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0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声闻菩提、缘觉菩提和无上菩提的定义和异同点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089

帖子

70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9 08:39:2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果光 于 2021-6-29 08:40 编辑

尔时婆罗门闻佛世尊如是称赞菩提心已,即白佛言:“世尊!我于菩提心中无少法可转。”佛告婆罗门言:“如是如是!婆罗门!若人发菩提心者,实无法可转。何以故?婆罗门!当知菩提有其三种。何等为三?所谓:声闻菩提、缘觉菩提、无上菩提。     

“此中何名声闻菩提?婆罗门!谓若有人虽发菩提心,但乐自利不乐利他,于利他心不能发起、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于此经法不乐听受,亦复不能为他宣说,于后生中而不受身断去来想,亦不能得平等正智,于现生中乐求解脱。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声闻菩提。     

“又复何名缘觉菩提?谓若有人虽发菩提心,于大乘法不乐修习而不记念,亦复自利趣求果证不乐利他,于利他心不能修持、不能趣入、不能安住,于此经法不乐听受,亦不为他宣说教示,不能安住平等正智,但起心念观诸缘法,随所观察而得解脱。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缘觉菩提。     

“又复何名无上菩提?谓若有人,自能发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已,复劝他人发如是心,于此经法自所听受修习记念,复为他人广说其义,于轮回身不生厌倦,乐欲利乐一切众生,住平等智自解脱已,欲令一切众生皆得解脱,自利利他得安隐乐,以己善利普施一切天人大众。婆罗门!以是义故,名为无上菩提;修是行者名为菩萨乘人。     

“婆罗门!汝今当知,佛语谛诚无有虚妄,如我所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最上义,若离此大菩提心而发声闻、缘觉心者,不能利他,终不得至大涅盘界。何以故?而彼声闻、缘觉自所利己不复生起利他胜行,以是缘故,不能具足诸佛法分,虽发菩提心而自谓解脱,彼菩提心亦不能得利他果报。婆罗门!若人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自于他皆悉平等,以自所利欢喜布施,即以此心普摄世间一切众生,乃为世间最上大利,亦名世间善调御者。如是即能住平等智,最上最胜不可思议。婆罗门!此即名为大菩提心,汝当如是如实了知”。     

尔时婆罗门白佛言:“世尊!佛说解脱,云何有其种种相耶?”     

佛言:“婆罗门!声闻、缘觉、如来解脱无种种相。婆罗门!譬如有人乘三种兽欲诣宝所,虽所履道随有差别,彼所向处而无有异。其三兽者谓:驴、马、象。彼驴乘者力势羸劣,由此因缘,是人虽至宝所,不能以其珍宝广施众生,但乐自利取证涅盘;彼马乘者轻利快捷,由彼力故,是人虽至宝所,亦复不能以其珍宝广施众生,但与众生作净福田;彼象乘者行步平正勇健多力,由彼力故,是人得至一切宝聚广大城中,至彼城已即作是念:‘三乘珍宝皆于此出,我当以此无量珍宝,普施无边一切众生,广为众生作大利乐。’婆罗门!三乘行人修三乘法,亦复如是。彼驴乘者即声闻乘;彼马乘者即缘觉乘;彼象乘者即是大乘。汝今当知,彼三乘道虽种种相,所证涅盘、所得解脱,无种种相亦无差别。     

“婆罗门!又如世间有三士夫,俱欲过渡一深大河。彼第一人依一小叶浮水而渡;彼第二人而胜于前,依其板木浮水而渡;彼第三人又复胜前,乘以大船与多人众,安隐而渡得至彼岸,此复犹如世间长子,使其父母无所防护,于一切处离诸忧恼。婆罗门!彼第一人依叶而渡者,当知即是声闻乘人;彼第二人依其板木而得渡者,当知即是缘觉乘人;彼第三人乘船得渡者,当知即是菩萨乘人,自所得度复度他人。婆罗门!是故当知,彼三乘人所修行法虽种种相,而声闻、缘觉及彼如来所证涅盘无种种相。”  
~《佛说发菩提心破诸魔经》宋施护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沙发
发表于 2021-8-1 02:11: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04 , Processed in 0.16732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