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55|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JXZ20121115WSJT000158佛经:造立供养佛像,来世必得念佛三昧

[复制链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0-9-1 12:30: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JXZ20121115WSJT000158佛经:造立供养佛像,来世必得念佛三昧

尔时,世尊而语像言:“汝于来世,大作佛事。我灭度后,我诸弟子,以付嘱汝。”

空中化佛,异口同音,咸作是言:“若有众生,于佛灭后,造立形像,幡花众香,持用供养。是人来世,必得念佛清净三昧。”

若有众生,知佛下时,种种相貌,系念思惟,必自得见。

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诸弟子,知佛如来,下忉利天,及见佛像,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者,名为邪观。

——《佛说观佛三昧海经》卷第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沙发
发表于 2020-9-5 13:24:07 | 只看该作者
开头的第一句 尔时,世尊而语像言:

缺少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板凳
发表于 2020-9-5 13:24:34 | 只看该作者
空中化佛,异口同音,咸作是言:

缺少引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地板
发表于 2020-9-5 13:25:12 | 只看该作者
佛告阿难:佛灭度后,佛诸弟子,知佛如来,下忉利天,及见
佛像,除却千劫极重恶业。


上述这一段缺少引号,然后“及见”后面的经文不要断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2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2
5#
发表于 2021-12-7 20:40:56 | 只看该作者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得此三昧?”

  世尊即告不空见言:“菩萨若能具足三法,得此诸佛所说三昧。何者为三?所谓:不贪、不瞋、不痴,如此善根。

  “若是菩萨住于无贪,便得满足檀波罗蜜。心得安住如此法已,摄取不贪清净善根,永离贫穷,恒得豪富,具大威势,如日光曜。如是,菩萨所修功德皆为一切诸众生故,所可宣说无不信受,得此三昧不以为难,亦当疾成无上菩提。菩萨具此妙善功德,天人敬信。

  “菩萨若复能修不瞋善根之行,满足忍辱波罗蜜也。若是菩萨安住忍度,若人骂詈、刀杖加之、解其支节、断其头首,不生一念忿恼之心,亦不说他诸恶过咎。摄取不瞋清净善根,慈心为利一切众生,是以修行如此三昧。菩萨安住此三昧已,得与诸佛世尊常俱,乃至梦中不离见佛,经、行、坐、卧皆获安乐。诸天护念,不见恶梦,寤寐欢喜。刀不能伤、毒亦不害、水所不㵱、火所不烧,所资四事恒得丰足。亦为一切皆令欢喜,疾当得于无上菩提。

  “若是菩萨除舍无明、具足不痴善根之时,正观修行毗婆舍那即便摄取不痴善根,于一切法决定巧便,满足般若波罗蜜也,他来问难疾能答对。菩萨具足如是三法速当得此三昧之宝。

  “又,不空见!若是菩萨复具三法当得此定。何谓为三?应观一切诸行无常、应观一切诸行皆苦、应观一切诸法无我。菩萨具足如此三法,当得斯定、疾成佛道。

  “又,不空见!若是菩萨复具三法当得此定,疾成无上菩提之道。何者为三?所谓供养现在诸佛及以灭度如来舍利。若以花、香、幢盖、缯幡、种种珍妙而以奉献,若自供养、劝人令行。复应发愿,作如是言:‘以我善根布施因缘,愿得诸佛所说三昧。又,不空见!复当赞叹现在如来、般涅槃佛真实功德,赞戒功德、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威仪、神通、教化辩才、阿兰若行,及以慈悲喜舍之法。复更殊胜赞叹佛法仪容相好、无量功德。既赞叹已,复发愿言:‘若我赞叹诸佛功德设获微福,以此善根当得诸佛所说三昧,疾当得成无上菩提。’

  “又,不空见!菩萨摩诃萨于诸佛所闻此三昧功德、名字,有三随喜。何谓为三?如过去佛往昔已曾修菩萨行、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彼诸佛求是三昧,我亦随学求此三昧,亦为自利及利他人。闻三昧已即生随喜:‘我亦当复随彼随喜。’此是第一随喜者也。又,不空见!如彼未来诸佛世尊亦当修习菩提之行,闻此三昧,自利、利他,生于随喜:‘我亦随喜。’是名第二。若诸如来住现在世,安隐快乐,断不善行,舍诸恶趣、变化、幻术、种种伎乐、围棋博弈,一切诸恶悉皆离之,深定、大悲无不具足。如彼诸佛往昔已曾修菩萨行、闻此三昧即便求之生随喜心,我今亦尔,如过去佛随而喜之,是名第三。

  “又,不空见!此三随喜与发愿俱:‘若我所获善根功德,愿使众生常得是定。’又,不空见!菩萨具足此三随喜,亦当疾得如是三昧。又,不空见!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随喜斯定,得此善根功德之聚。为此善根,以譬明之。如有一人以彼三千大千世界恒河沙为聚,于大聚中捻取一沙掷过无量不可思议亿那由他无边世界,复取一沙掷过无量无数世界,如是次第尽大沙聚。此诸世界,若善算师、算师弟子,能得边际知其数不?”

  时不空见即白佛言:“如此人者不能知也,唯舍利弗、不退菩萨,乃能知此世界之量。”

  告不空见:“不可思尽若干世界满中珍宝,其高过于诸天所居,乃至非想非非想处,以此珍宝施诸众生。此善男女得福多不?”

  时不空见即白佛言:“甚多。世尊!无量无边。”

  尔时,佛告不空见言:“我当语汝,若善男女于诸佛刹满中珍宝,以用施于一切众生。若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三随喜已,发愿求于无上菩提,亦复欲乐修于多闻,是善男子、善女人等所获功德,胜彼施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佛告不空见:“此念佛三昧即是一切善根之母。如是说者,名为正说。”◎


——《菩萨念佛三昧经》


尔时,不空见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具足几法当能入斯念佛三昧耶?”

  佛告不空见菩萨言:“不空见!若诸菩萨摩诃萨具足三法即能入此念佛三昧。何等为三?一者、具足不贪善根,二者、具足不瞋善根,三者、具足不痴善根。若能具足三善根已,即得成就六波罗蜜。而彼菩萨摩诃萨以能住彼不贪善根故而常行施,具足成就檀波罗蜜。所生常得家产丰饶、财宝具足、所须便至、永离贫穷,有大威德、有大势力,其心弘广无复狭劣,自然摄彼贪不善根。以能具足诸福德故,众生见者莫不尊敬、凡所言说人皆信行,不用多功获此三昧,速疾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彼菩萨以于一切世间天人诸众生所无有瞋恚、忿恨之心故,故能具足不瞋善根,而常住彼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能具足满忍波罗蜜已,或逢骂詈、谤毁、楚挞、挝捶、割截手足、挑髓、破脑,一切诸苦竞来迫切,不怒、不恨、不恚、不瞋,于是除灭瞋不善根。起大慈心遍覆一切众生界已,所生不离诸佛、世尊,梦寤常安;天神卫护,刀仗不害、毒不能中、火不能烧、水不能溺;常足饮食、汤药、衣服、卧具种种众物,一切世间天人众生见者赞美,不久即能证此三昧,当能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彼菩萨以能具足无痴善根故,长夜修习奢摩他毗婆舍那,具足方便善,能断除痴不善根,成就微妙甚深智慧,于一切法了了分明、诸异论门无有挂碍,若他问难辩释无疑。不空见!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三法证此三昧当能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有三法能入三昧,复能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等为三?一者、观一切行无常如实知,二者、观一切行苦如实知,三者、观一切法无我如实知。菩萨若能如是观已,不久即能入此三昧。不空见!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三法能证三昧,亦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有三法能入三昧,亦能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等为三?一者、如来现在修诸供养,若灭度后,或时供养诸佛舍利、或以种种上妙香花,及以花鬘、涂香、末香、烧众名香、然灯、幡盖、宝幢、音乐等,若自供养、或复教他,常发誓愿:‘愿我所生,以此供养行愿善根,令我速得念佛三昧,亦当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二者、若佛现在及入涅槃,赞说如来真实功德:若戒、若定、若智慧、若解脱、若解脱知见、若威仪、若神通、若辩才、若无诤、若慈悲、若喜舍,及余世尊诸功德法皆常赞说,亦发誓愿:‘愿我从今赞叹诸佛所获福聚、所得功德,藉此善根当令我得念佛三昧,复能速成无上道果。’不空见!是为菩萨摩诃萨成就三法能入三昧,亦能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不空见!菩萨摩诃萨复有三法,不久则能成就三昧,亦当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等为三?一者、若诸菩萨摩诃萨或从一切佛、世尊所闻此三昧真实功德,或时但闻三昧名字,即自思念:‘如彼过去诸如来、应、等正觉本行菩萨求菩提时,彼辈皆求如此三昧,是以闻此三昧即生随喜。我于今日为大菩提,亦应勤求如是三昧,成就具足大利益故。是故,我今闻此三昧功德名字深生随喜。’是名具足第一随喜法也。二者、‘如彼未来一切诸如来、应、等正觉为求菩提行菩萨时,修此三昧为大利益。是故,我今闻此三昧亦生随喜。’是名第二具足随喜法也。者、‘如今现在所有十方无量无边诸如来、应、等正觉现住世者——已度诸有、已拔习根、断灭语言、远离觉观、证甚深定、具大慈悲——亦于往昔行菩萨时闻此三昧皆生随喜。我今既获闻此三昧,何独不可起随喜乎?’如是念时深生随喜,是名具足第三随喜法也。不空见!是为菩萨摩诃萨具足成就三种随喜,所获功德及诸善根愿与众生同证三昧,亦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不空见!若复诸善男子、善女人辈于此三昧生随喜时,所得功德真实广大,无量无边、难可称说。我今为汝引诸譬喻,开示少分令汝知耳。

  “不空见!如此三千大千世界其间所有诸恒河沙,若人取彼诸恒河沙聚置一处,然后于彼大沙聚中取一一沙末为微尘,然后将此沙之一尘过恒河沙世界,更复过彼无量无边阿僧祇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量恒河沙等世界已,然后方乃置一微尘。如是次第,一切沙尘计诸世界悉皆布尽。不空见!汝意云何?假使彼世间人颇能少知世界数不?”

  不空见言:“无也。世尊!”

  “不空见!且置是事。假使世间聪明智慧第一算师,尽其智力及以算术,颇能称量、颇能思察,复能数知世界数不?”

  不空见言:“无也。世尊!无也。世尊!今我所见,唯有上座舍利弗及彼不退转地诸菩萨摩诃萨辈应少仿佛耳。”

  佛言:“不空见!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上尔所诸世界盛满七宝及余众具持用供养一切众生。不空见!汝意云何?彼人如是供养行檀所获功德宁为多不?”

  不空见言:“甚多。世尊!无量。世尊!”

  佛言:“不空见!我更语汝:彼善男子、善女人虽能以上一切世界盛满七宝众具供施一切众生功德虽广,然故不及前善男子、善女人等闻此三昧宝王名字发起三种随喜之心、誓愿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得功德。何以故?不空见!以彼三种由多闻生也,彼多闻从正说起故。不空见!由彼正说故,能生一切善根,即此三昧也。何等三昧能生一切善根?所谓即此菩萨念佛三昧也。又复能生一切善根,亦即正说。何等正说?谓正说时,善说是也。以是义故,彼三种随喜所获功德望布施福,不可称量、不可挍比。


——《大方等大集经菩萨念佛三昧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30 , Processed in 0.15578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