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67|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130429FLCS000196佛经:老妪供灯,授记成佛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4:58: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130429FLCS000196佛经:老妪供灯,授记成佛

  在《阿阇世王授决经》中,记载一段老妪布施一灯,得佛授记的故事。
  有一天,佛陀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当时,阿阇世王恭请佛陀吃饭,饭后,佛陀回到祇洹精舍。阿阇世王与只婆商议道:“现在我们已经供养过佛陀吃饭,以后再做些什么事,表示对佛陀的恭敬呢?”
  只婆就建议:“燃灯供佛!”
  于是,阿阇世王命大臣具备百斛麻油膏,从宫门点至祇洹精舍,连续不断,煞是美观。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老妪,生来好像对佛陀有颗恭敬的心,她虽然常想供养佛陀,但却苦于没有钱财。这一天,她看到阿阇世王这么大的布施,点燃了万灯供佛,心里非常欢喜。于是,她将乞得来的一个铜钱,到卖麻油的商店,请求店主卖给她油膏,也想燃灯供佛,店主一看,告诉她说:“你这样贫穷,为什么不用乞得来的钱去买食物,而买麻油膏做什么呢?”
  老妪说道:“我听说生值佛世,是百劫一遇的难事,现在,我幸能恭逢佛世,但却没钱布施。今天,我看到大王点燃油灯,做大功德,心里非常欢喜,虽然我很贫穷,也想能点燃一灯供养佛陀,请你卖给我一些油膏吧!”
  卖油膏的店主知道了她的心意,很受感动。本来一个钱仅能买到两合油膏,店主却多给了她三合。老妪欢喜的拿著油膏到佛前点燃了一盏灯。
  老妪知道这盏灯油膏不多,将点不到半夜就会熄灭了,但是,她虔诚地遥向佛陀合掌顶礼,发愿道:“我愿世世生生能作佛事,请求佛陀加被此灯当通夕光明不灭。”
  静静的夜晚,大地笼罩著一片黑暗,但佛子的油灯,希望点亮了众生的心光。
  是夜,阿阇世王所点的油灯,有的已经熄灭,有的灯光微弱,只有老妪所燃之油灯光明不绝,膏亦不尽,通夕不灭,直至天明。
  天明时,老妪又来顶礼佛足。
  这时,佛陀告诉目连尊者道:“天已大明,可灭诸灯。”
  于是,目连尊者次第熄灭诸灯,惟老妪所燃一灯,灭之再三,却仍光明炽盛。目连尊者拿起袈裟挥扇,灯光却更明朗;又以威神引强风吹之,贫女的灯光不但不灭,反而更加光亮,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目连尊者感到非常奇异。
  佛陀看到目连的举止,便说道:“好了!好了!这是当来佛的光明功德,并非你的威神所能毁灭。供灯老妪的信心,可灭除无量劫的罪业。如果她今后再发心以经法教化人民,再过三十劫,这位老妇人功德圆满,当能作佛,号须弥灯光如来,其世界不须要日月光明,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宫室众宝光明相照,如忉利天。”
  老妪闻佛授记,心生欢喜,即时举身腾入虚空,离地约百八十丈,后跃下向佛作礼而去。
  阿阇世王听到这件事情后,问只婆道:“我所做的功德这么大,为什么佛陀不为我授记?那位老妇人才点燃一灯,却能蒙佛授记,这是什么道理呢?”
  只婆答道:“大王所作虽多,因心有分别,故功德即有大小,老妪因能发愿回向注心于佛,故得蒙佛授记,其心已和法施相应,法施无边,故功德其大无比。”
  贫穷老妪以能诚心之故,因燃一灯的功德,蒙佛授记,当来作佛。由此可知,功德不在于大小,只在于吾人之用心是否专诚!

-----《阿阇世王授决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0

帖子

115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158
沙发
发表于 2020-9-4 18:30:2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原经文“老母”,翻译为少女是否合适?是否应该翻译为老妇?,煞是美观。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少女,名叫难陀,生成好像对佛陀有颗恭敬的心,她虽然常想供养佛陀,但却苦于没有钱财”,应为虽然有至诚的心,常常想供养佛陀才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6
板凳
发表于 2020-9-4 20:57:4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少女,名叫难陀,生成好像对佛陀有颗恭敬的心,她虽然常想供养佛陀,但却苦于没有钱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29

帖子

496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6
地板
发表于 2020-9-4 20:58: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此处不通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586

帖子

3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
5#
发表于 2020-9-9 05:42: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念佛 于 2020-9-9 05:46 编辑

《賢愚經》卷3:「
(二〇)◎貧女難陀品第二十(丹本此品在第十一卷為五十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國中,有一女人名曰難陀,貧窮孤獨,乞匃自活。見諸國王臣民大小,各各供養佛及眾僧,心自思惟:「我之宿罪,生處貧賤,雖遭福田,無有種子。」酸切感傷,深自咎悔,便行乞匃,以俟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錢,持詣油家,欲用買油。油家問曰:「一錢買油,少無所逮,用作何等?」難陀具以所懷語之。油主憐愍,增倍與油。得已歡喜,足作一燈,擔向精舍,奉上世尊,置於佛前眾燈之中,自立誓願:「我今貧窮,用是小燈,供養於佛。以此功德,令我來世得智慧照,滅除一切眾生垢闇。」作是誓已,禮佛而去。乃至夜竟,諸燈盡滅,唯此獨燃。是時目連,次當日直,察天已曉,收燈摒擋,見此一燈,獨燃明好,膏炷未損,如新燃燈,心便生念:「白日燃燈,無益時用。欲取滅之,暮規還燃。」即時舉手,扇滅此燈,燈焰如故,無有虧滅;復以衣扇,燈明不損。佛見目連欲滅此燈,語目連曰:「今此燈者,非汝聲聞所能傾動,正使汝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隨嵐風吹,亦不能滅。所以爾者?此是廣濟,發大心人所施之物。」佛說是已,難陀女人,復來詣佛頭面作禮,於時世尊,即授其記:「汝於來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當得作佛,名曰燈光,十號具足。」於是難陀,得記歡喜,長跪白佛,求索出家。佛即聽之,作比丘尼。
」(CBETA 2020.Q1, T04, no. 202, pp. 370c22-371a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6#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18:06:28 | 只看该作者
善护念 发表于 2020-9-4 18:30
原经文“老母”,翻译为少女是否合适?是否应该翻译为老妇?,煞是美观。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少女, ...

这是个问题。很可能不是同一个人,因为老母不叫“难陀”。所以,网络上有些资料,,,,,唉,,,轻易转载不得。我再差找原经文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7#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0:06:21 | 只看该作者
阿阇世王授决经

西晋沙门释法炬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只国耆阇崛山中。时阿阇世王请佛。饭食已讫佛还祇洹。王与只婆议曰。今日请佛。佛饭已竟更复所宜。只婆言。惟多然灯也。于是王乃敕具百斛麻油膏。从宫门至祇洹精舍。时有贫穷老母。常有至心欲供养佛而无资财。见王作此功德乃更感激。行乞得两钱。以至麻油家买膏。膏主曰。母人大贫穷。乞得两钱何不买食。以自连继用此膏为。母曰。我闻佛生难值百劫一遇。我幸逢佛世而无供养。今日见王作大功德。巍巍无量激起我意。虽实贫穷故欲然一灯为后世根本者也。于是膏主知其至意。与两钱膏应得二合。特益三合凡得五合。母则往当佛前然之。心计此膏不足半夕。乃自誓言。若我后世得道如佛。膏当通夕光明不消。作礼而去。王所然灯或灭或尽。虽有人侍恒不周匝。老母所然一灯光明特朗。殊胜诸灯通夕不灭。膏又不尽至明朝旦。母复来前头面作礼叉手却住

佛告目连。天今已晓可灭诸灯。目连承教以次灭诸灯。灯皆已灭。惟此母一灯三灭不灭。便举袈裟以扇之灯光益明。乃以威神引随蓝风以次吹灯。老母灯更盛猛。乃上照梵天。傍照三千世界悉见其光。佛告目连。止止。此当来佛之光明功德。非汝威神所毁灭。此母宿命供养百八十亿佛已。从前佛受决。务以经法教授开化人民。未暇修檀。故今贫穷无有财宝。却后三十劫。功德成满当得作佛。号曰须弥灯光如来至真。世界无有日月。人民身中皆有大光。宫室众宝光明相照如忉利天上。老母闻决欢喜。即时轻举身升虚空。去地百八十丈。来下头面作礼而去。王闻之。问只婆曰。我作功德巍巍如此。而佛不与我决。此母然一灯便受决何以尔也。只婆曰。王所作虽多心不专一。不如此母注心于佛也。乃更往请。佛宿敕诸园监。各令晨采好华。早送入宫至中。佛便晨出祇洹徐徐缓行。随道为人民说法。投日中至宫。有一园监持华适出园巷。正与佛会于大道之衢。闻佛说经一心欢喜。即以所持华悉散佛上。花皆住于空中当佛头上。佛即授决曰。汝已供养九十亿佛。却后百四十劫汝当为佛。号曰觉华如来。其人欢喜。即时轻举身升虚空。来下作礼毕。即更自念。我王为人性大严急。故宿敕我斋戒将华当以供佛。而我悉自以上佛。空手而往必当杀我。便径归家置空华箱于户外。入告妇言。我朝来未食。王今当杀我急为具食。妇闻大惶懅曰。王何故相杀。便为妇本末说之。妇即出。至窖下具食。天帝释便以天华满空箱中。妇持食还。见户外箱中华满如故光色非凡。即以告夫。夫出户视。知是天花心大欢喜。止不复食便持华入。王适出迎佛。道与王相逢。王见华大好世间希有。即问监曰。我园中大有此好华乃尔。而汝前后不送上。汝罪应死宁知之不。监曰。大王园中无有此华。臣朝早将园华道路逢佛。不胜欢喜。尽以上佛。即授与我决。知当杀故过家索食。比其顷出视空箱中。复见此华。必是天华非园所有。今我生既卑贱。为王守园。拘制县官不得行道。一已授决。正尔而死。必生天上。十方佛前无所拘制。可得恣意行道。王若相杀我无所在也。王闻授决。便生惭怖。肃然毛竖。即起作礼。长跪忏悔。佛至宫饭食已讫。咒愿而去。王复问只婆曰。我前请佛而老母受决。今日设福而园监受决。我独何故初无所获。心甚于悒。当复宜作何等功德耶。只婆曰。王虽频日设福。但用国藏之财。使人民之力。心或贡高意或嗔恚。故未得决。今宜割损身中自供之具。并脱璎珞七宝珠环以作宝华。当与夫人太子并力合掌。自就功勤一心上佛。佛照王至诚必得决也。于是王减彻厨膳昼夜斋戒。脱身上诸宝。合聚诸师曰前作华。王及夫人太子皆自着手。至九十日所作悉成。敕外驾当往上佛。傍臣白言。闻佛前到鸠夷那竭国。已般泥洹也。王闻心大悲号。涕泪哽咽曰。我故至心手作此华。佛虽般泥洹。我故当赍诣耆阇崛山。以上佛坐处展驰我意也。只婆曰。佛者无身亦无泥洹。亦不常住无灭无在。惟至心者为得见佛。佛虽在世间无至心者为不见佛。大王至诚乃尔。佛虽般泥洹往必见佛。便至耆阇崛山中。见佛且悲且喜。垂泪而进。头面作礼以七宝华前散佛上。华皆住空中化成宝盖正当佛上。佛便授与王决曰。却后八万劫劫名喜观。王当为佛。佛号净其所部如来。刹土名华王。时人民寿四十小劫。阿阇世王太子。名旃陀和利时年八岁。见父授决甚大欢喜。即脱身上众宝以散佛上曰。愿净其所部作佛时。我作金轮圣王得供养佛。佛般泥洹后我当承续为佛。其所散宝化为交露帐正覆佛上。佛言。必如汝愿。王为佛时必当作金轮圣王。寿终便上生兜率天上。寿尽便下作佛。在药王刹土教授。佛号栴檀。人民寿命国土所有。皆如净其所部。佛时授决适竟王及旃陀和利。前为佛作礼便[火*霍]然不见佛所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8#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0:06:59 | 只看该作者
念佛 发表于 2020-9-9 05:42
《賢愚經》卷3:「(二〇)◎貧女難陀品第二十(丹本此品在第十一卷為五十三)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 ...

这才是正确的出处。网上的文字很多以讹传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9#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1:22:05 | 只看该作者
《贤愚因缘经》卷十一贫女难陀缘品第五十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国中,有一女人名曰难陀,贫穷孤独,乞丐自活,见诸国王臣民大小,各各供养佛及众僧,心自思惟:我之宿罪,生处贫贱,虽遭福田,无有种子。酸切感伤,深自咎悔。便行乞丐,以俟微供。竟日不休,唯得一钱。持诣油家,欲用买油。油家问曰:一钱买油,少无所逮,用作何等?难陀具以所怀语之,油主怜愍,增倍与油。得已欢喜,足作一灯,担向精舍,奉上世尊,置于佛前众灯之中,自立誓愿:我今贫穷,用是小灯,供养于佛,以此功德,令我来世得智慧照,灭除一切众生垢闇。作是誓已,礼佛而去。乃至夜竟,诸灯尽灭,唯此独燃。
  是时目连,次当日直,察天已晓,收灯摒挡,见此一灯,独燃明好,膏炷未损,如新燃灯。心便生念:白日燃灯,无益时用。欲取灭之,暮规还燃。即时举手,扇灭此灯,灯焰如故,无有亏灭;复以衣扇,灯明不损。佛见目连欲灭此灯,语目连曰:今此灯者,非汝声闻所能倾动,正使汝注四大海水,以用灌之,随岚风吹,亦不能灭,所以尔者,此是广济,发大心人所施之物。
  佛说是已,难陀女人,复来诣佛,头面作礼。于时世尊,即授其记,汝于来世二阿僧祇百劫之中,当得作佛,名曰灯光,十号具足。于是难陀,得记欢喜,长跪白佛,求索出家。佛即听之,作比丘尼。慧命阿难、目连,见贫女人得免苦厄出家受记,长跪合掌,前白佛言:难陀女人,宿有何行,经尔许时,贫乞自活;复因何行,值佛出家,四辈钦仰,诤求供养。
  佛言阿难:过去有佛,名曰迦葉。尔时世中,有居士妇,躬往请佛及比丘僧,然佛先已可一贫女,受其供养,此女已得阿那含道。时长者妇,自以财富,轻忽贫者,嫌佛世尊先受其请,便复言曰:世尊云何,不受我供,乃先应彼乞人请也?以其恶言,轻忽贤圣,从是以来,五百世中,恒生贫贱乞丐之家,由其彼日供养如来及于众僧,敬心欢喜,今值佛世,出家受记,合国钦仰。尔时众会,闻佛说此已,皆大欢喜,国王臣民,闻此贫女奉上一灯受记作佛,皆发钦仰,并各施与上妙衣服,四事无乏,合国男女,尊卑大小,竞共设作诸香油灯,持诣祇洹,供养于佛。众人猥多,灯满祇洹,诸树林中,四匝弥满,犹如众星列在空中,日日如是,经于七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10#
 楼主| 发表于 2020-9-10 21:23:10 | 只看该作者
善护念 发表于 2020-9-4 18:30
原经文“老母”,翻译为少女是否合适?是否应该翻译为老妇?,煞是美观。   “当时,有一位贫穷的少女, ...

这都是过去网络转载造成的后果,所以,如果没有这次校对,这里面的问题还会延续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1 , Processed in 0.1461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