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99|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經依據:仁者無敵

[复制链接]

136

主题

1140

帖子

611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113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4 21:4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rl104 于 2021-8-17 19:41 编辑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过去世时,天、阿修罗对阵斗战,阿修罗胜,诸天不如。时,天帝释军坏退散,极生恐怖,乘车北驰,还归天宫。

  “须弥山下道迳丛林,林下有金翅鸟巢,多有金翅鸟子。尔时,帝释恐车马过,践杀鸟子,告御者言:‘可回车还,勿杀鸟子。’御者白王:‘阿修罗军后来逐人,若回还者,为彼所困。’帝释告言:‘宁当回还为阿修罗杀,不以军众蹈杀众生。’于道,御者转乘南向。阿修罗军遥见帝释转乘而还,谓为战策,即还退走,众大恐怖,坏阵流散,归阿修罗宫。”

  佛告诸比丘:“彼天帝释于三十三天为自在王,以慈心故,威力摧伏阿修罗军,亦常赞叹慈心功德。汝等比丘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当修慈心,亦应赞叹慈心功德。”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佛语比丘:“昔者阿须伦,与天共斗得胜,诸天即坏,天帝释便坐千马车走还。见睒披大树上有鸟,诸巢中有二卵,便自说偈言:

“‘语御者鸟睒披,  回马车当避去,
  宁阿须破坏我,  莫令坏是两卵。’


  “御者即受天帝释教,回千疋马车避去。诸阿须伦见天帝释千疋马车回还,便言:‘欲来与我战斗。’以阿须伦即恐怖忙走,诸天即得胜。”

  佛告比丘:“欲知尔时天帝释不?则我身是。我尔时以慈心,念一切人民及蜎蜚蠕动之类亦如是。”

——《大楼炭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来自 4#
发表于 2021-6-4 22:0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6-4 22:11 编辑

慈心正意。罪灭福生。邪不入正。万恶消烂
——《佛说坚意经》





善男子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
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人家多女人少男子,当知是家易为盗贼之所劫夺。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不能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当知是人易为诸恶鬼神所欺。
  “譬如人家多男子少女人,不为盗贼数数劫夺。如是,善男子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于一切众生修习慈心,不为诸恶鬼神所欺。是故,诸比丘,常当随时数数下至如毂牛乳顷,修习慈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




入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
===========
问曰:「行四无量心,得何等果报?」
  答曰:「佛说入慈三昧,现在得五功德:入火不烧、中毒不死、兵刃不伤、终不横死、善神拥护。以利益无量众生故,得如是无量福德;以有漏无量心缘众生故,生清净处,所谓色界。」
------《大智度论》





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则得安护,灾厄不侵。
=============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众生修行慈心解脱。广布其义。与人演说。当获此十一果报。
云何为十一。卧安。觉安。不见恶梦。天护。人爱。不毒。不兵。水.火.盗贼终不侵抂。若身坏命终。生梵天上。
是谓。比丘。能行慈心。获此十一之福。
《增一阿含经》



世尊昔日著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
================
吾昔日著此慈仁之铠,降伏魔官属,坐树王下,成无上道。以此方便,知慈最第一,慈者最胜之法也!
——《增壹阿含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253

主题

4412

帖子

1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401
来自 6#
发表于 2021-6-4 22:24:22 | 只看该作者
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主题

753

帖子

35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586
沙发
发表于 2021-6-4 21:55: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灭却淫怒杀,人生是坦途。赞叹师兄法布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3

主题

567

帖子

24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6
板凳
发表于 2021-6-4 22:0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六度万行 于 2021-6-4 22:11 编辑

佛者,大慈悲心是慈愿众生欢乐,悲愿众生离苦,喜愿众生欢喜,舍愿众生平等无住由此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可生无量大福。佛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5#
发表于 2021-6-4 22:18: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6-4 22:34 编辑




佛性即慈,慈即如来。
============
大般涅槃经卷第十五
梵行品第八之二
  “善男子,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修习慈心,能生如是无量善根,所谓不净、出息入息、无常生灭、四念处、七方便、三观处、十二因缘、无我等观、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见道、修道、正、勤、如意、诸根、诸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四禅、四无量心、八解脱、八胜处、十一切入、空无相愿无诤三昧、知他心智及诸神通、知本际智、声闻智、缘觉智、菩萨智、佛智。善男子,如是等法,慈为根本。善男子,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若有人问:‘谁是一切诸善根本?’当言慈是。以是义故,慈是真实,非虚妄也。
  “善男子,能为善根者名实思惟,实思惟者即名为慈。慈即如来,慈即大乘;大乘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菩提道,菩提道即如来,如来即慈。
  “善男子,慈即大梵,大梵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乃是不可思议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慈者即是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众生佛性。如是佛性久为烦恼之所覆蔽故,令众生不得睹见。佛性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大空,大空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虚空,虚空即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常,常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乐,乐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净,净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是我,我即是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即甘露,甘露即慈,慈即佛性,佛性即法,法即是僧,僧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
  “善男子,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
  “善男子,慈若无常,无常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是苦,苦即是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净,不净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无我,无我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妄想,妄想即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名檀波罗蜜,非檀之慈,当知是慈是声闻慈,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善男子,慈若不能利益众生,如是之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入一乘之道,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觉了诸法,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见如来性,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见法悉是有相,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有漏,有漏慈者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有为,有为之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不能住于初住,非初住慈,当知即是声闻慈也。
  “善男子,慈若不能得佛十力、四无所畏,当知是慈是声闻慈。
  “善男子,慈若能得四沙门果,当知是慈是声闻慈也。
  “善男子,慈若有无非有非无,如是之慈非诸声闻、辟支佛等所能思议。
  “善男子,慈若不可思议,法不可思议,佛性不可思议,如来亦不可思议。
  “善男子,菩萨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如是慈,虽复安于睡眠之中而不睡眠,勤精进故;虽常觉悟亦无觉悟,以无眠故;于睡眠中诸天虽护亦无护者,不行恶故;眠不恶梦无有不善,离睡眠故;命终之后虽生梵天亦无所生,得自在故。善男子,夫修慈者,能得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典,亦能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诸佛如来亦得成就如是无量无边功德。”









菩萨应修慈心以自调伏。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
=============================
大方广佛华严经修慈分(节选)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峰山中。与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萨。而为上首。尔时东方。有十亿梵天。皆住慈心。来诣佛所。顶礼佛足。以众妙供供养于佛。供养毕已。各自坐于众福所生莲华之座。恭敬尊重。瞻仰如来。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诸来梵天。皆亦如是。尔时诸梵天众在于佛所。各以慈目递相瞻顾。复共同时。舒颜谛视弥勒菩萨。

  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白佛言。大德世尊。一切智者。于诸法性。能正觉了。遍知众生善恶之业。凡愚由此。生死往来。善能开悟三乘之道。及以三乘。同归一乘。一切众生。根性差别。及于烦恼缠盖之中。有如来种。普皆明见。无有谬失。又知诸法皆悉是空。如梦如幻。如阳焰等。无有坚实。而大悲无尽。以善方便。令诸凡夫。见佛色身微妙之相。佛身者。般若波罗蜜之所成就。自然真实。常住不变。犹如虚空。若有众生。勤修福慧。不随心识。驰鹜于境。非如渴鹿于旷野中。追求阳焰以之为水。如是之人。则得见佛。恒闻说法。亦能依教。如理修行。世尊。我今欲于如来应正等觉。少有所问。唯愿慈哀。为我宣说。世尊。菩萨云何。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少用功力。安乐无倦。而能速证广大佛法。菩萨云何。在生死中。不受无量众苦逼迫。于诸佛法速得圆满。

  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弥勒。汝于我所。常有所问。今所问义。最顺我心。汝今哀愍诸天及人一切世间。无量众生。多所利益。多所安乐。故能问我如是之义。吾当为汝。分别演说。令诸菩萨。不经勤苦。而能速疾证佛菩提。

  佛子。若有众生。为求菩提。而修诸行。愿常安乐者。应修慈心以自调伏。如是修习。于念念中。常具修行六波罗蜜。速能逮及诸忍之地。速得圆满无上正觉。具足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最上功德。庄严其身。尽于未来。常住安乐。亦能除灭一切众生无始已来诸业重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8

帖子

26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54
7#
发表于 2021-7-15 04:0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6

帖子

344

积分

中级会员

Rank: 3Rank: 3

积分
344
8#
发表于 2021-7-15 14:02: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随喜赞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01 , Processed in 0.18606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