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1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安法师:持不妄语戒保自己一命

[复制链接]

143

主题

567

帖子

2406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24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4-16 12:11: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安法师:持不妄语戒保自己一命


  有一个村子里面的一个小混混,加入了当地的一个黑社会,常常去打架,打劫人家的财物。他的一个舅舅是一个佛弟子,看到他这个样子就很担心。有一天就碰到他,正好这个舅舅要到寺院去,就把他带到寺院去种点善根。当时寺院正在授三皈五戒,他就要让他的外甥来受戒。

  他外甥说,我怎么能受戒呀?这戒是什么?说不杀生——这个戒我受不了,我干这个活可能就会杀生。不偷盗——我就是干这个,我怎么能受不偷盗呢?不邪淫——他也受不了。不饮酒——那我们抢了东西就要吃酒,庆祝啊。最后想了想,这个不妄语,我来试试看。他就在五戒当中受了一条戒——不妄语。他的舅舅看他的烦恼太重,说那你受一条戒也好。他就在那里受了一条不妄语戒,就回去了。

  正好碰到有一次,上面的头目发了指令,说当天晚上有业务了。大概有内线说有一桩大买卖,一个富人带了很多财物,今晚要路过什么什么地方。这些小兄弟们就要把这桩财物全都抢劫。他也准备好了家伙,兵器,准备参加当晚的行动。正好他要去的时候,路上碰到他舅舅,他舅舅一看他的样子,就问他,你到哪去呀?如果是平时,他就会说个假话,敷衍一下。忽然他觉得自己受了戒了,不妄语了,这时候他就不好意思讲假话,就说了真话。他说,舅舅我们今天晚上有个行动。

  他舅舅一听:不准走!就把他押回家了,而且关在房间里,他的舅舅就在那里看守他,怕他跑去参加当晚的那个行动。那他也急坏了,跑不掉,就没有参加那活动。第二天早上传来消息,他的那些小兄弟们被一网打尽。那桩买卖确实有很多财富,是一个大官员的,这个大官员知道这边常常发生抢劫,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在后面。等到这些小兄弟大概四五十个全部来抢的时候,一个营的兵力全都上去,把这四五十个全都干掉了。这个小混混才知道,哎呀,受一条戒多好,受了一条戒保了一条命。受戒对自己有绝对的好处。

  附录:

  持戒功德利益:

  《大智度论》持戒利益,如如意宝瓶,得一切财宝;破戒,如破宝瓶,失一切财富

  人虽贫贱而能持戒,胜于富贵而破戒者。华香、木香不能远闻;持戒之香,周遍十方。持戒之人,具足安乐,名声远闻,天人敬爱,现世常得种种快乐。若欲天上、人中、富贵、长寿,取之不难;持戒清净,所愿皆得。

  复次,持戒之人,见破戒人刑狱拷掠种种苦恼,自知永离此事,以为欣庆。若持戒之人,见善人得誉,名闻快乐,心自念言:“如彼得誉,我亦有分。”持戒之人,寿终之时,刀风解身,筋脉断绝,自知持戒清净,心不怖畏。如偈说:

  大恶病中,戒为良药;

  大恐怖中,戒为守护;

  死暗冥中,戒为明灯;

  于恶道中,戒为桥梁;

  死海水中,戒为大船。

  复次,持戒之人,常得今世人所敬养,心乐不悔,衣食无乏,死得生天,后得佛道。持戒之人,无事不得;破戒之人,一切皆失。

  譬如有人常供养天,其人贫穷,一心供养满十二岁,求索富贵。天愍此人,自现其身而问之曰:“汝求何等?”答言:“我求富贵,欲令心之所愿,一切皆得!”天与一器,名曰德瓶,而语之言:“所须之物,从此瓶出。”其人得已,应意所欲,无所不得。得如意已,具作好舍,象马、车乘、七宝具足,供给宾客,事事无乏。客问之言:“汝先贫穷,今日何由得如此富?”答言:“我得天瓶,瓶能出此种种众物,故富如是。”客言:“出瓶见示,并所出物!”即为出瓶,瓶中引出种种众物。其人憍泆,立瓶上舞,瓶即破坏,一切众物亦一时灭。持戒之人,亦复如是,种种妙乐,无愿不得;若人破戒,憍泆自恣,亦如彼人破瓶失利。

  复次,持戒之人,名称之香,今世、后世,周满天上及在人中。

  复次,持戒之人,人所乐施,不惜财物,不修世利而无所乏;得生天上,十方佛前,入三乘道而得解脱。唯种种邪见持戒,后无所得。

  复次,若人虽不出家,但能修行戒法,亦得生天。若人持戒清净,禅定、智慧,欲求度脱老病死苦,此愿必得。持戒之人,虽无兵仗,众恶不加。持戒之财,无能夺者。持戒亲亲,虽死不离。持戒庄严,胜于七宝。以是之故,当护于戒,如护身命,如爱宝物。破戒之人,受苦万端,如向贫人破瓶失物。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一者:礼敬诸佛。
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
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
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主题

1020

帖子

3127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127
沙发
发表于 2021-4-16 15:15:4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持戒很重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3

主题

894

帖子

4556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556
板凳
发表于 2021-12-22 12:32:06 | 只看该作者
  尔时国王太子祇陀白佛:“世尊!十善戒法,有差别也?同一义耶?妄语戒义,一耶?多耶?若一义者终不可持,若差品者愿佛说之。”

  佛告之曰:“妄语有二:一重、二轻。何谓为重?若受戒人不修智慧,愚痴无智,不能教化兴隆佛法,为是之故人所轻慢,不得供养贫穷困苦,为供养故外现精进、内行邪浊,展转相教宣向诸人:‘比丘苦行精进,得禅境界。’或言见佛、见龙、见鬼。如是之人名大妄语,犯是罪者堕阿鼻狱。又复妄语能令杀人破坏人家,复有妄语违失期契令他瞋恨,如是名为下妄语也。行如是者名为犯戒,堕小地狱。其余调戏,及诸私理匿禁之事,或有言无、或无言有,不犯戒也。”

  太子祇陀闻说是已,即于佛前受十善道法,白佛言:“世尊!弟子今日疑悔已除,发三菩提心,愿佛证知。”

  佛言:“善哉!甚大随喜,宜知是时。”

——《佛说未曾有因缘经》

愿诸众生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当供养听其所说受持拥护,然后我当成无上道 ——《大方等大集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滑块验证: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上传

本版积分规则

举报|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吉祥果

GMT+8, 2023-1-1 10:54 , Processed in 0.14743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