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23|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居家修道者,以布施为宝施。

[复制链接]

71

主题

167

帖子

13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10-8 23:53: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摘自  佛说法镜经卷上

“又复理家,居家修道者,以布施为宝施:若已施为我有,若在家非我有;若已施是为宝,若在家是为非宝;若已施为富财,若在家为无财若已施为劳解,其在家为劳增;若已施为不我,若在家已为我;若已施为不有,若在家以为有;若以施为无尽,若在家为非常;若已施不复护,若在家为斯护;若已施为贤夫行,若在家为凡夫之意;若已施为依度道,若在家为依邪部;若已施为佛所称,若在家为愚人所称。理家,开士居家修道者,以布施为宝若此。是以见人来有所求索者,为生三想。何谓三?善友想,依度道想,勉生富财想,为生是三想。为复造三想。何谓三?尊如来教诫想,降伏邪想,以不望福德想。所以者何?若此开士,若诸来有所索者,贪淫、嗔恚、愚痴则以为薄。薄者为之奈何?若所有物,一切不惜,而以布施,斯为贪淫薄;若于彼来求物者,以慈哀加之,斯为嗔恚薄;若以布施变为此一切敏,谓为愚痴薄。
“又复理家,已见来求物者,不久为成六度无极之行。又成彼者云何?若有来人从人索物,能不爱惜者,是为布施度无极。若意在道而布施者,是为以戒度无极。若不恚怒之,是为忍度无极。假令犹自思念,何用为食,自强其意,不释其行,是为精进度无极。若欲施若已施,而不郁毒无有悔者,是为思惟度无极。若已施不望其福德者,是为以慧度无极。理家,开士以布施为成六度无极行若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121

帖子

118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86
沙发
发表于 2021-10-9 01:21: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菩菩果 于 2021-10-9 01:27 编辑

善男子。我念成佛皆因旷劫行檀布施救济贫穷困厄众生。十方诸佛亦从布施而得成佛。是故我于处处经中说。六波罗蜜皆从布施以为初首
善男子。譬如有人双足俱折。意欲远步不能得去。比丘亦尔。虽行五波罗蜜经恒沙劫。若不布施不能得到涅槃彼岸。善男子。不行施者则戒不淳。戒不淳故则无悲心。无慈悲者则不能忍。无忍辱故则无精进。无精进故则无禅定。无禅定故则无智慧。无智慧故常为无量客尘烦恼之所得便。

善男子。此布施法门。三世诸佛所共敬重。是故四摄法中财摄最胜
善男子。我又一时赞叹持戒。我又一时赞叹忍辱。或复一时赞叹禅定。或复一时赞叹智慧。或复一时赞叹头陀。或复一时赞叹少欲。或复一时赞叹声闻。或复一时赞叹菩萨。如是种种随机不同。未来世中诸恶比丘不解我意各执己见迭相是非破灭我法。诸恶比丘亦复在座演说经法。不达我深意。随文取义违背实相无上真法。口常自叹我所说义应着佛意。其余法师诳惑道俗。作是语者永沈苦海。诸恶比丘见他修定复作是言。此人愚痴犹如株兀。不觉经论何所修行。作是语者殃咎累劫。

——《佛说像法决疑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4

主题

919

帖子

7811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811
板凳
发表于 2021-10-25 01:32:11 | 只看该作者
「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有十财施大甲冑轮。若菩萨摩诃萨成就此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何等为十?所谓布施种种饮食、衣服、宝饰、象马、车乘,及以自身、手、足、耳、鼻、头、目、髓、脑、皮、骨、血、肉、国城、妻子、奴婢、田宅。如是一一行布施时,不顾身命。不专为己求于世间、出世间乐,发心布施。但欲普为一切有情生长大慈、大悲芽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善巧方便殊胜智故,发心布施。为欲引发一切有情安乐事故,发心布施。为欲除灭一切有情苦恼事故,发心布施。无胜他心、无麁犷心、无嫉妬心、无悭悋心而行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终不希求自受果报,发心布施。终不希求声闻乘果,发心布施。终不希求独觉乘果,发心布施。于所施物,若多、若少,下至一食、但为希求一切种智,发心布施。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十种财施大甲冑轮,从初发心,一切五欲皆能除断,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所以者何?声闻、独觉、发心布施无大慈悲,但为己身舍贫穷故;但为己身脱众苦故;但为己身得安乐故;但为己身证涅槃故;不能普为一切有情而行布施。菩萨摩诃萨发心布施有大慈悲,普为有情舍贫穷故;普为有情脱众苦故;普为有情得安乐故;普为有情证涅槃故;不为自身而行布施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菩萨摩诃萨修行财施波罗蜜多时,于妙五欲心无染着,自所摄受一切乐具,普能施与一切有情,依普摄受诸有情心,依自忍受一切苦心,依灭一切有情苦心,依与一切有情乐心,依与有情大涅槃心,而行布施。以是义故,超胜一切声闻、独觉,普为一切声闻、独觉、作大福田。一切声闻、独觉乘等,皆应供养承事守护。

「善男子!若于五欲心无染着,具大慈悲而行布施,是名菩萨摩诃萨也,亦名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若不除断世间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虽舍无量、无边施物,而犹不得名为菩萨摩诃萨也,亦非一切声闻、独觉、真实福田,此施不蒙圣印所印。是故,应断世间五欲,具大慈悲而行布施。若不断于世间五欲,无大慈悲而行布施,不名菩萨、非真福田。善男子!染着五欲行布施轮,尚不能灭自身所有少分苦恼,况能除灭一切有情无量苦恼!
尔时,世尊重显此义而说颂曰:
「成就财施轮,  智者净意乐,
 尽离于五欲,  安乐诸有情。
 为乐诸有情,  不求自果报,
 虽行少分施,  而名真福田。
 虽复施众多,  而依止五欲,
 非圣印所印,  住不定聚中。
 虽行少分施,  而不依五欲,
 名声闻独觉,  真实良福田。
 故应舍五欲,  常行清净施,
 安乐有情众,  成真实福田。

——大正新脩大藏经第13册No.411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福田相品第七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1

主题

167

帖子

1319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9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10-25 07:16:02 | 只看该作者
感恩论坛各位佛友们摘录的佛经内容,以后分类汇总到吉祥果师兄的《吉祥箴言》中,利益众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19 , Processed in 0.155481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