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87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补佛菩萨像方法分享,同样可用于修补小佛塔

[复制链接]

6

主题

153

帖子

30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5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4:40: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福慧泓锦 于 2021-7-3 19:58 编辑

捡到的一尊贴金瓷地藏菩萨像,品相庄严,四根手指断了一截没了,锡杖也丢失,现在配的锡杖是在淘宝网上买的配上的,下面分享一下修补方法供参考:

用到的材料及工具:
补土胶或膏、雕刻刀、小锯条、150目砂纸、400目砂纸、600目砂纸、描金笔笔芯、刷子、502胶水



修补的步骤:

可以的话先把要补得地方用砂纸打磨一下,增加摩擦力;
(操作前后,凡是用到砂纸的地方,都可把砂纸对折,或者剪成小条,用来灵活运用打磨小缝隙之类的细微的地方);
按使用说明把补土胶或膏混合好(可淘宝上搜索“模型 补土”“陶瓷 补土”等关键词进行选择购买,我这里用的是淘宝上买的进口的补土膏,可以修补木头金属陶瓷等多种材质);
把补土胶或膏填充到缺失的地方,填充多少视具体情况而定;
等补土胶或膏变硬及完全干透;
用雕刻刀雕刻成大致的形状;
用150目砂纸打磨修整(当然其过程也可以用雕刻刀、150目的砂纸反复修整打磨);
四根手指之间的间隙用小锯片之类的工具开出来,我这里是用其它工具不是小锯片,如果没这个需要就不用买小锯片,或者直接用雕刻刀雕刻;
再用150目砂纸打磨修整;
用502胶水把小孔小缝隙,补土胶或膏和原有材料结合处的小缝隙填补一下;
等502胶水变硬及完全干透;
再用400目砂纸把表面打磨更平滑;
再用600目砂纸把表面打磨更平滑;
刷子用来刷除落在佛像身上的碎补土胶或膏;
最后喷金漆,喷金漆的时候,其它地方要遮盖好,只留出要喷的地方,我这里是描金笔笔芯里的颜料,吹出来涂在修补的地方,以达到看似贴金的效果,但发现很难干,并且没有什么附着力,用手一碰就粘回一些到手上了。



   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

《僧祇律》中说:“真金百千担,持用行布施,不如一泥团,散心治佛塔。”。

或人随力,以一丸泥涂塔坏壁,运一拳石扶塔礩倾,由此功德,增福延寿,命终之后成转轮王。-------《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卷第二十
善男子。复于此前。过十大劫。有世界。名日轮光照摩尼王。佛号因陀罗幢吉祥相。
时此莲华眼女。于彼如来遗法之中。普贤菩萨劝其修补莲华座上故坏佛像。既修补已。而复彩画。既彩画已复宝庄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我念过去。由普贤菩萨善知识故。种此善根。从是已来。不堕恶趣。常于一切天王人王种族中生。一切生处。身形殊妙。端正可喜。色相圆满令人乐见。常见于佛。常得亲近普贤菩萨。令我忆持所得法门。乃至于今示导开悟成熟于我。令生欢喜。
善男子。于意云何。尔时毗卢遮那宝莲华藏妙吉祥髻转轮王者。岂异人乎。今弥勒菩萨是也。是时王妃具足圆满吉祥面者。具足功德寂静音海夜神是也。


《付法藏因缘经》卷第一
过去久远毗婆尸佛。化众生已入般涅槃。四部弟子咸生悲恋。收取舍利起七宝塔。表刹庄严殊特妙好。
时彼塔中有如来像。面上金色少处缺坏。时有贫女游行乞丐。得一金珠内怀欢喜。意欲为薄补像面上。迦葉尔时为锻金师。女即持往倩令修造。是时金师闻其为福。欢喜治之莹饰既讫。用补像面因共愿曰。愿我二人常为夫妻。身真金色恒受胜乐。以是因缘。九十一劫身真金色。生人天中快乐无极。最后托生第七梵天。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6

主题

153

帖子

30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5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4:54: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慧泓锦 于 2021-7-2 15:05 编辑

摘自《贤愚经》象护缘品第五十六 (白话)

摩竭国中有一位长者,他的孩子出生那天,家中同时也诞生了一头金象,于是家人给孩子取名为象护。象护和金象一同长大,成了一对好朋友,同进同出,互不分离。而且金象很听象护的话,如果象护不想带大象出去玩,大象便会待在家里,不走一步。有趣的是,这头金象排出的大便、小便都是黄金。

有一天,象护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耍,他们突然谈起自己家中稀奇古怪的事。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和家具都是用七宝做成的。”还有人说:“我家的房屋及园林全都是用各种奇珍异宝堆砌的。”又有人说:“我家的仓库有难以计数的宝物。”大家互相比较,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这时,象护也插嘴说:“我家有一头金光闪闪的大象,它的大便、小便都是金子。”众多孩子里,国王的儿子阿阇世也在其中。他听到象护这番话,心中起了贪念,暗中决定:“将来我当了国王,一定要把这头金象夺过来,占为己有。”

没多久,阿阇世当上了国王。他一即位,便想到金象,于是,他召见象护,让象护带着金象一起到王宫。象护父亲听了,心中十分不安,对儿子说:“这个阿阇世王,贪婪成性,凶残暴虐。他今天召见你,一定是贪图你的金象!”

象护对父亲说:“我这头金象,没有人能夺得走。”于是,父子两人一起骑着金象晋见国王。国王看见金象,非常高兴,传令与象护父子一同用餐。吃完饭后,国王对象护说:“我很喜欢你的金象,能不能让它在宫中留几天,陪我解解闷?”

说这话的时候,国王心想:“金象是象护心爱的宝物,一定不肯把它留下来。”没想到象护却爽快地答应了,把大象留在宫中后,就和父亲一起走出王宫。来到城门口,象护父子看了金象,原来金象趁大家不注意时,陷入泥土之中,从地下钻过王宫,逃出宫门。他们看见金象,欣喜万分,但象护随即想到:“国王发现金象失踪,一定会加害于我。如今佛陀在世,我不如去投靠佛陀,出家修行。”他把这一想法告诉父母,父母也同意了。

于是,象护辞别父母,骑着金象,前往拜见佛陀。佛陀为他传授比丘戒,说四谛法要,象护心领神会,不久就修成阿罗汉。他常与其他比丘在林间树下修行,金象总是静静待在象护旁边,一动也不动。

过不了多久,舍卫国中的百姓听说有这样一头金象,纷纷跑来观看,吵得比丘修道的场所不得安宁。佛陀对象护说:“该是让金象离你而去的时候了。”象护对佛陀说:“世尊,我曾多次放逐金象,但它一直不肯离开我。”佛陀告诉象护:“你可以对他说‘你我今生缘分已尽,我已不需要你了’,这样重复说三遍,金象自然会消失的。”

象护遵从佛陀的教导,把这番话对着金象说了三遍,果然金象没入地中,从此永远离开象护。比丘们看到这样的情况,询问世尊:“象护比丘为什么有如此洪福,获得如此善报?”

佛陀告诉阿难及众比丘:“百姓只要在三宝福田中种下一点点善种,就能得到无量果报。”并说出了象护以下一段因缘:很久以前,迦叶佛教化完毕后入涅槃,他的灵骨被迎奉到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建塔修庙,供养他的灵骨。当时,在一座塔里供养一尊菩萨像,这尊菩萨的坐骑是一头金象。头金象因长年风吹雨淋,身上的金漆已经斑驳,里头的木料还出现几个洞。有一天,一个信佛的人到塔前烧香,看到损坏的大象,心中十分悲伤。他自言自语地说:“这是菩萨乘坐的象,怎么可以任它损坏呢?我应该尽力维护它。”说完就取泥修补大象。”

佛陀讲到这里,微微一笑说:“当年那个修补大象的人,就是今天的象护。”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6

主题

153

帖子

30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5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4:5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福慧泓锦 于 2021-7-2 15:04 编辑

象护缘品第五十六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摩竭国中。有一长者。生一男儿。相貌具足。甚可爱敬。其生之日。藏中自然出一金象。父母欢喜。便请相师。为其立字。时诸相师。见儿福德。问其父母。此儿生日。有何瑞应。即答之言。有一金象。与儿俱生。因瑞立字名曰象护。儿渐长大。象亦随大。既能行步。象亦行步。出入进止。常不相离。若意不用。便住在内。象大小便。唯出好金。其象护者。常与五百诸长者子。共行游戏。各各自说家内奇事。或有说言。我家舍宅床榻坐席。悉是七宝。或有自说。我家屋舍及与园林。亦是众宝。复有说言。吾家库藏妙宝恒满。如是之比。种种众多。是时象护。复自说言。我初生日。家内自然。生一金象。我年长大。堪任行来。象亦如是。于我无违。我恒骑之。东西游观。迟疾随意。甚适人情。其大小便。纯是好金。时王子阿阇贳。亦在其中。闻象护所说。便作是念。若我为王。当夺取之。既得作王。便召象护。教使将象共诣王所。时象护父。语其子曰。阿阇贳王。凶暴无道。贪求悭吝。自父尚虐。何况余人。今者唤卿。将贪卿象。傥能被夺。其子答曰。我此象者。无能劫得。父子即时。共乘见王。时守门人。即入白王。象护父子。乘象在门。王告之曰。听乘象入。时守门者。还出具告。象护父子。乘象径前。既达宫内。尔乃下象。为王跪拜。问讯安否。王大欢喜。命令就座。赐与饮食。粗略谈语。须臾之顷。辞王欲去。王告象护。留象在此。莫将出也。象护欣然。奉教留之。空步出宫。未久之间。象没于地。踊出门外。象护还得乘之归家。经由少时。便自念曰。国王无道。刑罚非理。因此象故。或能见害。今佛在世。泽润群生。不如离家遵修梵行。即白父母。求索入道。二亲听许。便辞而去。乘其金象。往至只洹。既见世尊。稽首作礼。陈说本志。佛寻许言。善来比丘。须发自落。法服在身。便成沙门。佛便为说四谛要法。神心超悟。便逮罗汉。每与诸比丘。林间树下。思惟修道。其金象者。恒在目前。舍卫国人。闻有金象。竞集观之。匆闹不静。妨废行道。时诸比丘。以意白佛。佛告象护。因此象故。致有烦愦。卿今可疾遣象令去。象护白佛。久欲遣之。然不肯去。佛复告曰。汝可语之。我今生分已尽。更不用汝。如是至三。象当灭矣。尔时象护。奉世尊教。向象三说。吾不须汝。是时金象。即入地中。时诸比丘。咸共奇怪。白世尊言。象护比丘。本修何德。于何福田。种此善根。乃获斯报巍巍如是。佛告阿难及诸比丘。若有众生。于三宝福田之中。种少少之善。得无极果。乃往过去。迦叶佛时。时彼世人。寿二万岁。彼佛教化周讫。迁神泥洹。分布灵骨。多起塔庙。时有一塔。中有菩萨本从兜率天所乘。象来下入母胎时像。彼时象身。有少剥破。时有一人。值行绕塔。见象身破。便自念言。此是菩萨所乘之象。今者损坏。我当治之。取埿用补。雌黄污涂。因立誓愿。使我将来恒处尊贵财用无乏。彼人寿终。生于天上。尽天之命。下生人间。常生尊豪富乐之家。颜貌端正。与世有异。恒有金象。随时侍卫。佛告阿难。欲知尔时治象人者。今象护是。由于彼世治象之故。从是以来。天上人中。封受自然。缘其敬心。奉三尊故今遭值我。禀受妙化。心垢都尽。逮阿罗汉。慧命阿难及诸众会。闻佛所说。莫不开解。各得其所。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有证不退位者。莫不欢喜敬戴奉行。

出自:乾隆大藏经 西土圣贤撰集·第1315部 贤愚因缘经 十三卷 元魏沙门慧觉译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6

主题

153

帖子

30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045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7-2 15:15:27 | 只看该作者
1、知州夫人石氏,发心修补破损观世音菩萨像,自己臂痛顿时消除!

宋朝随州知州,夫人石氏,患胳臂疼痛病,医治一直不见好。后来发愿修补所有破损的佛像以及观世音菩萨像,臂痛顿时消除。(出自《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卷二)

2、村妇修补观音像手臂,自己手臂病痛痊愈

湖州有一位年老的村妇,手臂患了病痛久治不愈,晚上梦见有一位白衣女子来拜见她,并说:“我的苦恼和你一样,你能医治我的手臂,我也能医治你的手臂。”村妇问:“娘子居住在什么地方啊?”回答说:“我寄居在崇宁寺的西廊。”村妇醒来后,就到城里找到崇宁寺,以所梦见的事,禀告给住在西舍的僧人忠道,忠道稍加思维,回答说:“必定是观世音菩萨啊!我房间内,有一尊白衣观音像,因为修缮房舍,误伤了菩萨像的手臂。”,于是带领村妇,到室内瞻仰礼拜,果然见菩萨像的一个手臂损伤,村妇于是给予施工修补;菩萨像的手臂刚修补完整,村妇的手臂病痛,立即就痊愈了。(出自《夷坚甲志》)
回复 编辑

使用道具

70

主题

586

帖子

3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
5#
发表于 2021-7-2 17:46:11 | 只看该作者
感恩法施,随喜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500

帖子

2048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048
6#
发表于 2021-7-2 18:19:1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193

帖子

1805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805
7#
发表于 2021-7-2 18:26: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希有功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05

帖子

97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979
8#
发表于 2021-7-2 18:54: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05

帖子

3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90
9#
发表于 2021-7-2 19:1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GEFPSfwx 于 2021-7-3 18:53 编辑




《法苑珠林》

 依像法决疑经云。造新不如修故。作福不如避祸。斯言验矣。或有村坊塔寺坟故。伽蓝堂殿朽坏。舍屋崩摧。席扇蓬户靡隔烟尘。瓮牖茅茨无掩霜露。是以门墙凋毁。粪秽盈阶。路绝人踪。僧徒漂寄不修不饰。日就衰羸。造罪造愆无时暂舍。夜暗灯烛本自无闻。昼日幡花元来非见。堂绝梵呗。炉但灰尘。遂使恶鬼效灵善神舍卫。伽蓝无固。直为僧徒慢惰。佛法既衰。亦由白衣无敬。此而不忧。更欲何求。

……

    又正法念经云。若有众生识于福田。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复教他人令治故塔。命终生白身天。其身鲜白入珊瑚林。与诸天女五欲自娱。业尽还退。若生人中其身鲜白。

……

 又百缘经云。佛在世时。迦毗罗城中有一长者。财宝无量。其妇生一儿。端正殊妙见者敬仰。渐大见佛得阿罗汉果。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入涅槃后有王名槃头末帝。收取舍利造四宝塔而供养之。其后小毁。
有童子入塔见此破处。和颜悦色集唤众人共涂治塔。发愿而去。缘是功德九十一劫不堕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受乐无极。常为天人所见敬仰。乃至今值于我。为诸人所见敬仰出家得道。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颂曰。

  遗身八万塔  宝饰高百丈
  仪凤异灵乌  金盘代仙掌
  积栱承雕角  高檐挂树网
  宝地若池沙  风铃如积响
  刻削生千变  丹青图万像
  烟霞时出没  神仙乍来往
  晨雾半层生  飞幡接云上
  游霓不敢息  翔鹍讵能仰
  圣变无穷瑞  感福岂三两
  愿假舟航末  彼岸谁为广



~~~~~~~~~~~~~~~~~~~~~~~~~~~~



《佛本行经》
《苏曼女十子缘品》


阿难白佛。此十比丘。有何福庆。生在贵家。容貌奇特。遭值世尊。尽于苦际。

佛告阿难。乃往过去九十一劫。有毗婆尸佛。出现于世。教化毕讫。而般涅槃。分布舍利。起无量塔。

时有一塔。朽故崩坏。有一老母。而修治之。有年少十人。偶行睹见。问老母曰。何所施为。老母语言。斯是尊塔。功德弥弘。是以修补。欲望善果。年少欢喜。助共兴功。所作已竟。誓为母子。其十年少。愿共同生。从是已来。九十一劫。天上人中。恒为俱生。受福快乐。

常有三事。胜于余人。一者形体端正。二者众所敬爱。三者恒得长寿。经尔许时。不堕三涂。
今遇我世。沐浴清化。诸尘垢尽。咸逮应真。欲知尔时老母者。今苏曼女是。尔时十年少者。今十罗汉是。

佛说此时。其在大会。有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者。发大乘意逮不退者。信受佛语。欢喜奉行。



《正法念处经》卷第二十四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箜篌天。彼以闻慧。见箜篌天第五住处。名曰白身。

众生何业。生于彼处。若有众生。识于福田。以净信心。

见有佛塔风雨所坏。若僧房舍。以福德心。涂饰治补。以正信心。知业果报。作已随喜。复教他人。令治故塔。是人命终。生白身天。生彼天者。服白色衣。如珂如雪。如拘牟头华。十六分中不及其一。所住宫殿。亦复如是。一切白光。其身鲜白。

游戏诸林。珊瑚树林。出众妙香。种种乐音。歌舞戏笑。受天快乐。入珊瑚林。其林多有众鸟音声。光明庄严。有大势力。光明赤色。诸色中上。本身鲜白。以树赤光。身皆赤色。互相瞻视。各作是言。我等本色。皆悉不现。更生异色。此树色赤。可至余林。即与天女。入毗琉璃林。其林青色。如阎浮提。仰观虚空。令诸天身皆失白色。其树青光。悉覆天身。所有众鸟。及诸莲华。悉亦青色。时诸天子。与诸天女。而自围绕。作天伎乐。游戏歌舞。久受天乐。五欲自娱。经于久时。复诣银林。纵逸游戏。其银林中。一切严饰。皆为白色。白宝莲华。白宝众鸟。是白身天。入此林中。犹如乳中见月色像。久住此林。游戏受乐。天众伎乐。不可譬喻。舍此林已。诣众杂林。其林种种诸树庄严。或有金树。或有银树。或琉璃树。种种色叶。以为庄严。此天身色。亦复如是。生种种色。于此林中。与诸天女。多时游戏。复舍此林。诣金山峰。名曰普遍。其金山峰。七宝庄严。乘彼山顶。悉见须弥山王眷属。六万金山。须弥山王。住在其中。复至普眼山。上彼山已。久时游戏。多诸流水。河池庄严。周遍园林。多有众鸟。出妙音声。白身天等于普眼山。久受天乐。与诸天女。游戏受乐。舍彼山已。复往上于大围山顶。复有异天。来在此山。共集游戏。

时白身天。与诸天众。游戏受乐。天伎乐音。甚可爱乐。
受乐尽时。如灯油尽。其光则灭。犹如日没。其明亦灭。
天亦如是。业尽还退。随其本业。生于地狱饿鬼畜生。
若生人中。其身鲜白。如藕丝色。生于北天汉国土等。皆悉好色鲜泽具足。受第一乐。统领人民。以余业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3
10#
发表于 2021-7-2 19:2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05 , Processed in 0.170663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