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经中关于父母是不可思议福田的开示

[复制链接]

16

主题

37

帖子

588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8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8-24 19:02: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分别善恶报应经(节录)

复云何业获报少病。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不损有情。二劝他不损。三不随喜损。四不赞叹损。五离庆快损。六孝养父母。七尊重师长。八不结宿冤。九施僧安乐。十施药饮食。如是十种获少病报。

复云何业获报端严。有十种业。云何十业。一修慈忍。二惠施佛塔。三涂扫塔寺。四修严精舍。五庄严佛像。六孝养父母。七信重圣贤。八谦卑离慢。九梵行无缺。十远离损害。如是十种获报端严。

复云何业得豪族富贵。有十种业。何等为十。一离嫉妒庆他名利。二尊重父母。三信崇师法。四发菩提心。五施佛伞盖。六修严塔寺。七忏悔恶业。八广修施行。九劝修十善。十信崇三宝。如是十种获报豪贵。

复云何业获人中胜报。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谦卑离慢。二尊重父母。三尊重沙门。四信崇婆罗门。五爱护亲族。六尊重贤圣。七修行十善。八不轻慢补特伽罗。九尊重师法。十谛信三宝。如是十种获人中胜报。

复云何业获大福德。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离劫盗。二离劝他非。三离随喜盗。四孝养父母。五信崇圣贤。六庆他名利。七广行惠施。八不嫉名利。九不悭财宝爱恤孤贫。十供养三宝。如是十种获福广大。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节录):
尔时,佛告五百长者:“善哉!善哉!汝等闻于赞叹大乘,心生退转发起妙义,利益安乐未来世中,不知恩德一切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出世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终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或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先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

增壹阿含经五十卷(第十一卷~第二十卷)(节录):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二法与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云何为二法?供养父母,是谓二人获大功德,成大果报。若复供养一生补处菩萨,获大功德,得大果报。是谓,比丘,施此二人获大功德,受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是故,诸比丘,常念孝顺供养父母。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本事经(节录):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世有二种补特伽罗。恩深难报。云何为二。所谓父母。假使有人。一肩荷父。一肩担母。尽其寿量。曾无暂舍。供给衣食。病缘医药。种种所须。犹未能报父母深恩。所以者何。父母于子。恩极深重。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父母于子。既有如是。所说深恩。当云何报。若彼父母。于佛法僧。无清净信。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生净信。若彼父母。无清净戒。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受持清净禁戒。若彼父母。无有多闻。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其听闻诸佛正法。若彼父母。为性悭贪。不乐布施。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行布施。若彼父母。为性闇钝。无有胜慧。其子方便。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令修胜慧。其子如是。乃名真实报父母恩。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二补特伽罗  恩深重难报
所谓父及母  能生长世间
假使以两肩  尽寿荷父母
常供养恭敬  犹未为报恩
父母于世间  能生育教导
慈心求利乐  如彼影随形
若父母先无  信戒闻舍慧
子令其修习  名真实报恩
恭敬给所须  唯现世安乐
令修信戒等  究竟证涅槃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世有二种无欺诳法。云何为二。谓业与智。若诸有情。已集诸业。其异熟果。若未现前。终不尽灭。若诸有情。已生诸智。一切烦恼。若未永除。终不舍离。如是名为世有二种无欺诳法。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二无欺诳法  诸佛共所谈
谓已集已生  诸业及诸智
异熟果未生  诸业终不灭
烦恼若未尽  智终不舍离
业是生死因  智为灭惑本
是故应修智  永尽众苦边
吾从世尊。闻如是语。苾刍当知。世有二种补特伽罗。应深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云何为二。所谓父母。若诸有情。于其父母。深心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生无量福。诸有智人。咸共称叹。声誉普闻。处众无畏。后不焦恼无悔。命终身坏死后升诸善趣。生于天中。何缘有情。应于父母。深心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父母于子。有深重恩。所谓产生。慈心乳哺。洗拭将养。令其长大。供给种种资身众具。教示世间所有仪式。心常欲令离苦得乐。曾无暂舍。如影随形。是故父母。应深敬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若诸有情。敬爱父母。亲近而住。父母于其深心慈愍。除无益事。授有益事。制止众恶。劝修众善。为其娉娶。贞良妻室。有时赐与珍宝财谷。世间天人。咸共称叹。恭敬供养。亲近加护。令无衰恼。是故有情。于其父母。应深尊重礼拜供养。以敬爱心。亲近而住。尔时世尊。重摄此义。而说颂曰。
诸有乐福人  应尊重父母
礼拜修供养  敬爱亲近居
世间聪慧人  恭敬于父母
恒时修供养  常生欢喜心
父母于世间  恩深重难报
除无益制恶  授利劝修善
与妻室资财  慈心常覆护
是故修供养  无量福聚生
现得胜名闻  咸供养恭敬
死生天善趣  受妙乐无穷
欲得生天人  受五欲妙乐
犹如天帝释  当供养父母

正法念处经(节录):
复次第二十闻法功德。何等功德。所谓得闻法已。供养父母。知业果报。知于福田。是上功德。第一福田。所谓父母。以是知业果报因缘。能为种种供养父母。多设敷具。病瘦医药。所须之具。随其所作。供养父母。能生梵福。以福德故。后得涅槃。又以闻法供养父母。众人所爱。于现在世。为一切人之所赞叹。命终之后。生于善道。受诸天身。闻法力故。终得涅槃。是故智者知此功德。乃至失命。常当供养父母福田。正行正意。一心敬重。是名第二十闻法功德。



大宝积经(节录):
“复次,大王,夫父母者,皆愿利乐所生子故,难作能作,能忍一切难忍之事,假令种种不净秽恶皆能忍之。又欲令子色力之身速增长故,令见阎浮胜妙之事,乳餔养育无疲厌心。或为令子获诸妙乐,艰辛经求所得财物,供给营办资生所须,及往他家结求婚娶。既婚娶已,于他女人爱恋耽著,由耽著故惛醉缠心,或见父母渐将衰老,违逆轻欺,所有资财无惭费用,或令父母不住于家,如是皆由欲所迷倒。大王,当知以此因缘,于己父母弃背恩养,于他女人尊重承事,种种供给无疲厌心,即是成就地狱之本。此是丈夫第二过患。”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
汝等当知,尊重供养,于父母者,是人常有,
释梵护世,之所扶持,能令居家,安隐快乐;
或因贸易,大海远方,安隐往来,获诸财利。
此即说为,无价大宝,现能与果,名最上田。
如是现世,果报珍宝,皆因供养,父母而得。
复于来世,当得远离,驼驴等身,负重驱役;
亦复不受,尸粪灰河,刀山锋刃,镕铜等苦。
又于来世,生在人中,富有财宝,丰饶谷帛;
妻子眷属,悉皆和穆。或复当来,得生天上,

宫殿园苑,音乐自然,纵意欢娱,受诸妙乐。
何有智者,闻是法音,于父母田,不勤供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12 , Processed in 0.17243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