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47|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禅修的一贴,可自由辩论

[复制链接]

4

主题

64

帖子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0:54: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在能入定的人真的很少吗?比如最基础的天界的那种定,有多少人达到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4

帖子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6-1 10:57:1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现在修学佛法的人还只限定在世间法上吗?那也太难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548

帖子

5018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018
板凳
发表于 2021-6-1 11:25: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修禅定先得把身语意的淫欲都得休止,否则修一万年都定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地板
发表于 2021-6-1 11:37: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6-1 12:22 编辑


常住定心需以净戒为基础而间接引发。净戒需以供养诸佛福德因缘而间接引发。

===========================

复次善男子。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得宿命通。
何等为十。
一者供养诸佛。
二者摄持正法。
三者修持净戒。
四者除疑离障。
五者多生欢喜。
六者多作观想。
七者常住定心。
八者生处清净。
九者常受化生。
十者得明利识。
善男子。菩萨由广供养佛故。即能尊重正法。以重法故。乃于持法人所。以彼因缘。能于正法受持读诵。以所得法广为他说。由是不惜身命。勤行修习受持正法。复能修持净戒。戒有三种谓身语心。由其三业戒清净故。即能除疑离诸障染。何以故。先由戒行清净。即能除疑离障。离疑障故多生欢喜。以心喜故多作观想。由观想故常住定心。心住定故生处清净。处清净故常受化生。以化生故得明利识。识明利故能知一生二生三四五生。若十二十乃至百千无数生中宿命通事。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得宿命通。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众生福薄,多诸衰恼,所有修学世间禅定,次转无有;故福德资粮助益禅定成就。
==================
 坚净信菩萨言:“如佛先说,若我去世,正法灭后,像法向尽,及入末世,如是之时,众生福薄,多诸衰恼,国土数乱,灾害频起,种种厄难,怖惧逼扰。我诸弟子,失其善念,唯长贪嗔嫉妒我慢,设有像似行善法者,但求世间利养名称,以之为主,不能专心修出要法。尔时众生睹世灾乱,心常怯弱,忧畏己身及诸亲属,不得衣食充养躯命,以如此等众多障碍因缘故,于佛法中钝根少信,得道者极少;乃至渐渐于三乘中,信心成就者亦复甚鲜,所有修学世间禅定发诸通业,自知宿命者,次转无有;如是于后入末法中经久,得道获信禅定通业等一切全无。占察善恶业报经》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
===================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禅定、无相智慧者,应当先观宿世所作恶业多少及以轻重。

若恶业多厚者,不得即学禅定、智慧,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所以者何?此人宿习恶心猛利故,于今现在必多造恶,毁犯重禁;以犯重禁故,若不忏悔令其清净,而修禅定、智慧者,则多有障碍,不能克获,或失心错乱,或外邪所恼,或纳受邪法,增长恶见。是故当先修忏悔法。若戒根清净,及宿世重罪得微薄者,则离诸障
---------《占察善恶业报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5

主题

1207

帖子

365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53
5#
发表于 2021-6-1 23:41:3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接触佛教,稀里糊涂拜的临济宗的门。。。
后来放弃了,自己不是参禅的料。
学净土始终自己心里轻慢净土,一事无成!
现在先修福报啦。。。净土应该是最终选择!
其实无论怎样吧,记得皈依师说的一句话蛮对的,一门深入,别跟末学似的,心急,然后又三心二意的。。。最后一事无成那样!
幸而遇到吉祥果先生,不然末学的小命估计在2017年就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64

帖子

72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20
6#
 楼主| 发表于 2021-6-2 09:25: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闲云野鹤 发表于 2021-6-1 23:41
最初接触佛教,稀里糊涂拜的临济宗的门。。。
后来放弃了,自己不是参禅的料。
学净土始终自己心里轻慢净土 ...

的确是先修福报才是最重要的,现在把力量集中起来,等到该修禅定止观的时候还是需要走这路线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6

帖子

60

积分

注册会员

Rank: 2

积分
60
7#
发表于 2021-6-2 10:58:27 | 只看该作者
四禅八定的修法在南传佛教里还有系统的教授,在缅甸、斯里兰卡都能找到传承,成就禅定的也有不少。广超法师的《定慧之路》一书就有很基础的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1:00 , Processed in 0.148598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