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72|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困苦,是精进修行的助缘

[复制链接]

215

主题

1089

帖子

702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70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23 17:31:5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果师兄有篇文章:《一串葡萄引发的智慧》,起初我不太懂,当时心想:生活和修行中如果永远没有鬼神障碍,那该多好啊?
事实验证:当自己生活和修行中没有明显的障碍、大多情况下都是很顺利的时候,这样竟然促使自身那懒惰的本性、突显出来,这样是不利于修法提升的。
反而觉得自己在以往的某些时间段,因急需解决某些问题时那股积极、求真的劲头,更对自己提升修法有利。

所以果光认为,困苦、是自己精进修行的助缘。

非常赞叹果师兄在《绝症求救》一文中法布施的修法:使自己时刻处于【不精进、便困苦】的境遇之中,是倒逼自己精进提升修法、增长善业、减轻恶业的有效手段。

——————————————————————
一串葡萄引发的智慧

一串葡萄,
有酸有甜,
先吃酸的,
剩下就是甜的,
先吃甜的,
剩下就是酸的;

一份财物,
有福有祸,
先享其福,
剩下就是祸事,
先受其祸,
剩下就是福德;

一群冤亲债主障,
障中自有一份福,
福中自有一份障;
先受其障,剩下就是福;
先受其福,剩下就是障;
冤亲债主障,能令恶业渐消亡;
冤亲债主障,能令福德渐生长;
超度,超度,
度走了冤亲障,
障碍走了,福德一同也走了;
福薄之人,
若有冤亲做障碍,
福德寿命更久长,
冤亲债主若度走,
看似业消,实则福亦消;
看似障除,实则福亦除;

魔障,魔障;
若无魔来障,
成就何恓惶?
有一份障,即有一份福;
少一份障,即少一份福;
福慧多从障中生,
业障多从福中长;
在后面推动你前进的,是佛;
在前面障碍你前进的,还是佛;
都说是魔障,不知是佛障;
推动你前进,是成就你;
障碍你前进,还是成就你;

棒喝,棒喝;
一棒之中,
有福有祸,
祸即一棒之疼,
福即一棒加持;
若无明师杀威棒,
打却几分恶障,
若无明师金刚棒,
打进几份福慧资粮,
顽劣弟子,
证悟悉地,何时见得春光?
先受棒喝之疼,
后享赵州茶凉;
,,,,,,

都说禅在茶中,
原来,
禅,
也在葡萄中。
吉祥果
2016.02.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0

主题

586

帖子

3733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733
沙发
发表于 2021-4-23 17:47: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念佛 于 2021-4-23 17:48 编辑

闻如是: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有人懈惰,种不善行,于事有损。若能不懈惰精进者,此者最妙,于诸善法便有增益。所以然者,弥勒菩萨经三十劫应当作佛、至真、等正觉,我以精进力、勇猛之心,使弥勒在后。过去恒沙多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由勇猛而得成佛。以此方便,当知懈惰为苦,作诸恶行,于事有损。若能精进勇猛心强,诸善功德便有增益。是故,诸比丘!当念精进,勿有懈怠。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尔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9

帖子

59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592
板凳
发表于 2021-4-23 17:48:4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果光师兄很给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主题

1391

帖子

668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6686
地板
发表于 2021-4-23 18:02: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极乐花 于 2021-4-23 18:05 编辑



诸菩萨众于诸烦恼起有恩想,作是思惟:‘我由彼故,引发种种菩提资粮令速圆满,故彼于我有大恩德。
===============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起彼作意间杂心时,无上菩提则为更远。是故间杂诸菩萨心,无如声闻、独觉作意,诸菩萨众求大菩提应远避之,无令暂起。烦恼作意顺诸有身,于菩萨心非极间杂。何以故?满慈子,诸菩萨众求大菩提,为度有情被精进铠,久住生死作大饶益,不应速断烦恼作意。由此作意现在前时,令诸有身长时相续,依之引摄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得圆满。如是烦恼相应作意顺后有身,助诸菩萨引发无上正等菩提,未证菩提,不应求断,乃至未坐妙菩提座,于此作意不应永灭。
  “是故菩萨摩诃萨众若起烦恼现在前时,不应于中极生厌恶。何以故?满慈子,诸菩萨众于诸烦恼起有恩想,作是思惟:‘我由彼故,引发种种菩提资粮令速圆满,故彼于我有大恩德。所以者何?如余善法于我有益,应爱重之;烦恼亦然,不应厌恶。’如是菩萨方便善巧,于诸烦恼及彼境界,亦深爱敬如佛世尊。所以者何?是诸菩萨方便善巧,作是思惟:‘由诸有结未永断故,我能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皆得圆满,因斯引发一切智智。若时若时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及余无量无边佛法修渐圆满,尔时尔时令诸有结展转微薄乃至都尽,便证无上正等菩提。’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55 , Processed in 0.14523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