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完了这个故事,幡然醒悟!
从前有一个叫花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把乞讨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有一点米。 一天夜里,他悄悄地躲在角落,果然一只大老鼠半夜来偷吃他的粮食。他很气愤大喊道:“富人家那么多粮食你不去吃,为什么偏偏偷吃我辛辛苦苦攒下的粮食?” 没想到老鼠居然说话了:“你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叫花子问老鼠:“这是为什么?” 老鼠对他说:“我也不知道,你去问佛祖好了。” 于是,叫花子决心要去西天问问佛祖,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才有如此命运? 第二天他就出发了。他一路乞讨,早上赶到天黑才见到一户人家。他敲门,出来一个管家问他有什么事,他说讨点饭吃。正好员外出来看见了,就问叫花子为什么这么晚了还在赶路? 叫花子就说了他的命运,要去问佛祖一个明白。员外听了赶紧把他请到屋里,拿了好多干粮和银子,叫花子不解。 员外说,他家女儿都16岁了还不会说话。想请他去西天帮忙问问佛祖,是什么原因。叫花子觉得反正都是去西天,我就顺便帮帮他问一下佛祖也好,于是答应了。 又走了许多山路,叫花子看见一个庙就进去讨水喝。只见一个老和尚拄着一根锡杖,很老但很精神,老和尚给了他水喝问他要到哪里去。 叫花子说明去向,老和尚赶紧拉住他手说,拜托你一定帮我去西天问问佛祖。我都修行了500多年了,按说早该升天了,为什么还飞不起来?叫花子答应了这个老和尚。 再往前走,又过了许多沟沟坎坎。叫花子来到一条大江边上,江里没有一条船。叫花子急了,这可怎么办?怎么过去?叫花子哭了起来,难道我的命就该这么苦吗? 突然,江里一个大龟浮出水面。老龟问叫花子在这里哭什么?叫花子把事情经过说了一遍。老龟说,我都修行了1000多年了,按说早该成龙飞走了,为什么还是一个老龟?如果你去了西天能够帮我问问佛祖,我就把你驮到对面。叫花子高兴地答应了。 又走了不知多少天,却还没见到佛祖。西天按说早该到了啊,佛祖到底在哪里?叫花子很伤心,因为太累迷迷糊糊睡着了。 梦里佛祖出现了,佛祖问他:“你这么大老远来这里一定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事吧?” 叫花子说:“是的,佛祖,我有几个问题想问佛祖。” 佛祖说:“好啊,不过有个条件,你最多只能问三个问题。” 叫花子答应了,心里想,我问哪几个问题呢?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很不容易,它的问题应该先问问。于是他问:“佛祖,老龟修行了一千多年为什么还没变成龙呢?”佛祖告诉他,老龟是因为舍不得它那背上的龟壳。 叫花子心里琢磨,老和尚修行了500多年了不容易,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他问:“佛祖,老和尚修行了五百年为什么还没升天呢?”佛祖告诉他,老和尚整天心里记挂着他的锡杖。 叫花子想员外的女儿很可怜啊,不能说话怎么嫁出去呢?他的问题也应该问。于是叫花子问了第三个问题:“佛祖,员外的女儿为什么不能说话呢?”佛祖告诉他,如果哑巴女孩见到她的心上人来了,就会说话了。 突然佛祖不见了。叫花子回过神来,哎呀!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呢!算了,还是乞讨过日子吧,于是往回赶路。 叫花子来到江边见到老龟,老龟着急地问他。叫花子说,你先把我渡过江去,我给你说。老龟把叫花子渡了过去,叫花子问老龟:“是不是舍不得你那背上的龟壳。” 老龟幡然醒悟,把龟壳脱了下来送给叫花子,说:这里面有24颗夜明珠,是无价之宝,对我已经是没有用处了,我把它送给你,谢谢你帮助我,不久老龟就变成龙飞走了。 叫花子拿着24颗夜明珠又往回赶路。来到山上见了老和尚,老和尚急着问叫花子。叫花子说:“是不是舍不得手里的锡杖?”老和尚一听茅塞顿开,把宝贝锡杖送给了叫花子,然后马上就腾云飞走了。 叫花子来到员外家门口,突然从里面跑出一个姑娘大声喊道:“问佛祖话的人回来了。”员外又惊又喜,女儿竟然会说话了,于是员外把女儿嫁给了叫花子。 故事说完了,一无所有的叫花子最终也没能亲口向佛祖问清楚自己的命运,但所有的答案都在过程中,首先为他人着想…… 确实,人生就是这样。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我们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需切记:是付出了才会有回报,而不是有了回报才去付出!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修福:诸如布施、供养、放生、做义工等等。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当看到别人升官发财的时候,特别是才能不如自己的人升了官时,我们的心里是酸溜溜的?还是很反感?是在感受别人的喜悦?在为他们祝福?还是忿忿不平?或者嗤之以鼻而看不起他呢? 我们吃饭的时候,吃到不合胃口的食物时,是会生气的倒掉,或埋怨饭做得不好呢?还是会时时去感恩种田人的辛苦,卖菜人的辛劳,或是做饭人的用心呢? 作为一个学生,当看到别人的成绩考得很好的时候,会不会妒忌?做同样的生意,看到别人的顾客比自己的多,效益比自己的好,会不会酸酸的? 或者,时常说一些酸寒刻薄的话来刺激别人,贬低别人来显示自己,揭人家的短处,谈别人的过失。这都是我们不够仁厚的存心,也都是在折我们的福分。 在看到某些人行为不端,后来生了一场大病,自已是不是在想:看吧,这就是报应,行恶的人终究是会有恶报的。此时,会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已在兴灾乐祸之中了呢? 应该清楚,在一瞬间看到别人受灾而心中大快的时候,那种兴灾乐祸的念头,已经在折损自己的福报。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都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是做了才算。这样细细算来,自己的福报都不知道被自己折掉多少,实在是可惜啊! 所以,一定要看到自己的心,是不是在念念希望别人好。当看到人家有所得,会很不高兴,看到别人有失反而很安慰;或者,看到自己不喜欢的人受了罪,欢喜得不得了,这都有失仁爱之道,都是在折损自己的福报。 若能一面造福,一面惜福,再注意不要折福,相信福分的积累,一定是大幅度地上升。而且,这个福来的时候,你会享受得很快乐,因为你的心是善的。当只是用钱财来布施,回来的也是钱财,也许你的生活依然会不太舒服,因为你看别人不顺眼。可是,若能反观自己的心,布施自己的善良、慈悲、喜悦给别人,你所得到的就不仅仅是财富而已。 发心是最重要的。念念为一切众生,那么,你的心是为一切众生,你在与一切众生结善缘。看到别人好,我们高兴,看到别人不好,我们替他们难过,并且,尽己所能地去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哪怕与自己有过节,也义无反顾去帮助,这就是一颗仁厚之心。有此心,就不用担心自己没有福报,心量大福就大。若能时时长养我们的善心,念念去成就他人的善行,随喜赞叹他人的功德,有能力就尽心尽力,从这些平常的细微之处来修福,这本身就给我们积累了大福。 在行善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心善,时时去体谅他人。纵然是恶人,也希望他能回头改过,而非嗔恨指责与辱骂。 当你自己认为发心是好的,是想让他好,而去指责甚至打骂有缺点的人时,或者写匿名信去告发或无限上纲地诽谤他人,但是自己却认为是在挽救人家时,那不过是你自己的情绪,并非真正有利于对方向善,也会折损自己的福报。 所以,时时守护自己的善心,守护自己的清静心,守护自己的一颗爱心。保持自己不造恶,身善良,口善良,心善良。进而再去安护身边人的心,让他们感受到舒服与自在。 遇到与自己性格、想法和愿力不一样的,不强求苟同,但也不会标新立异,只是相互的尊重与关怀。这样,您会越来越感受到修福得福,真的幸福。 有钱不是幸福,好多财富丰厚的人心里并不快乐,仍旧在痛苦中。如果,自己的心恶行善,或者心善行恶,苦心积的福还不够折损的,那也太不值了。
切记:不管是什么事,起心动念都会起作用,不是必须做了才算的。关键是发心如何,无论遇到什么事,都要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想,发利益众生的心,这样就能增加福报。如果有利己的私心,就会折损自己的福报,不可不知。
修福完全以心量来衡量,关键是看发心,以发心是否真诚、清净、平等、慈悲为标准,也就是纯是利人的心,利益众生的心,无私,无我。不需花钱就可修大福德! 您只需: 每次吃饭之前,心中默念“将此饭供养六道众生!阿弥陀佛!”
您只要在走出家门的时候,
遇到老人即心中默念“祝天下所有的老人健康长寿!阿弥陀佛!”
遇到青年人即心中默念“祝天下所有的青年事业成功!阿弥陀佛!”
遇到学生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学生学业有成!阿弥陀佛!”
遇到儿童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的儿童健康伶俐!阿弥陀佛!”
遇到病人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的病人去病消灾!阿弥陀佛!”
遇到官员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的官员爱民清政!阿弥陀佛!”
遇到乞丐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的乞丐改变命运!阿弥陀佛!”
遇到困苦人即心中默念“ 祝天下所有困苦之人消灾解难!阿弥陀佛!
看到大地即心中默念 “祝六道众生离苦得乐!阿弥陀佛!” 看到天空即心中默念“祝六道众生早证菩提!阿弥陀佛!”
亲爱的朋友,从现在开始,用这个触景生情的方法,您可以时时刻刻,分分秒秒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只要您坚持用这个方法,可随时随地修大福报,定当改变您的命运! 阿弥陀佛!
说明: 心中默念时的心理活动必需诚心诚意,即要真诚的发自内心才行,口是心非是没有作用的!切记!
实践该方法,功德无量!
转发该方法,无量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