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2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悭惜财物,不愿布施也有恶果

[复制链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5-15 10:05: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尔时,世尊复告曼殊室利童子言:“曼殊室利!或有众生,不识善恶,多贪无厌,不知布施及施果报,愚痴无智,阙于信根,聚财护惜,不欲分施。此等众生,无施心故,见乞者来,其心不喜,如割身肉。复有无量悭贪众生,自不受用,亦不欲与父母、妻子,况奴婢、作使及余乞人。此等众生,人间命终,生饿鬼道,或畜生道。由昔人间,曾得闻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故,或在鬼道,或畜生道,如来名号暂得现前,即于念时,彼处命终,还生人道,得宿命智,怖畏恶趣,不乐欲乐,好行慧施,赞叹施者,一切所有,悉能舍施,渐以头目、手足、血肉、身分皆与求者,况余财物。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


《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全文:
http://www.dzj.fosss.org/dzz/07/464-t14n0449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788

帖子

2654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654
沙发
发表于 2021-9-9 20:56:1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板凳
发表于 2021-9-14 22:1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9-14 22:34 编辑




悭吝违愿贫乏报。
===========
若遇
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地藏菩萨本愿经》


▼▼
弥勒。有五种能坏众生。何等为五。
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
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
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
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
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
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大乘造像功德经》

▼▼
复次福力太子。乃至后时。与彼四兄。出游园苑。而于中路。有无数千针口饿鬼。居山半腹。容貌羸瘦。其犹聚骨。遍身炽焰。鬼众围绕人所不见。唯福力太子。先睹其状。而彼饿鬼。合掌居前。白太子言。汝大福德。有大名称。是悲愍者。我等饥渴。苦恼所逼。愿今饷我。少分饮食。我等宿世。造悭吝因。故此生中。堕饿鬼界。无数千岁。不得水饮。况复于食而可见邪。时福力太子。仰瞻虚空。即起悲念。快哉我今若得天降少分饮食。当用饷此诸饿鬼众。是时忽然有多饮食。自天而降。福力太子。即以此食。饷诸饿鬼。彼饿鬼众。宿业力故。悉不能见。咸作是言。太子我昔闻汝是悲愍者。何故今时不以饮食饷于我等。太子告言。我以天降饮食。前授汝等。云何于今不取食邪。饿鬼白言。太子我等宿业力故。悉不能见。------《福力太子因缘经》节选
▼▼
悭贪独食。不共饥者。食后堕饿鬼中。出生为人。贫穷饥饿。衣不盖形。食不供口。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
▼▼
优婆塞戒经》卷第四:


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

施有五种:一者至心施,二者自手施,三者信心施,四者时节施,五者如法求物施。

至心施者,得何等果?:是人则得多饶财宝、多饶眷属。
自手施者,得何等果?   :所得果报,如上所说;得已能用。
信心施者,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常为父母、兄弟、宗亲、一切众生之所爱念。
时节施者,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所须之物,随时而得。
如法财施,得何等果? :如上所说,得是财已,王、贼、水、火所不能侵。"
若好色施,以是因缘,是人获得微妙上色;
若以香施,是人因是名称远闻;
若以味施,是人因是众乐见闻,既见闻已,生爱重心;
若好触施,是人因是得上妙触,受者受已,则能获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


少习于施,则易悭贪。
================
复有业贫而乐施。若有众生。先曾行施。不遇福田。流转生死。在于人道。以不遇福田故。果报微劣。随得随尽。以习施故。虽处贫穷。而能行施。复有业富而悭贪。若有众生。未曾布施。遇善知识。暂行一施。值良福田。以田胜故。资生具足。先不习故。虽富而悭。复有业富而能施。若有众生。值善知识。多修施业。遇良福田。以是因缘。巨富饶财。而能行施。复有业贫而悭贪。若有众生。离善知识。无人劝导。不能行施。以是因缘。生在贫穷。而复悭贪。《佛说业报差别经》


悭贪常堕饿鬼报
===========
 复次比丘。知业果报。观诸饿鬼有无量种。彼以闻慧。略观饿鬼三十六种。一切饿鬼皆为悭贪嫉妒因缘。生于彼处。以种种心。造种种业。行种种行。种种住处。种种饥渴。自烧其身。如是略说三十六种。何等为三十六种。一者迦婆离。镬身饿鬼。二者苏支目佉。针口饿鬼。三者槃多婆叉。食吐饿鬼。四者毗师咃。食粪饿鬼。五者阿婆叉。无食饿鬼。六者揵陀。食气饿鬼。七者达摩婆叉。食吐饿鬼。八者婆利蓝。食水饿鬼。九者阿赊迦。悕望饿鬼。十者[口*企](区伊反)吒。食唾饿鬼。十一者摩罗婆叉。食鬘饿鬼。十二者啰讫吒。食血饿鬼。十三者瞢娑婆叉。食肉饿鬼。十四者苏揵陀。食香烟饿鬼。十五者阿毗遮罗。疾行饿鬼。十六者蚩陀逻。伺便饿鬼。十七者波多罗。地下饿鬼。十八者矣利提。神通饿鬼。十九者阇婆隶。炽燃饿鬼。二十者蚩陀罗。伺婴儿便饿鬼。二十一者迦(俱逻反)摩。欲色饿鬼。二十二者三牟陀罗提波。海渚饿鬼。二十三者阎罗王使。执杖饿鬼。二十四者婆罗婆叉。食小儿饿鬼。二十五者乌殊婆叉。食人精气饿鬼。二十六者婆罗门罗刹饿鬼。二十七者君茶火炉。烧食饿鬼。二十八者阿输婆啰他。不净巷陌饿鬼。二十九者婆移婆叉。食风饿鬼。三十者鸯伽啰婆叉。食火炭饿鬼。三十一者毗沙婆叉。食毒饿鬼。三十二者阿吒毗。旷野饿鬼。三十三者赊摩舍罗。冢间住食热灰土饿鬼。三十四者毗利差树中住饿鬼。三十五者遮多波他。四交道饿鬼。三十六者魔罗迦耶。杀身饿鬼。是为略说三十六种饿鬼。广说则无量。重心造恶。业行各异。种种悭心。不行布施。贪心因缘。受种种身。

——《正法念处经》
▼▼

(四三)恶见不施水堕饿鬼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尊者大目揵连。在一树下。见一饿鬼。身如燋柱。腹如大山。咽如细针。发如锥刀。缠刺其身。诸支节间。皆悉火然。渴乏欲死唇口干燋。往趣河泉水为涸竭。假令天降甘雨堕其身上。皆变为火。时大目连。即前问言。汝于先身。造何业行。受是苦耶。时彼饿鬼。答目连言。我今渴乏。受苦难计。不能答汝。尔自问佛。时大目连。即诣佛所。欲问斯事。尔时世尊。为诸大众。演说妙法。见目连来。先意问讯。爱语濡语。而问讯之。见何异事。目连白佛。我向树下。见一饿鬼。身体燋然。四向驰走。具以上事。向佛广说。宿造何业。受是苦恼。尔时世尊。告目连曰。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此贤劫中。波罗奈国。有佛出世。号曰迦叶。有一沙门。涉路而行。极患热渴。时有女人。名曰恶见。井宕级水。往从乞之。女报之曰。使汝渴死。我终不能持水与汝。令我水减不可持去。于时沙门。既不得水。复道而去。时彼女人。遂复悭贪。有来乞者。终不施与。其后命终。堕饿鬼中。以是业缘。受如是苦。佛告目连。欲知彼时女人不施水者。今此饿鬼是。佛说是恶见缘时。诸比丘等。舍离悭贪。厌恶生死。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

(四四)槃陀罗堕饿鬼身体臭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尔时尊者大目揵连。食时欲至。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还归所止。饭食已讫。摄衣钵已。在一树下。结跏趺坐。入于三昧。见一饿鬼。身体极臭。绝不可近。于时目连。即便问言。汝造何业。受此身形。臭不可近。饿鬼答曰。汝自问佛。当为汝说。尔时目连。寻诣佛所。白言。世尊。诸佛常法。先意问讯。汝于今者。见何异事。目连白佛。我于向者。在一树下。入于三昧。见一饿鬼。身体极臭。剧于人粪。四向驰走。求索屎尿。用为甘膳。不审世尊。受如是报。佛告目连。汝今欲知是因缘不。目连白佛。愿乐欲闻。尔时世尊。告目连曰。汝今谛听。吾当为汝分别解说。乃往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波罗奈国。有辟支佛。出现于世。在空闲处。以草为敷。系念坐禅。身遇疾患。良医处药。当须肉食。病乃可差。时辟支佛。闻是语已。即便入城。见一长者。名曰吉善。从索肉食。时彼长者。敕妇槃陀罗。我有急缘。今须出外。汝好为彼辟支佛。作随病药。时妇答言。汝但慎前。莫忧后事。辟支佛食。我自当与。时彼长者。寻便出去。时槃陀罗。悭贪心生。便作是念。我于今日。施彼食者。明日复来。甚可恶见。作是念已。即从索钵。在于屏处。大便钵中。以饭覆上。与辟支佛。寻觉臭秽。投弃着地。舍之而去。以是业缘。无量世中。常堕饿鬼。身体臭秽。不可附近。常以人粪。用为甘膳。佛告目连。欲知尔时彼长者妇大便钵中施辟支佛者。今饿鬼是。佛说是饿鬼缘时。诸比丘等。舍离悭贪。厌恶生死。有得须陀洹者。斯陀含者。阿那含者。阿罗汉者。有发辟支佛心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撰集百缘经》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悭嫉。

================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能离悭嫉。何等为十。

一者自为施主。

二者教他行施。

三者赞叹布施。

四者见他施时心生随喜。

五者令余施主庆快利喜。

六者见施他时不应生念此应施我勿施于他。我族应得他族非得。

七者菩萨发如是心。令诸有情一切皆得济命资具悉获安乐。

八者令诸有情悉能成就胜出世间最上安乐。

九者菩萨作如是念。我常勤修利有情事。

十者菩萨作如是念。我终不起悭嫉之心。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能离悭嫉。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





布施破悭吝

==========


檀施为刀破悭吝贼。悭吝贼者众苦根本。菩萨于此不生爱着。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虽有烦恼。皆是方便利物而生然彼烦恼不为过失。以诸菩萨随愿生故。身口意业住无功用得清净故。善调五根无放逸故。能多利乐一切众生。能知胜义及世俗谛。以正定水洗涤悭垢。除此垢已于施自在。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复次,菩萨布施,常于受者生慈悲心,不著于财,自物不惜,何况劫盗?慈悲受者,何有杀意?如是等能遮破戒,是为布施生戒。若能布施以破悭心,然后持戒、忍辱等,易可得行。——《大智度论》
▼▼
施为好密盖,能遮饥渴雨;施为坚牢船,能渡贫穷海。
   悭为凶衰相,为之生忧畏,洗之以施水,则为生福利。
   悭惜不衣食,终身无欢乐,虽云有财物,与贫困无异!
   悭人之室宅,譬如丘冢墓,求者远避之,终无有向者。
   如是悭贪人,智者所摈弃,命气虽未尽,与死等无异。
   悭人无福慧,于施无坚要,临当堕死坑,恋惜生懊恨;
   涕泣当独去,忧悔火烧身。好施者安乐,终无有是苦。
   人修布施者,名闻满十方,智者所爱敬,入众无所畏,
   命终生天上,久必得涅槃!”
  如是等种种诃悭贪,赞布施,是名念财施。——《大智度论》

▼▼

是布施法,若以求道,能与人道。
何以故?
结使灭名涅槃。
当布施时,诸烦恼薄故,
能助涅槃。
于所施物中不惜故除悭,

敬念受者故除嫉妒,
直心布施故除谄曲,
一心施故除掉,
深思惟施故除悔,
观受者功德故除不恭敬,
自摄心故除不惭,
知人好功德故除不愧,
不著财物故除爱,
慈愍受者故除瞋,
恭敬受者故除憍慢,
知行善法故除无明,
信有果报故除邪见,
知决定有报故除疑。

如是等种种不善诸烦恼,
布施时悉皆薄,
种种善法悉皆得。

布施时六根清净,善欲心生,
善欲心生故内心清净;

观果报功德故信心生,
身心柔软故喜乐生,
喜乐生故得一心,
得一心故实智慧生。

如是等诸善法悉皆得。
——《大智度论》






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
弥勒。有五种悭能坏众生。何等为五。一者悭惜所住邻邑。由此当于旷野中生。二者悭惜所居宅宇。当作蛊身恒居粪秽。三者悭惜端正好色。当感丑恶不如意形。四者悭惜所有资财。当受贫穷衣食乏少。五者悭惜所知之法。当有顽钝畜生等报。若悔己先业造佛尊仪。则永离悭心无前所受

——《大乘造像功德经》







悭贪之人如陷塳墓。一切贤圣皆悉远之

==================

复次能施之人一切敬爱。贪之辈众所憎嫌。能布施者如僧伽蓝。一切人天悉皆归向。悭贪之人如陷塳墓。一切贤圣皆悉远之亦如涸池众鸟不集。如是二人处大众中。若赞于施闻之怡畅。若诃悭吝赧而愧之。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

佛言。若著悭贪。人天所贱。是以智者应当布施。所以者何。我昔曾闻。舍卫城中有大长者。名曰卢至。其家巨富财产无量。仓库盈溢如毗沙门。由其往昔于胜福田修布施因。故获其报。然其施时不能至心。以是之故。虽复富有。意常下劣。所著衣裳。垢腻不净。所可食者。杂谷稗莠黎藿草菜。以充其饥。醋浆空水。用疗其渴。乘朽故车。编草草叶。用以为盖。于己财物。皆生悭吝。劳神役思。勤加守护。营理疲苦。犹如奴仆。为一切人之所嗤笑。尔时罗睺罗。即说偈言。
  所施因不同  受果各有异
  信施志诚浓  获报恣心意

  若不怀殷重  徒施无净报
  卢至虽巨富  轻贱致嗤笑
——《卢至长者因缘经》





无悭富饶报。
========
王子又问:

  “云何得财富, 资具无损减,
   于世世所生, 成就大威德?”

  世尊答曰:

  “不嫉获财富, 无悭资具增,
   谦下成尊贵, 有威德自在。”

——《大宝积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9-15 11:14:59 | 只看该作者
极乐花 发表于 2021-9-14 22:15
悭吝违愿贫乏报。
===========
若遇悭吝者,说所求违愿报。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58 , Processed in 0.13295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