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净土法门的开宗祖师——善导大师

[复制链接]

24

主题

919

帖子

7811

积分

论坛元老

念佛、拜佛、成佛

Rank: 8Rank: 8

积分
781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odhiWYP 于 2022-5-10 06:20 编辑

开宗祖师——善导大师在净土法脉中的地位

     一个宗派往往有很多位祖师。净土宗代代传续下来,一般都讲十三祖。这十三位祖师都很了不起,都是大德,那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
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慧远大师是初祖,善导大师是宗祖,初祖与宗祖有什么不同?与其他祖师有什么差别?为什么初祖不能叫宗祖?宗祖也应该是初祖啊!
     先简略回答。
     一宗之宗祖师称“宗祖”,由宗祖向上逆推,与这个宗派渊源关系最早的祖师为“初祖”
       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至隋唐时期中国佛教各宗成立,故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的中国境内祖师。
      初祖的时间则较早,有的为中国祖师,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有的更加上溯至印度佛教,如天台宗以佛灭后七百年出世之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
       各宗宗祖皆为隋唐时代中国境内的祖师,从时间来讲,是隋唐时代;从地域来讲,一定在中国境内,是中国人或是从印度来到中国传法的人,比如达摩祖师。
     初祖的时间则比较早,不一定是隋唐时代的。从国别和地域来讲,有的是中国祖师,比如净土宗以东晋时代庐山慧远大师为初祖,这是后人推戴的;有的上溯更远,地点到了印度境内,如天台宗是以佛灭后七百年出世的印度龙树菩萨为初祖。从时间、地域上来看,初祖和宗祖是不同的。
     历史上,一个宗派往往有多位祖师。以净土宗为例,或说十三位祖师,或说十五位祖师。
     一般讲净土十三祖,现在也有人说十五祖,我们是认定十五祖。昙鸾、道绰两位祖师,不论是从教理建设上,还是个人的德行、教化,以及对净土宗的贡献,都是顶尖级的;如果这两位大师不能被列为净土宗祖师,那就太说不过去了。这两位加进去,成为十五位祖师。
      一般人对宗祖认识不够,而将宗祖与其他祖师平等齐观,以为都是祖师,都差不多。其实宗祖在一宗之内占有绝对崇高的地位,非其余祖师可比。
宗祖的身份、地位决定了他对后人的影响力。如果不了解这些,后人修学就会感觉找不到依据,就会模糊。尤其是净土宗的定祖,不是以法义上的承接关系,而是后人推戴的;这样就不知道到底依准什么,初学、甚至很多修学净土门多年的,都没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观念。
今以净土宗宗祖善导大师为例,略明宗祖之特殊行德。
    “宗祖”的概念,在净土宗里比较模糊。在天台宗、华严宗,那是很清晰的:天台宗毫无疑问是依智者大师,华严宗是依法藏大师,都是有规范的,很标准,很清晰。
     为什么净土宗会这样呢?因为,净土宗定祖不是按法义传承关系,所以很模糊。模糊有什么不好呢?后人修学没一个定准,就会摇摆。
   
      宗祖特殊的功德体现在几个方面,下面列了七点,其中第七点是譬喻。
      一、一宗之实际创立者。所谓开宗、创宗,即在善导大师之前并没有净土宗,善导大师之后才有净土宗;离开善导大师便没有净土宗,有了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净土宗等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即是净土宗。
      比如净土宗讲十三位祖师或十五位祖师,其中创立净土宗的这位祖师才是宗祖,只有一位,不可能有两位。
      什么叫实际创立者?善导大师没有直接标榜说“我来创立净土宗”,但事实上是这样,所以叫“实际创立者”。
    “所谓开宗、创宗,即在善导大师之前并没有净土宗”,在印度有净土宗吗?没有。在善导大师之前有吗?没有。
     有了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就是净土宗,两者是一体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不是净土宗其他祖师所能代替的,其他祖师没有这样的重要性。
      其他祖师是在不同的时代,有很高的德行,而被推举为祖师;而完整的净土宗教理框架是在善导大师才有的
      二、一宗教理之集大成者。所谓集大成,如江水集各支流之大成,海水集诸江河之大成。善导大师之前,净土宗有关教理虽然含在龙树、天亲、昙鸾、道绰等菩萨、祖师的教著之中,但都是端倪的、隐含的、阶段性的、局部的。
     善导大师秉承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之教,而更加组织化、系统化、规范化;著作《观经疏》等五部九卷教典,方成磅礴广大之净土宗理论。净土宗教理至善导大师发展到了顶峰,后人不过随学延续而已。
    “集大成”是什么意思呢?就是集小成大。“所谓集大成,如江水集各支流之大成,海水集诸江河之大成”,小河和长江能相比吗?江河和大海能相比吗?不能比。
       善导大师的著作,不是一部著作,而是五部著作;不是一卷两卷,而是有九卷。善导大师还著有《弥陀经义》,是解释《阿弥陀经》的,不过没有流传下来。
       如果讲净土宗系统的理论,之前的龙树、天亲、昙鸾、道绰都有贡献,但那是局部的、阶段性的、隐含的;善导大师把这几位祖师的理论集在一起,然后大成之,系统化、规范化、组织化:这就是所谓集大成,像海洋一样广阔。
      净土宗教理到善导大师,发展到顶峰,圆满了。善导大师后面的祖师是随学和延续,在净土宗理论建树方面没有新的东西。

——摘录自净宗法师《净土宗概论讲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55 , Processed in 0.13779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