,  击鼓吹角贝,
 箫笛琴箜篌、  琵琶铙铜钹,
 如是众妙音,  尽持以供养。
 或以欢喜心,  歌呗颂佛德,
 乃至一小音,  皆已成佛道。
——《妙法莲华经》
歌呗:1.佛教语。谓赞唱经咒﹑偈颂。其法源自古印度。http://xh.5156edu.com/html5/229972.html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5

主题

265

帖子

20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06
板凳
发表于 2021-12-7 22:26: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吉祥月 于 2021-12-7 22:40 编辑

实在不知道怎么供养就买些水果去供供比较实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地板
发表于 2021-12-7 22:3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智光耀 于 2021-12-7 22:50 编辑

吉祥独家佛乐研究:琴瑟合奏小情迷,钟鼓齐鸣大雄觉


  “尔时法王说偈告曰:


“‘见如来出世,  闻击法鼓音;
  见演说法时,  寂灭至涅槃。
  见于多众生,  作福者甚少;
  福能后世乐,  何故而不作?’


  “尔时,彼人以偈答法王言:


“‘我愚痴无智,  亲近恶知识;
  造作不善业,  由欲迷于心;
  我以多习欲,  今受苦痛报。
  多杀害众生,  破坏和合僧,
  破坏佛塔寺。  愚痴无智慧,
  口作不善语,  呵骂于父母。
  我以不觉知,  自多造众过。
  我见所生处,  在于大叫狱,
  于众合地狱,  受于大苦痛;
  复于阿鼻狱,  受无量剧苦;
  大莲华地狱,  受于无量苦;
  黑绳大地狱,  百千生受苦;
  于一切地狱,  遍受诸苦恼;
  无数百千劫,  受于大苦痛。
  行于黑暗狱,  不见其门户;
  复堕火镬中,  展转受众苦。
  复有一地狱,  名曰刀剑狱,
  百千亿刀剑,  行列在我前;
  以此割截身,  自业受苦恼。
  非工师所作,  业感自然生;
  大风吹令起,  割切遍其身。
  我应受如是,  地狱诸苦恼;
  一切诸众生,  见我受此苦。
  我所有财宝,  尽留在世间;
  男女及兄弟,  姊妹亲眷属;
  父母及知识,  奴婢作使人;
  牛羊诸畜生,  我意迷于此,
  贪着金银宝,  及精妙衣服,
  贪着造舍宅,  善工画舍师,
  众婇女娱乐,  箜篌、箫、笛音,
  以此痴心者,  香汤自澡浴,
  如是自娱乐,  顽痴无智身,
  种种而供养。  我亦无兄弟,
  虚妄心贪着,  今日受无量,
  苦痛不可尽。  世间胜上味,
  贪着而啖食,  香泽以涂发,
  宝珠以为鬘,  贪色自迷醉。
  今无救济者,  眼为恶业因,
  见已则生贪,  耳因诸音声,
  闻已则生贪。  臂贯以宝钏,
  指着金宝镮,  咽颈着宝璎,
  脚著于金钏,  作金宝罗网;
  交露覆其身,  身着种种宝,
  以此自庄严。  世间第一者,
  以为身庄严。  细软上妙触,
  增长于爱欲,  种种妙床榻,
  以自悦其身。  种种好妙香,
  以涂其自身;  栴檀龙脑香,
  以此自涂身;  麝香等诸香,
  用之自涂身。  瞻卜须摩那,
  以此涂其发;  第一精妙衣,
  白㲲自衣身。  若舍白象乘,
  复乘于马乘;  为王治国政,
  人众悉敬重;  宫中诸妃后,
  善学歌舞戏。  禽兽在旷野,
  无事猎残害;  作如是等恶,
  不知后世报。  食啖他肉故,
  受如是苦报。  愚痴无智慧,
  不知当有死;  我以愚痴意,
  养育于身命,  今日至死门,
  无能救济者。  汝等诸亲族,
  何用视我为?  何不服胜衣?
  何故自忧哭?  何故不㧧发?
  而受于苦恼。  我命终不存,
  造恶增多故,  狐、狼、乌、鹊等,
  食我此身肉。  长养此身体,
  为诸虫所食。  生死因此身,
  众生则有生,  应如是授药,
  令得离此难。  世医不能治,
  无人救济者;  今日授法药,
  令灭烦恼病。  种种养此身,
  会必归于死;  世间无上尊,
  救度诸众生。  寂灭诸佛子,
  亦能救众生;  施诸妙法药,
  令远离生死。  食肉长此身,
  不知诸苦报;  长养于此身,
  无有少利益。  此身顽痴聚,
  不知少恩分;  妻、妾、男、女等,
  不知其恩力。  长养得成立,
  无能救济者;  绝望无有知,
  忧愁入死地。  众生生有苦,
  后则有死苦;  想行触受等,
  是则为中苦。  愚痴爱所缚,
  生在于诸有;  为爱欲所缚,
  乐著于境界。  众生无知故,
  唯有忧恼苦;  善法不识知,
  心但著名字。  不知于后世,
  犹如恶毒蛇;  无明转众生,
  远离于解脱。  不识解脱故,
  恶业所流转;  心有烦恼故,
  众生住生死。  烦恼烧众善,
  如火焚干木;  流转于五道,
  无有少乐受。  不知好妙乐,
  在于何处所?  清净佛国土,
  世尊转法轮;  如来净音声,
  说戒定智慧。’”


  尔时,世尊复告药上菩提萨埵摩诃萨埵言:“如是,如是!恶行众生命终之后,受诸苦恼,无救济者、善果报者。今说伽他:


 “造恶不善业,  必入于地狱,
  吞啖热铁丸,  饮于沸融铜;
  雨火洒其身,  遍身体火烧;
  无处而不遍,  展转受苦恼。
  不知于净乐,  于法亦不知;
  愚痴作非法,  远离于乐果。
  信佛禁戒法,  修习于智慧;
  以净戒具足,  速疾成菩提。
  精进为第一,  生净佛国土;
  宣说善法要,  摄护诸众生。
  具足慈悲心,  修行净梵行;
  具解脱知见,  成如来善名。
  世间之父母,  菩提心第一;
  说此法门者,  第一善知识。
  听此法门者,  必作无上尊;
  具世尊十号,  寂灭心相应。”



——《僧伽吒经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541

帖子

2223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223
5#
发表于 2021-12-8 10:02: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经典以及后世藏汉各地法师大德都留下许多赞颂佛菩萨的赞偈,喜欢音乐的朋友们可以尝试参考做词配上好听的旋律,在佛菩萨圣像或者佛塔前面自己唱诵或者录音循环播放供养。如果用现成的,推荐搜索宝峰居士受佛菩萨加持创作的 佛顶尊胜陀罗尼唱颂版。有多位具有观察能力的师兄们观察非常殊胜,长时间循环播放冥阳两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240

帖子

12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205
6#
发表于 2021-12-8 15:00:56 | 只看该作者
还是尽量选择与佛教有关、传递正等正觉善知识的音频做供养吧。楼上师兄找的佛经依据,论证妙音乐供养的功德,这个很值得赞叹。但是流行音乐是否属于佛经上所言的妙音乐?这个需要谨慎一点。

流行音乐大部分都是男女情爱、分分离离的情感故事,也不是说不好,但是立意和格调与佛法相比,有点低了。

而且这些流行音乐里面,有没有贪嗔痴的习气,有没有一些恶业的流毒,我等凡夫不好辨认。

这些问题都应该考虑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62

帖子

275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275
7#
发表于 2021-12-8 17:58: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nihao 于 2021-12-16 21:10 编辑


〖1〗
复有菩萨以天妓乐娱乐于佛、若佛塔庙,是菩萨或时以神通力故,作天妓乐,或作天王、转轮圣王妓乐,或作阿修罗神、龙王等天妓乐供养,愿我国中常闻好音。
问曰:诸佛贤圣是离欲人,则不须音乐歌舞,何以妓乐供养?
答曰:诸佛虽于一切法中心无所著,于世间法尽无所须;诸佛怜愍众生故出世,应随供养者,令随愿得福故受。如以华香供养,亦非佛所须,佛身常有妙香,诸天所不及,为利益众生故受。
是菩萨欲净佛土故,求好音声,欲使国土中众生闻好音声,其心柔软,心柔软故,易可受化,是故以音声因缘而供养佛。

摘录《大智度论》


〖2〗
菩萨世世持诸音乐杂香华供养佛及塔。用是故。佛入城时城中诸音乐不鼓而自鸣。

摘录《佛说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3〗
妙音观世音, 梵音海潮音,
胜彼世间音, 是故须常念。

摘自《妙法莲华经》



〖4〗
如来所观而知止足,其舌之门口宣音响,闻所宣音莫不悦喜,而演如来言辞之教。散一音声,悉普周遍众生所想、众生心念,是则如来从口敷演。
如来言辞出六十品各异音声。何谓六十?吉祥音、柔软音、可乐音、悦意清净音、离垢音、显曜音、微妙音、明听音、无乱音、无愦音、师父音、无刚鞕音、无粗犷音、善顺音、安重音、身所吉和音、随心时音、空悦音、与爱安想音、无恼热音、方正音、识达音、亲近音、意好音、欢悦音、和教音、晓了音、精勤音、忍和音、重了音、其响去秽音、应师子音、龙鸣音、雨好音、海雷龙王音、真陀罗伎音、哀鸾音、鹰畅音、鹤鸣音、耆域音、英鸟音、雷震音、不卒音、不暴音、普入响音、去非时音、无乏音、无怯音、悦豫音、通畅音、戒禁音、美甘音、进行音、广普音、具足音、诸根无瑕音、不轻疾音、无住音、响普入众会音、宣诸德音.”

摘录《大宝积经》


〖5〗
阿难整服稽首而问。
即大说法声有八种。最好声易了声濡软声和调声尊慧声不误声深妙声不女声。言不漏阙无得其短者。
每大说经。二十四天梵释四王日月星宿。其中诸神帝王臣民。地祇海龙皆来稽首各自听经。经声入耳心各解了。如其种语也。佛之明慧犹昆仑河。千川万流皆仰之焉。川流溢满而河无指渧之减。佛之为明有踰之矣。众生受智各得满足。佛明不亏丝发之间。说经讫竟。诸开士尊。诸天帝王。臣民龙鬼靡不欣怿。稽首而退。奉戴执行者也。

摘录《佛说梵摩喻经》


〖6〗
“‘时,梵童子说此偈已,告忉利天曰:“其有音声,五种清净,乃名梵声。何等五?一者、其音正直,二者、其音和雅,三者、其音清彻,四者、其音深满,五者、周遍远闻。具此五者,乃名梵音。

摘自《佛说长阿含经卷》


〖7〗
“复次,善现,有菩萨摩诃萨以通愿力,击奏无量天上、人中诸妙音乐,供养三宝及佛制多,供已欢喜,发弘誓愿:‘我持如是所种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所求严净佛土。
当令我土常奏如是上妙乐音,有情闻之,身心悦豫而无染著。”

摘自《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8〗
又舍利弗,【若有菩萨常作音乐歌颂佛德】,供养如来若塔形像,以是德本劝助学者:‘愿成佛时,百千妓乐不鼓自鸣,演八法音闻皆欣悦,开发道心悉获正真。’

摘录《文殊师利佛土严净经》


〖9〗
“复次,普广,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对菩萨像前,作诸伎乐,及歌咏赞叹、香华供养,乃至劝于一人多人。如是等辈,现在世中,及未来世,常得百千鬼神日夜卫护,不令恶事辄闻其耳,何况亲受诸横!

摘录《地藏菩萨本愿经》

〖10〗
庄严供养之具。当作供养。为得端正戒香自在故。
贝笛箜篌腰鼓大鼓雷鼓拍手等。种种鼓乐供养。为得天耳故。

摘录《菩提资粮论》



~~~~~~~~~~~~

《菩萨本行经》云
佛告阿难。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时彼佛在杂宝窟内。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脚。七日七夜。而将此偈赞叹彼佛。而说偈言。

天上天下无如佛  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  一切无有如佛者

阿难。我以此偈叹彼佛已。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受记已。不舍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四种辩才具足。无有一人能与我论降伏我者。我得成阿耨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又《涅槃经》云。
时迦葉菩萨。即于佛前以偈赞佛。

怜愍世间大医王  身及智慧俱寂静
无我法中有真我  是故敬礼无上尊
发心毕竟二不别  如是二心先心难
自未得度先度他  是故我礼初发心






~~~~~~~~~~~~

云何呵声?声相不停,暂闻即灭。愚痴之人,不解声相无常变失故,于音声中妄生好乐,于已过之声念而生著。

如五百仙人在山中住,甄陀罗女于雪山池中浴,闻其歌声,即失禅定,心醉狂逸,不能自持。譬如大风吹诸林树,闻此细妙歌声,柔软清净,生邪念想,是故不觉心狂;今世失诸功德,后世当堕恶道!有智之人,观声念念生灭,前后不俱,无相及者;作如是知,则不生染著。若斯智者,诸天音乐尚不能乱,何况人声?如是等种种因缘,是名呵声欲。摘录《大智度论》




《法苑珠林卷·第三十六》

如百缘经云。佛在世时。王舍城中豪富长者。各相率合设大节会。作诸伎乐而自娱乐。时有舞师夫妇二人。从南方来。将一美女。字青莲华。端正殊妙世所希有。聪明智慧难可詶对。妇女所有六十四艺。皆悉备知。善解舞法。回转俯仰。曲得节解。作是唱言。今此城中颇有能舞如我者不。明解经论能问答不。
时人答曰。有佛世尊在迦兰陀竹林。善能问答使汝无疑。舞女闻已。寻将诸人共相随逐。且歌且舞。到竹林中。

见佛世尊。犹故憍慢放逸戏笑不敬如来。

尔时世尊见其如是。即以神力变此舞女。如百年老母发白面皱。牙齿疏缺伛偻而行。行时舞女自观其身。形状极老。而作是言。今此女身。以何因缘。卒有如是衰相现耶。今者必是佛之威神使我故尔。遂于佛前深心惭愧。唯愿世尊当见原恕。
尔时世尊知此舞女心已调伏。以神通力变身如前。大众见此舞女卒老卒壮无有常定。各生厌离解寤无常。心开意解。有得四沙门果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时彼舞女及其父母。即于佛前求索出家。佛即告言。善来比丘尼。头发自落。法服着身。成比丘尼。精勤修习得阿罗汉果。诸天世人所见敬仰。

时诸大众见是事已。请说因缘。佛告大众。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王有太子。字孙陀利。入山学道获五神通。见紧那罗女。端正殊妙状如诸天。作诸姿态且歌且舞。鼓动我心。观使染着。退失仙道。
我于彼时。心遂坚固无有欲想。语彼女言。一切有为无有常定。我今观汝形体臭秽充满其中。薄皮覆上不可久保。正尔当有发白面皱伛偻而行。汝今何为憍慢放恣乃至如是。向者歌声。其音已变。何故在此作诸姿态。于是紧那罗女。闻是语已。寻向仙人忏悔罪咎。因发愿言。使我来世得断生死。我于汝边获得道果。
佛告大众。欲知彼时王子学仙道者。则我身是。彼紧那罗女者。今青莲华比丘尼是。由于彼时发愿力故。今值我出家得道。
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供养
~~~~~~~~~~
〖1〗
《撰集百缘经·卷第二》
(一七)乾闼婆作乐赞佛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城中。有五百乾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供养如来。昼夜不离。名闻远彻。达于四方。时彼南城。

有乾闼婆王。名曰善爱。亦巧弹琴。作乐歌舞。于彼土中。更无詶对。憍慢自大。更无有比。
闻其北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作乐歌舞。

故从彼来。涉历诸士。经十六大国。弹一弦琴。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时诸人民闻其弹琴作乐歌舞。欢娱自乐。狂醉放逸不能自制。共相随逐来诣舍卫。欲得见王致意问讯角试技术。
时城郭神。及乾闼婆启白王言。云南方国。有乾闼婆王。名曰善爱。快能弹琴。作乐戏笑。今在门外。致意问讯。云在彼间。遥承王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故从远来。求共角试弹琴技术。愿王今者。听使所白。

时波斯匿王告守门者。疾唤来入。共王相见。各怀欢喜。善爱白言。承闻王边有乾闼婆善巧弹琴。歌舞戏笑。今在何许。我今当共角试技术。王即答曰。我不相惮。去此不远。我今共汝往至于彼。随意角试。时王然可。

至世尊所。佛知王意。寻自变身。化作乾闼婆王。将天乐神般遮尸弃。其数七千。各各手执琉璃之琴。侍卫左右。时波斯匿王语善爱言。此皆是我作乐诸神。汝今可共角试琴术。
时善爱王。即便自取一弦之琴。而弹鼓之。能令出于七种音声。声有二十一解。弹鼓合节甚可听闻。能令众人欢娱舞戏。昏迷放逸不能自持。
尔时如来复取般遮尸弃琉璃之琴。弹鼓一弦。能令出于数千万种。其声婉妙清彻可爱。闻者舞笑。欢娱爱乐。喜不自胜。
时善爱王闻是声已。叹未曾有。自鄙惭愧。先所弹琴。所出音声。即便引伏。长跪叉手。请为大师。更咨琴法。
尔时如来见善爱王。除去我慢。心已调伏。还服本形。诸比丘僧。默然而坐。心惊毛竖。寻于佛前。深生信敬。长跪合掌。求入道次。

佛即告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着身。便成沙门。精勤修习。未久之间。得阿罗汉果。时波斯匿见善爱王。心已调伏。复得道果。心怀欢喜。长跪请佛及比丘僧佛即然可。敕诸群臣。平治道路。除去瓦石污秽不净。建立幢幡。悬诸宝铃。香水洒地散众名华。安置床榻。设诸肴膳。供养佛僧。

时诸比丘见是供养。怪未曾有。而白佛言。

如来世尊宿殖何福今者乃有如是音乐。供养如来。终不远离。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正觉。将诸比丘。远行教化。至梵摩王国。在一树下。结跏趺坐。入火光三昧。照于天地。

时彼国王。将诸群臣数千万众。出城游戏。作倡伎乐。歌舞戏笑。遥见彼佛及比丘僧。在于树下。结跏趺坐。光明赫弈。照于天地。如百千日。心怀欢喜。将诸伎女。往到佛所。前礼佛足。作乐供养。长跪请佛。唯愿世尊。及比丘僧。大慈怜愍。来入宫中。受我供养。佛即然可。设诸肴膳。供养讫已。佛即为王种种说法。发菩提心。即授王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广度众生。不可限量。

佛告诸比丘。欲知彼时梵摩王者。则我身是。彼时群臣者。今诸比丘是。皆由彼时供养佛故。无量世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乃至今者自致成佛。有是音乐而供养我。终不远离。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2〗
《撰集百缘经·卷第十》
(二九)作乐供养成辟支佛缘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彼国中豪贵长者。各自庄严。着好服饰璎珞环钏。赍持香花。作倡伎乐。皆共相将。欲出城外游戏自乐。到城门中。值佛世尊将诸比丘着衣持钵入城乞食。时彼诸人。见佛如来。圆光晃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光明晖曜。如百千日。

各怀欢喜。前礼佛足。作倡伎乐。供养佛僧。

各以所捉种种杂花。而散佛上。于虚空中。变成花盖。佛以神力。遍覆舍卫。时诸人等。见是变已。叹未曾有。即便以身。各各五体投地。
因发誓愿。以此作倡伎乐善根功德。使我来世得成正觉。广度众生。如佛无异。
发是愿已。佛即微笑。从其面门。出五色光。绕佛三匝。还从顶入。

尔时阿难。而白佛言。如来尊重。不妄有笑。以何因缘。今者微笑。唯愿世尊。敷演解说。

佛告阿难。汝今见此诸人等不。阿难白言。唯然已见。
此诸人等。以其作乐散花供养善根功德。于未来世。一百劫中。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常受快乐。最后身得成辟支佛。皆同一号。名曰妙声。广度众生。不可限量。是故笑耳。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3〗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迦毗罗卫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不可称计。其妇生男端正殊妙世所希有。年渐长大有好音声。令众乐闻。值佛出家得阿罗汉果。诸比丘等请佛为说得道因缘。佛告比丘。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有佛出世号毗婆尸。入涅槃后。有国王名槃头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宝塔。高一由旬而供养之。时有一人。见此塔故心怀欢喜。便作音乐以绕供养。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三涂。天上人中常好音声。令众乐闻。乃至今者遭值于我出家得道。
比丘闻已。欢喜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5

主题

152

帖子

7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9
8#
发表于 2021-12-11 19:59: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不可以用流行音乐供佛  流行音乐尤其是情歌绝对是佛教所禁止的,不可以供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主题

21

帖子

501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01
9#
发表于 2021-12-11 22:18:26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斌斌666 发表于 2021-12-11 19:59
不可以用流行音乐供佛  流行音乐尤其是情歌绝对是佛教所禁止的,不可以供佛!!!!!!!! ...

这个我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25 , Processed in 0.18699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