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37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薄福者每一精进修学,则则遭非人之嫉忿,

[复制链接]

20

主题

100

帖子

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1:11: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薄福者每一精进修学,则遭非人之嫉忿,从而祟之也。故修学之先,应多修忏罪积福也。
二〇、谯章甫
章甫,余之童年同学也,余赴康学商时,彼亦弃读赴渝入药行当学徒。后来,渝行调彼来康当店员,彼与余及赵遐昌,旧友重逢,甚感欢洽!以此章甫日与余及遐昌游,日益接近净业,而于具恩上师充格西前,皈依受优婆塞戒焉。章甫信念诚笃,修学亦勤,后返雅安营兑换小摊以谋生,居家事老母,朝夕持诵仍不懈。一日,彼闻余回乡,来家相晤,谈及净业时,余察彼眉飞色舞,神情异常。细询其底蕴,章甫谓余曰:「近来我境界大不同矣!每诵经时,形形色色之非人,难以数计,咸来座之周匝,葡匐听经也。而左邻右舍之墙壁,突现无阻之相,能见其中人物。有时,此无阻之相,突变为未曾得见之美丽地方矣。」言时,意甚自得也!余谓之曰:「君切勿执着于此幻境,幻境不能除吾人之三毒烦恼,且有时益增烦恼也。净业之增益与否,要在自之恶行日减,善行日增也。」章甫虽唯唯诺余言,然仍味着其幻境也。一日,余过其兑换摊小憩,彼张目神呆,良久,含笑不言。余询其何所见?彼曰:「非此现前之市面,而为另一外国市场,得未曾见之洋楼大厦也。」余深忧之!

不久,余将随恩师昂旺朗嘉(因事称名)赴峨山,彼亦坚请随师前往。当同师宿峨眉县城旅舍楼中时,师跏趺坐榻上,余正诵仪轨,章甫突起座,于楼板上向空中不断礼拜。问其何故?彼曰:「见有无数菩萨由前面空中冉冉而过,有如漂海观音者、有如捧钵弥陀者,但均只见上身,下部皆为云烟遮盖也。」余即以彼情禀师。师言:「如是现境,为错觉、宿习、非人之加持等缘聚而成,此厄障也。非人加持之厄重者,如康藏中之,类小活佛有时现神通,预知他人事,然而障重者,每因此而神情顚倒,不久即死,而作彼非人之眷属矣。有此厄障者,净业将日退,烦恼将日增,宜多修忏罪积福之法,则幻境神通渐寂,身心复归正常,而入于善法矣。否则,危险殊胜也,以薄福者,不精进则已,每一精进修学,则遭非人之嫉忿,从而祟之也。故修学之先,应多修忏罪积福也。」余闻师开示,至诚礼师而言曰:「旨哉师言,使余等受益匪浅也。」然而章甫虽亦闻师语,仍现顚倒之神情,而未退也。朝峨山毕,转道嘉定往乌尤寺时,乘舟过「肖公嘴」,三江合流,汪洋如海,浪急滔天。章甫睹江而笑,余急解下最有加持之佛像佩于其身,而紧握其两手,盖恐彼见大江为极乐世界之莲池,跃身而入其中也,幸安全返雅。经数年后,闻章甫在天全一带茶公司中当职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0

帖子

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1:12:09 | 只看该作者
净业似已日退矣,此为一九四五年以前之情况也,此后,不悉彼之情况矣。鉴于章甫之行态,使余得警省,获益良多。呜呼章甫,子亦为吾人之一善知识也欤!

出自郭和卿居士不可思议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0

主题

100

帖子

76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60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9-20 11:14:26 | 只看该作者
听认识的师兄说过几个念佛人跳楼跳水池身亡的事,估计是类似情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21-9-20 13:26: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21-9-20 13:26: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忏悔修福最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6#
发表于 2021-9-20 15:0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9-20 15:39 编辑





无福之者魑魅着,易生种种障难,修法难以持续精进。
============================
▼▼▼
无福之者魑魅着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
《佛说福力太子因缘经》:
无福人所不随顺  外境触害亦复然
诸恶鬼神罗刹娑  常时侵娆无福者
▼▼▼
在《千转大明陀罗尼经》中,帝释天主白佛言:
世尊。末世之时众生薄福。于三宝尊不知归依。恣身口心常造过恶。是故世间诸恶鬼神伺得其便。隐自形质假托变现。于昼夜中恼害众生。使诸众生得种种苦恼。
▼▼▼
于后末世佛法灭时。恶法增长诸灾兴盛。如此之时于当来世赡部洲中。薄福少智诸众生辈恶业增长。五行失序阴阳交错。风雨不调恶星变怪。天阿修罗斗战竞起。天人减少修罗增长种种诸灾。如此之时流行于世。恶鬼下降变为女身。与诸众生作种种病。所谓喉闭疔疮疥癞腹痛。疟病或一日二日三日四日。乃至七日一发。或患风黄痰病或头痛疮肿眼痛大小便利诸杂等病。其恶鬼神变身为虫狼虎豹狮子种种兽身。于世间中摄诸众生。啖其精气威失力衰。如此之时此赡部洲。无量众生横遭枉死。纵有诸医不能救疗。如是世时一日之时。有三十毗末啰数。《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
▼▼▼
《大乘造像功德经》
弥勒。若有人于生死中。能发信心造佛形像。比未造时相去悬隔。亦复如是。当知此人在在所生净除业障。种种伎术无师自解。虽生人趣得天六根。若生天中超越众天。所生之处无诸疾苦。无疥癞。无痈疽不为鬼魅之所染着。无有癫狂干痟等病癀疟症瘕恶疮隐疾。吐痢无度饮食不消。举体酸疼半身瘥濴。如是等病四百四种皆悉无有。亦复不为毒药兵仗虎狼师子水火怨贼如是横缘之所伤害。常得无畏不犯诸罪。弥勒若有众生宿造恶业。当受种种诸苦恼事。所谓枷锁杻械。打骂烧炙。剥皮拔发。反系高悬。乃至或被分解支节。若发信心造佛形像。如是苦报皆悉不受。
▼▼▼
《增一阿含经》:
“若有承顺一法,不离一法,魔波旬不能得其便,亦不能来触娆人。云何为一法?
谓功德福业。
所以然者?自忆往昔在道树下,与诸菩萨集在一处,弊魔波旬将诸兵众数千万亿,种种形貌,兽头人身不可称计,天、龙、鬼、神、阿须伦、迦留罗、摩休勒等,皆来云集。
  “时,魔波旬而语我言:‘沙门速投于地!’佛以福德大力,降伏魔怨,诸尘垢消,无有诸秽,便成无上正真道。诸比丘,当观此义,其有比丘功德具足者,魔波旬不能得其便,坏其功德。’”
▼▼▼
《长阿含经》: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
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此陀罗尼拥护法师,能令其人勇猛精进辩才无断,一切恶魔无能得便;
=============================
《文殊师利所说不思议佛境界经》
尔时,恶魔见此种种神变事已,欢喜踊跃,礼文殊师利菩萨足,合掌恭敬而向如来,作如是言:“文殊师利童子甚为希有,乃能现是不可思议神通变化,诸有闻者孰不惊疑。若有众生得闻此事,能生信受,假使恶魔如恒河沙,欲为恼害终不能也。世尊,我是恶魔,常于佛所伺求其便,心喜恼害一切众生。若见有人精勤习善,必以威力为其障碍。世尊,我从今日深发誓心,但此法门弘宣之处,所在国土城邑聚落百由旬内,我在其中譬如盲者无有所作,不于众生而生侵恼。若见有受持读诵思惟解释是经者,必生尊重供给供养。世尊,我之俦党,乐于佛法而生留难。若见有人修行于善,要加逼沮令其退失,我今为断如是恶事说陀罗尼.”即说咒曰:

“怛侄他 阿么黎(一) 毗么黎(二) 耻(夭以切) 哆答鞞(三) 阿羯波你是多设咄路(四) 誓曳(五) 誓耶末底(六) 输(去声)婆末底(七) 睒迷(去声下两字同)扇底(八) 阿普迷(九) 普普迷(十) 地[口+梨](十一) 阿契(十二) 莫契(十三) 佉契(十四) 弭履罗(十五) 阿伽(去声)迷(十六) 普罗(十七) 普罗普罗(十八) 输(上声下同)迷输输迷(十九) 地[口+梨]地[口+梨](二十) 阿那跋底(二十一) 耻哆答鞞(二十二) 讫里多遏梯(二十三) 讫里多毗(入声)提(二十四) 毗卢折(之热切)担(丁合切二十五) 萨达摩婆拏(上声)拘(二十六) 曷写苏怛罗写陀路迦(二十七) 阿(入声)跋罗目多伊婆苏履耶(二十八)。

“世尊,此陀罗尼拥护法师,能令其人勇猛精进辩才无断,一切恶魔无能得便;更令其魔心生欢喜,以衣服、卧具、饮食、汤药,诸有所须而为供养。世尊,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此咒日夜不绝,则为一切天、龙、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常所守护,一切怨憎不能为害.”







福者所行不懈倦 常起坚固勇悍心
===================

福者所作善护持  于一切时无散失
  福者所行不懈倦 常起坚固勇悍心
  如盖覆荫广无边  复能制除诸恶雨
  犹犊随母常饲乳  福者如意善欲同
  又如劫树悦意观  常获一切所欲果
  福者能具忍辱力  及得悦意大吉祥
  信行深固可依从  生生皆具妙色相
  福者广布大名称  能具多闻及智慧
  见者咸生爱乐心  又能获得闻持念
  福者临终无疾病  临终亦复欢喜生
  极恶境相不现前  远离惊怖及苦恼
  福者临终受天乐  天宫楼阁现其前
  忉利诸天夜摩天  彼彼天人来引接
  兜率天宫诸天子  化乐天众亦复然
  他化自在欲界天  咸来卫护于福者
  福者犹如大梵王  俱胝天众皆宗奉
  于其一千梵界中  广大尊胜而自在
  福者诸所作皆成  复常处于快乐位
  一切皆生爱乐心  乃至外境无触害
-------《福力太子因缘经》




福具精进。
=======

汝等善听。由有福故。能获色相。福具精进。福得吉祥。亦获大富福具智慧。福能歌咏正法功德。福具聪利。福游正道。福生上族。福得宿念。福具名称。福圆戒行。福能布施。福力常得诸根不坏。福常快乐。有福常受智者所供。福完诸力。福常会遇善友知识。福力能作一切事业。谓若耕植田里。或复商贾求利。少施其功大获积集。富盛自在。有福即能于思念间。虚空自然雨其衣服饮食珍宝。一切具足。随受快乐。福获可意妙好舍宅福于现世。及于他生。常得姝丽妻女眷属及财谷等。福者所行之地。自然无其荆棘沙砾。住立平稳。福者亦获广大身相。若有患人。福者手所触时。病随轻差。又复福者随触于人。即能出彼饮食衣服珍宝财谷。给用无尽。福者常得天龙夜叉罗刹鬼等随处卫护。其犹雨时护苗稼神。守护亦然。福者常得多人尊重爱乐。福有善誉。福为人赞。福常能具诸善法分。福者语言人所信顺。福者常得光泽可爱。福者常出微妙梵音。福者身肢自然柔软。福者常发妙善语言。福者常值良友智人不坏眷属。福者无病。福者为人所爱。福获财利。福者勇猛。又大福者。得为人王。无不具足。离诸疾病。福者常得富盛不坏。福者获得转轮伏藏。七宝具足。福者能于虚空中行。福者威光与日月等。福者得成月天。福者得成日天。福者得成梵王。福者得成帝释。福者能于天宫楼阁中行。如彼天子。福者有大力势。如阿修罗王。福者常生善趣。福者舍离恶趣。福者常获最极难得悦意妙华。福者所作成就。福者能为世间作诸照明。福者常得天人阿修罗等正信供养。

---------《福力太子因缘经》





精进诣福德门 侍立为臣仆
======================

有福功德者  得为天帝释
  帝王转轮王  亦得为梵王
  智慧及工巧  端正并精进
  皆诣福德门  侍立为臣仆
  时福德王。遂以高位。署诸兄弟。各令得所。佛告诸比丘。尔时智慧者则舍利弗是。工巧者则阿那律是。端正者则阿难是。精进者则输轮是。福德王者。即吾身是。此等尔时各自称叹己之所长。以为第一。于今亦然。昔尔时世皆不如吾。而各自嗟叹。吾成佛道。三界之尊。今皆归吾。以为弟子。依佛得度。佛说如是。莫不欢喜。------《佛说国王五人经》



世世不失菩提之心,精进相续菩提心需以功德相推助。

====================

梵天,菩萨有四法,世世不失菩提之心。何等四?
一者、常忆念佛,
二者、所作功德常为菩提,
三者、亲近善知识,
四者、称扬大乘。
是为四。
-------《思益梵天所问经》续品第一



众生福薄,
多诸衰恼。心常怯弱,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不能专心修出要法。难以修法精进。

=========================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绕。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瞋、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占察善恶业报经





布施生精进波罗蜜

============

云何布施生羼提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受者逆骂,若大求索,若不时索,或不应索而索。是时,菩萨自思惟言:“我今布施,欲求佛道,亦无有人使我布施。我自为故,云何生瞋?”如是思惟已,而行忍辱,是名布施生羼提波罗蜜。
复次,菩萨布施时,若受者瞋恼,便自思惟:“我今布施内外财物,难舍能舍,何况空声而不能忍?若我不忍,所可布施则为不净。譬如白象,入池澡浴,出已还复以土坌身;布施不忍,亦复如是.”如是思惟已,行于忍辱。如是等种种布施因缘,生羼提波罗蜜。
云何布施生毗黎耶波罗蜜?菩萨布施时,常行精进。何以故?菩萨初发心时,功德未大,尔时欲行二施,充满一切众生之愿。以物不足故,勤求财法,以给足之。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大医王,疗一切病,不求名利,为怜愍众生故。病者甚多,力不周救,忧念一切而不从心,懊恼而死,即生忉利天上。自思惟言:“我今生天,但食福报,无所长益.”即自方便,自取灭身,舍此天寿,生娑伽陀龙王宫中为龙太子。其身长大,父母爱重,欲自取死,就金翅鸟王,鸟即取此龙子于舍摩利树上吞之。父母号啕,啼哭懊恼。龙子既死,生阎浮提中为大国王太子,名曰能施。生而能言,问诸左右:“今此国中有何等物,尽皆持来以用布施!”众人怖畏,皆舍之走。其母怜爱,独自守之。语其母言:“我非罗刹,众人何以故走?我本宿命常好布施,我为一切人之檀越.”母闻其言,以语众人,众人即还。母好养育,及年长大,自身所有,尽以施尽;至父王所,索物布施,父与其分,复以施尽。见阎浮提人贫穷辛苦,思惟给施而财物不足,便自啼泣,问诸人言:“作何方便,当令一切满足于财?”诸宿人言:“我等曾闻有如意宝珠,若得此珠,则能随心所索,无不必得.”菩萨闻是语已,白其父母:“欲入大海求龙王头上如意宝珠.”父母报言:“我唯有汝一儿耳!若入大海,众难难度。一旦失汝,我等亦当何用活为?不须去也!我今藏中犹亦有物,当以给汝!”儿言:“藏中有限,我意无量。我欲以财充满一切,令无乏短,愿见听许,得遂本心,使阎浮提人一切充足!”父母知其志大,不敢制之,遂放令去。是时,五百贾客,以其福德大人,皆乐随从;知其行日,集海道口。菩萨先闻娑伽陀龙王头上有如意宝珠,问众人言:“谁知水道,至彼龙宫?”有一盲人名陀舍,曾以七返入大海中,具知海道。菩萨即命共行。答言:“我年既老,两目失明,曾虽数入,今不能去!”菩萨言:“我今此行,不自为身,普为一切求如意宝珠,欲给足众生令身无乏;次以道法因缘而教化之。汝是智人,何得辞耶?我愿得成,岂非汝力!”陀舍闻其要言,欣然同怀,语菩萨言:“我今共汝俱入大海,我必不全。汝当安我尸骸,著大海之中金沙洲上.”行事都集,断第七绳,船去如驰,到众宝渚。众贾竞取七宝,各各已足,语菩萨言:“何以不取?”菩萨报言:“我所求者,如意宝珠。此有尽物,我不须也。汝等各当知足知量,无令船重,不自免也!”是时,众贾白菩萨言:“大德,为我咒愿,令得安隐!”于是辞去。陀舍是时语菩萨言:“别留艇舟,当随是别道而去。待风七日,搏海南岸,至一险处,当有绝崖,枣林枝皆覆水。大风吹船,船当摧覆!汝当仰攀枣枝,可以自济。我身无目,于此当死。过此隘岸,当有金沙洲,可以我身置此沙中,金沙清净,是我愿也!”即如其言,风至而去。既到绝岸,如陀舍语。菩萨仰攀枣枝,得以自免。置陀舍尸,安厝金地,于是独去。如其先教,深水中浮七日,齐咽水中行七日,齐腰水中行七日,齐膝水中行七日,涂泥中行七日。见好莲华,鲜洁柔软,自思惟言:“此华软脆,当入虚空三昧自轻其身.”行莲华上七日,见诸毒蛇,念言:“含毒之虫,甚可畏也!”即入慈心三昧,行毒蛇头上七日,蛇皆擎头授与菩萨,令蹈上而过。过此难已,见有七重宝城,有七重堑,堑中皆满毒蛇,有二大龙守门。龙见菩萨形容端正,相好严仪,能度众难得来至此,念言:“此非凡夫,必是菩萨大功德人!”即听令前,径得入宫。龙王夫妇丧儿未久,犹故哀泣。见菩萨来,龙王妇有神通,知是其子,两乳流出。命之令坐,而问之言:“汝是我子,舍我命终,生在何处?”菩萨亦自识宿命,知是父母,而答母言:“我生阎浮提上,为大国王太子。怜愍贫人,饥寒勤苦,不得自在,故来至此,欲求如意宝珠!”母言:“汝父头上有此宝珠,以为首饰,难可得也!必当将汝入诸宝藏,随汝所欲,必欲与汝。汝当报言:‘其余杂宝,我不须也,唯欲大王头上宝珠;若见怜愍,愿以与我。’如此可得.”即往见父,父大悲喜,欣庆无量,愍念其子,远涉艰难,乃来至此,指示妙宝:“随意与汝,须者取之.”菩萨言:“我从远来,愿见大王,求王头上如意宝珠。若见怜愍,当以与我;若不见与,不须余物!”龙王报言:“我唯有一珠,常为首饰,阎浮提人薄福下贱,不应见也!”菩萨白言:“我以此故,远涉艰难,冒死远来,为阎浮提人薄福贫贱,欲以如意宝珠济其所愿,然后以佛道因缘而教化之!”龙王与珠而要之言:“今以此珠与汝,汝既去世,当以还我!”答言:“敬如王言!”菩萨得珠,飞腾虚空,如屈申臂顷,到阎浮提。人王父母见儿吉还,欢悦踊跃,抱而问言:“汝得何物?”答言:“得如意宝珠.”问言:“今在何许?”白言:“在此衣角里中.”父母言:“何其太小?”白言:“在其神德,不在大也.”白父母言:“当敕城中内外,扫洒烧香,悬缯幡盖,持斋受戒。明日清旦,以长木为表,以珠著上.”菩萨是时自立誓愿:“若我当成佛道,度脱一切者,珠当如我意愿,出一切宝物,随人所须,尽皆备有!”是时,阴云普遍,雨种种宝物,衣服、饮食、卧具、汤药,人之所须,一切具足。至其命尽,常尔不绝。如是等,名为菩萨布施生精进波罗蜜。《大智度论》





薄福寡智众生,不能得闻。不能受持。故欲精进修法,需以福德相推助。
========================
尔时世尊告执金刚菩萨言。
众生下劣不勤精进多诸惑乱愚痴闇钝。耽着诸欲不信正法。不敬父不敬母。不敬沙门不敬婆罗门不敬尊者。由此不能得是陀罗尼。薄福少德智慧狭劣。如此众生不能得闻。不能受持不能生敬。此陀罗尼。能灭一切罪。是诸如来秘密之藏。《广大宝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经》





息止淫欲,留存能量,能发精进
===============
《大方等大集月藏经·卷第五》有云:『诸仁者,休息杀生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于诸众生得无所畏;二者、于诸众生得大慈心;三者、断恶习气;四者、少诸病恼为事决断;五者、得寿命长;六者、为非人护持;七者、寤寐安隐无诸恶梦;八者、无诸怨仇;九者、不畏恶道;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杀生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休息杀生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证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离诸害杀,长寿众生来生其国。

休息偷盗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具大果报为事决断;二者、所有财物不共他有;三者、不共五家;四者、众人爱敬无有厌足;五者、游行诸方无有留难;六者、行来无畏;七者、以乐布施;八者、不求财宝自然速得;九者、得财不散;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偷盗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此休息偷盗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具足种种华果树林、衣服璎珞、庄严之具,珍奇宝物无不充满。

休息邪淫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一者、得诸根律仪为事决断;二者、得住离欲清净;三者、不恼于他;四者、众人喜乐;五者、众人乐观;六者、能发精进;七者、见生死过;八者、常乐布施;九者、常乐求法;十者、身坏命终得生善道。诸仁者,是名休息邪淫得十种功德。若能以是休息邪淫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人不久得无上智;彼人到菩提时,于彼国土无有生臭,亦无女根,不行淫欲,皆悉化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3
7#
发表于 2021-9-20 21:0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689

帖子

301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17
8#
发表于 2022-2-11 01:06: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39

帖子

1480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480
9#
发表于 2022-2-11 18:47: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恒顺众生 发表于 2021-9-20 11:14
听认识的师兄说过几个念佛人跳楼跳水池身亡的事,估计是类似情形

可是念佛号也在积福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

主题

649

帖子

30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85
10#
发表于 2022-2-12 10:25: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论财神法/陀罗尼求财法与自然施受修福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16 , Processed in 0.16355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