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58|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世尊降服恶鬼的故事

[复制链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20 09:56:2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幢品第二十四之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昔者,天帝释告三十三天:‘卿等若入大战中时,设有恐怖畏惧之心者,汝等还顾视我高广之幢;设见我幢者,便无畏怖。若不忆我幢者,当忆伊沙天王幢;以忆彼幢者,所有畏怖,便自消灭。若不忆我幢,及不忆伊沙幢者,尔时当忆婆留那天王幢;以忆彼幢,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我今亦复告汝等:设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有畏怖衣毛竖者,尔时当念我身,此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佑,出现于世。设有恐怖衣毛竖者,便自消灭。
  “若复不念我者,尔时当念于法。如来法者甚为微妙,智者所学;以念法者,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设不念我,复不念法,尔时当念圣众。如来圣众极为和顺,法法成就:戒成就、三昧成就、智慧成就、解脱成就、解脱见慧成就。所谓四双八辈,此是如来圣众,可敬可事,世间福田,是谓如来圣众。尔时若念僧已,所有恐怖,便自消灭。
  “比丘当知:释提桓因犹有淫、怒、痴,然三十三天念其主即无恐怖,况复如来无有欲、怒、痴心,当念有恐怖乎?若有比丘有恐怖者,便自消灭。是故,诸比丘,当念三尊:佛、法、圣众。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拔祇国界有鬼,名为毗沙,在彼国界,极为凶暴,杀民无量,恒日杀一人,或日杀二人、三人、四人、五人、十人、二十人、三十人、四十人、五十人。尔时,诸鬼神、罗刹充满彼国。
  是时,拔祇人民皆共集聚,而作是说:“我等可得避此国至他国界,不须住此。”
  是时,毗沙恶鬼知彼人民心之所念,便语彼人民曰:“汝等莫离此处至他邦士。所以然者?终不免吾手。卿等日日持一人祠吾,吾便不触扰汝。”
  是时,拔祇人民日取一人祠彼恶鬼。是时,彼鬼食彼人已,取骸骨掷著他方山中,然彼山中骨满溪谷。
  尔时,有长者名善觉,在彼住止,饶财多宝,积财千亿,骡、驴、骆驼不可称计,金、银、珍宝、车渠、玛瑙、真珠、琥珀亦不可称计。尔时,彼长者有儿,名那优罗;唯有一子,甚爱敬念,未曾离目前。尔时,有此限制:“那优罗小儿,次应祠鬼。”
  是时,那优罗父母沐浴此小儿,与著好衣,将至冢间,至彼鬼所;到已,啼哭唤呼,不可称计,并作是说:“诸神!地神!皆共证明:我等唯有此一子,愿诸神明当证明此;及二十八大鬼神王当共护此,无令有厄;及四天王咸共归命,愿拥护此儿,使得免济;及释提桓因亦向归命,愿济此儿命;及梵天王亦复归命,愿脱此命;诸有鬼神护世者亦向归命,使脱此厄;诸如来弟子漏尽阿罗汉,我今亦复归命,使脱此厄;诸辟支佛无师自觉亦复自归,使脱此厄;彼如来今亦自归,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获者获,不脱者脱,不般涅槃者使般涅槃,无救者与作救护,盲者作眼目,病者作大医王,若天、龙、鬼、神、一切人民、魔及魔天,最尊、最上,无能及者,可敬可贵,为人作良佑福田,无有出如来上者;然如来当监察之,愿如来当照此至心!”是时,那优罗父母即以此儿付鬼已,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以天眼清净,复以天耳彻听,闻有此言,那优罗父母啼哭不可称计。尔时,世尊以神足力,至彼山中恶鬼住处。时,彼恶鬼集在雪山北鬼神之处。是时,世尊入鬼住处而坐,正身正意,结跏趺坐。
  是时,那优罗小儿渐以至彼恶鬼住处。是时,那优罗小儿遥见如来在恶鬼住处,光色炳然,正身正意,系念在前,颜色端正,与世有奇;诸根寂静,得诸功德,降伏诸魔,如此诸德不可称计;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其身,如须弥山,出诸山顶,面如日月,亦如金山,光有远照;见已,便起欢喜心向于如来,便生此念:“此必不是毗沙恶鬼。所以然者?我今见之,极有欢喜之心。设当是恶鬼者,随意食之。”
  是时,世尊告曰:“那优罗,如汝所言,我今是如来、至真、等正觉,故来救汝,及降此恶鬼。”
  是时,那优罗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便来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与说妙义,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为秽恶,漏不净行,出家为要,去诸乱想。尔时,世尊以见那优罗小儿心意欢喜,意性柔软,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是时世尊具与彼说。彼即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彼以见法、得法、成就诸法;承受诸法,无有狐疑,解如来教,归佛、法、圣众,而受五戒。
  是时,毗沙恶鬼还来到本住处。尔时,恶鬼遥见世尊端坐思惟,身不倾动;见已,便兴恚怒,雨雷电霹雳向如来所,或雨刀剑;未堕地之顷,便化优钵莲华。是时,彼鬼倍复瞋恚,雨诸山河石壁;未堕地之顷,化作种种饮食。是时,彼鬼复化作大象,吼唤向如来所。尔时,世尊复化作师子王。是时,彼鬼倍化作师子形向如来所。尔时,世尊化作大火聚。是时,彼鬼倍复瞋恚,化作大龙而有七首。尔时,世尊化作大金翅鸟。是时,彼为便生此念:“我今所有神力,今以现之,然此沙门衣毛不动,我今当往问其深义。”
  是时,彼鬼问世尊曰:“我今毗沙欲问深义,设不能报我者,当持汝两脚掷著海南。”
  世尊告曰:“恶鬼当知:我自观察,无天及人民、沙门、婆罗门、若人、非人,能持我两脚掷海南者。但今欲问义者,便可问之。”
  是时,恶鬼问曰:“沙门,何等是故行?何等是新行?何等是行灭?”
  世尊告曰:“恶鬼当知:眼是故行,曩时所造,缘痛成行;耳、鼻、口、身、意,此是故行,曩时所造,缘痛成行。是谓,恶鬼,此是故行。”
  毗沙鬼曰:“沙门,何等是新行?”
  世尊告曰:“今身所造身三、口四、意三。是谓,恶鬼,此是新行。”
  时,恶鬼曰:“何等是行灭?”
  世尊告曰:“恶鬼当知:故行灭尽,更不兴起,复不造行,能取此行,永以不生,永尽无余,是谓行灭。”
  是时,彼鬼白世尊曰:“我今极饥,何故夺我食?此小儿是我所食。沙门,可归我此小儿。”
  世尊告曰:“昔我未成道时,曾为菩萨,有鸽投我,我尚不惜身命,救彼鸽厄。况我今日已成如来,能舍此小儿令汝食啖?汝今恶鬼尽其神力,吾终不与汝此小儿。云何,恶鬼,汝曾迦葉佛时,曾作沙门,修持梵行,后复犯戒,生此恶鬼。”尔时,恶鬼承佛威神,便忆曩昔所造诸行。
  尔时,恶鬼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并作是说:“我今愚惑,不别真伪,乃生此心向于如来,惟愿世尊受我忏悔!”如是三、四。
  世尊告曰:“听汝悔过,勿复更犯。”尔时,世尊与毗沙鬼说微妙法,劝令欢喜。
  时,彼恶鬼手擎数千两金,奉上世尊,白世尊曰:“我今以此山谷施招提僧,惟愿世尊与我受之,及此数千两金!”如是再三。
  尔时,世尊即受此山谷,便说此偈:

  “园果施清凉,及作水桥梁,
   设能造大船,及诸养生具,
   昼夜无懈息,获福不可量,
   法义戒或就,终后生天上。”

  是时,彼鬼白世尊曰:“不审世尊更有何教?”
  世尊告曰:“汝今舍汝本形,著三衣,作沙门,入拔祇城,在在处处作此教令:‘诸贤当知:如来出世,不降者降,不度者度,不解脱者令知解脱,无救者与作救护,盲者作眼目,诸天、世人、天、龙、鬼、神、魔若魔天、若人、非人,最尊、最上,无与等者,可敬、可贵,为人作良佑福田。今日度那优罗小儿及降毗沙恶鬼,汝等可往至彼受化。’”
  对曰:“如是,世尊。”
  尔时,毗沙鬼作沙门,披服著三法衣,入诸里巷,作此教令:“今日世尊度那优罗小儿,及降伏毗沙恶鬼,汝等可往受彼教诲。”
  当于尔时,拔祇国界人民炽盛。是时,长者善觉闻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将八万四千人民众生,至彼世尊所;到已,头面礼足,在一面坐。尔时,拔祇人民或有礼足者,或有擎手者。尔时,八万四千之众,已在一面坐。
  是时,世尊渐与说微妙之法,所谓论者:施论、戒论、生天之论,欲不净想,漏为大患。尔时,世尊观察彼八万四千众,心意欢悦。诸佛世尊常所说法——苦、集、尽、道,普与彼八万四千众而说此法,各于座上,诸尘垢尽,得法眼净。犹如白净之衣,易染为色;此八万四千众亦复如是,诸尘垢尽,得法眼净,得法、见法、分别诸法,无有狐疑,得无所畏,自归三尊:佛、法、圣众,而受五戒。
  尔时,那优罗父长者白世尊曰:“惟愿世尊当受我请!”
  尔时,世尊默然受请。时彼长者已见世尊默然,即从座起,头面礼足,退还所在,办种种饮食,味若干种,清旦自白:“时到。”
  尔时,世尊到时,著衣持钵,入拔祇城,至长者家,就座而坐。是时,长者以见世尊坐定,自手斟酌,行种种饮食。以见世尊食讫,行清净水已,便取一座,在如来前坐,白世尊曰:“善哉!世尊,若四部之众,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尽使在我家取之。”
  世尊告曰:“如是,长者,如汝所言。”
  世尊即与长者说微妙之法,以说法竟,便从座起而去。
  尔时,世尊如屈伸臂顷,从拔祇不现,还来至舍卫祇洹精舍。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四部之众,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者,当从那优罗父舍取之。”
  尔时,世尊复告比丘:“如我今日优婆塞中第一弟子,无所爱惜,所谓那优罗父是。”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

主题

176

帖子

490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490
沙发
发表于 2021-6-20 16:05: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567

帖子

24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6
板凳
发表于 2021-6-20 23:16:50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所以 如来 世尊出现于世。正欲降伏人心去秽恶行。如彼修行之人。恒自思惟兴心设论。所谓心者招致众祸使人入地狱饿鬼畜生之道。是故说曰轻难护持也。为欲所居者。彼修行人观病所兴皆有因缘。究欲之原斯在心意。犹若盗贼依险。劫盗设无险者无由生患。欲亦如是心为窠窟。展转流驰以成灾患。是故说曰为欲所居也。降心为善以降便安者。人能降心不记彼寿。所至到处为人所敬。寿终之后漏尽意解得灭尽泥洹。是故说曰降心为善以降便安也。
———出曜经卷第二十八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567

帖子

24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6
地板
发表于 2021-6-20 23: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六度万行 于 2021-6-20 23:19 编辑

佛言。阿难。若有菩萨善男子善女人。于初日分以满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七宝。施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及诸缘觉乃至诸佛。如是日中日没初中后夜。如上布施满于千岁。阿难。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所得功德宁为多不。甚多世尊。甚多善逝。世尊。若于一日所得功德无量无边。况复千岁。佛言。阿难。我今唱令是善男子善女人。为得菩提。为化众生。为转法论。受持是经读诵书写。于大众中广为显示其福为胜。何况复能如说修行。阿难。若于是经受持乃至一四句偈。在大众中广为人说其福为胜。何以故。如是之施名为法施诸施中最。如是之施即是法施。是为胜舍谓舍于法。是名上受谓受于法。是名上持谓持于法。何以故。阿难。施于法已能灭结使。财宝施已增长烦恼。是故菩萨为灭结使当行法施。佛所印可。如是法施则能摄取一切功德。阿难。菩萨法施有三十二功德名称。何等三十二。有正忆念。有于智慧。有于进趣。有离悭结。有少淫欲。有少嗔恚。有少愚痴。降伏自他所有结使。多人爱敬诸天赞叹。诸龙夜叉乾闼婆等常随守护。不空受用人之供养。衣服饮食卧具医药不求而得。名称远闻十方世界诸恶鬼等不得其便。诸佛世尊之所赞誉。守护正法持佛法藏。不堕一切诸恶道中。生于人天不以为难。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供僧。得识宿命。生净佛土。生生之处诸根具足。得三十二相庄严之身最为上主。种陀罗尼根本种子。作无断辩智因。得智人眷属。集大智因速疾得法。不起不正忆念之心。舍离一切世间财施。得大法藏辩才无尽。阿难。菩萨法施。有是三十二功德名称。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5#
 楼主| 发表于 2021-6-24 09:34: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6 08:49:3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7#
 楼主| 发表于 2021-7-5 11:18:2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8#
 楼主| 发表于 2021-8-1 02:22:2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9#
 楼主| 发表于 2021-9-2 23:5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南无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02 , Processed in 0.16550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